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乡村医生在岗培训试题集及答案练习卷(2)
-
血脂异常的内容不包括下面哪种( )
- A.血中总胆固醇增高
- 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 C.甘油三酯增高
- D.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 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下
-
血脂检查的重点人群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已经有冠心病的患者
- B.有家族性高脂血症
- C.20岁以上的男性
- D.绝经期后的女性
- E.有皮肤黄色素瘤者
-
血脂异常的痰浊阻遏证选用何种治疗方法( )
- A.芳香化湿
- B.燥湿祛痰
- C.温化寒痰
- D.健脾化湿
- E.祛痰清热
-
磺脲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 )
- A.恶心呕吐
- B.低血糖反应
- C.肝功能损害
- D.白细胞减少
- E.皮肤瘙痒
-
心脑血管事件的共同途径是( )
- A.高脂血症形成
- B.动脉粥样硬化
- C.脂肪条纹形成
- D.纤维斑块形成
- E.低血压
-
不宜使用胰岛素的病人为( )
- A.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 B.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 C.糖尿病患者妊娠或分娩
- D.糖尿病患者过度肥胖
- E.糖尿病患者手术前后
-
1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
- A.冠心病
- B.脑血管病
- C.肾小球硬化症
- D.酮症酸中毒
- E.感染性休克
-
糖尿病饮食治疗下列哪种是正确的( )
- A.病情轻可以不用饮食治疗
- B.有并发症者不用饮食治疗
- C.用药治疗时可不用饮食治疗
- D.肥胖者宜给高热量饮食治疗
- E.不论病情轻重都需要饮食治疗
-
单卵双生中一人在40岁以前出现糖尿病,另一人也发生糖尿病,其中多数情况为( )
- A.2型糖尿病
- B.1型糖尿病
- C.继发性糖尿病
- D.糖耐量异常
- E.妊娠期糖尿病
-
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最具有特征性的是( )
- A.合并高血压
- B.常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C.微血管病变
- D.周围动脉硬化-下肢坏疽
- E.脑血管病变
-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
- A.症状轻重不同
- B.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 C.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不同
- D.胰岛素的基础水平与释放曲线不同
- E.血糖稳定性不同
-
便秘的中医外治疗法不包括( )
- A.开塞露
- B.穴位埋线
- C.中药敷脐
- D.耳穴压豆
- E.针灸推拿
-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病,其共同主要标志是( )
- A.多饮、多尿、多食
- B.乏力
- C.消瘦
- D.高血糖
- E.尿糖阳性
-
慢性便秘的罗马Ⅲ标准叙述错误的是( )
- A.>1/4的时间有排便费力
- B.>1/4的时间有排便不尽感
- C.>1/4的时间有每周排便<2次
- D.>1/4的时间有粪便呈团块或硬结
- E.>1/4的时间有排便需用手法协助
-
便秘的特殊检查不包括( )
- A.盲肠造影
- B.结肠传输功能检查
- C.排粪造影
- D.肛管直肠压力测定
- E.盆底肌电图检查
-
维持成人正常排便的食物纤维摄取量为( )
- A.50g/日
- B.20g/日
- C.40g/日
- D.30g/日
- E.10g/日
-
柴胡疏肝散可用于老年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中那一型( )
- A.肝胃不和证
- B.脾胃湿热证
- C.脾虚气滞证
- D.寒热错杂证
- E.脾胃虚寒证
-
排便困难是排便时间大于( )
- A.15分钟
- B.10分钟
- C.5分钟
- D.3分钟
- E.2分钟
-
老年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脾胃虚寒证的主症是( )
- A.脘腹痞满或疼痛;舌苔黄厚腻
- B.胃寒隐痛或痞满;喜温喜按
- C.胃脘痞满或疼痛;舌淡苔黄
- D.胃部胀痛;两肋胀满
- E.胃脘痞闷或胀痛;食少纳呆
-
胃脘痞闷或胀痛伴食少纳呆属于老年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分型中哪一种( )
- A.肝胃不和证
- B.脾胃湿热证
- C.脾虚气滞证
- D.寒热错杂证
- E.脾胃虚寒证
-
根据老年人消化不良的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本病属于( )范畴
- A.痞满
- B.中气下陷
- C.气血不足
- D.脾肾阳虚
- E.呃逆
-
DD是指( )
- A.器质性消化不良
- B.功能性消化不良
- C.消化性溃疡
- D.糜烂性胃炎
- E.胃溃疡
-
消化性溃疡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
- A.慢性病程
- B.有季节性
- C.有节律性上腹痛
- D.钡餐检查不见龛影
- E.胃镜检查:可见黏膜溃疡
-
下列关于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缓解症状
- B.根除溃疡
- C.促进溃疡愈合
- D.减少复发
- E.避免并发症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常用方法不包括( )
- A.金匮肾气丸
- B.四君子汤
- C.香砂六君子汤
- D.左金丸
- E.泻心汤
-
下列药物属于H+/K+ATP酶抑制剂的是( )
- A.泰胃美
- B.雷尼替丁
- C.法莫替丁
- D.奥美拉唑
- E.西咪替丁
-
上消化道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
- A.胃癌
- B.门脉高压
- C.胃溃疡
- D.十二指肠溃疡
- E.急性出血性胃炎
-
下列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对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最有效的是( )
- A.西咪替丁
- B.奥美拉唑
- C.硫糖铝
- D.前列腺素E2
- E.三甲二橼络合铋
-
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疼痛,最具特征性的是( )
- A.中上腹疼痛
- B.饥饿性疼痛
- C.反复发作性
- D.节律性疼痛
- E.长期疼痛
-
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特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出血后疼痛加重
- B.呕血常混有食物
- C.呕血呈酸性
- D.呕血常为咖啡色
- E.出血后可有发热及氮质血症
-
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分界点是( )
- A.幽门
- B.十二指肠球部
- C.空肠
- D.屈氏韧带
- E.回肠
-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
- A.厌食、消瘦
- B.恶心呕吐
- C.嗳气、反酸
- D.上腹疼痛
- E.呕血、黑便
-
下列不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作的因素的是( )
- A.秋季和冬季
- B.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 C.进食多量脂肪食物
- D.食用刺激胃黏膜的食物
- E.非甾体类消炎药
-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 )
- A.食管下段
- B.胃-空肠吻合口
- C.胃和十二指肠
- D.回盲部
- E.空肠
-
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
- A.胃窦大湾侧
- B.胃窦小弯侧
- C.胃体小弯侧
- D.小湾胃角附近
- E.胃底部
-
提示胃穿孔最有意义的根据是( )
- A.突然腹痛
- B.急性腹膜炎体征
- C.休克征象
- D.腹腔试验穿孔
- E.气腹征象
-
以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最重要的是( )
- A.食物的化学性因素
- B.食物的机械性因素
- C.药物的不良反应
- D.胃酸
- E.胃蛋白酶
-
下列描述不符合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的是( )
- A.在体力负荷、情绪激动时发生
- B.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 C.疼痛历时1-5分钟
- D.疼痛部位在左心前区
- E.疼痛放射至左肩及左上肢内侧
-
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性质是( )
- A.针刺样痛,反复发作
- B.闪电样抽搐,起止突然
- C.压榨样疼痛,伴窒息感
- D.刀割样疼痛,辗转呻吟
- E.尖锐样刺痛,咳时加剧
-
系列不属于心绞痛分型的是( )
- A.劳力性心绞痛
- B.心力衰竭
- C.混合性心绞痛
- D.变异型心绞痛
- E.卧位型心绞痛
-
下列疼痛不是心绞痛特点的是( )
- A.劳累诱发疼痛
- B.疼痛在胸骨后或心前区
- C.疼痛时间3-5分钟
- D.疼痛为针刺样痛
- E.含服硝酸甘油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