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超声医学科学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肝脏和脾脏)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可诊断为门静脉瘤的是

    • A.门静脉内等回声团,其与管壁间血流变细,局部门静脉管壁规整清晰
    • B.门静脉内稍强回声团,门静脉管壁残缺或不清楚
    • C.门静脉主干为条索样强回声,周围可显示网络状管道,可见门静脉血流
    • D.肝实质内纺锤形或卵圆球状无回声,与门静脉相通,内可见门静脉血流
    • E.门静脉内径>13MM,脾门区脾静脉内径>10MM
  2. 哪项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声像图表现

    • A.门静脉内等回声团,其与管壁间血流变细,局部门静脉管壁规整清晰
    • B.门静脉内稍强回声团,门静脉管壁残缺或不清楚
    • C.门静脉主干为条索样强回声,周围可显示网络状管道,可见门静脉血流
    • D.肝实质内纺锤形或卵圆球状无回声,与门静脉相通,内可见门静脉血流
    • E.门静脉内径>13MM,脾门区脾静脉内径>10MM
  3. 符合门静脉血栓声像图表现的是

    • A.门静脉内等回声团,其与管壁间血流变细,局部门静脉管壁规整清晰
    • B.门静脉内稍强回声团,门静脉管壁残缺或不清楚
    • C.门静脉主干为条索样强回声,周围可显示网络状管道,可见门静脉血流
    • D.肝实质内纺锤形或卵圆球状无回声,与门静脉相通,内可见门静脉血流
    • E.门静脉内径>13MM,脾门区脾静脉内径>10MM
  4. 符合门静脉癌栓声像图表现的是

    • A.门静脉内等回声团,其与管壁间血流变细,局部门静脉管壁规整清晰
    • B.门静脉内稍强回声团,门静脉管壁残缺或不清楚
    • C.门静脉主干为条索样强回声,周围可显示网络状管道,可见门静脉血流
    • D.肝实质内纺锤形或卵圆球状无回声,与门静脉相通,内可见门静脉血流
    • E.门静脉内径>13MM,脾门区脾静脉内径>10MM
  5. 哪项是门静脉高压的声像图表现

    • A.门静脉内等回声团,其与管壁间血流变细,局部门静脉管壁规整清晰
    • B.门静脉内稍强回声团,门静脉管壁残缺或不清楚
    • C.门静脉主干为条索样强回声,周围可显示网络状管道,可见门静脉血流
    • D.肝实质内纺锤形或卵圆球状无回声,与门静脉相通,内可见门静脉血流
    • E.门静脉内径>13MM,脾门区脾静脉内径>10MM
  6. 声像图伴随时间最不可能发生下面哪种改变

    • A.内部开始出现不规则液性腔
    • B.出现高回声的壁
    • C.出现较大的液性腔
    • D.内部出现气体回声
    • E.边缘显示不完整的晕征
  7. 患者女性,56岁,糖尿病病史10余年,肝区钝痛、发热5日。超声检查肝内出现一个45mm×56mm强回声团,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稍增强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腺瘤
    • B.结节型肝癌
    • C.初期肝脓肿
    • D.肝血管瘤
    • E.巨块型肝癌
  8. 该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 A.剖腹探查术
    • B.脾修补
    • C.脾栓塞
    • D.在密切观察下采取非手术治疗
    • E.不能采取非手术治疗
  9. 该患者急行超声检查可见:腹腔大量液性暗区,脾周片状液性暗区,肝肾间隙条状液性暗区,盆腔片状液性暗区,脾被膜连续中断,此时可诊断为

    • A.真性脾破裂
    • B.中央破裂
    • C.被膜下血肿
    • D.被膜下血肿合并中央破裂
    • E.边缘破裂
  10. 患者3天后由于用力过度,突然出现左上腹部剧烈疼痛,最可能发生了

    • A.迟发性脾破裂
    • B.肝破裂
    • C.肺损伤
    • D.胃破裂
    • E.肠破裂
  11. 患者,32岁,车祸后3小时,左侧肋骨骨折,血压正常。

    超声检查所见:腹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肝实质回声稍粗糙,胰腺未见明显异常,脾脏被膜下有少量不规则片状液性暗区,相邻脾实质可见局限性弱回声区,范围约2hnm×24mm,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挫裂伤
    • B.脾破裂
    • C.肺损伤
    • D.胃破裂
    • E.肠破裂
  12. 对于该患者,需要鉴别的疾病不包括

    • A.肝硬化结节
    • B.局限性脂肪肝
    • C.血管瘤
    • D.原发性肝癌
    • E.肝腺瘤
  13. 诊断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

    • A.肝内可见大小不一的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清,边缘尚规整,呈圆形或椭圆形
    • B.周边有低回声声晕
    • C.部分结节呈牛眼征
    • D.部分结节周围血管绕行
    • E.肝内胆管扩张
  14. 超声所见:肝脏形态尚正常,肝内回声不均匀,于肝左右叶内均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较低回声包块,最大一个位于肝右叶,大小约33mm×29mm,最小的一个位于肝左内叶,大小约10mm×14mm,形状呈类圆形,内部为低回声,不均匀,边缘清楚,周围有低回声声晕,小的包块周边见“牛眼征”,后方回声无变化。较大的包块周边肝内管状结构有绕行、屈曲改变。门脉内径约为11mm;DFI:包块内部见血流,周边血流丰富。超声可提示为

    • A.原发性肝癌
    • B.转移性肝癌
    • C.肝多发性血管瘤
    • D.肝多发性囊肿
    • E.肝多发性淋巴瘤
  15. 患者,男性,75岁,自觉右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2个多月,近感乏力,明显消瘦,无呕吐及腹泻。检查:神清,皮肤及巩膜无黄染。

    对该患者最快速、方便、有价值的辅助检查是

    • A.MRI
    • B.心电图
    • C.CT
    • D.B超
    • E.X线
  16. 下列哪项不是该疾病的声像图表现

    • A.常见多发,大小相近
    • B.典型图像呈“牛眼”征或“同心圆”征
    • C.圆形或椭圆形
    • D.边界清楚
    • E.“块中块”征
  17. “同心圆”征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性图像

    • A.结节型肝癌
    • B.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
    • C.肝转移癌
    • D.肝腺瘤合并中心坏死液化
    • E.肝棘球蚴囊肿实变型
  18. 患者,男性,60岁,进食后饱胀2个月余,血便。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34mm×36mm边界清楚的强回声实性肿块,外周绕以较宽的声晕,中心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呈“同心圆”征,其余肝组织回声稍粗糙。升结肠可见假肾状实性肿块

    关于肝脏实性肿块,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转移癌
    • B.原发性肝癌
    • C.结节型肝癌
    • D.肝腺瘤合并中心坏死液化
    • E.肝棘球蚴囊肿实变型
  19. 可能的原发癌为

    • A.肺癌
    • B.乳腺癌
    • C.肝癌
    • D.甲状腺癌
    • E.结肠癌
  20. 患者男性,43岁,肝炎病史15年,近年AFP升高,超声所见:肝右叶萎缩,左叶增大,肝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匀、肝静脉扭曲变细,肝右前叶可见一个28mm×30mm的低回声实性占位,边缘有弱回声晕,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腺瘤
    • B.结节型肝癌
    • C.肝囊肿
    • D.肝转移癌
    • E.胆管细胞癌
  21. 患者男性,45岁,有牧区生活史,超声检查:肝右叶可见一个7cm×8cm囊性占位,包膜较厚,回声高,呈双层,囊液透声不好,囊液中有细小的点状回声,可随体位改变而出现滚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囊肿合并感染
    • B.肝血肿
    • C.肝包虫囊肿
    • D.肝囊腺瘤
    • E.胆管囊肿合并感染
  22. 患者,女性,33岁,健康体检时于脾门区见一类圆形结节,大小2.7cm×2.9cm,回声均匀,与脾脏回声相似,边界清楚,其最有可能提示为

    • A.炎性肿块
    • B.副脾
    • C.肾上腺肿瘤
    • D.胰尾肿瘤
    • E.脾转移癌
  23. 患者,男性,27岁,体检发现肝内1.7cm×1.6cm大小单发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其内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肝硬化结节
    • B.局限性脂肪肝
    • C.肝转移癌
    • D.原发性肝癌
    • E.血管瘤
  24. 患者,男性,50岁,肝炎病史18年,于肝右叶探及一较大的高回声团块,其内可见形态不规则无回声区,周边可见低回声晕环绕,CDFI示团块内部及周边可见条状及簇状彩色血流分布,PW示为动脉频谱Vmax为66cm/s,则下列哪项诊断可能性较大

    • A.转移性肝癌
    • B.胆管细胞癌
    • C.肝细胞癌
    • D.肝海绵状血管瘤
    • E.以上都不是
  25. 患者,男,46岁,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回声不均匀,实质内探及散在分布的多个粟粒样强回声点,边界清楚,可提示诊断为

    • A.脾恶性淋巴瘤
    • B.脾结核
    • C.脾梗死
    • D.脾血管瘤
    • E.脾转移癌
  26.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脾明显肿大,脾实质内见多发不均匀低回声区,病变形状为楔形,基底较宽位于包膜面,尖端指向脾门,或为三角形及不规则形,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区域内无血流信号,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脾血管瘤
    • B.肿瘤浸润
    • C.脾梗死
    • D.局灶性炎性病变
    • E.脾转移癌
  27. 患者男性,45岁。因左上腹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就诊,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超声见脾脏增大,内可见小而弥漫的低回声小结节,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脾血管瘤
    • B.脾梗死
    • C.脾脏恶性淋巴瘤
    • D.脾血管内皮肉瘤
    • E.脾错构瘤
  28. 原发性肝癌根据大体形态,通常分为以下哪几型

    • A.大结节型、弥漫型、小结节型
    • B.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
    • C.肝细胞型、胆管型、混合型
    • D.肝细胞型、弥漫型、混合型
    • E.胆管型、巨块型、结节型
  29. 关于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说法错误的是

    • A.脐静脉开放
    • B.胃底食管静脉曲张
    • C.脾一肾静脉支增宽增多
    • D.肠系膜上静脉一痔静脉支增宽增多
    • E.腹壁静脉曲张
  30. 患儿,男,3岁。超声显示肝脏增大,形态失常,右叶可见一1.4cm×16cm大小的实性强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内可见强光团,后伴声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畸胎瘤
    • B.肝母细胞瘤
    • C.错构瘤
    • D.肝内血肿
    • E.肝肉瘤
  31. 下面哪一项不是巨块型肝癌的声像图表现

    • A.肝内巨大的实性肿块,一般>5cm
    • B.呈类圆球状或分叶状
    • C.边缘有强回声包膜
    • D.多呈不均匀的混合回声或较高回声
    • E.常呈“瘤中瘤”表现
  32. 下面对肝血管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呈圆球状、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 B.呈高回声、低回声、混合回声及无回声型
    • C.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
    • D.较小高回声型呈“浮雕状改变”
    • E.加压变形
  33. 肝大、形态饱满、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细密,血管纹理模糊,后方肝组织回声减低。肝门区门静脉旁可见小片状低回声,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对其旁门静脉无挤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脂肪肝合并肝转移癌
    • B.脂肪肝合并肝血管瘤
    • C.脂肪肝合并肝癌
    • D.脂肪肝合并肝腺瘤
    • E.非均匀性脂肪肝正常肝残留型
  34. 关于肝脓肿的超声表现,错误的是

    • A.囊液透声良好
    • B.后方回声可有增强
    • C.囊壁增厚呈高回声且不光滑
    • D.脓肿完全液化后呈典型的无回声区
    • E.脓肿早期病变呈低回声至中等回声甚至强回声
  35. 下面对肝硬化结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强回声结节
    • B.弱回声结节
    • C.无晕
    • D.有包膜
    • E.对周围血管无挤压
  36. 关于肝硬化的超声表现,错误的是

    • A.初期肝硬化肝脏形态可正常或轻度肝肿大
    • B.肝表面不平整
    • C.肝实质回声呈密集、细小点状
    • D.肝静脉管腔变窄
    • E.门静脉主干和左右支可有扩张
  37. 下面哪一项不是肝血吸虫病慢性期的超声表现

    • A.右叶缩小,左叶增大
    • B.肝缘钝,肝表面不平整
    • C.肝组织呈网格状、鱼鳞状结构
    • D.肝内门静脉分支内径增宽
    • E.肝静脉细窄
  38. 下面哪一项不是急性肝炎的超声表现

    • A.肝实质回声较正常减弱
    • B.肝脏各径线增大
    • C.肝脏形态饱满但表面平滑
    • D.胆囊壁水肿增厚,胆囊缩小
    • E.肝脏后方回声明显衰减
  39. 关于正常肝脏超声图像,说法错误的是

    • A.剑下纵切面左叶下缘角通常<45
    • B.右叶下角一般<60
    • C.肝脏被膜光滑,呈线样高回声
    • D.肝静脉为入肝血流,门静脉为离肝血流
    • E.肝实质回声均匀、细小
  40. 肝硬化的超声表现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肝脏体积缩小,形态失常
    • B.门静脉扩张,脾大,腹水
    • C.胆囊壁增厚
    • D.肝静脉走行及管腔无异常改变
    • E.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增粗,可有结节样回声
  41. 下面哪项不是肝脏超声的检查体位

    • A.坐位或半坐位
    • B.仰卧位
    • C.左侧卧位
    • D.右侧卧位
    • E.俯卧位
  42. 当发现患者有多囊肝时,还应进一步检查的其他脏器是

    • A.心脏和大血管
    • B.胆囊
    • C.门静脉系统
    • D.肾
    • E.肾、脾、胰
  43. 下列哪项不是门静脉高压症的超声表现

    • A.脾大
    • B.脾静脉增宽,走行迂曲
    • C.侧支循环形成
    • D.门静脉内径<13cm
    • E.肠系膜上静脉增宽>10mm
  44. 关于门静脉血栓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新鲜血栓呈较弱回声
    • B.陈旧性血栓呈等回声~稍强回声
    • C.血栓质地较均匀
    • D.局部门静脉管壁显示不清晰
    • E.血栓内部多无彩色血流
  45. 对脾破裂错误的描述是

    • A.真性脾破裂表现为脾脏轮廓线中断
    • B.脾实质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
    • C.腹腔内可见液体
    • D.脾实质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稍高回声区
    • E.脾被膜下可见扁平状或不规则性无回声区
  46. 下列哪项外,均是对脾血管瘤的描述

    • A.圆球状或类圆球状
    • B.边界清晰
    • C.多有完整晕征
    • D.多为强回声
    • E.瘤体内可有圆点状及细短管状结构
  47. 关于脾中央破裂与真性脾破裂的鉴别诊断,哪项更支持后者

    • A.脾被膜下可见扁平状或不规则性无回声区
    • B.脾被膜和实质的不连续及脾周围出现液性无回声区
    • C.脾实质内的不规则液性暗区
    • D.脾被膜模糊不清而脾内及脾周无异常回声
    • E.脾体积增大,被膜及实质均正常
  48. 关于副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常位于脾门及胰尾区
    • B.单发或多发
    • C.类圆形
    • D.内部回声为强回声
    • E.包膜完整平滑
  49. 超声鉴别副脾与脾门区淋巴结肿大的主要依据是

    • A.二者回声的不同
    • B.二者大小、形态的区别
    • C.是否有与脾动、静脉连通的血管
    • D.二者位置的不同
    • E.副脾常单发、淋巴结常多发
  50. 关于脾脏的测量,错误的是

    • A.测量脾脏厚径时,需显示脾门和脾静脉
    • B.脾脏显示最长时其下极最低点至上极最高点的距离为脾脏长径
    • C.显示横断面图像,可测量其横径
    • D.脾长轴断面呈类三角形,三角形的底为脾厚径
    • E.测量自脾门垂直于脾对侧缘的距离为脾厚径
  51. 关于脾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轻度,脾形态正常
    • B.轻度,在仰卧位深吸气时,脾下缘在肋缘下2~3cm
    • C.深吸气时,脾下缘不超过脐孔水平为轻度
    • D.重度,脾门切迹消失,脾下缘超过脐孔水平
    • E.轻度,脾各径线可稍有增加
  52. 以下对正常脾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 B.位于9~11肋腋前线与腋后线之间
    • C.脾实质呈均匀的低回声
    • D.脾脏长轴断面呈类三角形,表面平滑
    • E.脾脏前缘有2~3个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