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题(相关专业知识)考前预习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化学物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的过程为

    • A.转运
    • B.分布
    • C.代谢
    • D.吸收
    • E.排泄
  2. 化学物经各种酶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性质变化的过程称为

    • A.转运
    • B.分布
    • C.代谢
    • D.吸收
    • E.排泄
  3. 化学物由与机体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为

    • A.转运
    • B.分布
    • C.代谢
    • D.吸收
    • E.排泄
  4. 稀释物是(  )。

    • A、Ag
    • B、AbB
    • C、C
    • D、NaCl
    • E、磷酸盐
  5. 环状沉淀试验本质是(  )。

    • A、凝集反应
    • B、沉淀反应
    • C、CFT反应
    • D、中和反应
    • E、抗球蛋白反应
  6. 关于细菌L型,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L型能经人工诱导,也能在自然情况下形成
    • B、细菌L型的培养需采用高渗培养基
    • C、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
    • D、细菌变为L型后丧失致病力
    • E、细菌L型革兰染色大多呈阴性
  7. 采用环状沉淀试验进行诊断病人传染病。出现反应时间(  )。

    • A、1~3分钟
    • B、3~7分钟
    • C、10~15分钟
    • D、20~25分钟
    • E、30分钟以上
  8.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

    • A、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B、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
    • C、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D、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
    • E、以上都不是
  9. 沙眼衣原体是由哪位科学家首次分离成功的

    • A、陆德源
    • B、汤飞凡
    • C、Koch
    • D、Nahm
    • E、裘法祖
  10. 微生物学检验中的常用标记技术包括(  )。

    • A、免疫荧光
    • B、放射性核素
    • C、酶联
    • D、以上均是
    • E、以上均不是
  11. 人类血型抗原和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 )。

    • A、同种异型抗原
    • B、自身抗原
    • C、异嗜性抗原
    • D、超抗原
    • E、异种抗原
  12. 不属于外周围免疫器官的是( )。

    • A、骨髓
    • B、脾脏
    • C、淋巴结
    • D、扁桃体
    • E、黏膜免疫系统
  13. 就模板DNA而言,影响PCR的主要因素是( )。

    • A、模板的数量
    • B、模板的纯度
    • C、模板的质量
    • D、A+B
    • E、A+B+C
  14. 肺炎球菌可由光滑型(S)转变为粗糙型(R),主要是由于下列何种结构发生变化

    • A、外膜蛋白
    • B、荚膜
    • C、溶血素
    • D、脂多糖
    • E、M抗原
  15. 不属于补体系统功能的是( )。

    • A、溶解细胞
    • B、调理作用
    • C、引起炎症反应
    • D、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 E、有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
  16. 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对传染病进行诊断,抗原与抗体的比例为( )。

    • A、3:1
    • B、1:3
    • C、1:1
    • D、2:3
    • E、3:2
  17. 在显微镜下观察患者米泔水样粪便有悬滴,看见穿梭运动的细菌很可能是

    • A、致病性大肠杆菌
    • B、志贺菌
    • C、伤寒沙门菌
    • D、霍乱弧菌
    • E、钩端螺旋体
  18. 冷冻时,可使细菌存活数增多的物质是

    • A、琼脂
    • B、石蜡油
    • C、蛋白胨
    • D、氯化钠
    • E、牛奶
  19. 有关志贺菌属的细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荚膜
    • B、无菌毛
    • C、可引起菌痢
    • D、无鞭毛
    • E、无芽胞
  20. 检测轮状病毒或病毒抗原时,采集的标本是

    • A、粪便
    • B、血液
    • C、鼻咽分泌物
    • D、唾液
    • E、组织细胞
  21. 低温保存菌种时,通常加甘油作为稳定剂,-80℃保存时,甘油浓度一般为(  )。

    • A、10%以下
    • B、10%
    • C、15%~20%
    • D、25%
    • E、30%~35%
  22. 下列何种嗜血杆菌主要引起软性下疳疾病

    • A、埃及嗜血杆菌
    • B、流感嗜血杆菌
    • C、溶血嗜血杆菌
    • D、副流感嗜血杆菌
    • E、杜克嗜血杆菌
  23. 亚慢性毒性试验中一般化验指标有( )。

    • A、血象、肝肾功能
    • B、病理学检查
    • C、灵敏指标的检查
    • D、特异指标的检查
    • E、特异基因的测试
  24.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退火温度一般为( )。

    • A、28℃
    • B、50℃
    • C、42℃
    • D、56℃
    • E、65℃
  25. 细胞培养液中的缓冲体系主要是碳酸氢盐、磷酸氢盐和血清,其中碳酸氢盐/CO2为主要的缓冲体系。细胞代谢产生的各种酸使pH下降,培养液中的碳酸氢钠通过什么原理维持细胞培养液中pH的正常

    • A.产生钠离子
    • B.产生O2
    • C.产生CO2
    • D.产生阴、阳离子
    • E.作为平衡盐
  26. 目前公认的培养军团菌的最佳培养基是

    • A、BCYE琼脂培养基
    • B、庆大霉素培养基
    • C、巧克力培养基
    • D、白氏鸡蛋培养基
    • E、碱亚碲酸盐血琼脂
  27. 下面有关肺炎链球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荚膜多糖抗原性可分型
    • B、革兰阳性球菌
    • C、青霉素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标准药物
    • D、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
    • E、有无荚膜均有毒力
  28. 关于肠杆菌科细菌发生S-R变异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S-R变异后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
    • B、S-R变异后菌株毒力明显降低
    • C、从病人新分离的菌株,在人工培养基上多次传代保存易发生S-R变异
    • D、发生S-R变异是因为LPS失去外层O特异性侧链所致
    • E、S-R变异后菌株毒力明显增强
  29. IgG绞链区位于(  )。

    • A.CH1区间
    • B.CH1与CH2之间
    • C.CH2与CH3之间
    • D.CH3与CH4之间
    • E.VH与CH1之间
  30. 吸入性肺炎或肺脓肿通常由下列何种细菌感染引起

    • A、肺炎克雷伯杆菌
    • B、厌氧菌
    • C、铜绿假单胞菌
    • D、军团菌
    • E、不动杆菌
  31. 青霉素过敏属( )。

    • A、Ⅰ型超敏反应
    • B、Ⅱ型超敏反应
    • C、Ⅲ型超敏反应
    • D、Ⅳ型超敏反应
    • E、Ⅰ型和Ⅱ型超敏反应合并型
  32. 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 A、胃肠道
    • B、唾液
    • C、汗液
    • D、母乳
    • E、肾脏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培养基中一般需加入葡萄糖、血液或血清等
    • B、选择培养基主要用于对含病原菌较少的标本进行增菌
    • C、检查培养基的质量需对培养基进行无菌实验及效果检查
    • D、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用基础培养基培养也可以
    • E、增菌培养基可用于细菌生化实验反应
  34.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35. 下列培养基适用于军团菌培养的是

    • A、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B、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
    • C、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 D、罗氏改良培养基
    • E、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36. 下列关于危险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指在特定条件下接触化学物而导致机体发生不良损害的能力
    • B、指在特定条件下接触化学物而导致机体发生不良损害甚至疾病或死亡的预期概率
    • C、化学物的危险性大小与其毒性大小成正比
    • D、化学物的危险性仅取决于机体的接触概率
    • E、化学物的危险性仅取决于机体的接触剂量
  37. 中枢免疫器官是( )。

    • A、胸腺、骨髓
    • B、胸腺、脾脏
    • C、胸腺、淋巴结
    • D、骨髓、脾脏
    • E、骨髓、淋巴结
  38.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人体口腔及咽部“正常菌群”中的真菌的是

    • A、流感嗜血杆菌
    • B、金黄葡萄球菌
    • C、念珠菌
    • D、不动杆菌
    • E、卡他莫拉菌
  39. 疯牛病能够传染给人的途径是

    • A、粪-口
    • B、气溶胶
    • C、食物链
    • D、动物分泌物
    • E、动物血液
  40. 人类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的受体是

    • A、SmIg
    • B、IL-1受体
    • C、PHA受体
    • D、SRBC受体
    • E、肿瘤细胞受体
  41. 产毒性霍乱弧菌在肠道内定居繁殖引起疾病,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的何种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

    • A、细胞免疫
    • B、循环抗体免疫
    • C、抗菌免疫
    • D、肠道黏膜免疫
    • E、抗毒免疫
  42. 回归热螺旋体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 A、蜱
    • B、蚊
    • C、虱
    • D、鼠
    • E、猪
  43. 抗体形成细胞测定是B细胞功能测定方法之一。它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

    • A、红细胞凝集试验
    • B、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 C、补体结合试验
    • D、溶血空斑试验
    • E、酶免测定
  44. 在酶切图谱制作过程中,分离鉴定和纯化DNA片段的标准方法是( )。

    • A、脉冲场凝胶电泳
    •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C、琼脂糖电泳
    • D、B+C
    • E、以上都是
  45. 细菌的一般培养法又称为

    • A、需氧培养法
    • B、厌氧培养法
    • C、微氧培养法
    • D、无氧培养法
    • E、微需氧培养法
  46. DNA或RNA体外扩增反应的主要成分有( )。

    • A、引物
    • B、dNTP
    • C、模板
    • D、DNA集合酶
    • E、以上都是
  47. 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是

    • A、氨基苷类
    • B、青霉素
    • C、红霉素
    • D、磺胺类
    • E、利福平
  48. 一个理想的克隆载体应有的特性( )。

    • A、分子量小、多拷贝、松弛控制型
    • B、具有多种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单切点
    • C、能插入较大的外源DNA片段
    • D、具有容易操作的检测表
    • E、以上都是
  49. 免疫稳定的功能是

    • A、清除机体中衰老、死亡细胞
    • B、抗病原微生物侵入
    • C、抗感染作用
    • D、消除机体突变细胞
    • E、抑制癌细胞
  50. 限制性内切酶用量可按标准体系DNA加1单位酶,但要完全酶解则必须增加酶的用量,一般增加( )。

    • A、1~2倍
    • B、2~3倍
    • C、3~5倍
    • D、4~6倍
    • E、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