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乡村全科医生(医学人文)模拟试题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对该医生的行为进行伦理评价时,应该主要考虑的是()。

    • A.有利原则中的努力预防难以避免的伤害
    • B.有利原则中的努力使患者受益的要求
    • C.有利原则中的对利害全面权衡,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 D.不伤害原则中的不应发生故意的伤害
    • E.不伤害原则中的不给患者造成本可避免的各种损害
  2. 某农村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的乡村全科医生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做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10km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患者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对该医生的正确伦理评价是()。

    • A.没有什么问题,风险太大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 B.没有什么问题,不想接诊的患者就可以让他转诊
    • C.没有什么问题,当时情况可以转诊
    • D.不正确,违反首诊负责制要求,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 E.不正确,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院长,擅自决定转诊
  3. 某大医院一位眼科博士,因急于为2位患者进行角膜移植,而又一时找不到现成的供体角膜,所以在本院太平间"盗取”了一病死者的尸体角膜用于移植,获得成功。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本人生前及死后家属知情同意,严重损害了死者及其家属的权益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角膜移植术的2位患者与该医师无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师无利害冲突;该医师也未由此谋取分文私利,只是不了解有关要求。确认该医师医德善恶应使用的具体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接受角膜移植术的2位患者
    • B.是否有利于维护死者及其家属的正当权益
    • C.是否有利于促进眼科医学的发展
    • D.是否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 E.是否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4. 评价该医师行为不道德,依据的是()。

    • A.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善
    • B.动机、目的恶,手段、效果恶
    • C.动机、目的善,手段、效果恶
    • D.动机、目的善,手段恶、效果成问题
    • E.动机、目的善,手段恶、效果善
  5. 当地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

    • A.3天
    • B.5天
    • C.1周
    • D.15天
    • E.1个月
  6. 尸检应当经()同意并签字。

    • A.死者近亲属
    • B.主治医生
    • C.死者任意亲朋
    • D.医院负责人
    • E.相关医务人员
  7. 患者因脑干出血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是医生用药有误造成的。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尸检。当地不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尸检的期限是()。

    • A.在患者死亡后12小时内进行
    • B.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
    • C.在患者死亡后36小时内
    • D.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
    • E.在患者死亡后60小时内进行
  8. 医生刘某看药品经营能挣钱,便与院领导拉关系,请假离岗搞药品销售,时间近3年。对刘某离岗二年以上的行为,医院应当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的期限是()。

    • A.离岗满二年的10日内
    • B.离岗满二年的15日内
    • C.离岗满二年的30日内
    • D.离岗满二年后三个月内
    • E.离岗近三年的当时
  9. 医院未按规定履行报告职责,若导致严重后果,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对该机构的行政负责人给予()。

    • A.行政处分
    • B.行政罚款
    • C.注销注册
    • D.吊销执照
    • E.以上都不是
  10. 患者,女,55岁。丧偶8年,现独居,嗜烟酒,不爱运动。平时性情抑郁,过分容忍,办事无主见,常顺从于别人。1个月前行胃癌切除,术中及术后情绪低落,兴趣下降,独自流泪,有轻生患者病前的行为特征为()。

    • A.A型
    • B.B型
    • C.C型
    • D.混合型
    • E.以上都不是
  11. 患者患胃癌的主要原因为()。

    • A.生活事件
    • B.易感性人格特征
    • C.情绪因素
    • D.不良生活习惯
    • E.以上都是
  12. 患者术后的情绪反应属于()。

    • A.焦虑
    • B.抑郁
    • C.恐惧
    • D.痛苦
    • E.内疚
  13. 该案例中所形成的医患关系模式是()。

    • A.主动-被动型
    • B.指导-合作型
    • C.契约许可型
    • D.指导参与型
    • E.共同参与型
  14. 对患者实施身体约束而未告知其监护人的做法,侵犯的患方权利是()。

    • A.生命权
    • B.健康权
    • C.认知权
    • D.知情权
    • E.名誉权
  15.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内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 A.3日
    • B.5日
    • C.7日
    • D.IO日
    • E.15日
  16. 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并应当在()内组织鉴定。

    • A.3日
    • B.5日
    • C.7日
    • D.10日
    • E.15日
  17. 患者,男,20岁。因患严重躁狂抑郁障碍,正在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治疗。因病情恶化,患者出现伤人毁物等行为,医院在没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了约束身体的措施,但实施后没有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其父亲作为监护人探视时,看到儿子被捆绑在病床上非常气愤。依照《精神卫生法》对患者实施约束行为的性质属于()。

    • A.治疗性措施
    • B.惩罚性措施
    • C.保护性医疗措施
    • D.诊断性措施
    • E.警告性措施
  18.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某知名药厂最新研发的药品出厂之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 A.卫生行政部门
    • B.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E.医药管理部门
  19. 下列关于病历资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疗机构应按要求书写病历资料并由患者或其家属后果的保管
    • B.因抢救急危患者,未及时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书写病历的要在抢救结束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
    • C.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可以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涂改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 D.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可封存病历资料的复印件
    • E.病历资料不包括会诊意见
  20. 下列属于医疗事故的是()。

    • A.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
    • B.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 C.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 D.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 E.由于诊疗护理过失,造成残疾
  21. ()是乡村全科医生进行疾病临床诊断的第一步。

    • A.病史采集
    • B.体格检查
    • C.询问病史
    • D.药物治疗
    • E.辅助检查
  22. 我国西南部某城市数年前发生1次天然气井喷事故,有害的硫化氢气体造成243人死亡,累计门诊治疗中毒者2.7万人次。判定此次事件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主要依据是()。

    • A.累及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 B.大量居民被迫迁移
    • C.突然发生并严重损坏公众健康
    • D.自然环境的破坏
    • E.多人发生中毒
  23.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予以隔离治疗的是()。

    • A.疑似传染病患者
    • B.甲类传染病患者
    • C.甲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 D.乙类传染病患者和病原携带者
    • E.除艾滋病患者、炭疽中的肺炭疽以外的乙类传染病患者
  24. 对于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来说,在慢性非传染病防控中应遵循的伦理要求是()。

    • A.尊重科学,具有奉献精神
    • B.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促进人们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
    • C.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
    • D.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控,对广大群众的健康负责
    • E.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履行其道德和法律责任
  25. 以下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和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目的的是()

    • A.加强药品监督管理
    • B.保证药品质量
    • C.控制药品价格
    • D.保障人体用药安全
    • E.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
  26. 王某经执业医师考试合格并进行注册后,开办了一家牙科诊所,同时因为其对妇产科知识和操作较为熟悉,所以平时也会诊治一些妇科和产科的患者,其进行的妇产科诊疗活动属于( )。

    • A.法律允许的行为
    • B.医师执业规定所允许的行为
    • C.只要不发生差错,法律即允许
    • D.超出执业范围的违法行为
    • E.只要是患者自愿,就是法律允许的行为
  27. 患者,女,52岁。在初次心理治疗中,衣着整洁,年貌相当,言语清晰,但语速较快逻辑欠清晰,倾诉欲特别强,说话滔滔不绝,不带丝毫停顿。为了节省时间,尽快了解患者的主要问题,医生应对这位患者()。

    • A.解释其多话原因
    • B.训斥其说话无主题
    • C.使用封闭式提问
    • D.诊断为狂躁症
    • E.继续认真地倾诉
  28. 欲检查某乡镇卫生院对厒疗废物的暂时贮存是否达到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是()。

    • A.市容监督管理部门
    •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 C.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 D.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
    • E.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9. 下述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是()。

    • A.动物的心理发育
    • B.人的不良行为
    • C.人际关系紧张
    • D.患者的焦虑
    •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30. 国家加强中医药()体系建设,根据()对需要统一的()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

    • A.标准,临床特点,诊疗规范
    • B.规范,中医药特点,诊疗规范
    • C.规范,临床特点,技术要求
    • D.标准,中医药特点,技术要求
    • E.标准,中医药特点,诊疗规范
  31. 对于切除阑尾的术后患者,宜采取的医患模式是()。

    • A.主动-被动型
    • B.被动-主动型
    • C.指导-合作型
    • D.共同参与型
    • E.合作-指导型
  32. 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注明的是()。

    • A.患者体重
    • B.药品的拉丁文
    • C.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 D.临床诊断
    • E.患者是否为过敏体质
  33. 中医药学校教育应当符合()。

    • A.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
    • B.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
    • C.中医药发展规律
    • D.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
    • E.医疗机构需求
  34. 根据《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下列不属于乡村医生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范围的是()。

    • A.向村民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 B.参与所在村镇的环境治理工作
    • C.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
    • D.按照规定处置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 E.按照规定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中毒事件,如实填写并上报有关卫生统计报表
  35. 抗菌药物不包括()。

    • A.治疗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 B.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 C.治疗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 D.治疗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 E.治疗螺旋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起施行。

    • A.2008年10月1日
    • B.2009年12月26日
    • C.2007年6月15日
    • D.2010年7月1日
    • E.2009年3月24日
  37.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后,应当在规定的时限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该时限是()。

    • A.2小时
    • B.6小时
    • C.1小时
    • D.12小时
    • E.24小时
  38. 下列哪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A.重大传染病疫情
    • B.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 C.重大食物中毒
    • D.严重车祸
    • E.重大职业中毒
  39. 下列哪一项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 A.医务人员冷漠、粗暴的态度使患者不信任
    • B.医嘱过于复杂
    • C.医嘱的经济费用过高
    • D.医嘱要求不易执行
    • E.医疗措施对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40. 有关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的补偿,论述错误的是()。

    • A.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
    • B.因接种第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
    • C.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
    • D.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接种单位承担
    • E.国家鼓励建立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受种者予以补偿的机制
  41. 某患者因医生开药少而且便宜,因此对医生有意见,诊治医生在对患者做解释时,以下哪一点是不符合道德要求的()。

    • A.对症下药
    • B.合理配伍
    • C.节约费用
    • D.医生权力有限
    • E.遵守医疗报销制度
  42. "天人合一“属于以下哪种医学模式的观点()。

    • 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 C.机械论医学模式
    • D.生物医学模式
    • E.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3. 中医药法中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是()。

    • A.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 B.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者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 C.举办中医诊所、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应当备案而未备案,或者备案时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后,但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或者责令停止炮制中药饮片、委托配制中药制剂活动,其直接责任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中医药相关活动
    • D.中医诊所被责令停止执业活动的,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三年内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管理工作
    • E.发布的中医医疗广告内容与经审查批准的内容不相符的,由原审查部门撤销该广告的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该医疗机构的广告审查申请
  44. 关于儿童公共卫生服务的伦理要求,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预防接种工作中,要积极宣传,主动排查,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工作
    • B.对新生儿的入户随访要询问仔细、观察仔细、指导清楚详细
    • C.努力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在工作中第一节传染病防治法病管理不断积累经验
    • D.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的儿童给出及时合理的指导或转诊的建议
    • E.以上都正确
  4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乡村医生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

    • A.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常规
    • B.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乡村医生职责,为村民健康服务
    • C.对当地的预防、保健、医疗工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 D.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 E.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46. 违背不伤害原则的是()。

    • A.医师消毒观念不强,造成交叉感染
    • B.医师满足患者的一切保密要求
    • C.医师业余时间给患者看病
    • D.医师拒绝患者的财物
    • E.医师使某患者受益,但却损害了别的患者的利益
  47. 医疗机构对()等患者的特殊诊治和处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 A.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
    • B.甲亢
    • C.孕妇
    • D.残疾人
    • E.癌症
  48. 《药品管理法》共计10章,共()条。

    • A.114
    • B.59
    • C.63
    • D.106
    • E.97
  49. 医疗机构,是指依()设立,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

    • A.法定程序
    • B.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 C.国家相关规定
    • D.宪法
    • E.执业医师法
  50. 以下不符合《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中规定的预防接种单位条件的是()

    • A.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邮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养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
    • B.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养并考核合格的实习医师
    • C.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养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助理医师
    • D.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护士
    • E.具有经过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调并考核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