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副主任技师(综合能力)考前练习卷二
-
对试剂盒的理学检验与评价包括
- A、线性范围的测定
- B、有详细的用户说明书,卫生部批准的生产文号
- C、粉剂型应均匀无凝块,不黏附瓶壁
- D、液体型时机应无沉淀,无混浊
- E、复溶后或液体试剂的pH应符合规定标准
-
尿液分析前质控包括
- A、病人的准备
- B、标本容器准备
- C、标本采集和处理
- D、标本存储和转运
- E、标本的接收
-
卵磷脂小体的形态描述哪些正确?
- A、圆形或卵圆形
- B、大小不等
- C、分布均匀
- D、具有折光性
- E、略大于红细胞
-
某病人白细胞计数结果为13.5×10
/L,若用RCS评价其操作是否合格,RCS应达到
- A、RCS<30%
- B、RCS<20%
- C、RCS<15%
- D、RCS<25%
- E、RCS<10%
-
用于助诊G-6-PD缺陷症
- A、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 B、冷热溶血试验
- C、G-6-PD荧光斑点试验
- D、血红蛋白电泳
- E、Ham试验
-
续监测法时间反应曲线应符合
- A、吸光度下降型的反应,试剂空白吸光度应在1.5左右
- B、吸光度上升型的试剂空白吸光度越低越好
- C、试剂空白的时间反应曲线应平坦,吸光度变化(△A/min)应≤0.001
- D、延迟期、线性反应期与设定的实验参数要相符
- E、观察时间反应曲线的斜率,通过定值血清,分析试剂盒的灵敏度
-
属于溢出性蛋白尿的情况是
- A、功能性蛋白尿
- B、血红蛋白尿
- C、肌红蛋白尿
- D、Bence-Jones蛋白尿
- E、直立性蛋白尿
-
下述表现属于血管外溶血的是 ( )
- A、脾肿大
- B、尿含铁血黄素阳性
- C、网织红细胞增高
- D、遗传性多见
- E、常见红细胞形态改变
-
手工法计数网织红细胞时应注意
- A、最好采用玻片法染色
- B、必须使用新亚甲蓝染色
- C、涂片宜薄而均匀
- D、最好用瑞氏染色复染
- E、严格掌握网织红细胞的识别标准
-
测定尿素的酶法液体型双试剂试剂盒,第一试剂中含有
- A、α-酮戊二酸
- B、NADH
- C、脲酶
- D、谷氨酸脱氢酶
- E、缓冲剂
-
近年来临床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成熟的具体表现有
- A、研制了相似于患者标本的稳定质控品
- B、对质量控制方法的性能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 C、依托全自动分析仪的质量控制大大加强
- D、提出了高效率的质量控制的概念
- E、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
细胞内较血浆中含量高的离子是
- A、Na+
- B、K+
- C、Ca2+
- D、Mg2+
- E、Cl
-
提高临床诊断效率的方法有
- A、选择高患病率的人群
- B、选择低患病率的人群
- C、利用平行试验提高诊断敏感性
- D、利用系列试验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 E、尽可能的使用单项试验诊断疾病
-
血液中的AsAb抗体类型主要是
- A、IgM
- B、IgG
- C、IgA
- D、IgE
- E、IgD
-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不能忽视与供应商关系,下列哪些提法是正确的( )
- A、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供应商相关
- B、主要仪器设备应由供应商定期校准
- C、邀请供应商参与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定
- D、使供应商清楚地认识到患者的需求
- E、应与供应商建立及时有效的联系方式
-
与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有关的因素是
- A、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 B、血浆胶体渗透压
- C、肾盂尿渗透压
- D、肾小管壁压
- E、肾小球囊内压
-
血小板在止血中作用哪些是正确的
- A、产生多种血小板因子,释放ADP
- B、营养毛细血管、且参与其内皮的修复
- C、形成白色血栓,以达到牢固止血的目的
- D、释放血块收缩蛋白,使血块缩紧
- E、血小板的粘附作用和凝集反应
-
下列哪项是防治疟疾的综合性措施( )
- A、治疗现症病人及抗复发治疗
- B、处理保虫宿主
- C、防蚊灭蚊
- D、预防服药,保护易感人群
- E、以上都对
-
放射免疫分析的特点为
- A、核素标记抗体
- B、核素标记抗原
- C、反应速度较慢
- D、反应速度较快
- E、标记物限量
-
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有
- A、B淋巴细胞
- B、NK细胞
- C、TC细胞
- D、LAK细胞
- E、TlL细胞
-
下列对检验报告单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是检验信息的载体
- B、是医师用于诊断、治疗的医疗文件组成部分
- C、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工具
- D、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医疗文件
- E、体现了检验人员劳动的成果
-
关于热沉淀法检查本-周蛋白尿,正确的叙述是
- A、本法仅作为BJP的过筛试验
- B、在过滤时要迅速,并保持高温
- C、在过滤时要不时振荡,以防止BJP夹杂于其他沉淀的蛋白中被过滤掉造成假阴性
- D、尿中BJP含量过高时加热至煮沸也不易全部溶解,会误认为假阴性
- E、标本要新鲜,否则清蛋白、球蛋白分解变性导致热沉淀法假阳性
-
补体系统的生物活性为
- A、溶细胞作用
- B、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作用
- C、炎症介质作用
- D、中和与溶解病毒作用
- E、结合抗原作用
-
常见的异常血小板形态有
- A、幼稚型
- B、老年型
- C、病理幼稚型
- D、病理刺激型
- E、退化型
-
下列关于白血病治疗达到完全缓解的判断标准中正确的是 ( )
- A、临床上无白血病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
- B、血象中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
/L,血小板≥100×10
/L,外周血分型中无白血病细胞
- C、血象示男性Hb>110g/L,女性及儿童Hb≥100g/L
- D、骨髓中原粒细胞Ⅰ型+Ⅱ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 E、骨髓中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
NADH系统测定方法还存在一些缺陷,包括
- A、灵敏度较低
- B、其他氧化还原酶的干扰
- C、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 D、需要紫外分光光度计
- E、无法校正摩尔消光系数
-
粪便有恶臭味常见于
- A、阿米巴痢疾
- B、慢性肠炎
- C、溃疡性结肠炎
- D、胰腺疾病
- E、霍乱
-
下列属于柱状上皮的器官有
- A、口腔
- B、鼻腔
- C、胃
- D、支气管
- E、子宫内膜
-
受大量维生素C干扰而呈假阴性的干化学项目是
- A、尿酮体
- B、尿比重
- C、尿葡萄糖
- D、尿隐血
- E、尿胆红素
-
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论述是
- A、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B、在成年女性多由于失血所致
- C、治疗前网织红细胞处于高水平
- D、红细胞平均直径缩小
- E、Price-Jone曲线平行左移
-
脑脊液的糖含量取决于下列哪项
- A、血糖浓度
- B、性别差异
- C、脉络膜的通透性
- D、脑脊液中糖的分解速度
- E、丘脑下部损伤
-
尿液分析仪检测原理,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化学成分与多联试带上膜块发生反应
- B、反应颜色深浅与尿液中相应物质的浓度成反比
- C、膜块受到仪器光源照射并产生透射光
- D、仪器接收不同强度的光信号后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讯号
- E、经微处理器处理测试项目的反射率
-
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浆细胞白血病――血片内可见大量浆细胞,一般超过20%
- B、多毛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ACP染色阳性,被左旋(L)酒石酸抑制(TRAP)
- C、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本病多数病例属T细胞型
- D、双系型混合细胞白血病――可大于或等于10%的恶性细胞,既有淋巴细胞系,又有髓细胞系特性
- E、成人T细胞白血病――可检测到TcR-β基因重排
-
目前临床采用的自动血沉仪的工作原理和类型包括
- A、光电比浊法
- B、红外线扫描法
- C、动态摄影法
- D、低速离心法
- E、Zeta离心法
-
属于造血生长因子的是
- A、红细胞生成素
- 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C、白细胞介素
- D、肾上腺素
- E、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有关粪便真菌,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粪便中常见
- B、容器污染所致
- C、粪便显露室温下过久污染所致
- D、真菌孢子直径3~5 μm,椭圆形,有较强的折光性
- E、革兰染色阴性,大都有菌丝同时出现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 A、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
- B、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 C、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D、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 E、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测定
-
循证检验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诊断实验的
- A、设计
- B、研究
- C、方法
- D、评价
- E、应用
-
胸腔漏出液检查通常是
- A、乳酸脱氢酶>200 U/L
- B、密度>1.020
- C、蛋白质>40 g/L
- D、细胞计数少
- E、清晰透明
-
病例组研究对象选择包括
- A、典型和不典型病例
- B、早、中、晚期病例
- C、轻、中、重型病例
- D、有、无并发症病例
- E、不能明确诊断的病例
-
对桥本甲状腺炎有诊断意义的自身抗体是( )
- A、抗甲状腺球蛋白和微粒体抗体
- 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C、抗平滑肌抗体
- D、抗心肌抗体
- E、抗线粒体抗体
-
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 A、正常人白天计数结果较夜间低
- B、猩红热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
- C、伤寒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减少
- D、烧伤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完全消失
- E、可用来了解肾上腺皮质功能
-
化学发光酶免疫测定中常用的发光底物为( )
- A、FITC
- B、鲁米诺
- C、三联吡啶钌
- D、HRP
- E、AP
-
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的出血量为
- A、>10ml
- B、>20ml
- C、>30ml
- D、>40ml
- E、>60ml
-
出生后,血液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基本相等的第2次交叉时间在
- A、2~2.5岁
- B、2.5~3岁
- C、3~4岁
- D、4~5岁
- E、6~7岁
-
"胆酶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 )
- A、急性心肌梗死
- B、肝癌
- C、脂肪肝
- D、肝坏死
- E、胆石症
-
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 A、Ⅱ、Ⅲ
- B、Ⅲ、Ⅶ
- C、Ⅴ、Ⅶ
- D、Ⅲ、Ⅸ
- E、Ⅰ、Ⅷ
-
p14.8的蛋白质在电极缓冲液为pH7.O的电场中电泳,它向哪极泳动
- A、正极
- B、负极
- C、向与它的pI相同的pH处泳动
- D、原地不动
- E、正负极均可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用于检测( )
- A、Ⅰ型变态反应
- B、Ⅱ型变态反应
- C、Ⅲ型变态反应
- D、Ⅳ型变态反应
- E、非变态反应
-
关于回收率试验哪项叙述不对( )
- A、回收率是衡量候选方法的准确度指标之一
- B、做回收试验时加入标准液与常规分析样品的体积之比应为1/3~2/3
- C、加入浓度:标准浓度×标准液量(ml)÷[血清量(ml)+标准液量(ml)]
- D、回收浓度=分析样品测得浓度-基础样品测得浓度
- E、回收率(%)=(回收浓度/加入浓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