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正/副高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
-
该患儿在补液过程中突然发生手足抽搐。护士此时应首先考虑该患儿出现的问题是()
- A.低钠血症
- B.低钾血症
- C.低钙血症
- D.低磷血症
- E.低氯血症
- F.高钾血症
-
为缓解患儿抽搐,护士执行医嘱用药。此时首先应给予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 A.静脉滴注0.3%氯化钾溶液
- B.缓慢静脉推注10%的葡萄糖酸钙
- C.深部肌内注射25%硫酸镁
- D.使用5%碳酸氢钠,碱化细胞外液
- E.使用呋塞米,利尿排钾
- F.口服速溶金钙
-
通常情况下,小儿发生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 A.热量摄入不足,脂肪分解增加,产生大量酮体
- B.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良,缺氧和乳酸堆积
- C.尿量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堆积
- D.氯化钙、氯化镁等摄入过少
- E.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碱性物质
- F.输液速度过快,血液被稀释
-
目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尽快以2:1等张含钠液扩容
- B.直接静脉推注5%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
- C.立即口服补液盐溶液
- D.加强监护、注意病情变化
- E.立即输入2/3张含钠液补充累积损失量
- F.输液速度要慢,减少心脏负荷
-
患儿,男,1岁2个月,因出现昏迷、呼叫无反应,于凌晨3点急送来医院急诊救治。经检查患儿四肢厥冷,皮肤发花,双眼不能闭合,呼吸深快,唇微呈樱桃红色。经询问病史,患儿腹泻、呕吐6天,家长未予重视。2天前病情加重,腹泻达10次左右,量多。昨日白天和夜间共排尿2次,每次20~30ml。急查血气分析:pH7.27,HCO3-18mmol/L,Na+137mmol/L。患儿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
- A.中度脱水
- B.重度脱水
- C.代谢性酸中毒
- D.代谢性碱中毒
- E.高渗性脱水
- F.等渗性脱水
-
入院后患儿反复抽搐,此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 A.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 B.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 C.保护易于摩擦部位皮肤,防止擦伤
- D.给予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尽量使体温降到正常
- E.惊厥发作时可用地西泮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
- F.降颅压脱水治疗,严格限制液体量
- G.常规进行昏迷评分,低于8分时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
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症患儿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可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等,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 B.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尽早使用呼吸机
- C.大多数患儿可能留有后遗症
- D.病程多在2周以上,大多数患儿恢复期常有神经、精神异常,或瘫痪、失语等症状
- E.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 F.乙型脑炎病毒为嗜神经的RNA病毒
- G.乙脑流行在夏秋季节
- H.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脑发生
-
该患儿极期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
- B.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 C.意识障碍和清醒交替
- D.肢体阵挛性抽搐
- E.全身性强直性痉挛
- F.软瘫
- G.腱反射亢进
- H.中枢性呼吸衰竭
-
患儿,男,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为早期明确诊断,需要做的实验室检测是()。
- A.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测定
- B.血凝抑制试验
- C.血清病毒分离
- D.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乙脑IgG或IgM抗体
- E.脑脊液病毒分离
- F.RT-PCR法检测乙脑病毒核酸片段
-
患儿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的特点是()。
- A.脑脊液无色透明
- B.压力仅轻度增高
- C.白细胞计数增加
- D.糖明显减少
- E.脑脊液可分离到病毒
- F.蛋白轻度增高
- G.氯化物减少
-
糖原贮积症辅助检查正确的是()。
- A.清晨空腹血糖较高
- B.葡萄糖耐量试验上升极峰不一定很高
- C.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低下
- D.血清丙酮酸、三酸甘油酯、磷脂、尿酸增高
- E.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患儿携带的突变等位基因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尽早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的目的是()。
- A.增加功能残气量
- B.防止肺组织萎缩
- C.改善肺内气体分布
- D.改善通气/血流比值
- E.防止肺气泡萎陷和不张
-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包括()。
- A.从少到多
- B.从稀到稠
- C.从细到粗
- D.从一种到多种
- E.患病期间只能吃母乳
-
吸入性肺炎的首要治疗措施为()。
- A.给氧
- B.控制感染
- C.合理喂养
- D.保暖
- E.尽快清除吸入物
-
感染性肺炎的首要治疗措施为()
- A.给氧
- B.控制感染
- C.合理喂养
- D.保暖
- E.尽快清除吸入物
-
体格生长仍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系统的发育均已逐步完善。智能发育较前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增强的阶段属于()。
- A.胎儿期特点
- B.新生儿期特点
- C.婴儿期特点
- D.幼儿期特点
- E.学龄期特点
-
组织及器官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的阶段属于()。
- A.胎儿期特点
- B.新生儿期特点
- C.婴儿期特点
- D.幼儿期特点
- E.学龄期特点
-
生长发育速度较前稍减慢,而智能发育迅速,同时活动范围增大,接触事物增多,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但对危险识别能力弱,易发生意外事故和中毒的阶段属于()。
- A.胎儿期特点
- B.新生儿期特点
- C.婴儿期特点
- D.幼儿期特点
- E.学龄期特点
-
不符合儿童气管与支气管特点的是()。
- A.相对较宽
- B.软骨弹性组织缺乏
- C.纤毛运动差
- D.黏膜柔嫩,血管丰富
- E.右支气管粗短
-
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身体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的阶段属于()。
- A.胎儿期特点
- B.新生儿期特点
- C.婴儿期特点
- D.幼儿期特点
- E.学龄期特点
-
若该患儿并发了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
- A.体循环充血和高血压
- B.肺动脉高压和中毒性心肌炎
- C.心率过快
- D.末梢循环衰竭和心肌间质水肿
-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目前对该患儿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快速补液,纠正休克
- B.静脉注射20%甘露醇
- C.吸氧
- D.输新鲜全血
- E.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
患儿,男,1岁6个月。咳嗽3天,发热1天,痰多气促,右下肺闻及少量细湿性啰音。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B.支气管炎
- C.支气管肺炎
- D.肺不张
- E.气胸
-
该患儿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 A.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 B.纠正酸中毒
- C.给氧
- D.预防感染
- E.保暖,复温
-
对该患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
- A.6~1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
- B.密切监测体温
-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 D.早期喂养要耐心,多喂奶,提供足够的热量
- E.立即放入30℃暖箱内保暖
-
该患儿突然出现心率下降,从鼻腔涌出血性分泌物,肺部闻及湿啰音。最可能出现了()
- A.休克
- B.败血症
- C.心力衰竭
- D.肺炎
- E.肺出血
-
该患儿首优的护理诊断为()。
- A.有窒息的危险
- B.有受伤的危险
- C.有感染的危险
- D.营养不良
- E.潜在并发症:脑疝
-
该患儿不适宜的护理措施是()。
- A.保持安静,尽量避免惊扰
- B.烦躁不安、惊厥时可用镇静剂
- C.抗生素预防感染
- D.可使用维生素K1以控制出血
- E.降低颅内压
-
新生儿,胎龄33周,出生5天。顺产,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精神软,皮肤黄染,体温32℃。该患儿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 A.营养失调
- B.知识缺乏
- C.皮肤完整性受损
- D.体温过低
- E.有感染的危险
-
婴儿能用拇指和示指取物的年龄为()。
- A.2~3个月
- B.3~5个月
- C.5~6个月
- D.6~7个月
- E.9~10个月
-
早产儿,出生后16小时。第二产程延长,吸引器助产,出生时窒息2分钟,复苏后嗜睡,尖叫。查体:体温36℃,口周略青,前囟饱满,心肺(-)。该患儿的临床诊断为()。
- A.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 B.新生儿破伤风
- C.新生儿脐炎
- D.新生儿颅内出血
- E.新生儿败血症
-
10%葡萄糖200ml、生理盐水300ml、1.4%碳酸氢钠100ml,其混合液的张力是()。
- A.1/2张
- B.1/3张
- C.2/3张
- D.1/4张
- E.等张
-
婴儿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
- A.1.5~3g/(kg·d)
- B.1~2g/(kg·d)
- C.1~1.5g/(kg·d)
- D.2~3.5g/(kg·d)
- E.3~4g/(kg·d)
-
中枢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
- A.吸气性呼吸困难
- B.呼气性呼吸困难
- C.混合性呼吸困难
- D.呼吸节律紊乱
- E.鼻翼扇动
-
新生儿破伤风最先受累的肌肉为()。
- A.呼吸肌
- B.咀嚼肌
- C.喉肌
- D.咽肌
- E.直肠括约肌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可能的首发症状是()。
- A.贫血
- B.出血
- C.感染
- D.淋巴结肿大
- E.脾大
-
鹅口疮的患儿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应选用的溶液是()。
- A.0.1%醋酸溶液
- B.2%的碳酸氢钠溶液
- C.生理盐水
- D.3%过氧化氢溶液
- E.0.1%利凡诺溶液
-
关于急性呼吸衰竭的基本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 A.促进氧气摄取
- B.减少二氧化碳排出
- C.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 D.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 E.预防感染
-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治疗措施为()
- A.对症治疗
- B.隔离、休息
- C.抗病毒治疗
- D.抗生素治疗
- E.流质饮食、休息
-
患儿,男,4岁。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近期出现不爱活动、毛发干枯、发育迟缓、皮肤黏膜苍白,全身无力、头晕等现象。此期针对该现象的有效治疗是()。
- A.输注浓缩红细胞
- B.输注洗涤红细胞
- C.输注红细胞悬液
- D.输注血小板浓缩悬液
- E.输注新鲜血裝
-
关于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错误的是()。
- A.长期耐心教育
- B.预防感染
- C.药物治疗为主
- D.保持皮肤干燥
- E.加强生活护理
-
患儿,男,4个月。新生儿期进行筛查时发现苯丙氨酸浓度为10mg/dl,诊断为苯丙酮尿症。该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应当维持在()。
- A.4mg/dl以下
- B.4~10mg/dl
- C.10~15mg/dl
- D.10~30mg/dl
- E.25~30mg/dl
-
患儿,2岁。因“痉挛性咳嗽、低热1个月”就诊。查体:精神好,有卡介苗接种后疤痕阳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喘鸣音。血常规:白细胞7.4×109/L,中性粒细胞36%,淋巴细胞64%。胸片提示右肺门阴影增大,右肺中叶不张。5UPPD试验红肿硬结直径19mm。初步诊断是()。
- A.肺炎合并肺不张
- B.百日咳合并肺炎
- C.原发综合征
- D.支气管淋巴结核
- E.支气管异物
-
以下关于急性白血病的护理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 A.感染是最危险、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 B.避免吃坚硬的食物
- C.体温过高的患儿可行酒精擦浴
- D.给予依托泊苷、替尼泊苷等药物时宜用黑纸包裹避光
- E.定期检测血象,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防治感染
-
下列关于小儿心理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婴儿以有意注意为主
- B.6个月的婴儿能有重现记忆
- C.学龄前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 D.新生儿有想象力
- E.新生儿也有意志
-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儿应避免吃的食物是()。
- A.黄豆
- B.蚕豆
- C.蛋黄
- D.木耳
- E.动物肝脏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点是()。
- A.生后即出现呼吸困难
- B.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
- C.鼻翼翕动,出现青紫
- D.吸气时胸廓凹陷
- E.呼气性呻吟
-
以下关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起病急、常表现为苍白、乏力、异食癖
- B.为小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 C.实验室检查胞质发育与胞核发育相近
- D.骨髓象显示早幼红细胞增生
- E.治疗要点为祛除病因、补充铁剂
-
运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前需要测量脉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长儿脉搏<6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 B.年长儿脉搏<7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 C.年长儿脉搏<8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 D.年长儿脉搏<9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 E.年长儿脉搏<100次/分,需暂停用药并报告医生
-
患儿,男,2岁。诊断为重度营养不良,因迁延性腹泻入院。今晨起突发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出冷汗。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为()。
- A.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 B.静脉注射甘露醇
- C.静脉注射洛贝林
- D.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 E.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