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心脏和胸壁、胸膜腔)模拟试卷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边界清楚的活动性团块,通常有蒂附着于房间隔附近

    • A.黏液瘤
    • B.假性室壁瘤
    • C.左室血栓
    • D.心肌点状坏死
    • E.左房血栓
  2. 层积状的回声团块形状不规则、不活动

    • A.黏液瘤
    • B.假性室壁瘤
    • C.左室血栓
    • D.心肌点状坏死
    • E.左房血栓
  3. 超声诊断应为

    • A.鲁登巴赫综合征
    • B.埃布斯坦畸形
    • C.马方综合征
    • D.房室管畸形
    • E.心内膜垫缺损
  4. 团块状回声在整个心动周期中始终存在,随着心室壁同步运动

    • A.黏液瘤
    • B.假性室壁瘤
    • C.左室血栓
    • D.心肌点状坏死
    • E.左房血栓
  5. 室间隔缺损超声诊断要点有

    • A.室间隔局部回声失落
    • B.脉冲波多普勒显示湍流的最大速度和频谱形成
    • C.均可出现左室、左房增大
    • D.无肺动脉高压时,单纯室间隔缺损的频谱为全收缩期、单峰、高速的负向湍流频谱
    • E.随着肺动脉压力的逐渐增高,左向右的分流速度逐渐增高
  6. 患者男性,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2,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2

    关于主动脉,可诊断为

    • A.升主动脉瘤
    • B.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C.主动脉窦瘤
    • D.假性主动脉瘤
    • E.降主动脉瘤
  7. 关于二尖瓣,可诊断为

    • A.二尖瓣狭窄
    • B.二尖瓣前叶脱垂
    • C.二尖瓣赘生物
    • D.二尖瓣狭窄伴反流
    • E.二尖瓣狭窄伴脱垂
  8. 患者男性,7岁,无明显症状,学校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增大,肺动脉增宽,室间隔呈囊袋样凸向右室,顶端连续中断0.5cm,室水平可见五色花彩过隔血流

    该患可诊断为

    • A.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伴膜部瘤
    • B.先心病,部分型房室管畸形
    • C.先心病,完全型房室管畸形
    • D.先心病,室间隔缺损伴膨出瘤
    • E.先心病,心内膜垫缺损
  9. 超声上室间隔缺损的类型不包括

    • A.膜周部
    • B.出口部
    • C.人口部
    • D.肌部
    • E.中央部
  10. 患者男性,48岁,胸痛,晕厥,乏力,呼吸困难,主动脉瓣听诊区闻及收缩期粗糙响亮的喷射性杂音,超声心动图诊断为主动脉瓣狭窄,其超声表现不包括

    • A.主动脉瓣增厚,反光强
    • B.左室壁肥厚
    • C.主动脉瓣开放受限
    • D.主动脉瓣钙化
    • E.二尖瓣舒张期震颤波
  11. 患者女性,45岁,体检时于心尖区听诊,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及舒张期附加音,超声显示左房内可探及一椭圆形略高回声团,舒张期摆向二尖瓣口,收缩期回到左心房,并于二尖瓣口可录及到舒张期的射流频谱,流速2.1m/s,可能的诊断为

    • A.二尖瓣狭窄
    • B.二尖瓣关闭不全
    • C.左房血栓
    • D.左房黏液瘤
    • E.二尖瓣脱垂
  12. 有一患者四腔心切面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疑有房间隔缺损,彩色多普勒显示心房水平分流,比较以下哪个切面更能清楚地显示分流信号

    • A.心尖四腔心
    • B.剑突下两房心
    • C.胸骨旁主动脉短轴
    • D.剑突下主动脉短轴
    • E.心尖五腔心
  13. 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常见于哪个疾病

    • A.肥厚型心肌病
    • B.扩张型心肌病
    • C.缩窄性心包炎
    • D.二尖瓣狭窄
    •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4. 扩张型心肌病的二维超声主要表现为

    • A.室壁增厚率增大
    • B.心室扩大,心房变小
    • C.室壁弥漫性增厚,室壁收缩运动幅度增大
    • D.左心或全心扩大,室壁收缩运动幅度普遍减低
    • E.左心室正常,左心房增大
  15. 患者为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并有心室重构,心室扩大,以下哪种方法能正确反映该患者左心收缩功能

    • A.M型超声测心排出量
    • B.二维超声测心排出量
    • C.多普勒超声测心排出量
    • D.M型超声测EF值
    • E.M型超声测短轴缩短率(FS)
  16. 以下哪项征象可反映肺动脉高压

    • A.肺动脉血流速度增快
    • B.肺动脉排血时间延长
    • C.肺动脉瓣M型超声曲线上α波消失
    • D.肺动脉瓣M型超声曲线上α波加深
    • E.极少有肺动脉内径的增宽
  17. 真性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局部内径增大,常为相应正常部位内径的多少倍以上

    • A.2
    • B.2.5
    • C.3
    • D.1.5
    • E.1
  18. 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不包括

    • A.房间隔缺损(继发孔)
    • B.房间隔缺损(原发孔)
    • C.室间隔缺损
    • D.二尖瓣裂
    • E.三尖瓣裂
  19. 法洛四联症中肺动脉口狭窄的典型改变是

    • A.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 B.肺动脉瓣狭窄
    • C.肺动脉主干狭窄
    • D.包括以上三项
    • E.肺动脉瓣赘生物形成
  20. 以下哪一项因素与左心房内径增大无直接关系

    • A.肺静脉回流血量增多
    • B.二尖瓣反流
    • C.肺动脉瓣狭窄
    • D.二尖瓣狭窄
    • E.缩窄性心包炎
  21. 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室间隔缺损分流方向主要为

    • A.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 B.室水平右向左分流
    • C.室水平双向分流
    • D.室水平无分流
    • E.房水平分流
  22. 对于流入道型(隔瓣下)室间隔缺损,超声最佳显示切面是

    • A.左心室长轴
    • B.心底短轴
    • C.心尖四腔心和五腔心
    • D.右心室流出道长轴
    • E.左心室长轴与心底短轴
  23. 风心病最常见的联合瓣膜病组合为

    • A.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 B.三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 C.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 D.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E.二尖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狭窄
  24.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取样容积置于主动脉瓣下左室流出道狭窄处,收缩期血流呈

    • A.负向、高速、宽频带、层流
    • B.负向、高速、低频带、湍流
    • C.负向、低速、宽频带、湍流
    • D.正向、高速、宽频带、湍流
    • E.负向、高速、宽频带、湍流
  25. 左室后壁在M型超声上的表现是

    • A.左室后壁与室间隔呈同向运动
    • B.左室后壁运动幅度大于室间隔
    • C.舒张期左室后壁向前运动,室间隔向后运动
    • D.左室后壁因受膈肌影响,运动幅度小于室间隔
    • E.左室后壁舒张期与二尖瓣前叶呈同向运动
  26. 二尖瓣重度狭窄时,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为

    • A.5~10mmHg
    • B.10~15mmHg
    • C.10~20mmHg
    • D.>20mmHg
    • E.>40mmHg
  27. 关于浆膜性心包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浆膜性心包分为脏层和壁层
    • B.壁层心包紧贴纤维性心包的内面
    • C.脏层衬于心脏表面,又称心外膜
    • D.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之间有一腔隙,称为心包腔
    • E.壁层心包与脏层心包之间有一腔隙,称为心包腔
  28. 有关室上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室上嵴位于三尖瓣下方
    • B.室上嵴位于左室侧室间隔之上
    • C.室上嵴为左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界限
    • D.室上嵴为右房室口与肺动脉口之间室间隔上一个较宽的弓状隆起
    • E.室上嵴发出腱索与三尖瓣前叶相连
  29. 胸骨旁大血管短轴切面舒张期可见主动脉瓣

    • A.关闭,呈“Y”形
    • B.开放,呈“Y"形
    • C.关闭,呈“三角形”
    • D.开放,呈“三角形”
    • E.开放,呈“大鱼口状”
  30. 三个主动脉窦分别是

    • A.左冠窦、右冠窦、无冠窦
    • B.左冠窦、右冠窦、后冠窦
    • C.左冠窦、右冠窦、前冠窦
    • D.前冠窦、后冠窦、无冠窦
    • E.前冠窦、后冠窦、左冠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