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正/副高级职称复习题及答案(4)
-
该患者在术后1周出现体温升高,右上腹部胀痛、呃逆、脉速、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达0.90以上。应首先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
- A.胆汁瘘
- B.肺感染
- C.肝断面出血
- D.应激性溃疡穿孔合并出血
- E.膈下积液及脓肿
-
护士给予患者的术前护理中,做法正确的有()。
- A.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 B.应用H2受体阻断剂,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
- C.低蛋白血症者,可输血浆
- D.术前补充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 E.若患者严重焦虑影响睡眠,术前应给予巴比妥类药物保证其充分睡眠
-
该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常规间断吸氧
- B.术后引流管引出鲜血性液体>100ml,应警惕腹腔内出血
- C.术后48小时内专人护理
- D.适量补充白蛋白和血浆
- E.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尿潴留、腹胀、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
- A.窦前
- B.窦后
- C.肝内
- D.肝前
- E.肝后
-
患者可首选的治疗方案为()。
- A.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 B.化学治疗
- C.射频消融
- D.放射治疗
- E.手术切除
-
患者,男性,58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2个月来自觉右上腹间歇性钝痛,夜间及劳累后加重,食欲缺乏,低热,消瘦。查体:肝浊音界上移,质硬,无腹水,无黄疸。腹部MRI平扫显示肝右后叶见一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4.2cm×5.3cm。实验室检查: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患者无严重心肺疾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无远处转移。
与该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关系最大的是()。
- A.饮水污染
- B.肝良性肿瘤
- C.病毒性肝炎
- D.酒精中毒性肝硬化
- E.胆道感染
-
体内水分缺乏或丧失时,出现()。
- A.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
- B.口渴感
- C.主动饮水增加
-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E.尿量增多
-
关于等渗性缺水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有()。
- A.临床最多见
- B.水钠急剧丧失
- C.血清钠明显降低
- D.有轻度口渴
- E.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
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高压的患者术后常使用()药物进行护理。
- A.多巴胺
- B.硝酸甘油
- C.酚妥拉明
- D.硝苯地平
- E.硝普钠
-
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采用经()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
- A.皮股静脉
- B.锁骨下静脉
- C.皮股动脉
- D.锁骨下动脉
- E.大隐静脉
-
心导管检查及心室造影术的用物准备中,儿童常用的穿刺针型号为()。
- A.17G
- B.18G
- C.19G
- D.20G
- E.21G
-
心导管检查及心室造影术的用物准备中,成人常用的穿刺针型号为()。
- A.17G
- B.18G
- C.19G
- D.20G
- E.21G
-
浓度失调导致()。
- A.细胞内液量的改变
- B.细胞外液量的改变
- C.细胞外液渗透压
- D.渗透压保持恒定
- E.渗透压发生改变
-
成分失调不会明显影响()。
- A.细胞内液量的改变
- B.细胞外液量的改变
- C.细胞外液渗透压
- D.渗透压保持恒定
- E.渗透压发生改变
-
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骺端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是()。
- A.骨肉瘤
- B.骨瘤
- C.骨巨细胞瘤
- D.骨囊肿
- E.骨软骨瘤
-
容量失调只引起()。
- A.细胞内液量的改变
- B.细胞外液量的改变
- C.细胞外液渗透压
- D.渗透压保持恒定
- E.渗透压发生改变
-
属于介于良性和恶性肿瘤之间的临界瘤是()。
- A.骨肉瘤
- B.骨瘤
- C.骨巨细胞瘤
- D.骨囊肿
- E.骨软骨瘤
-
溃疡病大出血的好发部位是()。
- A.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 B.胃大弯
- C.胃小弯
- D.幽门附近,胃和十二指肠前壁
- E.胃窦部
-
胃溃疡穿孔的好发部位是()。
- A.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 B.胃大弯
- C.胃小弯
- D.幽门附近,胃和十二指肠前壁
- E.胃窦部
-
为了解肿瘤向外扩展情况,该患者需要进行的检查是()。
- A.B超
- B.胸部正侧位片
- C.食管拉网
- D.食管纤维镜检
- E.CT
-
胃癌的好发部位是()。
- A.胃小弯或十二指肠后壁
- B.胃大弯
- C.胃小弯
- D.幽门附近,胃和十二指肠前壁
- E.胃窦部
-
该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尽量防止咳嗽
- B.镇痛
- C.病情平稳后取半卧位
- D.术后48小时内吸氧
- E.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尽早下床活动
-
患者,男性,50岁。以“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之主诉入院,X线钡餐透视疑诊为食管癌。
护理评估时,患者的最初期症状应是()。
- A.食管内异物感
- B.声音嘶哑
- C.喝水时呛咳
- D.吞咽困难
- E.持续性胸背部痛
-
该患儿应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 A.中药治疗
- B.择期手术
- C.急诊手术
- D.ERCP术
- E.非手术治疗
-
做血常规检查可查见()。
- A.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 B.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C.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D.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 E.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
- A.B超
- B.腹部X线摄片
- C.PTC
- D.MRI
- E.CT
-
陈某,男性,12岁。突发剑突下剧烈绞痛4小时入院,腹痛呈阵发性,发作时辗转哭闹,伴恶心,呕吐苦水,疼痛可突然停止,间歇期无不适。发病后未排便,无发热。体检:体温37℃,无黄疸,剑突下轻压痛。
依据病史应考虑为()。
- A.肠套叠
- B.急性胃肠炎
- C.急性胆囊炎
- D.胆道蛔虫病
- E.胆石病
-
该患者经非手术治疗2~4周后,截瘫不见好转,但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MRI显示硬膜囊前方有压迫,下一步最宜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联合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并加大剂量,调整给药的方法
- B.施行脊椎融合术
- C.施行椎板切除减压术
- D.加用中药、针灸治疗
- E.施行前外侧减压术
-
患者,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个月,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计数7×109/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胸第8~9椎间隙窄,椎体相邻边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
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
- A.化脓性脊柱炎伴截瘫
- B.脊髓前角灰质炎
- C.第8、9胸椎间盘突出症
- D.第8、9胸椎肿瘤
- E.第8、9胸椎体结核
-
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应用抗结核治疗
- B.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 C.卧软板床制动,减轻疼痛
- 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
- E.石膏背心固定
-
回、结肠造口狭窄的原因是()。
- A.粪便和分泌物等对浆膜的刺激
- B.造口过小压迫肠系膜血管
- C.结肠游离不充分或外置结肠有张力
- D.造口外切口过大
- E.在腹壁固定造口时缝线穿过结肠全层或缝扎过紧
-
为胃、空肠造痿患者灌注食物,开始时应注意()。
- A.浓度低、剂量小、速度慢
- B.浓度高、剂量大、速度慢
- C.浓度高、剂量小、速度快
- D.浓度低、剂量小、速度快
- E.浓度高、剂量大、速度快
-
鲁某,男性,25岁,急性肾衰竭。测定其血清钾为6.5mmol/L,出现心律失常,应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乳酸钠静脉滴注
- B.5%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 C.苯丙酸诺龙肌内注射
- D.高渗葡萄糖及胰岛素静脉滴注
- E.10%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
-
在恶性肿瘤的淋巴道转移中,下列最多见的是()。
- A.穿过或绕过淋巴结的“跳跃式”转移
- B.经皮肤真皮层淋巴管转移
- C.在毛细淋巴管内形成癌栓
- D.经皮肤淋巴管转移
- E.区域淋巴结转移
-
胆石病患者,男性,进行非手术治疗期间,发现绞痛频繁发作,逐渐加重,黄疸更显著,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而弱,腹肌紧张。此时护士应该()。
- A.进一步观察其病情变化
- B.解痉止痛
- C.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 D.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 E.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
风湿性心瓣膜疾病最常见侵犯的瓣膜是()。
- A.人工瓣膜
- B.主动脉瓣
- C.二尖瓣
- D.三尖瓣
- E.肺动脉瓣
-
患者,女性,18岁,左膝肿痛3个月,变化快来诊,经拍片确诊为恶性度很高的骨肉瘤,目前尚未发现转移,此时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A.高位截肢
- B.局部切除
- C.局部刮除
- D.化学治疗
- E.放射治疗
-
休克患者使用血管扩张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纠正酸中毒
- B.心功能正常
- C.补足血容量
- D.先用血管收缩药
- E.与皮质激素同用
-
代谢性酸中毒常伴有()。
- A.低钠血症
- B.高钠血症
- C.低钾血症
- D.高钾血症
- E.低氯血症
-
心导管及造影等特殊检查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 A.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按压止血60分钟
- B.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2小时
- C.为预防血栓形成需长期口服抗凝药
- D.严密观察穿刺肢体肤色
- E.导管拔除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18小时
-
对放射线高度敏感的肿瘤是()。
- A.基底细胞癌
- B.鼻咽癌
- C.胃肠道腺癌
- D.软组织及骨肉瘤
- E.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
反映移植肾功能状况及体液平衡的重要指标是()。
- A.心电图
- B.动脉压
- C.尿量
- D.心率
- E.心排血量
-
肝癌患者,男性,肝叶切除术后第1天,患者感腹痛、心悸、气促、出冷汗,血压12/8kPa,诊断应考虑为()。
- A.胆汁性腹膜炎
- B.肠梗阻
- C.肝断面出血
- D.膈下脓肿
- E.阑尾炎
-
引起继发性肝外胆管结石的主要原因是()。
- A.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内
- B.肝内胆管结石排入胆总管
- C.胆汁淤滞
- D.胆道感染
- E.胆道异物
-
感染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时,首先应补充()。
- A.全血
- B.血浆
- C.10%葡萄糖溶液
- D.平衡盐溶液
- E.生理盐水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术后早期主要致死原因的是()。
- A.骨牵引
- B.感染
- C.假体松动
- D.胫骨干、股骨干骨折
- E.胫骨髁或股骨髁骨折
-
患者,男性,50岁,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士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 A.若胃内容物残留量为200ml,可继续输注营养液
- B.输注营养液时应取头部抬高30°~40°的半卧位
- C.营养液量逐渐增加,3天内达到全量
- D.营养液浓度一般由25%开始逐渐增至50%
- E.若输注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或咳出类似营养液的痰,应减慢输注速度
-
黄某,女性,36岁,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后3天,出现手足疼痛,指尖针刺感并有轻微抽搐,护士应备好()。
- A.氯化钾
- B.碘化钠
- C.苯巴比妥
- D.碳酸氢钠
- E.葡萄糖酸钙
-
肠瘘引起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 A.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 B.呼吸性碱中毒
- C.呼吸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代谢性酸中毒
-
主动脉瓣区听诊可闻及响亮、粗糙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是()最重要的体征。
- A.二尖瓣狭窄
- B.二尖瓣关闭不全
- C.三尖瓣狭窄
- D.肺动脉瓣狭窄
- E.主动脉瓣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