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卫计2020微生物检验技术(士)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模拟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按反应性质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放射免疫技术
    • C.抗体测定法
    • D.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E.抗原测定法
  2. 按是否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上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放射免疫技术
    • C.抗体测定法
    • D.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E.抗原测定法
  3. 按与其他方法的结合使用进行分类命名的方法是

    • A.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 B.放射免疫技术
    • C.抗体测定法
    • D.均相酶免疫测定法和双抗体酶免疫测定法
    • E.抗原测定法
  4. 流脑病人病后在机体内免疫球蛋白明显升高,但确切功能不清楚的免疫球蛋白是

    • A.IgA
    • B.IgM
    • C.IgE
    • D.IgD
    • E.IgG
  5. 体外扩增DNA或RNA的步骤是( )。

    • A、延伸-变性-退火
    • B、变性-退火-延伸
    • C、变性-延伸-退火
    • D、延伸-退火-变性
    • E、退火-延伸-变性
  6. 春节后某村小学4年级3名学生在1周内先后突然出现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全身满面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脊液较混,用胶乳凝集试验检查脑脊液中A群脑膜炎球菌抗原阳性控制此流脑疫情扩散特异有效的预防措施是

    • A.给密切接触者口服SDB将病人隔离治疗
    • B.将病人隔离治疗
    • C.学生暂停课
    • D.给学生应急注射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菌苗
    • E.房屋通风换气
  7. 评价化学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是

    • A.LD100
    • B.LD50
    • C.LD0
    • D.LD01
    • E.LD10
  8. 我国首次发现军团病病人的时间是

    • A、1980年
    • B、1981年
    • C、1982年
    • D、1983年
    • E、1984年
  9. 第二次抗原刺激时,IgG量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

    • A、免疫自稳
    • B、免疫回忆
    • C、强化免疫
    • D、自身免疫
    • E、被动免疫
  10. 确定流感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是( )。

    • A、检测IgM抗体
    • B、检测IgG抗体
    • C、RT-PCR
    • D、病毒分离
    • E、检查核蛋白(NP)抗原
  11. 血清学检测时,一般抗原抗体反应的pH是( )。

    • A、3~4
    • B、5~6
    • C、6~8
    • D、9~10
    • E、8~9
  12. 能保护细菌在低渗中不致崩裂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 B、细胞质
    • C、核质
    • D、细胞壁
    • E、荚膜
  13.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建立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核酸碱基之间氢键结合力
    • B、核酸碱基之间二硫键结合力
    • C、核酸碱基之间静电引力
    • D、核酸双链之间氢键结合力
    • E、互补序列单链核苷酸相遇时退火形成双链
  14. 皮肤试验的免疫学基础原理是(  )。

    • A、迟发型超敏反应
    • B、过敏反应
    • C、速发型超敏反应
    • D、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 E、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15. 灵敏度由低到高的抗体检测方法依次是( )。

    • A、凝集反应,沉淀反应,酶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
    • B、酶免疫测定,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放射免疫测定
    • C、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放射免疫测定,酶免疫测定
    • D、沉淀反应,凝集反应,酶免疫测定,放射免疫测定
    • E、沉淀反应,酶免疫测定,凝集反应,放射免疫测定
  16. 构成核糖体骨架的是( )。

    • A、cRNA
    • B、mRNA
    • C、rRNA
    • D、tRNA
    • E、RNA
  17. 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入消化道中,多采用( )。

    • A、灌胃
    • B、喂饲
    • C、吞咽胶囊
    • D、鼻饲
    • E、饮水
  18. 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型肝炎疫苗主要有

    • A、减毒活病毒乙肝疫苗
    • B、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C、原代细胞乙肝疫苗
    • D、Veto细胞乙肝疫苗
    • E、乙肝表面抗原组分疫苗
  19. 对沙门菌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革兰阳性菌
    • B、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中
    • C、一般无荚膜
    • D、营养要求不高
    • E、不发酵乳糖或蔗糖
  20. 肠杆菌科是

    • A、革兰阴性杆菌
    • B、革兰阳性杆菌
    • C、革兰阴性球菌
    • D、革兰阳性球菌
    • E、芽孢杆菌
  21. 有关芽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壁薄、不易着色
    • B、壁厚、不易着色
    • C、壁厚、不易着色
    • D、壁薄、易着色
    • E、壁厚、易着色
  22. 有关细菌营养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 B、异养菌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
    • C、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两大类
    • D、自养菌所需能源是来自无机物的
    • E、所有病原菌都是异养菌
  23. 介导第Ⅰ型过敏反应的抗体(Ig)是

    • A、IgA
    • B、IgD
    • C、IgE
    • D、IgM
    • E、IgG
  24. 关于抗体检测的基本原理,错误的陈述是( )。

    • A、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的结合反应,是免疫学检测的基础
    • B、既可以用已知抗原检测抗体,也可以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
    • C、单分子的抗原与抗体反应用肉眼无法分辨,必须借助于显示系统
    • D、抗体测定可以使用许多种不同的方法,本质上这些方法只有显示系统的差异
    • E、可以使用未知抗原测定抗体
  25. 关于抗原抗体反应错误的陈述是( )。

    • A、具有高度特异性
    • B、可以利用洗脱的方法将抗原抗体重新分离而不损害其活性
    • C、抗原抗体反应是肉眼可观察到的,不需要显示系统
    • D、受电解质、酸碱度和浓度的影响
    • E、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需要适当的比例
  26. 生物转运是指

    • A、化学物从与机体的接触部位进入血液的过程
    • B、化学物随血流和淋巴液分散到全身组织的过程
    • C、分布和排泄的过程
    • D、化学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向机体外转运的过程
    • E、化学毒物由酶催化的代谢过程
  27.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 A、300余种
    • B、100余种
    • C、50种
    • D、20种
    • E、10种
  28. 不同的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有所不同;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不同组织因其细胞结构及所含的成分不同,分离方法也有差异。组织中的多糖和酶类物质对随后的酶切、PCR反应等有( )。

    • A、较强的促进作用
    • B、较强的抑制作用
    • C、较强的干扰作用
    • D、较强的破坏作用
    • E、较强的复制作用
  29. 以RNA为模板合成双链DNA的过程称为

    • A、复制
    • B、转录
    • C、逆转录
    • D、翻译
    • E、修复
  30. 根据色素、生化反应等不同表型,葡萄球菌可分为

    • A、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益生葡萄球菌
    • B、金黄葡萄球菌,益生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 C、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
    • D、金黄葡萄球菌,致病葡萄球菌,益生葡萄球菌
    • E、金黄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寄生葡萄球菌
  31. 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不包括(  )。

    • A.3H
    • B.125I
    • C.131I
    • D.13C
    • E.75Se
  32.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其他酶相比,哪项不是其?哂械奶氐?

    • A、价格较低,商品化酶易于获得
    • B、为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酶
    • C、相应的标记方法简单
    • D、酶及酶标记物很不稳定,不易保存
    • E、底物种类多,根据实验目的和具体条件进行选择的余地大
  33. 含有两个磷酸基的脱氧核苷酸是(  )。

    • A、dAMP
    • B、dADP
    • C、dATP
    • D、AMP
    • E、ADP
  34. 需活细胞培养才能繁殖的最小微生物是

    • A、衣原体
    • B、支原体
    • C、立克次体
    • D、病毒
    • E、真菌
  35. 快速斑点免疫金渗滤法属于一种常用的胶体金检测技术,有关其简称和应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又称滴金免疫法
    • B、基本原理仍是间接法或夹心法
    • C、在操作完成后即可直接观察结果
    • D、夹心法测抗原的机制为固定于膜上的多克隆抗体+标本中待测抗原+金标记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显色
    • E、以上都正确
  36. 毒理学中所指最大无作用剂量是( )。

    • A、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
    • B、未能观察到任何外来物对机体引起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
    • C、未能观察到任何外来物对机体引起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
    • D、未能观察到外来化合物引起基因突变作用的剂量
    • E、环境中存在的化合物不引起生物体损害的剂量
  37. 杂交瘤细胞株的保存方法是(  )。

    • A、室温保存
    • B、4℃冰箱保存
    • C、-20℃冻存
    • D、-70℃冻存
    • E、液氮冻存(-190℃)
  38. 丙型肝炎病毒的自然宿主和贮存者是

    • A、蚊
    • B、蜱
    • C、螨
    • D、人
    • E、猪
  39. 公共场所空气中细菌主要来源于

    • A、场所内的水源
    • B、场所内的植物
    • C、场所内的地毯
    • D、场所内的装饰材料
    • E、场所内人们的活动
  40. 采集患者的咽拭子进行麻疹病毒分离,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 )。

    • A、出疹前
    • B、出疹后
    • C、出疹前后1周
    • D、出疹前后3天
    • E、恢复期
  41. 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药敏实验结果报告中,“R”代表

    • A、敏感
    • B、轻敏
    • C、中介度
    • D、耐药
    • E、其他
  42. 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细菌的能量代谢主要有

    • 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
    • B、厌氧代谢和厌氧呼吸
    • C、发酵,需氧代谢和厌氧呼吸
    • D、需氧代谢和厌氧代谢
    • E、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代谢
  43. 结核病是

    • A、急性传染性疾病
    • B、急性非传染性疾病
    • C、慢性传染性疾病
    • D、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E、结核性肿瘤
  44. 在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五种主要的组蛋白中,在进化中最不保守的是(  )。

    • A.H1蛋白
    • B.H2A蛋白
    • C.H2B蛋白
    • D.H3蛋白
    • E.H4蛋白
  45. 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后通过哪条途径上行到中枢神经系统( )。

    • A、血液系统
    • B、淋巴系统
    • C、神经系统
    • D、消化系统
    • E、呼吸系统
  46. 一般来说,构建基因组文库,初始DNA长度必须在( )。

    • A、120kb以上
    • B、101kb以上
    • C、100kb以上
    • D、90kb以上
    • E、80kb以上
  47. 生殖细胞突变的后果是(  )。

    • A、良性肿瘤
    • B、细胞衰老
    • C、遗传性疾病
    • D、癌变
    • E、动脉粥样硬化
  48. 属于同种异型抗原的是(  )。

    • A、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
    • B、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抗原
    • C、改变或修饰了自身组织的抗原
    • D、人和动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 E、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49. cDNA基因克隆采用的模板为(  )。

    • A、DNA
    • B、mRNA
    • C、rRNA
    • D、tRNA
    • E、ScRNA
  50. 诊断立克次体使用变形杆菌抗原,该抗原属( )。

    • A、替代抗原
    • B、全菌或全病毒抗原
    • C、粗提取抗原
    • D、精提纯抗原
    • E、同种异型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