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微生物初级检验强化训练(相关专业知识)1
-
危险度评价的第一阶段是( )。
- A.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 B.危害认定
- C.接触评定
- D.危险度特征分析
- E.危险度-效益分析
-
危险度评价的第二阶段是( )。
- A.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 B.危害认定
- C.接触评定
- D.危险度特征分析
- E.危险度-效益分析
-
外源化学物从接触部位的生物膜转运至血循环的过程,称为( )。
- A.吸收
- B.分布
- C.消化
- D.代谢
- E.排泄
-
危险度评价的最后阶段是( )。
- A.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 B.危害认定
- C.接触评定
- D.危险度特征分析
- E.危险度-效益分析
-
在组织细胞中,外源化学物经各种酶催化,发生化学结构与性质变化的,称为( )。
- A.吸收
- B.分布
- C.消化
- D.代谢
- E.排泄
-
可引起交叉反应的是( )。
- A.胸腺依赖性抗原
- B.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C.抗原决定簇
- D.完全抗原
- E.共同抗原
-
直接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是( )。
- A.胸腺依赖性抗原
- B.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C.抗原决定簇
- D.完全抗原
- E.共同抗原
-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是( )。
- A.胸腺依赖性抗原
- B.胸腺非依赖性抗原
- C.抗原决定簇
- D.完全抗原
- E.共同抗原
-
稀释物是( )。
- A、Ag
- B、AbB
- C、C
- D、NaCl
- E、磷酸盐
-
采用环状沉淀试验进行诊断病人传染病。出现反应时间( )。
- A、1~3分钟
- B、3~7分钟
- C、10~15分钟
- D、20~25分钟
- E、30分钟以上
-
下列指标是评价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外源化学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的是( )。
- A.LD50
- B.LD100
- C.MTD
- D.10AEL
- E.NOAEL
-
环状沉淀试验本质是( )。
- A、凝集反应
- B、沉淀反应
- C、CFT反应
- D、中和反应
- E、抗球蛋白反应
-
间接血凝试验常用的红细胞为( )。
- A、狗红细胞
- B、人“O”型红细胞
- C、大鼠红细胞
- D、家兔红细胞
- E、人“A、B”型红细胞
-
适合于登革病毒分离和培养的细胞是
- A、C6/36细胞
- B、鸡胚细胞
- C、鸭胚细胞
- D、Hela细胞
- E、CER细胞
-
引起猫抓热的立克次体是
- A、普氏立克次体
- B、杆菌样巴通体
- C、汉赛巴通体
- D、战壕热立克次体
- E、小蛛立克次体
-
能识别Ag并对其应答的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 B、NK细胞
- C、脑细胞
- D、K细胞
- E、B细胞
-
IFA是( )。
- A、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B、玻片凝集试验
- C、试管凝集试验
- D、溶血空斑试验
- E、间接凝集试验
-
下列对干燥条件抵抗力最强的细菌是
- A、大肠杆菌
- B、脑膜炎球菌
- C、结核分枝杆菌
- D、淋病球菌
- E、痢疾杆菌
-
根据群、型特异性抗原,志贺菌属可分为
- A、4群46型
- B、3群28型
- C、4群42型
- D、4群36型
- E、15群42型
-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大类,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杆菌
- B、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 C、球菌、杆菌和弧菌
- D、球菌、杆菌和芽胞
- E、链球菌、弧菌和螺形菌
-
淋巴细胞类型鉴定的实验方法是( )。
- A、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陶选法
- B、磁珠分离法、陶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 C、流式细胞术、密度梯度离心法、磁珠分离法
- D、免疫荧光法、磁珠分离法、密度梯度离心法
- E、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术、陶选法
-
ELISA试验时,邻苯二胺(OPD)常用作辣根过氧化物酶的供氢体,其反应产物的颜色为
- A、深橘黄色
- B、蓝绿色
- C、桃红色
- D、紫褐色
- E、灰蓝色
-
急性毒性观察实验期一般为
- A、28d
- B、10d
- C、14d
- D、7d
- E、21d
-
DNA标本的保存方法为( )。
- A、冷藏
- B、冷冻
- C、常温
- D、高温
- E、以上都是
-
在液氮中保存细胞的悬液,其成分包括
- A、PBS和二甲基亚砜
- B、pH指示剂和血清
- C、盐水和培养液
- D、血清和二甲基亚砜
- E、培养液和PBS
-
直接决定蛋白质结构的RNA是( )。
- A、cRNA
- B、mRNA
- C、rRNA
- D、tRNA
- E、RNA
-
IgG分子是由Fc段铰链区和2个2Fab组成,如用木瓜酶可将IgG分子水解成( )。
- A、F(ab’)2+Fc
- B、F(ab’)2
- C、Fc
- D、2Fab+Fc
- E、2Fab
-
关于基因工程中的载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载体可以用来携带目的基因片段进入受体细胞
- B、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载体分为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两大类
- C、载体不能在受体细胞中自主复制
- D、载体中通常带有某些特定的药物抗性基因
- E、载体中通常有一个由数个单一酶切位点组成的多克隆位点
-
有关螺形菌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
- A、包括弧菌
- B、不包括弧菌
- C、可有一个弯曲或数个弯曲
- D、包括螺菌
- E、菌体弯曲
-
关于化学致癌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个多因素、单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 B、是一个单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 C、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 D、是一个单因素、单基因参与的多阶段过程
- E、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参与的一阶段过程
-
大肠菌RNA的亚基有启动子作用,RNA聚合酶由( )。
- A、3个亚基组成
- B、5个亚基组成
- C、8个亚基组成
- D、9个亚基组成
- E、6个亚基组成
-
IgG绞链区位于( )。
- A.CH1区间
- B.CH1与CH2之间
- C.CH2与CH3之间
- D.CH3与CH4之间
- E.VH与CH1之间
-
在血清学反应中,Ag与Ab的结合是阶段性的。一般Ag-Ab的血清学反应分为( )。
- A、一个阶段
- B、两个阶段
- C、三个阶段
- D、四个阶段
- E、不分阶段
-
符合高压蒸汽灭菌条件的是
- A、120.1℃,15~30min
- B、125.2℃,10~20min
- C、121.3℃,15~30min
- D、124.1℃,15~30min
- E、130.3℃,10~20min
-
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不同,细菌营养类型包括
- A、自生菌,寄生菌
- B、腐生菌,益生菌
- C、自养菌,异养菌
- D、需氧菌,厌氧菌
- E、自生菌,厌氧菌
-
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载体有( )。
- A、cRNA
- B、mRNA
- C、细菌质粒
- D、tRNA
- E、RNA
-
免疫中枢淋巴器官是
- A、扁桃体
- B、淋巴结
- C、胸腺
- D、脾脏
- E、脑组织
-
淋巴细胞类型鉴定主要是通过检测淋巴细胞的( )。
- A、形态体积
- B、体积
- C、表面标志
- D、分泌细胞因子的类型
- E、与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能力
-
抗链“O”试验可以辅助诊断( )。
- A、结核病
- B、肺炎
- C、流脑
- D、百日咳
- E、急性肾小球肾炎
-
纯度较高的抗原是( )。
- A、替代抗原
- B、全菌或全病毒抗原
- C、粗提取抗原
- D、精提纯抗原
- E、超抗原
-
实验室中使用的大多数内切酶的使用温度是( )。
- A、37℃
- B、40℃
- C、45℃
- D、50℃
- E、55℃左右
-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 )。
- A、用做电镜或光镜水平的标记物,取代传统的荧光素、酶等
- B、结合流式细胞仪计数分析细胞表面抗原
- C、凝集试验
- D、免疫层析技术
- E、以上都不是
-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优点为
- A、较放免方法更敏感
- B、标记物非常稳定
- C、特别适合于定量分析
- D、较酶联免疫方法更敏感
- E、需要仪器
-
下列参与补体激活第一途径的物质是( )。
- A、LPS
- B、D因子
- C、P因子
- D、B因子
- E、免疫复合物(IC)
-
生物转化是指化学毒物在体内的( )。
- A、代谢过程
- B、吸收过程
- C、分布过程
- D、排泄过程
- E、消化过程
-
关于PCR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PCR反应,可以获得大量的目的DNA片段
- B、PCR反应产物的长度等于两个引物5'末端之间的距离
- C、退火、延伸
- D、PCR产物以指数形式增加
- E、PCR扩增时,是从引物的3'端开始,按照3'-5'方向延伸
-
IFE是指( )。
- A、脉冲场凝胶电泳
- B、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C、等电聚焦电泳
- D、琼脂糖凝胶电泳
- E、琼脂免疫电泳
-
目前用于预防接种的乙肝疫苗主要有下列哪些种类
- A、减毒活病毒乙肝疫苗
- B、原代细胞乙肝疫苗
- C、乙肝表面蛋白成分组分菌
- D、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 E、Vero细胞乙肝疫苗
-
DNA或RNA体外扩增35个循环后,DNA或RNA将达到( )。
- A.102倍
- B.104倍
- C.106倍
- D.108倍
- E.1016倍
-
目前根据耐热的菌体O抗原将假结核耶尔森菌分为
- A、二个血清型
- B、三个血清型
- C、五个血清型
- D、四个血清型
- E、六个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