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腔医学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专项练习卷一
-
弯制的不锈钢支架常采用的焊接方法是
- A.铜焊法
- B.银焊法
- C.锡焊法
- D.金焊法
- E.炉内焊
-
烤瓷熔附金属桥上瓷后的焊接方法是
- A.铜焊法
- B.银焊法
- C.锡焊法
- D.金焊法
- E.炉内焊
-
固定矫治器带环上的附件常用的焊接方法是
- A.铜焊法
- B.银焊法
- C.锡焊法
- D.金焊法
- E.炉内焊
-
试戴时发现平面未与牙槽嵴平行,为前低后高,行使功能时易出现
- A、下颌义齿被向前推移
- B、上颌义齿被向前推移
- C、上颌义齿被向左推移
- D、下颌义齿被向左推移
- E、下颌义齿被向右推移
-
在活动矫治器唇弓上焊接附件常用的焊接方法是
- A.铜焊法
- B.银焊法
- C.锡焊法
- D.金焊法
- E.炉内焊
-
患者,女,67岁,全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排牙时要求平面平分颌间距离,对平面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平面是指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与两侧上颌第二磨牙近中舌尖三点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 B、正常情况下,平面前部应位于上唇下约2mm
- C、平面前部与瞳孔连线平行
- D、平面两侧后部与眶耳平面线平行
- E、平面的后端高度与下颌磨牙后垫中1/3的水平位置平齐
-
按中性颌关系排牙指的是
- A、上颌第一磨牙远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
- B、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
- C、上颌第一磨牙远中舌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沟
- D、上颌第一磨牙远中舌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沟
- E、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正对下颌第一磨牙远中颊沟
-
制作颌骨缺损赝复体时,为了保护基牙和软硬组织,下列不正确的是
- A、选择颊舌径较窄人工牙
- B、加大面的排溢沟
- C、减小面的排溢沟
- D、少排人工牙
- E、咬合接触不可过紧
-
全口义齿修复上架后,检查托时发现模型后端蜡基托与模型空开,若不重新上架,戴牙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 A、前牙开,后牙接触
- B、前牙接触,后牙开
- C、一侧接触,另一侧不接触
- D、垂直距离减小
- E、基托后缘不密合
-
口腔解剖学术语中口腔前庭是指
- A、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的前外侧部
- B、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的前外侧部
- C、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的前外侧部
- D、牙龈及牙槽骨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的前外侧部
- E、以上都不对
-
若后牙的排列位置不在牙槽嵴顶上,将会产生不利的杠杆作用,其影响不包括
- A、义齿易向颊舌向摆动
- B、义齿易造成牙槽嵴的压痛
- C、义齿会加速牙槽嵴的吸收
- D、义齿易使基牙扭伤及基牙折断
- E、义齿会咬合增高或偏低
-
若D7舌侧卡环磨光时变形,主要是由于什么磨具使用不当造成的
- A、布轮
- B、绒锥
- C、砂轮
- D、黑毛刷
- E、白毛刷
-
全口义齿排列后牙时颊、舌尖均不在平面上的牙是
- A、上颌第一前磨牙
- B、上颌第二前磨牙
- C、上颌第一磨牙
- D、上颌第二磨牙
- E、下颌第一磨牙
-
选择后牙人工牙时,以下应考虑的因素错误的是
- A、颊舌径
- B、近远中径
- C、牙尖高度
- D、人工牙强度
- E、颌间距离
-
应力中断卡环的卡环臂应起于基牙的
- A、颊侧近中
- B、颊侧远中
- C、舌侧近中
- D、舌侧远中
- E、面靠颊侧
-
患者,男,45岁, 近中邻面龋,经牙体治疗后需要做PFM冠修复,PFM冠瓷层烧烤时的最好升温速度是
- A、40~45℃/min
- B、45~50℃/min
- C、50~55℃/min
- D、55~60℃/min
- E、60~65℃/min
-
关于上颌带翼夹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上颌带翼夹板是在上颌龈上夹板后牙区腭侧基托的一侧或双侧有向下伸出的翼
- B、夹板向下伸出的翼可阻止断骨或余留下颌骨向舌侧移位
- C、将烤软的蜡片压贴于下颌后牙的舌面,并适当伸向龈组织表面约3mm
- D、为以后植骨创造有利条件
- E、若余留下颌骨上无牙存在,则可做成垫式翼板
-
不同波长的光表现出不同的颜色,下列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 A、黄、紫、绿
- B、蓝、黄、紫
- C、黄、蓝、紫
- D、蓝、黄、红
- E、以上都不是
-
下面各项不属于全口义齿前牙排列定位的基本位的是
- A、前后位置
- B、左右位置
- C、上下位置
- D、接触点位置
- E、前牙倾斜度
-
在任何类型的附着体阴性部件安放完毕后,都必须在其外表面覆盖蜡,否则,在制作烤瓷的饰面时,瓷材料发生裂纹,蜡的厚度为
- A、1.5mm
- B、1mm
- C、0.5mm
- D、3mm
- E、2mm
-
在架上做侧运动时,工作侧上下后牙的相对牙尖有接触,而平衡侧相对牙尖无接触,产生的主要原因为
- A、横曲线曲度过大
- B、横曲线曲度过小
- C、补偿曲线曲度过大
- D、补偿曲线曲度过小
- E、以上全错
-
口腔石膏模型腭顶和口底的厚度最薄处应不少于
- A、1~2mm
- B、3~5mm
- C、6~8mm
- D、9~10mm
- E、11~15mm
-
高频离心铸造机,在铸造过程中发现铸造机全机抖振,造成这一现象的最可能原因是
- A、离心转速减慢
- B、配重不良
- C、铸造室门盖未盖好
- D、铸圈未放置好
- E、感应加热器未推到位
-
全口义齿前牙排成浅覆关系是指
- A、上前牙垂直向盖过下前牙1~2mm
- B、上前牙垂直向盖过下前牙2.1~2.5mm
- C、上前牙垂直向盖过下前牙2.6~3mm
- D、上前牙垂直向盖过下前牙3.5~4mm
- E、以上都不是
-
某技师在进行可卸代型的分割制作,取下可卸代型进行修整后,发现难以复位,下列各项不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是
- A、底座钉孔内有异物
- B、代型底部有石膏碎屑
- C、固位钉上有石膏碎屑
- D、模型底部分离剂(凡士林)过厚
- E、钉子末端未加蜡球
-
全牙列缺失,颌间距离过小的患者,在排列后牙时主要难点为
- A、难排在牙槽嵴顶
- B、需大量磨低牙冠高度
- C、难平分颌间距离
- D、难排出正常超覆牙合关系
- E、难排出纵曲线和横曲线
-
在调拌模型材料过程中,调拌时间过长或中途加水再调拌产生的主要不良后果是
- A、容易产生气泡
- B、降低抗压强度
- C、使模型表面粗糙
- D、造成脱模困难
- E、降低流动性
-
全口义齿人工牙折断或脱落修理过程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利用脱落牙,速凝树脂修理
- B、重选人工牙,速凝树脂修理
- C、取模灌模速凝树脂修理
- D、速凝树脂直接修理
- E、全口义齿人工牙折断或脱落最常使用热凝塑料修理
-
制作冠桥修复体时必须要将工作模型制作成可卸代型,其最主要目的是
- A、使工作模型美观
- B、确保修复体的颈缘与基牙(患牙)颈缘线密合
- C、便于雕刻面形态
- D、便于检查咬合关系
- E、便于调整咬合关系
-
患者,女,29岁,教师。外伤牙折,近中切角1/3缺损,未露髓,不松动,探(-),叩(-),无自发痛,咬合关系正常;X线片示:无根折,尖周无阴影,膜腔无增宽。该患者若行烤瓷全冠修复,邻面制备的目的与下述哪项因素无关
- A、与邻牙完全分离
- B、消除患牙邻面的倒凹
- C、使两邻面轴壁方向向龈端聚合2°~5°
- D、使两邻面轴壁方向向切端聚合2°~5°
- E、预备出全冠修复材料所要求的邻面空隙
-
釉柱的直径平均为
- A.4~6μm
- B.2~3μm
- C.7~9μm
- D.0.5~1μm
- E.10~12μm
-
下列关于牙科CAD/CAM系统的组成,正确的是
- A、三维测量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
- B、计算机、外部设备、相应软件
- C、计算机、三维测量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
- D、三维测量装置、计算机辅助设计部分、计算机辅助制作部分、应用软件
- E、以上都对
-
全口义齿修复中,有学者主张牙弓应位于口腔“中性区”,此排牙法的优点,除外
- A、有利于维持患者唇颊侧的丰满
- B、使舌作用于义齿向外的力量小于唇颊肌作用于义齿向内的力量
- C、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 D、有利于义齿的稳定
- E、有利于义齿咬合平衡
-
上皮异常增生可表现下列变化,除了
- A.上皮基底细胞极性消失
- B.基底细胞液化变性
- C.上皮钉突呈滴状
- D.有丝分裂相增加
- E.细胞核浓染
-
粘液表皮样癌的细胞组成是
- A.表皮样细胞、腺上皮和粘液细胞
- B.表皮样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 C.腺上皮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 D.表皮样细胞、粘液细胞和中间细胞
- E.粘液细胞、软骨样细胞和中间细胞
-
塑料常规热处理的过程为
- A、室温下加热,50℃恒温1小时,100℃维持半小时冷却至室温
- B、50℃加温,约70℃恒温1小时,90℃维持半小时冷却至室温
- C、室温下加热,约70℃恒温1小时,100℃维持半小时冷却至室温
- D、室温下加热,约70℃恒温1小时,90℃维持半小时冷却至室温
- E、50℃加温,约70℃恒温1小时,100℃维持半小时趁热出盒
-
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成分主要为
- A.腺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 B.鳞状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 C.肌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
- D.粘液细胞和导管内衬上皮细胞
- E.粘液细胞和软骨样细胞
-
可卸代型制作完成后,准备行金属底冠熔模制作,通常情况下应首先进行的步骤是
- A、涂布间隙涂料
- B、涂布藻酸盐分离剂
- C、涂布蜡型分离剂
- D、用薄蜡或软蜡包围基牙轴面和颈部
- E、用软蜡尖上加硬蜡成型
-
制作可卸代型的方法有多种,不正确的方法是
- A、分段牙列模型技术
- B、灌注工作模型时直接加钉技术
- C、工作模型直接加钉技术
- D、Di~Lo技术
- E、整体牙列模型技术
-
按世界卫生组织对口腔鳞癌的分级方法,角化珠多见、多形性较轻者应为
- A.I级鳞癌
- B.Ⅱ级鳞癌
- C.Ⅲ级鳞癌
- D.Ⅳ级鳞癌
- E.Ⅴ级鳞癌
-
含牙囊肿有以下病理改变,除了
- A.囊壁较薄
- B.衬里上皮为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 C.上皮只有2~3层扁平或矮立方形细胞组成
- D.无明显上皮钉突
- E.囊壁中偶尔可见牙源性上皮岛
-
在对义齿铸造支架制作熔模过程中需注意事项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尽可能使用成品蜡线来制作
- B、各部分的标准值可发生改变
- C、各部分的连接处不要形成空隙
- D、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制作
- E、熔模材料必须与耐火材料模型密合,无间隙
-
某技术员在堆筑牙体外形后,放入炉膛内烧结,烧烤后发现颜色与比色板相差甚远,可能的原因是
- A、遮色瓷太薄
- B、遮色瓷太厚
- C、金属内冠过厚
- D、水分吸除过多
- E、构筑体瓷、切瓷、透明瓷时瓷层移行
-
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发生多为
- A.上颌单发
- B.下颌单发
- C.上颌多发
- D.下颌多发
- E.上下颌无差异
-
釉质中的有机物和水占其总重量的
- A.1%
- B.2%
- C.3%~4%
- D.5%
- E.6%~10%
-
铸道设置原则中错误的是
- A、不能破坏咬合面的形态
- B、不能破坏邻接关系
- C、铸道在熔模最厚处连接
- D、铸道的直径一般为1mm
- E、铸道的直径、长度应满足铸件的质量要求
-
牙源性角化囊肿衬里上皮的组织来源可能是
- A.结合上皮
- B.缩余釉上皮
- C.上皮根鞘剩余
- D.牙板上皮剩余
- E.牙乳头
-
常用牙托粉和造牙粉均为细小的聚合物微珠,造牙粉的颗粒大小是
- A、60目以下
- B、80目以下
- C、100目以下
- D、120目以下
- E、120目以上
-
多形性腺瘤在小涎腺多见于
- A.唇部
- B.颊部
- C.舌部
- D.腭部
- E.牙龈
-
某技师在烤箱达到900℃时开始铸造,烤箱最外面的铸圈有时铸造不全的原因是
- A、合金熔解温度过低
- B、铸圈温度不均匀
- C、合金熔解时没有保护好
- D、铸圈温度太高
- E、合金熔解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