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副高职称考试复习题及答案(5)
-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该患者血糖控制良好,复查时医生对其胰岛素剂量进行了调整,但该患者担心血糖升高,仍按以前剂量注射,一天上午她正在上班,忽然出现心慌、大汗症状,这是因为发生了()。
- A.低血糖
- B.高血糖
- C.感染
- D.酮症酸中毒
- E.慢性并发症
-
该患者选择了胰岛素降糖治疗,关于胰岛素的使用正确的是()。
- A.中长效胰岛素最适合注射臀部或大腿
- B.冰箱中保存的胰岛素可取出直接使用
- C.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最适合注射腹部
- D.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在室温下保存,也可在冰箱中保存
- E.打胰岛素后就可以不控制饮食,如果不想吃饭,可以不打胰岛素
-
该患者的饮食原则正确的是()。
- A.限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
- B.合理的饮食结构,按比例安排三大营养的热量
- C.饿了就吃,少食多餐
- D.与运动、药物密切配合
- E.形成规律,长期坚持
-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37岁。近期由于体检查出血糖高于正常而来医院就诊。可帮助诊断及判断该患者目前胰岛状况的检查项目是()。
- A.空腹血糖
- B.OGTT
- C.糖化血红蛋白
- D.餐后2小时血糖
- E.胰岛功能检查
-
出院前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
- A.注意休息
- B.1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 C.坚持药物治疗
- D.避免呼吸道感染
- E.预防性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21岁,因“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1周”来诊。2个月以来工作紧张,2周前发热,体温最高达38℃,伴咳嗽、咳痰、乏力。近1周疲乏加重,出现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查体:T36.6℃,P105次/分,R20次/分,BP105/60mmHg;第一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交替脉。为明确诊断应检查的项目包括()。
- A.红细胞沉降率
- B.血常规
- C.尿常规
- D.心肌酶谱
- E.心电图
-
临床诊断考虑是()(提示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增高,肌钙蛋白增高;WBC增高,ESR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ECG:ST-T段改变。)
- A.心肌病
- B.心绞痛
- C.心律失常
- D.风湿性心脏病
- E.病毒性心肌炎
-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原则包括()。
- A.卧床休息
- B.对症治疗
- C.应用改善心肌营养与代谢的药物
- D.加强运动,增加心脏耐力
- E.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食物
-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应是()。
- A.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 B.上腹部增强CT
- C.上腹部MR
- D.常规胃镜检查+活检病理
- E.DSA
-
若患者诊断为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其正确处理包括()。
- A.检测Hp感染状态
- B.PPI+胃黏膜保护剂(8周)
- C.若HP阳性;PPI+阿莫西林+甲硝唑联合疗法(10天)
- D.避免服用NSAIDs药物
- E.三餐定时,规律起居
-
关于心悸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各种器质性心血管病可致心悸
- B.心律失常可致心悸
- C.情绪激动可致心悸
- D.心悸的严重程度和病情成正比
- E.心悸一般无危险性
-
(共用题干)某男性患者,53岁。反复上腹痛2年,发作无规律,间断服用中成药治疗,症状控制不佳。近2个月来腹痛加剧伴黑便1次。平素工作繁忙,饮食欠规律。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支持的诊断是()。
- A.胃溃疡
- B.十二指肠溃疡
- C.胆囊炎
- D.功能性消化不良
- E.慢性胃炎活动期
-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的临床表现为()。
- A.多数患者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症状
- B.括约肌功能影响最大
- C.脑神经损害以双侧面瘫在儿童中多见,而延髓麻痹则以成年患者为多见
- D.严重病例可因累及肋间及膈肌而致呼吸麻痹
- E.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或)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
-
不符合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临床特征的()。
- A.—般不会发生淋巴转移
- B.起源于支气管纤毛组织
- C.常见的表现为咳痰
- D.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
- E.进展速度与细胞生物学特征无关
-
属于消化性溃疡典型临床特点的是()。
- A.病程长
- B.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出现
- C.精神因素和过度劳累可诱发
- D.全身症状较明显
- E.节律性疼痛
-
(共用备选答案)误服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在接触后()。
- A.2~5分钟
- B.10分~2小时
- C.2~6小时
- D.6~12小时
- E.12小时以上
-
通过皮肤接触有机磷农药导致中毒者,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是在接触后()。
- A.2~5分钟
- B.10分~2小时
- C.2~6小时
- D.6~12小时
- E.12小时以上
-
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促进脑细胞代谢的措施是()。
- A.吸氧、高压氧舱疗法
- B.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等
- C.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 D.快速静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
- E.使用能量合剂和甲氯芬酯(氯酯醒)、胞磷胆碱等
-
可以监测糖尿病患者近期病情的指标是()。
- A.尿糖测定
- B.C肽测定
- C.血浆胰岛素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E.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
(共用备选答案)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是()。
- A.尿糖测定
- B.C肽测定
- C.血浆胰岛素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E.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
属于HIV急性感染期症状的是()。
- A.CD4+T细胞明显减低
- B.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或数年
- C.体重明显下降
- D.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 E.腹股沟区淋巴结明显肿大
-
(共用备选答案)抢救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时防治脑水肿的措施是()。
- A.吸氧、高压氧舱疗法
- B.注意口腔卫生、使用抗生素等
- C.立即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 D.快速静注甘露醇、呋塞米、糖皮质激素等
- E.使用能量合剂和甲氯芬酯(氯酯醒)、胞磷胆碱等
-
(共用备选答案)属于艾滋病无症状感染期特征的是()。
- A.CD4+T细胞明显减低
- B.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或数年
- C.体重明显下降
- D.慢性腹泻1个月以上
- E.腹股沟区淋巴结明显肿大
-
(共用备选答案)代偿期肝硬化者选用()。
-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 B.高热量、低脂肪、低盐、忌蛋白质饮食
- C.高热量、高维生素、高效价低蛋白饮食
- D.低盐、高维生素、低蛋白质饮食
- E.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饮食
-
肝性脑病者选用()。
- A.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 B.高热量、低脂肪、低盐、忌蛋白质饮食
- C.高热量、高维生素、高效价低蛋白饮食
- D.低盐、高维生素、低蛋白质饮食
- E.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少糖、少盐饮食
-
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主要治疗措施()。
- A.手术
- B.药物治疗
- C.消除病因
- D.补充血容量
- E.随访
-
慢性胃炎胃黏膜活检示肠上皮化生时()。
- A.手术
- B.药物治疗
- C.消除病因
- D.补充血容量
- E.随访
-
患者,男性,31岁。高热达401,头痛、腰痛5天,恶心、呕吐3天。查体:面颈部充血,腋下有出血点,肾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WBC17x109/L,血小板100x10VL,尿蛋白(+),EHF-IgM(+)。该患者可以诊断为()。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C.流行性出血热
- D.疟疾
- E.伤寒
-
(共用备选答案)急性糜烂性胃炎伴低血压时首选()。
- A.手术
- B.药物治疗
- C.消除病因
- D.补充血容量
- E.随访
-
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性质常为()。
- A.腹水比重为大于1.016,蛋白含量大于30g/L
- B.腹水比重为小于1.016,蛋白含量小于30g/L
- C.腹水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多核细胞为主
- D.乳糜性腹水
- E.腹水细胞总数升高,分类以单核细胞为主
-
贫血时患者皮肤及黏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
- A.面颊、皮肤及上腭黏膜
- B.手背皮肤及鼻腔黏膜
- C.耳轮皮肤及口腔黏膜
- D.颈部皮肤及舌面
- 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
确诊流行性出血热的依据是()。
- A.鼠类接触史
- B.异型淋巴细胞
- C.特异性IgM1:20以上
- D.“三痛征”和“酒醉貌”
- E.尿中膜状物
-
流行性出血热病程中各期发展过程为()。
- A.发热期,低血压期,多尿期,少尿期,恢复期
- B.发热期,多尿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 C.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 D.发热期,出血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 E.发热期,中毒期,低血压期,少尿期,恢复期
-
急性白血病与急性再障的不同点是()。
- A.食欲不佳
- B.发热
- C.贫血
- D.出血
- E.肝脾大
-
患者,女性,38岁。急性肾炎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肾炎,下肢水肿2周就诊。体检:BP200/100mmHg,尿蛋白(+++),尿RBC10~15个/HP,SCr15μmol/L。最可能的诊断()。
- A.急性肾衰竭
- B.慢性肾衰竭
- C.肾病综合征
- D.肾盂肾炎
- E.发展为慢性肾炎
-
流行性出血热高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时,不宜用()。
- A.冰帽
- B.冰枕
- C.大血管处置冰袋
- D.酒精拭浴
- E.温水擦浴
-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关键治疗措施是()。
- A.改善呼吸功能
- B.控制呼吸道感染
- C.利尿减轻心负荷
- D.给予洋地黄制剂
- E.控制心律失常
-
患者,女性,28岁。因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就诊,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诊断为急性心包炎。对患者的护理体检哪项不出现()。
- A.发绀
- B.心音减弱
- C.心包叩击音
- D.胸膜摩擦感
- E.心浊音界增大
-
下列哪项可用于生产乙肝疫苗()。
- A.HBeAg
- B.HBsAg
- C.HBeAg
- D.HBV
- E.HBVDNA
-
肾盂肾炎治疗中,正确的是()。
- A.尿液检菌之前,青霉素为首选药
- B.退热后即停用抗菌药物
- C.即使有尿频、尿急也应多饮水
- D.用庆大霉素时加服维生素C
- E.尿频、尿急症状消失后即可停用抗生素
-
某患者患支气管扩张已40年,每大咳痰约500ml,近日痰中带血,为预防咯血窒息给予护理措施,其中哪项不妥()。
- A.不宜屏气
- B.注意观察有否室息先兆
- C.出现窒息立即清理咽喉积血
- D.可用镇咳剂
- E.严重者气管切开
-
—日间体温之差在以上,但低温未到正常,称为()。
- A.稽留热
- B.间歇热
- C.弛张热
- D.波状热
- E.回归热
-
肺结核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错误的一项是()。
- A.做好呼吸道隔离
- B.剩余的饭菜煮沸后弃去
- C.痰液加等量的1‰过氧乙酸浸泡
- D.餐具洗涤后位煮沸5分钟
- E.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
-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
-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是()。
- A.恶心、呕吐
- B.膀胱刺激征
- C.氮质血症
- D.无症状性菌尿
- E.失衡综合征
-
典型急性菌痢患者的粪便呈()。
- A.米泔水样便
- B.柏油样黑便
- C.少量黏液脓血便
- D.果酱样腥臭便
- E.灰陶土样便
-
腹泻患者的饮食宜给予()。
- A.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
- B.低脂肪、易消化、少纤维素
- C.高脂肪、高维生素、多纤维素
- D.低热量、低脂肪、低盐
- E.禁食
-
缺铁性贫血患者服铁剂停药时间原则为()。
- A.服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接近正常
- B.服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正常
- C.服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正常后半个月
- D.服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正常后1个月
- E.服至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正常后3~6个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 A.感染是常见的诱因
- B.需要皮下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 C.需用静脉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 D.在1型、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
- E.酮症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
慢性左心衰竭患者,护士协助其肢体被动活动是为了防止()。
- A.关节僵硬
- B.肌肉萎缩
- C.肌肉强直
- D.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 E.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
测定血清铁(ST)、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可了解机体铁代谢情况,缺铁性贫血时()。
- A.ST↓,SF↓,TIBC↑,TS↓
- B.ST↑,SF↓,TIBC↑,TS↓
- C.ST↓,SF↓,TIBC↓,TS↑
- D.ST↑,SF↑,TIBC↑,TS↑
- E.ST↓,SF↓,TIBC↓,TS↑
-
关于贫血的概念主要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
-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 B.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最低值
- C.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
- D.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 E.骨髓造血细胞生成量少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以下哪项关系密切()。
- A.支原体
- B.溶血链球菌
- C.军团菌
- D.遗传因素
- E.症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