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医学影像技师中级专业技术理论知识资格考试(1)
-
X线诊断的准确性取决于()
- A.对X线影像特点的认识
- B.对相关解剖结构的认识与分析
- C.对相关病理基础的认识与分析
- D.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 E.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步骤
-
观察异常X线表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A.病变的位置和分布
- B.病变的数目
- C.病变的形状
- D.病变的边缘
- E.器官功能的改变
-
使用碘对比剂时,应注意()
- A.了解除患者有无禁忌证
- B.作好解释工作
- C.行对比剂过敏试验
- D.备好抢救药品与器械
- E.遇到严重反应应快速检查完毕
-
X线对比剂的引入方式包括()
- A.口服法
- B.灌注法
- C.穿刺注入法
- D.产生法
- E.呃气法
-
水溶性碘对比剂包括( )
- A.碘化油
- B.泛影葡胺
- C.碘苯六醇
- D.碘普罗胺
- E.碘必乐
-
X线与治疗相关的特性包括()
- A.穿透性
- B.荧光效应
- C.感光效应
- D.电离效应
- E.生物效应
-
X线与诊断相关的特性包括()
- A.穿透性
- B.荧光效应
- C.感光效应
- D.电离效应
- E.生物效应
-
X线影像的形成,基于以下几点()
- A.X线具有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结构
- B.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密度差别
- C.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厚度差别
- D.被穿透的组织结构产生电离效应
- E.经过显像过程,形成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
现代医学影像学包括( )
- A.放射诊断学
- B.USG
- C.CT
- D.MRI
- E.ECT
-
肿瘤坏死区在SE序列T1WI是
- A.高信号
- B.低信号
- C.混杂信号
- D.长T1,长T2信号
- E.等信号
-
肿瘤骨在SE序列T1WI,T2WI均为
- A.高信号
- B.低信号
- C.混杂信号
- D.长T1,长T2信号
- E.等信号
-
软组织血肿在SE序列T2WI多为
- A.高信号
- B.低信号
- C.混杂信号
- D.长T1,长T2信号
- E.等信号
-
软组织水肿在SE序列T1WI
- A.高信号
- B.低信号
- C.混杂信号
- D.长T1,长T2信号
- E.等信号
-
形成正位肺门阴影最重要的的解剖结构是( )
- A.肺动脉
- B.肺静脉
- C.支气管
- D.支气管动脉
- E.淋巴组织
-
下述叙述中除哪项外均是右肺上叶不张的X线表现?( )
- A.气管右移
- B.右侧上部肋间隙变窄
- C.右上肺门增大
- D.横裂呈凹面向下的孤形
- E.上叶呈折扇形密度增高
-
膝关节髁间凹后前位片,髁间凹呈( )
- A.正位投影曲
- B.侧位投影
- C.斜位投影
- D.轴位投影
- E.切线位投影
-
用于脑血管造影的最佳对比剂( )
- A.泛影酸钠
- B.复方泛影葡胺
- C.碘化油
- D.碘苯六醇
- E.碘番酸
-
下述哪个病变可造成纵隔向患侧移位?( )
- A.胸腔积液
- B.气胸
- C.一侧性肺气肿
- D.广泛性胸膜肥厚
- E.较大的肺肿瘤
-
下列碘过敏试验方法哪项是错误的:( )
- A.皮下试验
- B.眼结膜试验
- C.舌下试验
- D.口服法试验
- E.静脉注射法试验
-
婴幼儿肺部炎症早期出现胸腔积液或液气胸,常提示以下何项感染?( )
- A.链球菌
- B.肺炎双球菌
- C.金黄色葡萄球菌
- D.病毒
- E.支原体
-
常用于灌肠检查的对比剂是( )
- A.碘化钠
- B.医用硫酸钡
- C.复方泛影葡胺
- D.碘苯六醇
- E.以上都不对
-
高危患者、婴幼儿心脑血管造影时最好选用的对比剂为( )。
- A.非离子对比剂
- B.碘化钠
- C.碘化油
- D.泛影葡胺
- E.以上都不是
-
颅骨X线平片侧位像上,正常蝶鞍平均前后径和深径分别为( )
- A.9.5mm、11.5mm
- B.11.5mm、9.5mm
- C.8.5mm、10.5mm
- D.10.5mm、8.5mm
- E.以上都不是
-
关于造影剂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 )
- A.胆影葡胺--胆道造影
- B.泛影葡胺--尿路造影
- C.碘化油--心血管造影
- D.医用硫酸钡--消化道造影
- E.空气--脑室造影
-
足的正位、斜位中心线应对准( )
- A.第三遮趾关节
- B.第三趾中心
- C.第三遮骨基底部
- D.第二趾骨中心
- E.以上都不是
-
儿童颅内高压征不包括( )
- A.头颅增大
- B.囟门增宽
- C.颅缝分离
- D.枕大孔增大
- E.颅板变薄
-
最常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对比剂是( )
- A.非离子对比剂
- B.碘化钠
- C.碘化油
- D.硫酸钡
- E.以上都不是
-
CT检查优于MRI的脑疾病为 ( )
- A.急性脑出血
- B.急性脑梗死
- C.亚急性脑血肿
- D.脱髓鞘疾病
- E.小脑肿瘤
-
常规CT扫描采取俯卧位的是
- A.头颅轴扫
- B.双膝轴扫
- C.双踝轴扫
- D.双腕轴扫
- E.双髋轴扫
-
胸部后前位的摄影距离选择以下哪一值为最佳( )。
- A.100cm
- B.150cm
- C.200cm
- D.250cm
- E.都不是
-
心脏体位摄影距离选择以下哪一值为最佳 ( )。
- A.100cm
- B.150cm
- C.200cm
- D.250cm
- E.都不是
-
膝关节侧位摄影,关节需屈曲
- A.105°
- B.115°
- C.125°
- D.135°
- E.145°
-
腹部前后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 )
- A.深吸气后屏气
- B.深吸气呼出后屏气
- C.深呼气屏气
- D.平静呼吸屏气
- E.以上都不是
-
与图像显示上下位置偏移有关的操作是
- A.病人摆位左右偏离
- B.扫描机架倾角过大
- C.床面升降调节有误
- D.床面进出调节有误
- E.扫描野选择有误
-
脑胶质瘤的MR信号特点是 ( )
- A.T1WI呈低或混杂信号,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性高信号
- B.T1WI呈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
- C.T1WI呈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
- D.恶性程度越高,T1和T2值越短
- E.恶性程度越高,囊壁和壁结节强化越不明显
-
不能用口腔曲面全景摄影检查的部位是
- A.上颌骨
- B.下颌骨
- C.牙
- D.鼻中隔
- E.下颌关节
-
?41、关于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患者仰卧
- B.背部垫高10~20度
- C.中心线对气管分叉处
- D.体层方式:区域体层
- E.层间距:0.5cm
-
下列各项中,对体层厚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胶片分辨率
- B.照射角
- C.病灶大小
- D.层间距
- E.焦点面积
-
腰骶尾椎体表前面之位置,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第一腰椎--剑突末端与肚脐联线中点
- B.第三腰椎--正对脐部
- C.第五腰椎--脐下3cm
- D.第二骶椎--髂前上嵴联线中点
- E.尾骨与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
子宫输卵管造影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及偏瘫或昏迷时,主要考虑为:( )
- A.碘过敏
- B.迷走神经兴奋
- C.碘油栓塞
- D.麻醉药物过敏
- E.以上都不是
-
膈上肋骨摄影,采用的呼吸方式为
- A.浅呼吸屏气
- B.深呼气屏气
- C.深吸气屏气
- D.平静呼吸屏气
- E.腹式呼吸屏气
-
某女士,30岁,照片发现右前上纵隔有一椭圆形阴影,其中有斑点状致密影,透视下见块影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首先考虑:( )
- A.胸腺瘤
- B.畸胎瘤
- C.支气管囊肿
- D.心包囊肿
- E.胸内甲状腺
-
肺后前位曝光时呼吸方式为( )。
- A.深吸气后屏气
- B.深吸气呼出后屏气
- C.不屏气
- D.平静呼吸屏气
- E.以上都不是
-
不宜做眼及眶部CT扫描的是
- A.眼部外伤
- B.眼眶内异物
- C.眼的先天性疾病
- D.近视眼
- E.眼球及眶内肿物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光打印机分辨率高于多幅照相机
- B.氦氖激光相机必须匹配氦氖胶片
- C.红外激光相机必须使用红外胶片
- D.氦氖或红外激光打印机胶片可互相替代使用
- E.干式激光打印机不需胶片冲洗过程
-
最常用于消化道造影检查造影剂是( )
- A.硫酸钡
- B.碘番酸
- C.碘化油
- D.非离子造影剂
- E.以上都不是
-
屏的感度指的是
- A.无屏与有屏所需曝光时间之比
- B.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比较
- C.增感屏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荧光发光强度
- D.增感因素
- E.荧光体的光扩散
-
胸部疾病首先采用那种检查方法( )
- A.MRI
- B.摄影
- C.体层摄影
- D.CT
- E.钡餐
-
某男,45岁,体检发现左肺下叶有一小块阴影,直径约2.0cm,密度不均,边缘模糊;体层片呈分叶状,边缘有短细毛刺,考虑为:( )
- A.肺结核球
- B.周围型肺癌
- C.错构瘤
- D.球形肺炎
- E.矽肺结节
-
关于胶片特性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密度值与曝光量之间的关系
- B.横轴表示曝光量对数值,纵轴表示密度值
- C.能够表达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
- D.横轴表示密度值,纵轴表尔曝光量
- E.可称为H—D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