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20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初级士)仿真模拟考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肩部特殊体检中,"肱二头肌腱结节间沟处疼痛,则为阳性。提示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的是

    • A."网球肘"试验(Mill征)
    • B.梳头试验
    • C.肩关节外展试验
    • D.耸肩试验
    • E.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2. 肩部特殊体检中,"患者站立位,检查者立于其前侧方,双手分别按在其双肩上,触诊肩胛骨的代偿活动。然后,患者从中立位开始主动外展运动至上举过头"的是

    • A."网球肘"试验(Mill征)
    • B.梳头试验
    • C.肩关节外展试验
    • D.耸肩试验
    • E.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3. 肩部特殊体检中,"外展过程中肩痛开始、停止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肩关节及其周围病变"的是

    • A."网球肘"试验(Mill征)
    • B.梳头试验
    • C.肩关节外展试验
    • D.耸肩试验
    • E.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4.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强眼手协调性、手指的精细动作和手的肌力"的是

    • A.锯木
    • B.编织
    • C.木刻
    • D.旋拧螺钉
    • E.调和黏土
  5. 肩部特殊体检中,"患者屈曲肘关节,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握住其腕部,在患者抵抗的情况下,外旋其臂部,同时向下拉肘部"的是

    • A."网球肘"试验(Mill征)
    • B.梳头试验
    • C.肩关节外展试验
    • D.耸肩试验
    • E.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6.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大肘、腕伸屈活动范围,增强上肢肌力与体力"的是

    • A.锯木
    • B.编织
    • C.木刻
    • D.旋拧螺钉
    • E.调和黏土
  7.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大肩肘伸屈、腕伸屈桡尺偏活动范围,增强眼手协调性"的是

    • A.锯木
    • B.编织
    • C.木刻
    • D.旋拧螺钉
    • E.调和黏土
  8. 常用的治疗性作业活动中,具有"可加大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的是

    • A.锯木
    • B.编织
    • C.木刻
    • D.旋拧螺钉
    • E.调和黏土
  9. 患者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疗法的靶子,"问题发生后,即使没有牵扯,也将事件往人(包括自己)的主观原因上联系,自寻烦恼"属于

    • A.人格牵连
    • B.以偏概全
    • C.情绪化推理
    • D."全或无"思维方式
    • E.戴着"墨镜"看问题
  10. 患者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疗法的靶子,"对积极事物视而不见"属于

    • A.人格牵连
    • B.以偏概全
    • C.情绪化推理
    • D."全或无"思维方式
    • E.戴着"墨镜"看问题
  11. 患者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疗法的靶子,"对个人品质、对事物的评价只用非黑即白、非此即彼两个范畴"属于

    • A.人格牵连
    • B.以偏概全
    • C.情绪化推理
    • D."全或无"思维方式
    • E.戴着"墨镜"看问题
  12. ,患者思维歪曲的表现形式,可作为认知疗法的靶子,"将孤立事件的意义作过分扩展,将以特殊事物为基础而产生的信念用于普通的情境"属于

    • A.人格牵连
    • B.以偏概全
    • C.情绪化推理
    • D."全或无"思维方式
    • E.戴着"墨镜"看问题
  13. 双侧腹股沟上腹壁反射消失见于

    • A.昏迷
    • B.急性腹膜炎
    • C.同侧锥体柬病损
    • D.胸11~12节病损
    • E.肥胖、老年及经产妇
  14. 腹壁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

    • A.昏迷
    • B.急性腹膜炎
    • C.同侧锥体柬病损
    • D.胸11~12节病损
    • E.肥胖、老年及经产妇
  15. 一侧上、中、下部腹壁反射消失见于

    • A.昏迷
    • B.急性腹膜炎
    • C.同侧锥体柬病损
    • D.胸11~12节病损
    • E.肥胖、老年及经产妇
  16. 属于髋部特殊体检的是

    • A.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 B."网球肘"试验(Mill征)
    • C.叩触诊试验
    • D.托马斯(Thomas)征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17. 属于颈部特殊体检的是

    • A.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 B."网球肘"试验(Mill征)
    • C.叩触诊试验
    • D.托马斯(Thomas)征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18. 属于腕部特殊体检的是

    • A.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 B."网球肘"试验(Mill征)
    • C.叩触诊试验
    • D.托马斯(Thomas)征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19. 颈椎性眩晕的患者应选用的注射治疗是

    • A.腕管注射
    • B.椎旁阻滞
    • C.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注射
    • D.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
    • E.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20. 属于肩部特殊体检的是

    • A.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 B."网球肘"试验(Mill征)
    • C.叩触诊试验
    • D.托马斯(Thomas)征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21. 属于肘部特殊体检的是

    • A.肱二头肌长头紧张试验(Yargason征)
    • B."网球肘"试验(Mill征)
    • C.叩触诊试验
    • D.托马斯(Thomas)征
    • E.椎间孔挤压试验(Spurling试验)
  22. 运动终点是

    • A、乏力
    • B、腿部肌肉疼痛
    • C、咳嗽
    • D、心电图异常
    • E、口干
  23. 上肢患肢痛的患者应选用的注射治疗是

    • A.腕管注射
    • B.椎旁阻滞
    • C.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注射
    • D.星状交感神经节注射
    • E.肱二头肌长头结节间沟注射
  24. 患者男,42岁。因间断发生胸闷、心悸1个月到医院进行踏车试验。运动中连续以心电图监护,并于每级运动末记录心电图,同时测量血压。记录心电图和测量血压的时间在每级运动末的

    • A、10秒
    • B、20秒
    • C、30秒
    • D、40秒
    • E、50秒
  25. 肌电图检查时,MUAP超过多少相为多相波

    • A、2相
    • B、3相
    • C、4相
    • D、5相
    • E、6相
  26. 患者,男性,作抽屉试验时,出现向前移位1.2cm,提示

    • A、前交叉韧带损伤
    • B、后交叉韧带损伤
    • C、外侧副韧带损伤
    • D、关节内游离体
    • E、内侧副韧带损伤
  27. 哪一项不是腰痛患者的平衡问题

    • A、平衡反应差
    • B、姿势摆动过多
    • C、在平衡活动中常以髋为支点保持直立姿势
    • D、在平衡活动中常以腰为支点保持直立姿势
    • E、在平衡活动中常以踝为支点保持直立姿势
  28. 当脑瘫患儿肢体外展肌张力高时,根据Bobath方法可采用

    • A、肢体内收位
    • B、肢体内旋位
    • C、肢体外旋位
    • D、肢体伸展位
    • E、肢体屈曲位
  29. 在丹毒的早期首选的物理疗法是

    • A、紫外线
    • B、超短波
    • C、红外线
    • D、热敷
    • E、磁疗
  30. 偏瘫患者由坐位一站立位转移时顺序正确的是

    • A、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 B、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 C、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 D、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 E、足跟移动到膝关节重力线的后方→双手十指交叉相握,病侧拇指在上,上身前倾,重心前移→臀部离开座椅→手臂同时突然上举,利用手臂上举的惯性和股四头肌收缩完成站立
  31. 肌力评定中不能对抗重力的级别是

    • A、1级和2级
    • B、2级和3级
    • C、3级和4级
    • D、4级和5级
    • E、5级
  32. 按摩中作用可深达肌层下骨组织的手法为

    • A、推摩法
    • B、擦摩法
    • C、揉捏法
    • D、叩击法
    • E、颤摩法
  33. 可以取坐位在颈部侧方测量的是

    • A、颈部屈伸
    • B、颈部环转
    • C、颈部左旋
    • D、颈部右旋
    • E、颈部侧屈
  34. 缩唇呼气训练适用于下列哪类患者

    • A、冠心病早、中期
    • B、慢性阻塞性肺病
    • C、慢性支气管扩张
    • D、高血压病稳定期
    • E、脑血管意外
  35. 下述哪项不是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 A、引导式教育
    • B、Bobath法
    • C、Domain法
    • D、Maitland法
    • E、Vojta法
  36. 按摩中作用最为表浅的手法为

    • A、推摩法
    • B、擦摩法
    • C、叩击法
    • D、揉捏法
    • E、颤摩法
  37. 最适合肩肘伸屈的作业训练是

    • A、黏土塑形
    • B、和面
    • C、陶土
    • D、打篮球
    • E、刺绣
  38. 深部软组织化脓性炎症的早期首选的物理治疗是

    • A、无热量超短波
    • B、微热量超短波
    • C、热敷
    • D、红斑量紫外线
    • E、红外线
  39. 正常人背部第1、2胸椎附近可闻及的呼吸音是

    • A、粗糙性呼吸音
    • B、齿轮状呼吸音
    • C、支气管呼吸音
    • D、肺泡呼吸音
    • E、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40. 关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始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且又安全的体位
    • B、一般让患者取躯干30°仰卧位,头部前屈
    • C、辅助者位于患者健侧
    • D、仰卧颈部后屈
    • E、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
  41. 关于间歇导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患者完全不能自主排尿,导尿频率为4~6次/日,每次导出的尿液以400ml为宜
    • B、如患者能部分排尿,导尿频率为1~2次/日
    • C、残余尿少于80~100ml时可以停止间歇导尿
    • D、间歇导尿期间患者须建立定时定量饮水、定时排尿的制度,以便合理选择导尿时机
    • E、患者每日进水量一般要2000ml以上,保持尿量1000ml/d以上
  42. 无法区分混在一起的钥匙和钢笔提示患者存在

    • A、颜色失认
    • B、物品失认
    • C、形状失认
    • D、视空间失认
    • E、单侧忽略
  43. 运动试验中无论发生于何时均属异常的症状是

    • A、胸痛
    • B、疲劳
    • C、出汗
    • D、轻度呼吸困难
    • E、气喘
  44. 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出现一侧或局部肺泡呼吸音减弱

    • A、气胸
    • B、胸腔积液
    • C、胸膜增厚
    • D、大叶性肺炎
    • E、重症肌无力
  45. 在行走中为稳定骨盆、控制躯干向前的加速度作用的主要肌肉是

    • A、骶棘肌
    • B、髂腰肌
    • C、股四头肌
    • D、臀大肌
    • E、腘绳肌
  46. 协调运动特征不包括

    • A、适当的速度
    • B、适当的方向
    • C、适当的节奏
    • D、适当的力量
    • E、可随意的运动
  47. 腹式呼吸训练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动作错误的是

    • A、呼吸时腹部收缩,经鼻缓慢深吸气
    • B、吸气时意念将气体吸往腹部
    • C、呼气时缩唇将气缓慢吹出
    • D、收缩腹肌以增加腹内压
    • E、促进横膈上抬,把气体尽量呼出
  48. 有Q波的ST段上抬见于

    • A、严重的穿壁性心肌缺血
    • B、室壁运动障碍
    • C、心律失常
    • D、房室传导阻滞
    • E、心动过速
  49. 下列语言治疗方法中哪一项属于刺激促进法的方法

    • A、阻断去除法
    • B、运用手势表达
    • C、PACE技术
    • D、代偿手段的利用
    • E、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
  50. 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利用抑制病理运动模式的方法是

    • A、PNF方法
    • B、Rood方法
    • C、Brunnstrom方法
    • D、运动再学习方法
    • E、Bobath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