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儿科副高主任护理师护理学备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最新)1
-
I度营养不良应为体重低于正常比例和腹壁皮下脂肪厚度
- A.8%-10%,0.8-1cm
- B.10%-15%,0.6-0.8cm
- C.15%-25%,0.4-0.8cm
- D.25%-40%,0.4cm以下
- E.40%以上完全消失
-
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 A.潜伏期
- B.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
- C.出疹期
- D.恢复期
- E.出现并发症
-
患儿女,因脐带绕颈,出生时无呼吸、心跳。其胸外心脏按压与呼吸的配合正确的是
- A.30:2
- B.15:1
- C.15:2
- D.30:1
- E.30:3
-
关于蛔虫病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接触蛔虫成虫后感染致病
- B.蛔虫在人体内生存时间2-3个月左右
- C.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
- D.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 E.无生命危险
-
诊断小儿中毒最可靠的方法是
- A.询问病史
- B.体格检查
- C.患者体液的毒物鉴定
- D.现场调查
- E.随身物品检查
-
小儿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 A.结核菌素强阳性患者
- B.结核菌涂片阳性患者
- C.体内有活动结核灶患者
- D.肺部胸片阳性患者
- E.血沉加快患者
-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应隔离至
- A.发热减退后3天
- B.休克纠正后1天
- C.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
- D.腹泻减轻后3天
- E.临床症状消失后5天
-
WHO认定的全世界结核病高发国家共
- A.20个
- B.21个
- C.22个
- D.23个
- E.24个
-
生后3天女婴,洗澡时发现双侧乳腺均有蚕豆大小肿块,轻挤后有白色液体流出。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 A.手术切除
- B.不需处理
- C.挑割肿块
- D.用手挤压使液体排尽
- E.应用抗生素
-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期
- A.从症状出现前3天到出现症状后7天
- B.从症状出现前7天到出现症状后9天
- C.从症状出现前7天到出现症状后14天
- D.从症状出现前3天到出现症状后5天
- E.从症状出现前6天到出现症状后9天
-
典型麻疹皮疹出齐的指征是
- A.面部、四肢见多数红色斑丘疹
- B.面部、躯干见多数红色斑丘疹
- C.躯干、四肢见多数深红色斑丘疹
- D.掌心、脚心可见红色斑丘疹
- E.面部、躯干可见红色斑丘疹融合
-
患儿女,1岁。接种疫苗后即刻出现过敏性休克,此时护士应采取的体位是
- A.平卧位,头稍低
- B.侧卧位,头稍高
- C.膝胸卧位,头稍低
- D.抬高头肩部
- E.仰卧位,头稍高
-
患儿胎龄43周,体形瘦长,出生时无呼吸,肌力低下,苍白,全身有浑浊羊水,该患儿分娩后复苏的第一步应是
- A.直视下,气管插管吸引
- B.口罩或面罩法人工通气
- C.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
- D.面罩吸纯氧
- E.脐静脉插管
-
儿童灌肠时肛管插入的深度为
- A.1-2.5cm
- B.3.5-4.5cm
- C.5-7.5cm
- D.8-9.5cm
- E.10.5-llcm
-
股静脉穿刺部位在
- A.股动脉外侧
- B.股神经外侧
- C.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
- D.股神经与股动脉内侧
- E.股神经与股动脉外侧
-
患儿男,10个月。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 8℃。此时对患儿最主要的护理措施是
- A.预防感染
- B.冷生理盐水灌肠
- C.蓝光照射
- D.口腔护理
- E.拍背排痰
-
吸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 A.腺病毒肺炎
-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C.急性感染性喉炎
- D.支气管哮喘
- E.肺炎链球菌肺炎
-
胚胎过程中,原始心脏起循环作用的时间是
- A.胚胎第4周
- B.胚胎第8周
- C.胚胎第4-5个月
- D.胚胎第6个月
- E.出生后
-
呼气性呼吸困难多见于
- A.腺病毒肺炎
- 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 C.急性感染性喉炎
- D.支气管哮喘
- E.肺炎链球菌肺炎
-
小儿佝偻病初期症状多发生在
- A.生后1-2个月
- B.生后3-4个月
- C.生后6-10个月
- D.1岁左右
- E.3岁以后
-
为小儿进行红外线照射臀红皮肤的时间是
- A.1分钟
- B.3-5分钟
- C.6-7分钟
- D.7-10分钟
- E.10-15分钟
-
为小儿测量体温时,肛表测量的时间是
- A.1分钟
- B.3-5分钟
- C.6-7分钟
- D.7-10分钟
- E.10-15分钟
-
为小儿进行脉搏测量的时间是
- A.1分钟
- B.3-5分钟
- C.6-7分钟
- D.7-10分钟
- E.10-15分钟
-
语言理解阶段为
- A.初生-9个月
- B.9-10个月
- C.1-6岁
- D.5-7岁
- E.7-9岁
-
苯丙酮尿症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应维持在
- A.4mg/dl下
- B.4-10mg/dl
- C.10-15mg/dl
- D.15-25mg/dl
- E.25-30mg/dl
-
小儿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
-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B.生长激素缺乏症
- C.垂体性侏儒症
- D.儿童糖尿病
- E.尿崩症
-
胚胎期造血最早出现在
- A.肝
- B.脾
- C.骨髓
- D.淋巴结
- E.卵黄囊
-
下列先天性心脏病,属于无分流型的是
- A.房间隔缺损
- B.室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 E.肺动脉狭窄
-
学龄期儿童24小时的正常尿量为
- A.200~400ml
- B.400~600ml
- C.600~800ml
- D.800~1400ml
- E.1200~1800ml
-
关于蛲虫病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蛲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大肠
- B.人也可以成为中间宿主
- C.常在集体儿童机构流行
- D.以全身症状为主
- E.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染
-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
- A.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 B.抽搐间期有清醒期
- C.惊厥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间期有清醒期
- D.抽搐超过1小时,间歇期无清醒期
- E.抽搐超过30分钟,间歇期无清醒期
-
新生儿ABO溶血病可发生于第一胎,因产妇血清中已存在
- A.抗A、抗B的IgG
- B.抗A、抗B的IgA
- C.抗A、抗B的IgM
- D.抗A、抗B的IgE
- E.抗A、抗B的IgG和IgM
-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期
- A.从症状出现前3天到出现症状后7天
- B.从症状出现前6天到出现症状后9天
- C.从症状出现前7天到出现症状后14天
- D.从症状出现前3天到出现症状后5天
- E.从症状出现前3天到出现症状后9天
-
中毒型痢疾发病中,主要毒素是
- A.内毒素
- B.外毒素
- C.肠毒素
- D.细胞毒素
- E.溶血毒素
-
最能反映小儿体格发育尤其是营养状况的重要敏感指标是
- A.体重
- B.牙齿
- C.头围
- D.胸围
- E.腹部皮褶厚度
-
小儿躯干的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
- A.2岁
- B.6岁
- C.8岁
- D.10岁
- E.12岁
-
新生儿容易患革兰阴性菌感染的原因是体内缺乏
- A.IgA
- B.IgM
- C.IgG
- D.IgE
- E.补体
-
淋球菌感染是
- A.经淋巴传播
- B.经血液循环传播
- C.经生殖器黏膜传播
- D.直接蔓延
- E.种植传播
-
儿科护理工作的中心是
- A.儿童及其家庭
- B.患儿家属
- C.患儿
- D.心理卫生
- E.疾病
-
卤门与骨缝早闭见于
- A.佝偻病
- B.服四环素类药物后
- C.颅内压增高
- D.脱水
- E.头小畸形
-
卤门与骨缝晚闭见于
- A.佝偻病
- B.服四环素类药物后
- C.颅内压增高
- D.脱水
- E.头小畸形
-
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 A.肺炎链球菌
-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C.腺病毒
- D.呼吸道合胞病毒
- E.肺炎支原体
-
1岁半小儿患婴儿腹泻伴重度脱水,有关静脉补液问题下列哪项不妥
- A.先盐后糖
- B.先晶后胶
- C.先慢后快
- D.见尿补钾
- E.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
足月儿指
- A.胎龄<37周
- B.胎龄37~42周
- C.胎龄>42周
- D.胎龄<36
- E.胎龄38~43周
-
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室间隔缺损
- B.房间隔缺损
- C.动脉导管未闭
- D.法洛四联症
- E.肺动脉瓣狭窄
-
国内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最常见细菌是
- A.B群链球菌
- B.绿脓杆菌
- C.葡萄球菌
- D.厌氧菌
- E.大肠杆菌
-
小儿各系统器官发育最早的是
- A.生殖器官
- B.神经系统
- C.淋巴系统
- D.脂肪组织
- E.肌肉组织
-
小儿各系统器官发育最迟的是
- A.生殖器官
- B.神经系统
- C.淋巴系统
- D.脂肪组织
- E.肌肉组织
-
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因素不包括
- A.母亲妊高征
- B.胎儿脐带受压
- C.胎粪吸入致呼吸道阻塞
- D.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
- E.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
-
我国围生期的定义是
- A.胎龄满28周到出生后足28天
- B.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7足天
- C.胎龄满20周到出生后28足天
- D.胎龄满20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7足天
- E.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到出生后脐带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