2016年放射医学专业中级资格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卷二
-
在常规MRl中,影响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组织特征值有哪几种
- A.有效质子密度
- B.T1值
- C.T2值
- D.TR
- E.TE
-
MR血管成像方法包括
- A.时间飞跃法(TOF)
- B.相位对比法(PC)
- C.对比增强法(CE—MM)
- D.黑血法
- E.水成像法
-
下列疾病的CT图像中与脑水肿密度相同的病变是
- A.限局性脑炎
- B.脑白质变性
- C.脑脓肿
- D.脑挫伤
- E.脑梗死
-
MR信号的空间定位包括
- A.层面和层厚的选择
- B.频率编码
- C.相位编码
- D.信号采集
- E.图像重建
-
激光照相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 A.信息传递与存储部分
- B.激光打印部分
- C.胶片传送部分
- D.A/D转换器
- E.网络接口
-
CT机设备本身可能产生哪些伪影
- A.环状伪影
- B.混合状伪影
- C.点状伪影
- D.条状伪影
- E.指纹状伪影
-
使用滤线栅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 A.使用聚集式滤线栅时不可倒置
- B.X线中心线必须垂直于栅板平面
- C.倾斜中心线摄片时倾斜的方向与栅排列方向垂直
- D.摄片距离在栅焦距的允许范围内
- E.相应增加摄片kV值或mAs
-
颞骨X线摄片主要用于观察
- A.中耳
- B.蝶鞍
- C.颞骨岩部
- D.颞骨乳突气房
- E.鼻窦
-
下列属于心脏摄片检查体位的是
- A.前后位
- B.后前位
- C.左前斜位
- D.右前斜位
- E.右侧位
-
减小几何模糊,正确的措施是
- A.被照体远离胶片
- B.被照体贴近胶片
- C.使用小焦点
- D.使用小的焦一片距
- E.使用大的焦一片距
-
可进行功能位检查的是哪些部位
- A.颈椎
- B.下颌关节
- C.胰腺
- D.颞骨
- E.胆囊
-
肝岛CT表现
- A.胆囊床附近最常见
- B.脂肪肝基础上呈相对高密度
- C.边界清楚,形态各异
- D.无占位效应
- E.增强后无早期异常强化
-
以被照体姿势命名的位置有
- A.经眶位
- B.前弓位
- C.蛙式位
- D.谢氏位
- E.切线位
-
X线发生装置包括
- A.控制装置
- B.高压发生装置
- C.诊视床、
- D.X线管
- E.影像装置
-
关于黄韧带的断层解剖,正确的是
- A.宽度不超过5mm
- B.黄韧带位于关节突和椎板的内侧缘
- C.呈尖端向后的“V”形线条影
- D.黄韧带后缘紧贴椎管内缘
- E.前方与硬膜囊之间隔以低密度的脂肪组织
-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的适应证有
- A.复发性肺栓塞
- B.禁忌抗凝治疗的肺栓塞
- C.左心内膜炎
- D.有出血和易出血者
- E.盆腔静脉有自由血栓
-
下列哪些参与鼻腔顶部的构成
- A.筛骨筛板
- B.蝶骨体下面
- C.额骨鼻部
- D.眶骨
- E.鼻骨
-
一般的脉冲序列有哪几部分组成
- A.射频脉冲
- B.层面选择梯度场
- C.相位编码梯度场
- D.频率编码梯度场
- E.MR信号
-
有助于出血、肿瘤和炎症的鉴别
- A.水成像
- B.脂肪抑制
- C.MRl对比增强检查
- D.MR血管成像
- E.功能性MRl成像
-
包括MRCP,MRU,MRM,MR内耳成像等
- A.水成像
- B.脂肪抑制
- C.MRl对比增强检查
- D.MR血管成像
- E.功能性MRl成像
-
静脉注入GD-DTPA,该物质不能通过完整的血一脑屏障
- A.水成像
- B.脂肪抑制
- C.MRl对比增强检查
- D.MR血管成像
- E.功能性MRl成像
-
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成像用于早期诊断
- A.水成像
- B.脂肪抑制
- C.MRl对比增强检查
- D.MR血管成像
- E.功能性MRl成像
-
属于无创性血管检查无需注入造影剂
- A.水成像
- B.脂肪抑制
- C.MRl对比增强检查
- D.MR血管成像
- E.功能性MRl成像
-
利用流空现象使血管显影不属于MM技术范畴
- A.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 B.弥散成像
- C.灌注成像
- D.黑血技术
- E.流空现象
-
评价毛细血管床的状态和功能
- A.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 B.弥散成像
- C.灌注成像
- D.黑血技术
- E.流空现象
-
主要用于诊断早期缺血性脑卒中
- A.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 B.弥散成像
- C.灌注成像
- D.黑血技术
- E.流空现象
-
有利于解剖结构和病变的三维显示和定位
- A.多方位成像
- B.弥散成像
- C.流动效应
- D.脂肪抑制
- E.多参数成像
-
亚急性出血
-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
水肿
-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
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成像
- A.多方位成像
- B.弥散成像
- C.流动效应
- D.脂肪抑制
- E.多参数成像
-
钙化
- A.T1wl和T2wl均呈高信号
- B.T1wl高信号T2Wl低信号
- C.T1Wl低信号T2wl高信号
- D.T1wl和T2W1均呈低信号
- E.T1Wl等信号T2Wl低信号
-
为了减少运动模糊,应采用下列哪种方式
- A.增加KV
- B.增加Ma
- C.缩短曝光时间
- D.延长曝光时间
- E.增加mAs
-
(68~69题共用题干) 男,76岁,脑出血人院,神志不清。近几天呼吸困难,听诊,两肺罗音,建议作床边胸片摄影,观察肺部情况。对工作人员的X线防护方式主要采用
- A.固有防护
- B.屏蔽防护
- C.时间防护
- D.距离防护
- E.个人防护
-
男,25岁,突然发生腹部疼痛,临床检查:腹肌紧张,有反跳痛,需要行X线检查。
最简捷有效的X线检查是
- A.KUB平片
- B.腹部站立后前位片
- C.胸部站立后前位片
- D.胃钡餐检查
- E.胃气钡双重造影
-
疑有消化道穿孔,而立位片又未见游离气体,进一步检查时应避免以下哪种检查
- A.胃内注入少量气体后再摄立位片
- B.口服碘剂检查
- C.半小时后再复查
- D.左侧卧数分钟后,再立位检查
- E.口服稀钡检查
-
为了明确诊断首先考虑做什么检查
- A.颅脑MRl
- B.颅脑CT增强
- C.颈椎MRI
- D.腰穿抽脑脊液化验
- E.颅脑平片
-
如果病人考虑为超急性脑梗死,应该首选哪一种检查
- A.颅脑CT
- B.颅脑平片
- C.颅脑MRI
- D.心脏彩超
- E.心电图
-
67岁,男性患者,高血压20多年,血压:180/90mmH9,突然左侧肢体乏力伴流涎、饮水呛咳2小时,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
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应考虑的诊断
- A.脑梗死
- B.脑出血
- C.颈椎病
- D.脊髓炎
- E.高血压
-
“常规SE序列质子加权”的扫描参数为以下哪项
- A.TR≥60ms,TE≤1 500ms
- B.TR≥600ms,TE≤2 000ms
- C.TR≥80ms,TE≥2 000ms
- D.TR≥2 000ms,TE≤50ms
- E.TR≤10Oms,TE≤1 500ms
-
在GRE脉冲序列中,翻转角(小于90。角)越小所获图像越接近于
- A.T1加权像
- B.T2加权像
- C.质子密度加权像
- D.以上均是
- E.以上均不是
-
金属物品带入磁体孔腔内会导致
- A.磁场强度改变
- B.磁场均匀度破坏
- C.对射频产生影响
- D.图像对比度下降
- E.磁场稳定度下降
-
铁磁性颗粒造影剂对质子弛豫时间的影响为
- A.T1缩短,T1缩短
- B.T1缩短,T2延长
- C.T1不变,T2缩短
- D.T2不变,T2延长
- E.T1延长,T2缩短
-
有关像素和体素不准确的概念是
- A.像素实际上是体素在成像时的表现
- B.体素是被按矩阵排列分隔的基本成像单位
- C.体素是一个三维概念
- D.像素越小,图像的分辨率相对越高
- E.CT图像的基本组成单元称为体素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l特征性表现为
- A.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的病变,且信号强度与游离水相似
- B.T1Wl和T2Wl呈混杂信号的肿块,脂肪抑制像上信号强度明显减低
- C.T1Wl和T2Wl皆为均一高信号病变
- D.呈长T1低信号和长T1高信号的肿块,T1wl比游离水信号高,T1wl不如游离水亮
- E.T1wl和T2Wl呈混杂信号的肿块,脂肪抑制像上信号元改变
-
探测器的作用是
- A.探测病人位置的准确性
- B.探测扫描时有无散射线
- C.将射线能量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其转换为电信号
- D.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 E.将微磁的电流进行放大
-
对颅脑CT扫描范围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对
- A.鼻窦:听鼻线至额窦上方
- B.头颅常规:听眦线至颅顶
- C.蝶鞍:听眦线至床突上方10mm
- D.眼眶:眶下线至眶上极
- E.眼眶:听眦线至眶上极
-
CT图像中从白到黑的灰度影像,称为
- A.密度分辨率高
- B.空间分辨率高
- C.灰阶
- D.窗宽窗位
- E.噪声
-
属无机碘的对比剂是
- A.碘必乐
- B.碘化油
- C.碘番酸
- D.碘化钠
- E.碘苯酯
-
常用头颅CT扫描一般层厚为
- A.5mm
- B.10mm
- C.8mm
- D.9mm
- E.4mm
-
CT扫描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根本原因是
- A.密度分辨力高
- B.空间分辨力高
- C.可获得冠状面、矢状面图像
- D.患者接受X线少
- E.显示的范围大
-
减轻或消除CT图像部分容积效应,可采用
- A.提高扫描矩阵
- B.减小扫描层厚
- C.骨算法重建
- D.提高扫描X线条件
- E.加大扫描层距
-
CT探测器的作用是
- A.探测中心线是否准直
- B.探测病人位置是否准确
- C.探测扫描时散射线的多少
- D.探测透过射线以获得正确曝光量
- E.探测透过射线以获得测量数据
-
胸部CT扫描时,病人最佳呼吸状态应是
- A.深呼气后屏气扫描
- B.深吸气后屏气扫描
- C.捏捂病人鼻口扫描
- D.平静口式呼吸扫描
- E.采用腹式呼吸扫描
-
CT扫描中常用的FOV是指
- A.矩阵大小
- B.兴趣区
- C.灰阶标尺
- D.扫描野
- E.激光胶片的分辨力
-
不需做胸部增强扫描的是
- A.明确分辨纵隔结构时
- B.明确大气管有无狭窄时
- C.区分纵隔肿物与大血管时
- D.肿块合并肺不张时
- E.分析复杂的大血管畸形时
-
我国规定,不得参与放射工作的最小年龄界限是
- A.15周岁
- B.16周岁
- C.17周岁
- D.18周岁
- E.20周岁
-
扁平足,常用的摄影体位是
- A.足侧位
- B.足轴位
- C.足斜位
- D.足负重水平侧位
- E.双曝光全足正位
-
DR使用的检测装置是
- A.影像板
- B.影像增强器
- C.平板探测器
- D.电离室
- E.光电管
-
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观察条件,不包括
- A.观片灯亮度
- B.照明用电源电压
- C.肉眼的MTF
- D.室内照明条件
- E.环境明暗程度
-
下列关于X线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诊断用X线管的有效焦点均设计为正方形
- B.一般X线管常设有两个焦点灯丝
- C.更换X线管要用型号相同或具备相同性能的代用管
- D.x线管阴极与阳极的距离比整流管两极间距离小
- E.管套窗口与管壁窗口应在同一方位上
-
管电压的单位是
- A.V
- B.mV
- C.nV
- D.kV
- E.dV
-
关于产生X线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电子源
- B.高速电子流
- C.阻碍电子流的靶面
- D.高速电子与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 E.X线管的靶面均由钼制成
-
碘过敏试验方法中,下列哪种方法最可靠
- A.口服试验
- B.皮内试验
- C.舌下试验
- D.眼结膜试验
- E.静脉注射试验
-
有关锐利度和模糊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模糊度也称不锐利度
- B.模糊度以长度(mm)量度
- C.照片的锐利度与模糊值成反比
- D.物体越小,照片对比度越低,模糊值小
- E.模糊值一定时,随对比度增加锐利度越好
-
X线机接地的意义是指
- A.工作接地
- B.工作接地和保护性接地
- C.保护性接地
- D.工作接地和保护性接地意义相同
- E.电机中心头接地
-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取
- A.腕关节轴位
- B.腕关节侧位
- C.双腕关节斜位
- D.双腕关节正位
- E.双腕关节侧位
-
下列有关X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x线的硬度大一频率高一穿透力强
- B.X线的硬度大一波长长一穿透力强
- C.X线的硬度大一频率高一穿透力弱
- D.X线的硬度大一波长长一穿透力弱
- E.X线的硬度大一I{VL小一穿透力强
-
以下对CR特点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A.与原有X线设备不匹配
- B.X线用量明显减少
- C.放射技师不需专门培训
- D.多种后处理功能
- E.数字化存储、可网络管理
-
从肘静脉注入对比剂后,最迟到的是下列中的哪一部位
- A.上腔静脉
- B.右心房
- C.左心室
- D.锁骨下静脉
- E.降主动脉
-
静止阳极X线管,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 A.真空度
- B.灯丝
- C.阳极轴承
- D.集射罩
- E.阳极靶角度
-
影响光学对比度的主要因素是
- A.FFD
- B.kV
- C.mAs
- D.图像后处理
- E.病变部位的厚度
-
减少影像放大率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小焦点
- B.增大焦一片距
- C.缩短焦一片距
- D.缩短肢一片距
- E.增大胶一肢距
-
下列组合,哪项是不正确的
- A.甲状旁腺——血钙平衡
- B.肝——解毒
- C.肾——血糖
- D.胸腺——免疫
- E.垂体——成长
-
有关标称焦点尺寸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1.O
- B.1.0mm
- C.1.0mm×1.0mm
- D.1.0cm
- E.1.0mm×2mm
-
胎儿出生前受X线照射,引起智力低下的主要时期是
- A.5~7周
- B.8~15周
- C.16~20周
- D.21~25周
- E.26~30周
-
关于CR的四象限理论错误的是
- A.动态范围
- B.影像读出
- C.影像处理
- D.影像记录
- E.计算机重建
-
乳突梅氏位的摄片角度的正确选择是
- A.双25。
- B.双35。
- C.双45。
- D.双55。
- E.双65。
-
腰骶关节前后位摄片,中心线的投射角度是
- A.垂直投射
- B.向头侧倾斜15。~20。
- C.向足侧倾斜15。~20。
- D.向头侧倾斜45。
- E.向足侧倾斜45。
-
下列哪项不是自动洗片机结构内容
- A.药液循环系统
- B.药液补充系统
- C.温度控制系统
- D.密度控制系统
- E.胶片传输系统
-
基底节不包括
- A.尾状核
- B.豆状核
- C.屏状核
- D.杏仁核
- E.内囊
-
组成大脑动脉环最多见的是
- A.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
- B.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
- C.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末端
- D.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
- E.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
-
右前斜位片上心脏后缘自上而下依次为
- A.左心房、右心房
- B.右心房、右心室
- C.左心房、右心室
- D.右心室、左心室
- E.左心室、右心房
-
诊断肺动脉血管异常的主要造影方法是
- A.左室造影
- B.右心造影
- C.腔静脉造影
- D.主动脉造影
- E.冠状动脉造影
-
构成右心缘第一弓的是
- A.肺动脉段
- B.右心房
- C.上腔静脉
- D.左心耳
- E.左心室
-
关于肝脏分段的标记,错误的是
- A.以肝静脉为主要分段标记
- B.肝中静脉将肝分成左、右叶
- C.肝右静脉将肝分成左、右叶
- D.肝左静脉将左肝分成内、外两段
- E.背裂将尾状叶与左内叶和右前叶分开
-
PTCD术的并发症是
- A.胆汁漏
- B.脾栓塞
- C.肠梗阻
- D.胆囊栓塞
- E.胆结石
-
可观察到肠系膜上动脉压迹的是
- A.十二指肠肠圈
- B.十二指肠降部
- C.十二指肠水平部
- D.十二指肠升部
- E.十二指肠球部
-
关于脾脏与周围器官的关系错误的是
- A.和左肾上1/3前缘相邻接
- B.内缘中1/3邻接胃大弯
- C.一般人脾下极平第1腰椎下缘
- D.脾膈面与左膈的后外侧弧线一致
- E.脾下缘邻接结肠脾曲
-
下列“十二指肠”解剖特点,错误的是
- A.憩室好发于降部
- B.十二指肠各段均为羽毛状皱襞
- C.球部蠕动为整体性收缩
- D.十二指肠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
- E.岬部位于降部内侧
-
关于乳腺钼靶摄影最佳时间,正确的是
- A.月经期
- B.月经前期
- C.月经中期
- D.月经干净后1周内
- E.与经期无关
-
下列窦腔开口位置正确的是
- A.额窦开口于下鼻道
- B.额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 C.筛窦和蝶窦开口于中鼻道
- D.额窦开口于上鼻道
- E.额窦和蝶窦开口于上鼻道
-
输尿管腹部的走行途径是
- A.沿腰大肌前方下行
- B.沿髂腰肌前方下行
- C.沿腹主动脉前方下行
- D.沿腰方肌前方下行
- E.沿脊柱前方下行
-
胆囊造影脂肪餐后首次摄片时间应为
- A.5分钟
- B.10分钟
- C.15分钟
- D.30分钟
- E.60分钟
-
鉴别缩窄性心包炎与限制性心肌病最佳的影像方法是
- A.X线胸片
- B.心血管造影
- C.CT
- D.MRI
- E.超声心动图
-
用胸片估计胸腔积液量,下列描述哪项不对
- A.微量积液:后肋膈角略钝
- B.少量积液:液面低于第3前肋下缘
- C.中量积液:液面低于第2前肋下缘
- D.大量积液:液面超过第2前肋下缘
- E.中量积液液面大于第4前肋上缘
-
下述肺野划分标准,哪项是错误的
- A.肺门位于中肺野内带
- B.由内向外,肺野被分为内带、外带
- C.第2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以上为上肺野
- D.第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以上为中肺野
- E.第4肋骨前端下缘水平线以下为下肺野
-
筛骨属于
- A.扁骨
- B.短管状骨
- C.不规则骨
- D.长管状骨
- E.软骨内化骨
-
CT可辨认坐骨大孔的周界及骶丛、坐骨神经与孔内的结构的关系,下述哪一块肌肉是孔内最大结构
- A.下哥肌
- B.上哥肌
- C.闭孔内肌
- D.股方肌
- E.梨状肌
-
正常人一般左肺由几个肺段组成
- A.7
- B.8
- C.9
- D.10
- E.11
-
有关锁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锁骨内1/3向后凸
- B.锁骨外1/3向前凸
- C.锁骨的外侧端为肩峰端
- D.锁骨内2/3段下缘可见喙突粗隆
- E.锁骨外1/3段下缘可见菱形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