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卫生高级职称考试(副高)模拟题(5)
-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卫生宣教的内容是()。
- A.居住环境阳光充足,避免污染
- B.加强锻炼
- C.合理喂养
- D.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做好隔离工作
- E.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F.减少与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接触
-
患儿咽腭弓、悬雍垂及软腭处有直径2~4mm的疱疹,周围有红晕。考虑该患儿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特殊类型:即疱疹性咽峡炎。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是()。
- A.柯萨奇A组病毒
- B.麻疹病毒
- C.脊髓灰质炎病毒
- D.巨细胞病毒
- E.单纯疱疹病毒
- F.冠状病毒
-
关于该患儿的治疗护理措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休息、多饮水
- B.使用抗生素治疗
- C.解热镇痛
- D.预防高热惊厥
- E.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 F.使用激素治疗
-
患儿,女,3岁,以“发热、咳嗽3天”就诊。查体:体温39.5℃,心率110次/分,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肺部呼吸音正常,血白细胞4x109/L。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细菌
- B.病毒
- C.支原体
- D.衣原体
- E.真菌
- F.寄生虫
-
患儿入院后,医嘱给予丙种球蛋白支持治疗。关于应用丙种球蛋白患儿的护理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做好基础护理
- B.丙种球蛋白储存在2~8℃的冰箱内
- C.使用时双人核对
- D.输注前测量体温,有发热时告知医师
- E.缓慢输注
- F.注意蛋白制品不良反应
- G.告知家长不能调节输入速度
-
患儿有双眼球结膜充血,并且烦躁不安。患儿眼部的护理方法是()。
- A.遵医嘱双眼滴入药物治疗
- B.保持患儿安静,减少流泪
- C.减少用眼
- D.遵医嘱给予镇静
- E.嘱家长多给患儿饮水
- F.及时清洁眼部分泌物
- G.嘱家长哄患儿多睡觉
-
患儿入院后面色红润,烦躁,体温38.5℃,心率120次/分,心律齐,呼吸28次/分,呼吸节律整,咳嗽、声音嘶哑,面部可见大片暗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局部可见破溃,双侧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充血,可见皲裂,口腔黏膜光滑,杨梅舌(+),指趾端可见硬肿和膜样脱皮。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皮肤黏膜的表现特点是()。
- A.双侧眼结膜充血
- B.结膜充血随体温升高而加重
- C.双眼分泌物增多
- D.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
- E.口腔黏膜及咽部弥漫性出血
- F.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
患儿相关检查结果回报:血常规:白细胞11.27×109/L,血红蛋白104g/L,血小板670×109/L;C-反应蛋白10.3mg/L;A-ESR28mm/h(0~15mm/h)。X线胸片:双肺纹理粗重、模糊,双肺门影粗重。B超;冠状动脉轻度扩张,颈部淋巴结肿大,肝脏弥漫性增大。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该患儿的护理要点是()。
- A.监测生命体征
- B.遵医嘱给予患儿物理或药物降温
- C.皮肤破溃处可使用无菌盐水清洁或遵医嘱用药
- D.给予患儿多饮水
- E.口唇皲裂部位可涂抹生理盐水湿润
- F.遵医嘱给予抗凝治疗
- G.防止患儿磕碰发生外伤
-
患儿,男,8个月19天。因“间断发热10天,皮疹8天”入院。入院诊断: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关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 B.好发于6~18个月的婴幼儿
- C.临床特点为发热,皮肤黏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常累及心脏
- D.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百分数降低
- E.病程2~4周开始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和动脉瘤
- F.抗生素治疗有效
- G.发热7~14天甚至更长
-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几个原则阶段()。
- A.感觉运动期
- B.前运动期
- C.后运动期
- D.具体运动期
- E.形式运动期
-
下列关于血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友病甲较为常见
- B.是遗传性的出血性疾病
- C.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 D.终生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出血
- E.均有家族史
-
婴幼儿腹泻常见的辅助检查有()。
- A.血常规
- B.大便常规
- C.血液生化
- D.大便培养
- E.B超
-
关于婴幼儿生理性腹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多见于虚胖体质的婴儿
- B.多为辅食引起
- C.无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D.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 E.大便次数较多
-
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有关,易患的疾病或症状是()。
- A.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无鼻毛,感染后易发生鼻腔堵塞
- B.婴幼儿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
- C.由于右侧支气管细长,走向垂直,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 D.喉头狭窄,富有血管,感染后易发生呼吸困难
- E.婴幼儿鼻泪管长,上感时易发生结膜炎
-
给小儿用药时,尤其要特别考虑的是()
- A.小儿性别
- B.给药的剂量
- C.药物的适应证
- D.给药的途径
- E.药物的不良反应
-
进食1小时后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腹痛、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属于()。
- A.心源性休克
- B.过敏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急性中毒
- E.低血容量性休克
-
患儿,男,4岁。患室间隔缺损,近1周来发热、消痩、乏力。查体发现结膜有出血点,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护士应观察病情,注意除外()。
- A.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 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C.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 D.掌握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
- E.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
由大量失液、失水、失血引起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属于()。
- A.心源性休克
- B.过敏性休克
- C.感染性休克
- D.急性中毒
- E.低血容量性休克
-
患儿,女,4岁。发现发绀3年余,初步诊断为法洛四联症,近来家长带小儿就诊,准备手术。护士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
- A.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 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C.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 D.掌握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
- E.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
患儿,男,3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中型大小,家长拟1年后送小儿住院手术。护士对家长的指导是()。
- A.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 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C.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 D.掌握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
- E.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
患儿,男,2岁。诊断为大型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大。护士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是()。
- A.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 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C.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 D.掌握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
- E.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
该小儿身长的中点位置可能在()。
- A.脐上
- B.脐部
- C.脐下
- D.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 E.耻骨联合上缘
-
该小儿发育指标中正常的是()。
- A.体重9kg
- B.身长100cm
- C.上臂围13.5cm
- D.腕部骨化中心1个
- E.坐高占身长的53%
-
下列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 A.定期查尿常规
- B.监测血压变化
- C.限制钠、水入量
- D.观察有无感染病灶
- E.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
-
小儿,男,已萌出乳牙18颗,头围48cm。估计该小儿年龄最可能是()。
- A.18个月
- B.22个月
- C.2岁
- D.3岁
- E.4岁
-
估计该小儿胸围测量值最可能为()。
- A.38cm
- B.46cm
- C.48cm
- D.50cm
- E.58cm
-
患儿,男,8岁。2周前患猩红热,近3天来尿量减少,尿色似洗肉水,眼睑水肿,伴头痛,恶心,测血压150/105mmHg,下肢轻度水肿,尿蛋白(+~++),尿镜检见大量红细胞,C3降低。诊断应首先考虑()。
- A.肾炎性肾病
- B.单纯性肾病
- C.急性肾小球肾炎
- D.慢性肾炎
- E.急性尿路感染
-
目前最可能并发()。
- A.急性肾功能不全
- B.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 C.严重循环充血
- D.脑膜炎
- E.高血压脑病
-
此时应采取的最关键措施是()。
- A.保暖
- B.平卧位
- C.饮糖水
- D.保持安静
- E.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
-
4~6个月婴儿食物中铁的来源为()。
- A.菜汤
- B.蛋黄
- C.配方米粉
- D.肝脏
- E.水果
-
患儿,男,7岁。平素体健,接种疫苗30分钟后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呼吸困难。此患儿最有可能发生了()。
- A.晕针
- B.低血糖
- C.过敏性休克
- D.过敏性皮炎
- E.感染中毒性休克
-
患儿,4个月。主因夜惊、夜啼睡眠不安,烦躁易激惹,到保健门诊就医。初步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该患儿可能处在哪一期()
- A.初期
- B.活动期
- C.激期
- D.恢复期
- E.后遗症期
-
不符合6个月以下婴儿患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特点的是()。
- A.症状不典型
- B.受累器官多
- C.常伴发结核性脑膜炎
- D.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 E.查体可发现明显体征
-
患儿,男,4岁。足月顺产,因面色苍白、进食少、精神差入院。主诉心悸、气促,体温36.8℃,脉搏120次/分,呼吸32次/分,叩诊心区扩大。实验室检查:红细胞计数2.9x1012/L,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平均体积68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16.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4%,针对该患儿的病情,最紧急的护理措施是()。
- A.合理安排饮食
- B.补充铁剂
- C.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
- D.预防感染
- E.防治心力衰竭
-
患儿,2岁半。生后3个月出现青紫,哭闹、活动后青紫明显加重,该患儿生长发育落后,喜蹲踞,有杵状指,心前区有明显杂音。患儿可能为()。
- A.室间隔缺损
- B.房间隔缺损
- C.法洛四联症
- D.动脉导管未闭
- E.主动脉瓣缩窄
-
不属于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的是()。
- A.性情改变
- B.精神呆滞
- C.双目凝视
- D.睡眠不安
- E.频繁惊厥
-
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 A.身高不增
- B.体重下降
- C.体温降低
- D.体重不增
- E.腹部皮下脂肪减少
-
小儿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两次交叉时间是()。
- A.4~6天与4~6个月
- B.4~6天与4~6岁
- C.4~6个月与4~6岁
- D.4~6周与4~6个月
- E.4~6天与4~6周
-
患儿,女,2岁。近日频繁呼喊有尿,有时坐便盆上并未排尿,检查见患儿会阴部充血,有臭味。对此患儿的护理错误的是()。
- A.给患儿增加营养
- B.鼓励患儿多喝水
- C.勤冲洗患儿会阴部
- D.给患儿穿整裆裤
- E.留尿标本时用酒精消毒后取尿
-
哪项不符合青春期体格生长的特点()。
- A.青春期体重的增长与身高平行
- B.女性耻骨与髂骨下部的生长和脂肪堆积
- C.男性肩部增宽,下肢较长,肌肉增强
- D.青春期前1~2年无论女性男性生长速度略增快
- E.青春期前1~2年无论女性男性生长速度略减慢
-
流行性腮腺炎的首发体征通常是()。
- A.头痛、发热、颈项强直
- B.睾丸肿胀疼痛
- C.中上腹剧痛
- D.腮腺肿大
- E.发热、流涕、咳嗽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下列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 A.常规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纠正
- B.见尿后补钾
- C.静脉输入0.9%氯化钠溶液
- D.小剂量胰岛素静滴
- E.控制感染
-
使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时需要注意()。
- A.保持药物低温输入
- B.药物外渗后使用冷湿敷
- C.甘露醇需要在1小时内注入
- D.药物外渗后使用硫酸镁湿敷
- E.甘露醇两次使用需要间隔12小时
-
乳牙萌出的时间是出生后()。
- A.4~10个月
- B.5~10个月
- C.4~8个月
- D.6~11个月
- E.6~12个月
-
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测量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是()。
- A.体重
- B.身高
- C.头围
- D.坐高
- E.胸围
-
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以下错误的是()
- A.居住环境阳光充足,避免污染
- B.加强锻炼
- C.合理喂养
- D.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做好隔离工作
- E.预防性的服用抗生素
-
肺炎患儿鼻前庭导管给氧,流量和浓度是()。
- A.0.5~1L/min,<40%
- B.2~4L/min,<50%
- C.5~6L/min,<60%
- D.7~8L/min,<70%
- E.9~10L/min,<80%
-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出现呼吸肌重度麻痹时应()。
- A.去枕平卧
- B.静脉给呼吸兴奋药
- C.高流量面罩给氧
- D.人工呼吸
- E.迅速准备气管插管或切开
-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直接原因是()。
- A.维生素D缺乏
- B.血磷明显降低
- C.碱性磷酸酶增高
- D.血清离子钙降低
- E.钙磷乘积降低
-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的病毒最多见的是()。
- A.M蛋白缺陷型麻疹病毒
- B.单纯疱疹病毒
- C.乳头状多瘤空泡病毒
- D.朊蛋白
- E.EBV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