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执业兽医师模拟试题(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在尿素循环中,尿素由()产生。

    • A.鸟氨酸
    • B.精氨酸
    • C.瓜氨酸
    • D.半胱氨酸
    • E.蛋氨酸
  2. 氨基酸脱下的氨基通常以哪种化合物的形式暂存和运输()。

    • A.尿素
    • B.氨甲酰磷酸
    • C.谷氨酰胺
    • D.天冬酰胺
    • E.丙氨酸
  3. 参与尿素循环的氨基酸是()。

    • A.组氨酸
    • B.鸟氨酸
    • C.蛋氨酸
    • D.赖氨酸
    • E.色氨酸
  4. 脂肪酸的合成通常称作还原性合成,下列化合物属于该途径中的还原剂的有()。

    • A.NADP+
    • B.FAD
    • C.FADH2
    • D.NADPH
    • E.NADH
  5. 胆固醇是下列哪种化合物的前体分子()

    • A.辅酶A
    • B.泛醌
    • C.维生素A
    • D.维生素D
    • E.维生素E
  6. 转氨酶的辅酶是()。

    • A.NAD+
    • B.NADP+
    • C.FAD
    • D.磷酸吡哆醛
    • E.FMN
  7. 由3-磷酸甘油和酰基CoA合成甘油三酯的过程中,生成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

    • A.2-甘油单酯
    • B.1,2-甘油二酯
    • C.溶血磷脂酸
    • D.磷脂酸
    • E.酰基肉毒碱
  8. 为了使长链脂酰基从胞浆转运到线粒体内进行脂肪酸的B-氧化,所需要的载体为()。

    • A.柠檬酸
    • B.肉碱
    • C.酰基载体蛋白
    • D.a-磷酸甘油
    • E.CoA
  9. 磷酸戊糖途径的真正意义在于产生()的同时产生许多中间物(如核糖等)。

    • A.NADPH+H+
    • B.NAD+
    • C.ADP
    • D.CoASH
    • E.NADH
  10. 以干重计,脂肪比糖完全氧化产生更多的能量。下面最接近糖对脂肪的产能比例为()。

    • A.1:2
    • B.1:3
    • C.1:4
    • D.2:3
    • E.3:4
  11. 呼吸链的组成成分不包括()。

    • A.CoQ
    • B.不需氧脱氢酶
    • C.CoA
    • D.铁硫中心
    • E.细胞色素
  12. 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 A.a-磷酸甘油
    • B.丙酮酸
    • C.乳酸
    • D.乙酰CoA
    • E.生糖氨基酸
  13. 下列各中间产物中,()是磷酸戊糖途径所特有的。

    • A.丙酮酸
    • B.3-磷酸甘油醛
    • C.果糖-6-磷酸
    • D.1,3-二磷酸甘油酸
    • E.葡萄糖酸-6-磷酸
  14. 丙酮酸羧化酶是以下哪个途径的关键酶()。

    • A.糖异生
    • B.磷酸戊糖途径
    • C.胆固醇合成
    • D.血红素合成
    • E.脂肪酸合成
  15. 丙酮酸激酶是()途径的关键酶。

    • A.磷酸戊糖途径
    • B.糖异生
    • C.糖的有氧氧化
    • D.糖原合成与分解
    • E.糖酵解
  16. 糖的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 A.C02+H2O+ATP
    • B.乳酸
    • C.丙酮酸
    • D.乙酰CoA
    • E.磷酸丙糖
  17. 糖酵解是在细胞的()进行。

    • A.线粒体基质
    • B.胞液中
    • C.内质网膜上
    • D.细胞核内
    • E.高尔基体
  18. 正常情况下,大脑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 A.葡萄糖进行糖酵解氧化
    • B.脂肪酸氧化
    • C.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 D.磷酸戊糖途径
    • E.以上都是
  19. 变构剂调节的机理是()。

    • A.与活性中心结合
    • B.与辅助因子结合
    • C.与必需基团结合
    • D.与调节亚基或调节部位结合
    • E.与活性中心内的催化部位结合
  20. 细胞水平的调节通过下列机制实现,除外()。

    • A.激素调节
    • B.化学修饰
    • C.酶含量调节
    • D.变构调节
    • E.同工酶调节
  21. 乳酸脱氢酶(LDH)是一个由两种不同的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假定这些亚基随机结合成酶,这种酶有()同工酶。

    •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E.6种
  22. 关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影响必需基团解离状态
    • B.影响底物的解离状态
    • C.酶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挥最高活性
    • D.破坏酶蛋白的一级结构
    • E.影响辅酶解离状态
  23. 已知某酶的Km值为O.05mol/L,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的80%时底物的浓度应为()。

    • A.O.2mol/L
    • B.O.4mol/L
    • C.O.1mol/L
    • D.O.05mol/L
    • E.O.6mol/L
  24. 下列关于酶蛋白和辅助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蛋白或辅助因子单独存在时均无催化作用
    • B.一种酶蛋白只与一种辅助因子结合成一种全酶
    • C.一种辅助因子只能与一种酶蛋白结合成一种全酶
    • D.酶蛋白决定结合酶蛋白反应的专一性
    • E.辅助因子决定反应的种类和性质
  25. 米氏常数Km是一个用来度量()。

    • A.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
    • B.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
    • C.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
    • D.酶的稳定性常数
    • E.以上都不是
  26. 如果有一酶促反应,其[S]=1/2Km,则其反应速率应等于()Vmax。

    • A.O.25
    • B.O.33
    • C.O.50
    • D.O.67
    • E.O.75
  27. 辅基与酶的结合比辅酶与酶的结合更为()。

    • A.紧密
    • B.松散
    • C.专一
    • D.无规律
    • E.特异
  28. 酶促反应中决定酶专一性的部分是()。

    • A.酶蛋白
    • B.底物
    • C.辅酶或辅基
    • D.催化基团
    • E.辅基
  29. 全酶是指()。

    • A.酶的辅助因子以外的部分
    • B.酶的无活性前体
    • C.一种酶抑制剂复合物
    • D.一种具备了酶蛋白、辅助因子的酶
    • E.酶的辅蛋白以外的部分
  30. 酶原是没有活性的,这是因为()。

    • 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 B.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 C.缺乏辅酶或辅基
    • D.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 E.以上都不是
  31. 下面有关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 E.以上都不正确
  32. 下列关于酶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催化效率高
    • B.专一性强
    • C.作用条件温和
    • D.都有辅因子参与催化反应
    • E.具有可调节性
  33. 蛋白质的性质不包括()。

    • A.处于等电状态时溶解度最小
    • B.加入少量中性盐则溶解度增加
    • C.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加
    • D.有紫外吸收特性
    • E.与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物质
  34. 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为()。

    • A.三级结构
    • B.缔合现象
    • C.四级结构
    • D.变构现象
    • E.二级结构
  35. 氨基酸和蛋白质所共有的性质为()。

    • A.胶体性质
    • B.两性性质
    • C.沉淀反应
    • D.变性性质
    • E.双缩脲反应
  36.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A.一级结构改变
    • B.空间构象破坏
    • C.辅基脱落
    • D.蛋白质水解
    • E.以上都不是
  37. 下列不是蛋白质仪一螺旋结构特点的是()。

    • A.天然蛋白质多为右手螺旋
    • B.肽链平面充分伸展
    • C.每隔3.6个氨基酸螺旋上升一圈
    • D.每个氨基酸残基上升高度为O.15nm
    • E.每个氨基酸残基围绕螺旋中心轴旋转1OO。
  38. 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

    • A.离子键
    • B.氢键
    • C.疏水力
    • D.范德华力
    • E.以上都是
  39.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 A.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 C.蛋白质分子中多肽链的折叠和盘绕
    • D.多肽链中所有原子和基团在三维空间中的排布
    • E.亚基的种类、数目、空间排布以及相互作用
  40. 下列氨基酸中,有碱性侧链的是()。

    • A.脯氨酸
    • B.苯丙氨酸
    • C.异亮氨酸
    • D.赖氨酸
    • E.谷氨酸
  41. 肝脏中与含羟基、羧基毒物结合并解毒的主要物质是()。

    • A.硫酸
    • B.甘氨酸
    • C.谷氨酰胺
    • D.乙酰CoA
    • E.葡萄糖醛酸
  42. 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是()。

    • A.H+
    • B.K+
    • C.Na+
    • D.Mg2+
    • E.Ca2+
  43. 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

    • A.全部是L-型
    • B.全部是D-型
    • 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
    • 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
    • E.以上都不是
  44. 只出现在DNA分子中的碱基是()。

    • A.腺嘌呤(A)
    • B.尿嘧啶(U)
    • C.鸟嘌呤(G)
    • D.胞嘧啶(C)
    • E.胸腺嘧啶(T)
  45. 在脂肪动员过程中催化脂肪水解的酶是()。

    • A.硫酯酶
    • B.磷脂酶
    • C.脂酰基转移酶
    • D.脂蛋白脂肪酶
    • E.激素敏感脂肪酶
  46. 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 A.调节动物机体的酸碱平衡
    • B.在动物肌肉中贮存磷酸肌酸
    • C.满足动物机体大部分的ATP需求
    • D.在动物缺氧时迅速提供所需的能量
    • E.为动物机体提供糖异生的原料——乳糖
  47. 生物体内“通用能量货币”是指()。

    • A.ATP
    • B.UTP
    • C.GTP
    • D.CTP
    • E.dATP
  48. 有机磷杀虫剂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属于()。

    • A.竞争性抑制
    • B.不可逆抑制
    • C.可逆性抑制
    • D.非竞争性抑制
    • E.反竞争性抑制
  49. 生物膜内能调节其相变温度的成分是()。

    • A.水
    • B.Na+
    • C.糖类
    • D.胆固醇
    • E.膜蛋白
  50. 在临床化验中,常用于去除血浆蛋白质的化学试剂为()。

    • A.丙酮
    • B.硫酸铵
    • C.醋酸铅
    • D.稀盐酸
    • E.三氯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