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微生物检验技术(士)复习题集精选新编(1)
-
血清除菌( )。
- A.巴氏消毒法
- B.高压蒸汽灭菌法
- C.紫外线消毒法
- D.煮沸法
- E.过滤除菌法
-
牛乳除菌( )。
- A.巴氏消毒法
- B.高压蒸汽灭菌法
- C.紫外线消毒法
- D.煮沸法
- E.过滤除菌法
-
实验室工作台面消毒( )。
- A.巴氏消毒法
- B.高压蒸汽灭菌法
- C.紫外线消毒法
- D.煮沸法
- E.过滤除菌法
-
手术器械消毒( )。
- A.巴氏消毒法
- B.高压蒸汽灭菌法
- C.紫外线消毒法
- D.煮沸法
- E.过滤除菌法
-
痘病毒为( )。
- A.球状
- B.杆状
- C.砖块状
- D.蝌蚪状
- E.弹头状
-
腺病毒为( )。
- A.球状
- B.杆状
- C.砖块状
- D.蝌蚪状
- E.弹头状
-
狂犬病毒为( )。
- A.球状
- B.杆状
- C.砖块状
- D.蝌蚪状
- E.弹头状
-
噬菌体为( )。
- A.球状
- B.杆状
- C.砖块状
- D.蝌蚪状
- E.弹头状
-
可以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可以与肥大细胞的FcR结合,诱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分子量最大的抗体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诊断禽流感的金标准是( )。
- A、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的IgG抗体
- B、实验室检查血清中的IgM抗体
- C、流感病毒的分离
- D、PCR检测病毒核酸
- E、检测禽流感病毒的NP抗原
-
免疫反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培养结核杆菌的培养基是
- A、罗氏改良培养基
- B、庆大霉素培养基
- C、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 D、普通培养基
- E、活性炭酵母琼脂培养基
-
下列哪项不是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 )
- A、分布广泛
- B、个体微小
- C、种类繁多
- D、可无致病性
- E、必须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
从痰中检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细菌是( )。
- A、表皮葡萄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甲型溶血型链球菌
- D、脑膜炎奈瑟菌
- E、结核杆菌
-
下列微生物中,哪一种不易的在人体口腔及咽部分离培养出
- A、肺炎链球菌
- B、草绿色链球菌
- C、表皮葡萄球菌
- D、金黄葡萄球菌
- E、军团菌
-
卫生标准是指
- A、“为保护环境,对空气、水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 B、“为保护工人的健康,对空气、食品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C、“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D、“为提高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E、“为治疗人的疾病,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
-
非典型肺炎(SARS)病毒的抗体,如用ELISA试剂,最早检出时间为
- A、3d
- B、7d
- C、14d
- D、21d
- E、28d
-
耶尔森菌属目前发现的有11个种,目前确定对人类具有致病性的仅有
- A、2个种
- B、4个种
- C、6个种
- D、3个种
- E、5个种
-
关于RNA转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DNA为模板
- B、遵从碱基配对规律
- C、需要DNA依赖的RNA聚合酶
- D、以dNTP为合成原料
- E、沿5'-3'方向合成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
- A、三类,35种
- B、四类,35种
- C、二类,35种
- D、五类,36种
- E、三类,37种
-
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砷时,加入了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加入此溶液的作用是( )。
- A、与砷化氢协同作用,以增加其荧光强度,增加方法的灵敏度
- B、与硼氢化钠协同作用,以加速砷化氢的产生
- C、消除消解液中残余的氧化物,增加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 D、消除干扰离子的影响
- E、减弱空白的荧光
-
多数无芽胞的细菌在55℃~60℃温度下作用多长时间就可死亡( )。
- A、5~10分钟
- B、15~20分钟
- C、30~60分钟
- D、1~2小时
- E、2~4小时
-
巴氏消毒法,方法之一是加热( )。
- A、70.7℃,40~60秒
- B、71.7℃,15~30秒
- C、72.7℃,5~10秒
- D、73.7℃,2~5秒
- E、74.7℃,1~2秒
-
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为
- A、分枝杆菌
- B、支原体
- C、衣原体
- D、立克次体
- E、军团菌
-
可以通过气溶胶方式传播的立克次体是( )。
- A、普氏立克次体
- B、莫氏立克次体
- C、康氏立克次体
- D、Q热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
获得良好的观察效果,结核菌的培养时间为
- A、6~12h
- B、12~18h
- C、18~24h
- D、24~36h
- E、数天至数周
-
有关微生物学的历史内容的描述。创用了细菌的固体培养法的人是
- A、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 B、列文虎克
- C、琴纳
- D、郭霍(Robert Koch)
- E、费来明
-
在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时,关于DNA加样缓冲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加样缓冲液可以使DNA溶液的比重加大,便于加样时样品沉入加样孔
- B、加样缓冲液可以对样品的迁移起指示作用
- C、加样缓冲液可以使DNA带上负电荷,从而向正极移动
- D、加样缓冲液中二甲苯青迁移的位置约相当于41kb大小的位置
- E、加样缓冲液中溴酚蓝迁移的位置约相当于300bp大小的位置
-
下列病毒中不能引起持久性免疫的病毒是( )。
- A、麻疹病毒
- B、腮腺炎病毒
-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 D、流感病毒
- E、脊髓灰质炎病毒
-
检测沙眼病人标本时,一般采用做预处理的抗生素是( )。
- A、青霉素
- B、链霉素
- C、红霉素
- D、利福平
- E、庆大霉素
-
有关Ag与Ab的反应特点错误的为
- A、特异性
- B、可逆性
- C、比例性
- D、阶段性
- E、协同性
-
用于流行性出血热鼠带毒率调查的常用方法为下列哪一种
- A、免疫荧光法
- B、PCR方法
- C、动物接种方法
- D、ELISA方法
- E、细胞培养方法
-
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
-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 C、具有抗吞噬作用
- D、具有免疫原性
- 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
关于螺旋体,下列何种叙述不正确?( )
- A、行二分裂繁殖
- B、具有鞭毛
- C、具有脂多糖结构
- D、运动活跃
- E、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
下列关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革兰阳性球菌
- B、革兰阳性杆菌
- C、无芽胞
- D、具有荚膜
- E、无鞭毛
-
用于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的是
- A、麦康凯培养基
- B、SS琼脂
- C、LB琼脂
- D、庆大霉素琼脂
- E、蛋白胨水
-
PFU的含义是
- A、半数致死量
- B、50%细胞培养感染滴度
- C、空斑形成数
- D、数细胞活力
- E、数病毒量
-
适合细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的细菌接种技术是
- A、平板划线培养
- B、斜面接种
- C、棒涂布法
- D、穿刺接种
- E、倾注平板
-
以下属于标本采集准备阶段的伦理的是( )
- A、骨髓标本收集时要防范发生麻醉意外
- B、事先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和沟通
- C、标本采集要严格执行消毒措施,防止发生血液交叉感染
- D、骨髓穿刺应最大程度减少对患者的物理创伤
- E、涉及患者隐私的标本采集要在适宜的采集场所进行
-
清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
- A、蒸馏
- B、高压蒸汽灭菌
- C、滤菌器除菌
- D、煮沸
- E、射线照射
-
目前发现的能在无活性细胞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
- A、衣原体
- B、支原体
- C、立克次体
- D、病毒
- E、真菌
-
关于表面活性剂,错误的是( )。
- A、能改变细胞的渗透性
- B、能使细菌蛋白变性
- C、能灭活菌体内酶系统
- D、具有灭菌作用
- E、阳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优于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
肥达反应用于辅助诊断下列何种病原菌感染?( )
- A、埃希大肠杆菌
- B、志贺菌属
- C、沙门菌属
- D、变形杆菌
- E、以上都不对
-
中和抗体是指
- A、能与相应的病毒结合,并使病毒丧失感染力的抗体
- B、能特异性的与病毒结合的IgG抗体
- C、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产生的能与相应病毒结合的抗体
- D、能特异性的与相应病毒结合,激活补体的抗体
- E、能特异性的与病毒结合的IgM抗体
-
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
- A、纳米(nm)
- B、微米(μm)
- C、毫米(mm)
- D、厘米(cm)
- E、米(m)
-
在生物监测中,决定生物样品采集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 A、样品的种类
- B、待测毒物的毒性
- C、待测毒物的代谢
- D、待测毒物的物理性质
- E、待测毒物的化学性质
-
巴氏消毒的温度通常为
- A、50~51℃
- B、52~55℃
- C、71.7℃
- D、81.7℃
- E、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