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中级2020年康复治疗师资格证考试相关专业知识高频考点练习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颈肩痛1年,四肢乏力,持物不稳,查体Hoffmann征阳性,诊断

    • A.肩周炎
    • B.颈椎病
    • C.肩关节不稳
    • D.肱骨外上髁炎
    • E.肩峰下滑囊炎
  2. 左肩痛1月,查体外展外旋,后伸活动受限,应诊断

    • A.肩周炎
    • B.颈椎病
    • C.肩关节不稳
    • D.肱骨外上髁炎
    • E.肩峰下滑囊炎
  3. 左肩痛1月,有外伤史,查体左肩半脱位,应诊断

    • A.肩周炎
    • B.颈椎病
    • C.肩关节不稳
    • D.肱骨外上髁炎
    • E.肩峰下滑囊炎
  4. 由锥体外系损伤所致。肢体僵硬,活动减少。做被动运动时,肌张力呈现铅管状或齿轮状增高。腱反射不亢进,常伴有智力低下、情绪异常、语言障碍、癫痫、斜视、流涎等。此为何种类型脑瘫

    • A.痉挛型
    • B.强直型
    • C.肌张力低下型
    • D.手足徐动型
    • E.共济失调型
  5. 表现可有步态不稳、不能调节步伐,醉酒步态,轻度震颤,指鼻试验、对指试验、跟一胫一膝试验难以完成。语言徐缓,缺少抑扬声调。此为何种类型脑瘫

    • A.痉挛型
    • B.强直型
    • C.肌张力低下型
    • D.手足徐动型
    • E.共济失调型
  6. 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外系,表现为皱眉、眨眼、张口、颈部肌肉收缩,脸歪向一侧,身体不稳定而容易摔倒。常伴有流涎、咀嚼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当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运动时,表现为不自主、不协调和无效的运动增多,呈非对称性姿势,与意图相反的不随意运动扩延至全身,肌张力变化,安静时不随意运动消失,肌张力恢复至运动前状况。此为何种类型脑瘫

    • A.痉挛型
    • B.强直型
    • C.肌张力低下型
    • D.手足徐动型
    • E.共济失调型
  7. 主要损伤部位是锥体系,被动运动时有"折刀"样改变。可表现为:手握拳,拇指内收,前臂旋前,肘关节屈曲,尖足,足内、外翻,髋关节屈曲,下肢内收内旋,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骨膜反射增强,踝阵挛阳性。此为何种类型脑瘫

    • A.痉挛型
    • B.强直型
    • C.肌张力低下型
    • D.手足徐动型
    • E.共济失调型
  8. 慢性退变发展,呈长期的膨隆状态

    • A.Schmorl结节
    • B.腰椎间盘突出
    • C.腰椎间盘脱出
    • D.腰椎间盘膨出
    • E.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9. 纤维环可发生部分或全层断裂,髓核顶起后纵韧带呈丘状突起

    • A.Schmorl结节
    • B.腰椎间盘突出
    • C.腰椎间盘脱出
    • D.腰椎间盘膨出
    • E.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10. 若后纵韧带同时破裂,髓核可突入椎管呈游离状

    • A.Schmorl结节
    • B.腰椎间盘突出
    • C.腰椎间盘脱出
    • D.腰椎间盘膨出
    • E.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11. 广泛膨出可最后形成

    • A.Schmorl结节
    • B.腰椎间盘突出
    • C.腰椎间盘脱出
    • D.腰椎间盘膨出
    • E.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12. 变性的软骨终板发生破裂,髓核可通过裂隙疝入椎骨内

    • A.Schmorl结节
    • B.腰椎间盘突出
    • C.腰椎间盘脱出
    • D.腰椎间盘膨出
    • E.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
  13. 用于评定痴呆的严重程度

    • A.MMSE量表
    • B.艾森克人格量表
    • C.全面衰退量表
    • D.Hachinski缺血量表
    • E.抑郁焦虑量表
  14. 用于确定痴呆的类型

    • A.MMSE量表
    • B.艾森克人格量表
    • C.全面衰退量表
    • D.Hachinski缺血量表
    • E.抑郁焦虑量表
  15. 用于明确是否有痴呆

    • A.MMSE量表
    • B.艾森克人格量表
    • C.全面衰退量表
    • D.Hachinski缺血量表
    • E.抑郁焦虑量表
  16. 小儿3个月,咳嗽气促3周,无发热,双肺可闻及湿啰音,胸片呈间质性改变。可能诊断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肺炎
    • C.毛细支气管炎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E.衣原体肺炎
  17. 小儿3岁,低热咳嗽4天,呼吸平稳,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可能诊断为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肺炎
    • C.毛细支气管炎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E.衣原体肺炎
  18. 8个月女婴,发热、咳嗽,喘憋重,面色苍灰,两肺大量哮鸣音及中湿啰音。可能诊断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肺炎
    • C.毛细支气管炎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E.衣原体肺炎
  19. 目前不宜选择

    • A、腰椎牵引
    • B、超短波治疗
    • C、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 D、中频电疗
    • E、腰背肌抗阻肌力训练
  20. 1岁男孩,发热、咳嗽3天,不喘。双肺少量中小水泡音。胸片示双下肺野点片状阴影,可能诊断

    • A.急性支气管炎
    • B.支气管肺炎
    • C.毛细支气管炎
    • D.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E.衣原体肺炎
  21. 对明确病因最有价值的检查项目是

    • A、X线平片
    • B、MRI
    • C、超声
    • D、肌电图检查
    • E、神经传导速度检查
  22. 患者,女性,40岁,诉搬重物后腰痛2天,伴右侧下肢后部放射性疼痛,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行走可诱发加重。查体示腰部局限压痛,右侧Lasegue征阳性,右足背外侧感觉略减退,双侧膝腱和跟腱反射正常对称。X线片示L4~5椎间隙略窄。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腰肌劳损
    • B.急性腰扭伤
    • C.臀部纤维组织炎
    • D.髋关节炎
    • E.腰椎间盘突出症
  23. 10个月的正常婴儿不应有的表现是

    • A、腹爬
    • B、手、口、眼协调
    • C、独坐
    • D、降落伞反射
    • E、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24. 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

    • A、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神经兴奋性的改变
    • B、神经兴奋性增高、骨骼改变、血生化改变
    • C、颅骨软化、鸡胸
    • D、易激惹,烦躁,多汗,枕秃
    • E、骨缝、前后囟门关闭及出牙延迟
  25.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喉炎的特点

    • A、声音不扬
    • B、嘶哑失音
    • C、吞咽困难
    • D、发病急
    • E、病程短
  26. 关于臂丛神经麻痹,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 A、产伤是病因之一
    • B、患侧上臂呈外展外旋
    • C、下臂丛神经麻痹,常伴有霍纳综合征
    • D、可有患侧手完全不能活动
    • E、完全性麻痹、近远端肌肉均无运动
  27. 患者,女,30岁,突然呕血,黑便,阴道出血及全身紫癜,伴发热及贫血,血液检查:Hb70g/L,RBC2.3×1012/L,WBC15×109/L,PLT38×109/L,此患者的首选检查是

    • A.骨髓穿刺检查
    • B.染色体检查
    • C.Hams试验
    • D.Coombs试验
    •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28. C8神经根受压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 A.三角肌萎缩
    • B.冈上肌萎缩
    • C.肱二头肌萎缩
    • D.肱三头肌萎缩
    • E.骨间肌萎缩
  29.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肺炎
    • B、肺癌
    • C、支气管扩张
    • D、肺间质纤维化
    • E、阻塞性肺气肿
  30.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具有特点为

    • A、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 B、分子量大
    • C、极性大
    • D、脂溶性高
    • E、脂溶性低
  31. 男,25岁,受凉后突起畏寒、发热、咳嗽、左胸痛,X线片见左下肺大片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结核性胸膜炎
    • B、阻塞性肺炎
    • C、军团菌性肺炎
    • D、气胸
    • E、大叶性肺炎
  32. 涎腺炎适合手术治疗的指征是

    • A、体温上升
    • B、进食时疼痛
    • C、单侧涎腺红肿
    • D、涎腺结石或脓肿形成
    • E、唾液减少
  33. L3~4椎间盘突出时可能出现肌力改变是哪项

    • A.伸膝无力
    • B.趾背伸无力
    • C.肛门括约肌无力
    • D.足跖屈无力
    • E.膀胱括约肌无力
  34. 脑性瘫痪肌张力测定不包括

    • A、头背屈曲
    • B、臂弹回试验
    • C、内收肌角
    • D、围巾征
    • E、儿童智力发育迟滞
  35. 判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闭塞部位的准确方法是

    • A、肢体位置试验
    • B、静脉注射硫酸镁10ml
    • C、仔细检查肢体各动脉搏动情况
    • D、行交感神经阻滞
    • E、行动脉造影
  36. 下列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栓与管壁一般粘连紧密,不容易脱落
    • B、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三者中任何单一的因素都可以致病
    • C、血栓可以机化、再管化和再内膜化,使静脉管腔能恢复一定程度的通畅
    • D、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多见于右侧
    • E、不管周围型还是中央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临床症状都很明显
  37. 单纯马尾神经受压不会出现的表现是

    • A、腰骶部疼痛
    • B、双下肢疼痛
    • C、会阴部麻木
    • D、二便控制困难
    • E、股四头肌肌力减退
  38. 开放性骨折防止感染的首要措施是

    • A、注射大量抗生素
    • B、及时彻底清创
    • C、迅速复位和内固定
    • D、手法复位和外固定
    • E、彻底清除碎骨片和异物
  39. 不属于脑血管意外的疾病是

    • A、脑血栓
    • B、脑栓塞
    • C、蛛网膜下腔出血
    •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E、脑血管畸形
  40. 判断脊髓休克是否结束,不正确的是

    • A、损伤平面以下出现疼痛感觉和肌肉张力升高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 B、球海绵体反射的消失为休克期,反射的再现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 C、损伤平面以下可引出反射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 D、患者意识清醒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 E、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肌肉收缩运动表示脊髓休克结束
  41. 下列哪一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症"

    • A、腋神经
    • B、正中神经
    • C、肌皮神经
    • D、尺神经
    • E、桡神经
  42. R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障碍评定不包括

    • A、功能障碍Ⅰ级
    • B、功能障碍Ⅱ级
    • C、功能障碍Ⅲ级
    • D、功能障碍Ⅳ级
    • E、功能障碍Ⅴ级
  43.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 A、血行感染
    • B、淋巴道感染
    • C、外耳道鼓膜途径
    • D、咽鼓管途径
    • E、颅骨途径
  44. 慢性支气管炎定义中对病程的界定为

    • A、每年发病2个月以上,连续1.5年或1.5年以上
    • B、每年发病2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
    • C、每年发病3个月以上,连续1.5年或1.5年以上
    • D、每年发病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
    • E、每年发病3个月以上,连续3年或3年以上
  45. 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

    • A、抑制DNA螺旋酶作用,阻碍DNA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
    • B、与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及(或)信使核糖核酸(mRNA)移位,而抑制蛋白质合成
    • C、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 D、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使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 E、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膜的麦角固醇相结合形成孔道,从而增加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致死
  46. 肿瘤是人体组织细胞的异常过度增生所形成的肿物,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属于恶性肿瘤的特征的为

    • A、肿瘤多有包膜形成,境界清楚
    • B、组织结构与其来源的组织相似
    • C、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不转移
    • D、肿瘤细胞的分化、形态与正常细胞相似
    • E、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与正常细胞不一致
  47. 颈椎病各型临床处理中,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是

    • A、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应尽早手术治疗
    • B、首先考虑手术
    • C、较重者禁用牵引及手法治疗
    • D、纠正不良的姿势,做颈部体操
    • E、以缓解根性压迫和刺激症状为主
  48. 急性关节扭伤肿痛时首选的物理治疗是

    • A、热敷
    • B、冷敷
    • C、蜡疗
    • D、按摩
    • E、低频电刺激
  49. 下列检查中,鉴别上、下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 A、尿常规
    • B、血沉
    • C、IVP
    • D、血常规
    • E、结核菌素试验
  50. 最多见的老年期痴呆是下列哪种类型

    • A、阿尔茨海默病
    • B、血管性痴呆
    • C、路易体痴呆
    • D、混合性痴呆
    • E、帕金森病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