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执业兽医考试水生动物题库精选(预习)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虹鳟苗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膨胀,鳍基部和腹部发红、充血,肛门拖线状粪便,大量死亡。病理显示胰、肾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球状病毒颗粒。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 B.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 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 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
  2. 水温10℃,牙鲆幼鱼体色发黑,昏睡,眼球突出,鳃贫血,眼眶四周及口腔上颌充血,胸鳍基部皮肤出血,肌肉、内脏出血。病原主要侵袭脾、胸腺等组织。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C)

    • A.大菱鲆疱疹病毒
    • 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 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 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3. 水温10℃,虹鳟幼鱼大量死亡,病鱼昏睡或阵发性狂游。眼球突出,鳃苍白,鳍基点状出血,肛门处拖有粘液便。水温升高到15℃后死亡明显下降。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传染性胰脏坏死病
    • B.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
    • C.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 D.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
  4. 水温24℃发病七星鲈幼鱼体色发黑,昏睡,体表和鳍条出血,鳃灰白色;解剖脾肾肿大,脾病理切片可见异常肥大细胞。该病毒最可能的病原是(B)

    • A.淋巴囊肿病毒
    • B.真鲷虹彩病毒
    • C.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 D.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5. 9月,病鱖在池边无目标游动。剖检可见肝脏偏白且有淤血点,肠内充满黄色粘液,脾、肾肿大。同池混养的草鱼无异常。诊断最适宜的取样的部位是(D)

    • A.肝
    • B.脑
    • C.肠
    • D.脾
  6. 水温28℃,牛蛙头低垂、不动、不吃食、便血;头部、嘴周围、背、腹、腿和脚趾等处可见粉红色溃疡,由病灶处分离到格兰阴性细菌。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B)

    • A.无乳链球菌
    • B.嗜水气单胞菌
    • C.迟缓爱德华菌
    • D.脑膜炎败血伊莉莎白菌
  7. 5月,养殖鲤厌食,在水中头朝下、尾朝上呈无方向感游动。鱼体皮肤上出现苍白的斑块,鳃丝腐烂。病鱼1-2天后发生大量死亡。该病最可能诊断是()

    • A.烂鳃病
    • B.鲤痘疮病
    • C.鲤春病毒血病
    • D.锦鲤疱疹病毒病
  8. 长毛对虾附肢变红,头胸部鳃区变黄,鳃丝肿胀,重症者溃烂、甚至死亡。改善环境条件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治疗该病的药物制剂是()

    • A.硫酸锌粉
    • B.地克珠利粉
    • C.氟苯尼考粉
    • D.盐酸氯苯胍粉
  9. 越冬鲤身体两侧和腹部鳞片脱落、出血发炎,鳍基部充血,蛀鳍,上下颌及鳃盖部分充血发红。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柱状黄杆菌
    • B.荧光假单胞菌
    • C.迟缓爱德华菌
    • D.白皮假单胞菌
  10. 凡纳滨对虾仔虾全身淡红,壳软,尾扇和游泳足鲜红。数天后病虾角质层上皮多处具不规则黑色斑点。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桃拉综合症
    • B.白斑综合症
    • C.对虾杆状病毒病
    • D.传染性肌肉坏死病
  11. 6月下旬,网箱养殖大黄鱼蹭网,体表粘液增多,有白斑。镜检可见3-5mm椭圆形、具前后吸盘的虫体。该病原可能的病原是()

    • A.指环虫
    • B.本尼登虫
    • C.多子小瓜虫
    • D.刺激隐核虫
  12. 中国明对虾厌食、空胃,体色发红,头胸甲易剥离。鳃丝压片,台盼蓝—伊红(T-E)染色可见细胞核显著膨大。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桃拉综合症病毒
    • B.白斑综合症病毒
    • C.肝胰腺细小病毒
    • D.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13. 鲢腹部膨大,内脏萎缩;剖检腹腔有大量胞囊。胞囊内可见近似圆形、具2个极囊、无嗜碘泡的虫体。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鲢典泡虫
    • B.鲢四极虫
    • C.鲢旋缝虫
    • D.时珍黏体虫
  14. 春季,一龄鲤皮肤及鳃分泌大量粘液,体表形成淡白色粘液层。低倍镜镜检体表刮片可见卵圆形虫体,具纤毛及漏斗状口管。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车轮虫
    • B.斜管虫
    • C.杯体虫
    • D.多子小瓜虫
  15. 水温15℃,发病鲮鱼苗体表粘液增多形成浅白色粘液层,病灶充血、发炎和糜烂。高倍镜镜检体表水浸片可见后端具两根鞭毛的卵形虫体。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隐鞭虫
    • B.锥体虫
    • C.艾美虫
    • D.鱼波豆虫病
  16. 8月,草鱼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鳃苍白无血色,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肉眼可见鳃丝末端内侧有乳白色虫体。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鱼虱病
    • B.中华鳋病
    • C.锚头鳋病
    • D.长棘吻虫
  17. 春季,罗非鱼游动异常,食欲减退。体表出现灰白色棉毛絮状物,镜检可见大量管型无横隔菌丝。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水霉
    • B.鳃霉
    • C.毛霉
    • D.丝囊霉
  18. 草鱼鱼种消瘦,于水面离群独游,口常张开,伴有恶性贫血症状。剖检肠道可见白色带状、分节虫体,头节有两个深沟。该病的病原最可能是()

    • A.舌型绦虫
    • B.头槽绦虫
    • C.鲤蠢绦虫
    • D.双线绦虫
  19. 团头鲂鱼苗闭口不食。病鱼游动无力,集群下风处。解剖病鱼肠道可见口吸盘略小于腹部吸盘的卵圆形虫体。另查,池塘中有大量田螺。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

    • A.双血吸虫
    • B.侧殖吸虫
    • C.双阴道虫
    • D.血居吸虫
  20. 7月,鲢烦躁不安,食欲减退,身体瘦弱,体表发红。肉眼可见细针状虫体头部插入鱼体肌肉、鳞下,虫体大部分露在鱼体外部。病鱼的病原最可能是()

    • A.鯴
    • B.中华鳋
    • C.锚头鳋
    • D.长棘吻虫
  21. 叶轮式增氧机的增氧方式是()

    • A.充气式
    • B.换水式
    • C.重力跌水式
    • D.机械增氧式
  22. 鲤的氧阈范围是()

    • A.0.2-0.3mg/L
    • B.0.4-0.6mg/L
    • C.1.0-2.0mg/L
    • D.3.0-4.0mg/L
  23. 引起养殖池塘PH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温
    • B.盐度
    • C.生物活动
    • D.空气中CO2分压
  24. 中性天然水体的PH范围是()

    • A.5.0-6.0
    • B.6.5-8.0
    • C.8.5-10.0
    • D.10.0以上
  25. 黄河汛期出现“流鱼”现象的主要原因()

    • A.PH降低
    • B.溶解氧降低
    • C.水温升高
    • D.河水含沙量高
  26. 属于广盐性的鱼类是()

    • A.鲢
    • B.鳙
    • C.草鱼
    • D.虹鳟
  27. 盐度耐受幅为0-34的鱼类是()盐度制表总结

    • A.真鲷
    • B.大菱鲆
    • C.七星鲈
    • D.大黄鱼
  28. 绿藻大量繁殖但未老化时,池塘水色是()

    • A.红色
    • B.墨绿色
    • C.黄褐色
    • D.酱油色
  29. 某池塘透明度为0.4米时,池塘溶解氧产耗的补偿深度范围是()

    • A.0.2-0.25米
    • B.0.4-0.5米
    • C.0.8-1.0米
    • D.1.6-2.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