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超声医学科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胆道、胰腺和胃肠)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胃恶性淋巴瘤超声表现为

    •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2. 胃平滑肌肉瘤超声可探及

    •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3. 胃癌肿块型的超声特征是

    •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4. 胃癌弥漫浸润型超声表现为

    •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5. 胃平滑肌瘤超声表现为

    • A.胃壁增厚,正常结构消失,胃腔狭窄,呈“假肾”征
    • B.胃壁明显增厚,呈低弱回声,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弱回声结节,血运丰富,胃腔狭窄不明显
    • C.肿块突向胃腔内,形态不规则,表面黏膜隆起,不平整,边界尚清晰
    • D.均匀低回声类圆形肿瘤,将黏膜层顶起,形成“拱桥样”黏膜
    • E.大小约为10CM的边界模糊的分叶状肿瘤,内部有不规则液化坏死区,肿瘤实性部分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
  6. “炸面包圈”征

    • A.胃壁局限性增厚,断面如“弯月”状,可出现
    • B.短轴切面示管腔空虚.全周壁厚,类似靶环,可出现
    • C.溃疡环堤的冠状切面呈现
    • D.肿瘤中心凹陷为溃疡,周围隆起,形成环堤,呈“弹坑”样改变,称之为
    • E.胃肠全周或广泛胃壁增厚,可出现
  7. “火山口”征

    • A.胃壁局限性增厚,断面如“弯月”状,可出现
    • B.短轴切面示管腔空虚.全周壁厚,类似靶环,可出现
    • C.溃疡环堤的冠状切面呈现
    • D.肿瘤中心凹陷为溃疡,周围隆起,形成环堤,呈“弹坑”样改变,称之为
    • E.胃肠全周或广泛胃壁增厚,可出现
  8. “靶环”征

    • A.胃壁局限性增厚,断面如“弯月”状,可出现
    • B.短轴切面示管腔空虚.全周壁厚,类似靶环,可出现
    • C.溃疡环堤的冠状切面呈现
    • D.肿瘤中心凹陷为溃疡,周围隆起,形成环堤,呈“弹坑”样改变,称之为
    • E.胃肠全周或广泛胃壁增厚,可出现
  9. “新月”征

    • A.胃壁局限性增厚,断面如“弯月”状,可出现
    • B.短轴切面示管腔空虚.全周壁厚,类似靶环,可出现
    • C.溃疡环堤的冠状切面呈现
    • D.肿瘤中心凹陷为溃疡,周围隆起,形成环堤,呈“弹坑”样改变,称之为
    • E.胃肠全周或广泛胃壁增厚,可出现
  10. “假肾”征

    • A.胃壁局限性增厚,断面如“弯月”状,可出现
    • B.短轴切面示管腔空虚.全周壁厚,类似靶环,可出现
    • C.溃疡环堤的冠状切面呈现
    • D.肿瘤中心凹陷为溃疡,周围隆起,形成环堤,呈“弹坑”样改变,称之为
    • E.胃肠全周或广泛胃壁增厚,可出现
  11. 该患者无排便习惯改变,但作水灌肠超声检查时发现包块的肠壁外部分大于肠壁内部分,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
    • B.结肠肿瘤胆囊局部浸润
    • C.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穿孔、胆囊结肠瘘形成
    • D.胆囊结石合并肝肿瘤
    • E.胆囊积气
  12. 关于囊腔内强光团的性质鉴别,不正确的是

    • A.结石后方声影干净
    • B.气体反射后方声影较散
    • C.结石的强光团形态稳定
    • D.气体反射的强回声形态稳定
    • E.结石和气体反射均可移动
  13. 因病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手术,保守治疗3天后复查超声,显示胆囊增大,壁增厚,不平整,胆囊底部局部缺损,周围形成局限性积液,胆囊内见大量絮状物回声并可见气体强回声,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胆囊炎穿孔
    • B.胆囊肿瘤
    • C.胆汁淤积
    • D.分隔胆囊伴胆囊积脓
    • E.瓷器胆囊
  14. 患者一周前进食后右上腹痛明显,无明显发热。超声示胆囊大小为8.0cm×3.0cm,壁厚0.4cm,呈双边,囊内可见多发强光团,最大1.6cm,后伴声影,随体位改变有移动。右上腹相当于结肠肝曲位置见8.3cm×6.9cm不均匀光团,与胆囊界限不清,形态不规整,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伴气体样强回声反射

    在进行超声诊断时,对明确诊断有帮助的是

    • A.询问是否有下消化道病史
    • B.注意临床症状和体征
    • C.必要时作水灌肠超声检查
    • D.探查胆囊壁回声是否缺失或囊内是否积气
    • E.上述均正确
  15. 因腹腔积液渐进性增多,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血性液体,考虑为

    • A.抽出由穿孔肠壁流到腹腔的肠内容物
    • B.穿刺刺破小毛细血管
    • C.肠管出血性炎性改变
    • D.肠肿瘤破裂出血
    • E.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16. 患者女性,69岁。右上腹剧烈疼痛2天,Murphy征阳性,伴发热、白细胞增高。超声检查显示:胆囊增大,大小约10cm×4cm,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轮廓线模糊,胆囊腔内充盈密集细小的斑点回声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单纯性胆囊炎
    • B.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 C.慢性胆囊炎
    • D.胆道蛔虫症
    • E.胆囊厚壁型肿瘤
  17. 该病需要和下列哪些疾病相鉴别

    • A.肝硬化合并低蛋白血症
    • B.急性肝炎导致胆囊受累
    • C.肝外低位胆道梗阻导致胆囊增大
    • D.长期不进食或胃切除术后
    • E.以上都正确
  18. 经扫查,于下腹部切口处皮下可见局部腹膜中断,并形成一7cm×6cm的囊性占位,其内可见肠管回声,肠壁增厚,那么,该患梗阻原因最可能是

    • A.肠粘连
    • B.嵌顿疝
    • C.肠道肿瘤
    • D.肠穿孔
    • E.肠扭转
  19. 对其声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梗阻处肠黏膜皱襞可发生水肿
    • B.梗阻的肠内容物出现逆蠕动
    • C.肠蠕动可增强、减弱或消失
    • D.梗阻以上部位的肠管多无扩张
    • E.合并穿孔时可有腹腔积液
  20. 关于该项疾病,错误的说法是

    • A.是由导管上皮发生的良性肿瘤
    • B.可分为浆液性及黏液性两种
    • C.黏液性有恶变倾向
    • D.可以行内引流或外引流进行治疗
    • E.发生癌变时,可有肝脏及脾脏的转移
  21. 最需要和该病进行鉴别的是

    • A.胰腺癌伴液化坏死
    • B.胰腺假性囊肿
    • C.胃淋巴瘤
    • D.胰腺周围动脉瘤
    • E.左肾上腺囊肿
  22. 一成年患者既往因结肠病变有手术史,现因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而行临床检查,超声见肠管扩张,最宽径达4.0cm,肠腔内充满液体,逆蠕动出现,肠间可见少量条状无回声

    以下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可由肠壁外病变、肠壁本身病变或肠腔内病变引起
    • B.病变类型可以是动力性、机械性或血运性的
    • C.病变部位可分为高位和低位
    • D.机械性梗阻是由于神经抑制或毒素刺激导致肠壁肌肉运动紊乱所致
    • E.长时间的机械性梗阻也可导致肠管蠕动减弱或消失
  23. 下列哪一项更具确诊意义

    • A.CT
    • B.ERCP
    • C.超声引导下多点穿刺活检
    • D.磁共振
    • E.血管造影
  24. 一患者的超声图像显示于胰腺尾部可见一包膜光整的多房性囊性结构,囊壁较厚并伴乳头状结节及钙化斑附着,囊腔内透声良好,可见较粗大的高回声光带分隔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胰腺脓肿
    • B.胰腺腺瘤
    • C.胰腺假性囊肿
    • D.胰腺癌
    • E.胰腺囊腺瘤
  25. 某患者因腹痛月余,近日出现黄疸前来就医,曾有胰腺炎病史,超声示肝内外胆管轻一中度扩张,胰头区可见45mm边界欠清、形态较规整的低回声实性肿块,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后方回声增强,其余腺体组织表面不光滑,回声粗糙

    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胰头癌
    • B.慢性局限型胰腺炎
    • C.胰腺结核
    • D.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 E.肝细胞黄疸
  26. 若想进一步鉴别诊断,下列哪项最具诊断意义

    • A.病灶的边界及大小
    • B.病灶内:部的回声情况
    • C.胰管是否可穿入肿块内部而不被截断
    • D.胆管的扩张程度
    • E.周围淋巴结肿大情况
  27. 患者女性,32岁,胆囊壁增厚,胆囊腔内探及一不规则的低回声团块,与囊壁分界欠清,判断肿块性质最有意义的方法是

    • A.令患者保持胸膝位,20分钟后复查
    • B.脂餐试验
    • C.饮水500ml后观察
    • D.利用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检测肿块血流信号
    • E.换用高频探头
  28. 患者男性,68岁,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腹胀、腹痛。超声示肝内未见明显占位,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增大,胆总管内径2.5cm,末端可见2.2cm×1.5cm的低回声,形态不规整,胰腺未见明显异常,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患者为梗阻性黄疽
    • B.胆总管下段癌和壶腹癌在声像图上鉴别困难
    • C.根据胆管扩张的范围一般可作出梗阻部位的判断
    • D.胆囊不一定均增大
    • E.胆总管扩张则一定存在梗阻
  29. 患者男性,49岁,胆囊颈部侧壁见一个2.3cm×1.5cm的基底较宽的低回声团块,自囊壁突向腔内,表面不平整,彩色多普勒于其基底部探及少量条状搏动性血流频谱,胆囊浆膜层连续性欠佳。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 B.结节型胆囊癌
    • C.胆囊腺瘤
    • D.胆囊炎性息肉
    • E.胆囊腺肌增生症局限型
  30. 患者男性,61岁,高血压多年,一周前腹泻,四天前便血伴腹胀乏力,腹部平片示多个弓形小肠袢影,结肠充气。以“下消化道出血、不全肠梗阻”入院,超声示右下腹腔肠管粘连,肠壁增厚,明显水肿,肠壁血运明显减少,肠间少量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肠结核
    • B.肠套叠
    • C.坏死性肠炎
    • D.肠肿瘤
    • E.肠扭转
  31. 患者,男性,51岁,持续性黄疸伴皮肤瘙痒30天,近日加重。超声见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均扩张,扩张的胆总管下端呈截断阻塞,局部隐约见一实性结节,主胰管扩张,内径0.6cm,可能的阻塞病因是

    • A.壶腹周围癌
    • B.胆总管结石
    • C.胆总管囊肿
    • D.硬化性胆管炎
    • E.非特性胆管炎症
  32. 患者,男性,30岁,临床拟诊急性胆囊炎,声像图表现下列哪一项有特异性

    • A.胆囊壁增厚
    • B.胆囊增大
    • C.合并胆囊结石
    • D.胆囊内出现细小回声点
    • E.胆囊壁增厚合并超声Murphy征阳性
  33. 患者,女,55岁,胃癌大部切除术后一年,胰腺区域见多发卵圆形低至无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胰管穿行于结节之间并轻度扩张,可能的诊断是

    • A.胰腺癌
    • B.胰岛细胞瘤
    • C.胃间质瘤
    • D.腹腔淋巴瘤
    • E.胰腺转移癌
  34. 一女性患者胆囊切除术后一年,屡感上腹部不适,超声示近段胆管扩张,胆管内径10mm,壁轻度增厚,回声增强,并可显示局部狭窄,肝脏稍增大,呈淤胆表现,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胆管被误扎
    • B.急性肝炎
    • C.胆管肿瘤
    • D.术后胆道狭窄
    • E.硬化性胆管炎
  35. 一女性患者因周期性低血糖行超声检查,于胰腺体部探及17mm边界清晰,包膜规整的卵圆形均匀性低回声结节,其诊断最可能为

    • A.胰腺囊腺瘤
    • B.胰腺癌
    • C.胰腺真性囊肿
    • D.胰腺腺瘤
    • E.胰岛素瘤
  36. 成年男性,于急性胰腺炎恢复期做超声检查,于胰腺体尾部探及11cm×8cm边界清晰、包膜完整、较薄的囊性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胰腺假性囊肿
    • B.胰腺潴留性囊肿
    • C.左肾囊肿
    • D.胰腺囊腺瘤
    • E.腹膜后淋巴瘤
  37. 一急性腹痛的患者,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多发结石,胰腺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不均匀,脾静脉细窄,胰腺周围可见弱回声带,肠管扩张,腹腔见大量透声不好的积液,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水肿型胰腺炎
    • B.急性胆囊炎
    • C.肠梗阻
    • D.慢性胰腺炎
    • E.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38. 患者反复发作性上腹不适伴脂肪泻,超声显示胰腺体积缩小,边缘不规则,实质回声增强,不均匀,主胰管串珠状扩张并呈断续状,内见强回声结石,超声诊断考虑为

    • A.急性胰腺炎
    • B.胰腺囊腺瘤
    • C.胰腺结核
    • D.慢性胰腺炎
    • E.胰腺癌
  39. 一中年男性患者,有顽固性的上消化道溃疡病史,现出现腹泻、脂肪泻和贫血,实验室检查有高胃泌素血症。超声示胰腺尾部可见多发均匀低回声实性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则,胰管未见扩张,肿块内部血运丰富,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胰岛素瘤
    • B.胰腺转移瘤
    • C.胰高血糖素瘤
    • D.胃泌素瘤
    • E.假瘤型胰腺炎
  40. 一患儿因阵发性腹部剧痛行超声检查,超声示胆总管轻度扩张,内见双线状强回声带,呈弧形,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胆总管结石
    • B.胆道蛔虫
    • C.胆道积气
    • D.肝炎
    • E.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41. 一患者于常规体检时应用超声发现胆囊壁轻度增厚,自囊壁向腔内突起多个大小为3~7mm乳头状强回声结节,基底较窄,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不伴声影,诊断考虑为

    • A.息肉型胆囊癌
    • B.胆囊多发附壁结石
    • C.胆囊腺肌症
    • D.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 E.胆囊腺瘤
  42. 一患者因黄染一周就诊。超声示肝脏肿大,回声增强,肝内胆管树枝状扩张,肝外胆管未显示,胆囊未充盈,其梗阻部位最可能为

    • A.胆总管十二指肠后段
    • B.胆总管壶腹部
    • C.胆总管胰腺段
    • D.肝门部
    • E.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
  43. 胆囊未见液腔回声,可探及6cm×5cm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不均匀实性肿块,内见多发强回声团伴声影,肿块内测得高速动脉样血流信号,肿块与肝床界限不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蕈伞型胆囊癌
    • B.混合型胆囊癌
    • C.实块型胆囊癌
    • D.胆管细胞肝癌
    • E.肝细胞肝癌
  44. 一名男童反复发作腹痛两年,右上腹部可触及包块,因近来出现黄疸而就医,超声检查见胆囊缩小,肝内胆管未见明显扩张,于胆总管部位可见8cm×6cm椭圆形囊肿,延至胰头,该囊肿与近端肝管相连,囊壁较厚,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多囊肝
    • B.右肾上腺囊肿
    • C.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 D.胆道包虫
    • E.胰腺囊肿
  45. 一位新生儿生后2个月黄疸不退,超声检查示肝脏回声稍增强,胆囊未见显示,肝内胆管显示不清,胆总管呈索条状稍高回声,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胆囊缺如
    • B.异位胆囊
    • C.胆道蛔虫
    • D.新生儿肝炎
    • E.胆道闭锁
  46. 肝内胆管结石可能导致

    • A.阻塞部位以上的胆管扩张
    • B.肝外胆管轻度扩张
    • C.肝多发脓肿
    • D.梗阻的叶、段肝胆管以上的肝实质萎缩
    • E.上述答案均正确
  47. 下列关于肝外胆管结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胆管腔内强回声团与管壁分界清楚
    • B.细条状液性区包绕强回声团
    • C.胆管均明显扩张达15mm以上
    • D.强回声团位置可发生变动
    • E.胆色素结石后方声影可不明显
  48. 以下关于胆道系统的解剖,不正确的是

    • A.肝外胆管由左右肝管、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
    • B.肝内胆管由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汇合而成
    • C.胆道系统分为胆管系统和胆囊两部分
    • D.肝外胆管由肝总管、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
    • E.胆囊属于肝外胆系
  49. 下例哪项不是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征象

    • A.弥漫性胰腺增大
    • B.胰腺周边脂肪增多
    • C.胰腺回声减弱
    • D.胰腺周围积液
    • E.胰腺轮廓模糊
  50. 胆囊窝处探及弧形强回声带,后伴干净的宽声影,未显示胆囊的液性暗腔,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胆囊壁钙化
    • B.胆囊腺肌症
    • C.厚壁型胆囊癌
    • D.胆囊充满型结石
    • E.胆囊息肉样病变伴钙盐沉积
  51. 外科手术患者禁食并给予静脉营养时,胆囊将会产生

    • A.下垂
    • B.病理性扩张
    • C.收缩
    • D.病变
    • E.憩室
  52. 关于慢性胰腺炎和弥漫性胰腺癌的鉴别,支持前者的是

    • A.形态可基本正常
    • B.可引起胆管和胰管的梗阻
    • C.无浸润性生长
    • D.淋巴结小而少
    • E.不侵犯血管
  53. 关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它包括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和炎性息肉
    • B.胆固醇样息肉体积较小,常不超过1cm
    • C.胆囊腺瘤呈乳头状结节,基底较窄
    • D.炎性息肉常多发,基底宽
    • E.腺瘤一般单发,体积较胆固醇息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