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综合)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输尿管超声检查适应证有

    • A.血尿
    • B.输尿管结石
    • C.输尿管肿瘤
    • D.输尿管先天性发育异常
    • E.无功能肾的病因诊断
  2. 腹部超声检查发现右肾肾盂分离,深径1.6cm,左输尿管上段扩张,以下因腹腔气体干扰无法显示,膀胱充盈良好,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这时,血常规回报:白细胞7.6×109/L,尿常规回报:RBC(++++)WBC(一),作为超声医生,最可能的疾病是

    • A.输尿管肿瘤
    • B.先天性输尿管狭窄
    • C.先天性巨输尿管
    • D.输尿管结石
    • E.输尿管结核
  3. 为明确诊断,可以选择的检查项目为

    • A.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盂穿刺顺行造影
    • B.X线腹部立位平片
    • C.X线静脉尿路造影
    • D.膀胱镜
    • E.膀胱造影
  4. 输尿管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有

    • A.输尿管肿瘤也可呈强回声
    • B.局部管腔不规则或中断
    • C.管壁僵硬
    • D.肿瘤边缘不规则,且与管壁无分界
    • E.浸润性肿瘤则以管壁不均匀增厚为主
  5.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本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符合肾前性肾衰竭改变
    • B.本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符合肾源性肾衰竭改变
    • C.超声能够同时发现肾脏以外的病变或并发症,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 D.超声能够提供肾脏损害的形态学资料,鉴别急性或慢性肾衰竭
    • E.超声可以对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否为肾前性、肾源性或肾后性做出可靠判断
  6. 患者女性,37岁,平素身体健康,突发性右下腹痛1小时,伴恶心呕吐,体温36.8℃,右下腹压痛明显,申请腹部超声检查。

    作为超声接诊医生,根据该患临床症状,应该特别注意检查的脏器是

    • A.阑尾
    • B.胆囊
    • C.肾脏及输尿管
    • D.子宫及双附件
    • E.膀胱
  7. 急性肾功能不全通常分为肾前性、肾源性和肾后性三种,以下能够引起肾源性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为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 B.脱水
    • C.肾中毒
    • D.挤压综合征
    • E.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
  8.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声像图特点有

    • A.肾脏本身声像图正常
    • B.肾脏体积不同程度增大
    • C.肾实质增厚,回声增高
    • D.肾锥体回声减低
    • E.肾窦内或肾周围可见纤细的弱回声带
  9. 在临床工作中,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 A.100ml
    • B.200ml
    • C.300ml
    • D.400ml
    • E.500ml
  10. 该患者经过治疗后未见明显减轻,且出现休克。超声检查发现腹胀明显,胰腺显示不清晰,后腹膜出现透声不良的液性回声,且有腹水和胸水。该患者最有可能转为

    • A.胰腺结石
    • B.胰腺癌
    • C.胰腺萎缩
    • D.腹腔结核
    • E.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11. 该患者于治疗后1个月复查超声,发现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其超声诊断标准为

    • A.胰腺部位或附近出现圆形、椭圆形液性无回声
    • B.囊肿巨大时可挤压周围组织,使其受压移位
    • C.囊肿壁厚约一至数毫米
    • D.囊肿可单发也可多发或有分隔
    • E.囊肿合并出血感染时,囊内可出现回声或有沉积物
  12. 患者男性,43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术后3天,突然出现尿量明显减少,申请泌尿系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双肾明显增大,实质增厚,回声增高,肾锥体增大,回声减低,肾皮质与肾窦分界清楚。

    上述超声声像图特点符合

    • A.急性肾盂肾炎声像图
    • B.肾脓肿声像图
    • C.急性肾功能不全声像图
    • D.慢性肾功能不全声像图
    • E.肾脏淤血声像图
  13. 该患者超声诊断为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其声像图表现为

    • A.胰腺弥漫性肿大
    • B.脾静脉细窄
    • C.胰腺实质回声减低
    • D.胰腺后方的脾静脉及门静脉多难以显示
    • E.胰腺轮廓清楚
  14. 该患者还应该急做哪些检查

    • A.超声
    • B.凝血时间
    • C.血常规
    • D.甲胎蛋白
    • E.血、尿淀粉酶
  15. 肝源性黄疸和梗阻性黄疸鉴别的关键在于

    • A.肝脏是否增大
    • B.胆道系统是否扩张
    • C.胆囊是否增大
    • D.脾脏是否增大
    • E.胆囊内是否出现结石
  16. 患者,男性,40岁,暴饮暴食后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查体:急症面容,脸色苍白,血压80/60mmHg,腹胀,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一),体温39℃,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首先考虑该患者可能是什么病

    • A.急性胆囊炎
    • B.慢性胆囊炎
    • C.急性胃炎
    • D.急性膀胱炎
    • E.急性胰腺炎
  17. 该患者产生黄疸的原因是

    • A.进食某些导致皮肤发黄的食品
    • B.梗阻性黄疸
    • C.溶血性黄疸
    • D.药物过敏
    • E.肝细胞性黄疸
  18.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超声复查于胆囊腔内可见团块状等回声,不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形及移动,该回声团最可能是

    • A.胆囊泥沙状结石
    • B.胆囊内伪像
    • C.胆色素结石
    • D.胆囊肿瘤
    • E.胆囊内沉积物回声
  19. 除本病外,胆囊腔内发生上述改变的原因还有

    • A.胆总管梗阻
    • B.长期禁食
    • C.大量饮酒
    • D.溶血性贫血
    • E.肠气干扰
  20. 该患者出现黄疸数日,在超声影像上,该病和胆总管下段梗阻所致胆道扩张的鉴别要点在于前者

    • A.胆囊多被推移至囊肿与腹前壁之间
    • B.与之相连的胆管无明显扩张
    • C.正常与异常胆道分界鲜明
    • D.肝内胆管可呈树枝状扩张
    • E.局部扩张的部位多呈椭圆形或纺锤形
  21. 下述患者中,还能出现胆囊壁增厚的病例有

    • A.急性胆囊炎
    • B.低蛋白血症
    • C.右心衰竭
    • D.肾脏疾病
    • E.胆囊癌
  22. 一急诊患者,男性,55岁,近两周来明显食欲不振、腹胀、厌油、乏力、恶心呕吐,发热,畏寒,因黄疸三天并逐渐加深来就诊,肝功检查ALT为1073U/L,血清胆红素为126μmol/L,AST/ALT>1。超声检查见肝脏肿大,回声粗糙,减低,肝内胆管内径为3mm,胆总管内径为7mm,壁厚,毛糙。胆囊影像显示欠清,胆囊壁明显增厚,内腔明显变小,内容物为弱回声光点。

    胆囊显示不好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患者进食后胆囊处于排空状态
    • B.胆囊萎缩
    • C.胆囊壁黏膜水肿增厚
    • D.胆囊内积气
    • E.胆囊先天性过小或缺如
  23. 依发生部位不同,本病的分型包括

    • A.Caroli病
    • B.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症
    • C.胆囊管囊状扩张
    • D.壶腹部囊肿
    • E.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24. 影像学检查需要与之鉴别的疾病有

    • A.肝门部肝囊肿
    • B.小网膜囊肿
    • C.胆囊管囊状扩张
    • D.先天性双胆囊
    • E.网膜囊积液
  25. 若仔细扫查发现该囊肿呈纺锤形,并与近端肝管相连,囊内可见强回声光斑,胆囊被推移至囊肿与腹前壁之间,肝内胆管内径为3mm,那么最可能的超声诊断应该是

    • A.胰腺假性囊肿
    • B.胆总管结石
    • C.胆总管肿瘤
    • D.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
    • E.胆囊憩室
  26. 一女性患者,年龄39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上腹部扪及肿块、皮肤轻度黄染来做超声检查,于右上腹部可见一9cm×6cm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其内透声良好。

    若拟诊为胰腺假性囊肿,则诊断的依据包括

    • A.胆总管未见明显扩张
    • B.与胰腺局部关系密切,压迫周围脏器
    • C.可伴有多囊肝和多囊肾改变
    • D.囊肿可呈分叶状,其内可见分隔
    • E.可有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