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综合应用科目)专项备考卷一
-
牛海绵状脑病又称为( )
- A.牛肺疫
- B.红鼻病
- C.牛出血性败血症
- D.疯牛病
- E.牛结核
-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 )
- A.牛肺疫
- B.红鼻病
- C.牛出血性败血症
- D.疯牛病
- E.牛结核
-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又称为( )
- A.牛肺疫
- B.红鼻病
- C.牛出血性败血症
- D.疯牛病
- E.牛结核
-
筛选敏感药物需进行
- A.分离培养
- B.药敏试验
- C.中和试验
- D.凝集试验
- E.分子生物学试验
-
该病的病原是
- A.致病性大肠杆菌
- B.溶血性大肠杆菌
- C.副伤寒沙门氏菌
- D.多杀性巴氏杆菌
- E.C群兽疫链球菌
-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 )
- A.牛肺疫
- B.红鼻病
- C.牛出血性败血症
- D.疯牛病
- E.牛结核
-
其胸腰部易发部位为( )
- A.第3胸椎--第5腰椎
- B.第3胸椎--第6腰椎
- C.第11胸椎--第13腰椎
- D.第8胸椎--第6腰椎
- E.第9胸椎--第6腰椎
-
(题干)某农户送来56日龄死猪两只,外观腹部皮肤有红色的紫斑。具主述,该2只死猪前一天下午都正常,第2天死于圈内。另外,还有两只病猪,经兽医检查体温40.5--41.5℃,病猪精神沉郁,食少,被毛粗乱,有一只猪不能站立,倒地脚呈划水样运动,叫声嘶哑。剖检主要表现,小肠黏膜广泛充血、出血,肺水肿、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该病可能是
- A.仔猪副伤寒
- B.猪丹毒
- C.仔猪水肿病
- D.猪肺疫
- E.猪链球菌病
-
本病X线检查显示( )
- A.椎间隙正常
- B.椎间孔变大
- C.椎间隙变大无钙化
- D.椎间隙狭窄并钙化
- E.脊髓造影病变部脊索变粗
-
快速确认该病扁桃体中病毒的方法是( )
- A.接种细胞
- B.血凝试验
- C.病料接种家兔
- D.病料接种小鼠
- E.免疫荧光试验
-
(题干)犬,由于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临床上主要表现以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其颈椎的易发部位为( )
- A.第1--2颈椎
- B.第2--4颈椎
- C.第4--5颈椎
- D.第5--6颈椎
- E.第6--7颈椎
-
治疗本病静脉注射的适宜药物是( )
- A.维生素氏2
- B.碳酸氢钠
- C.硫酸镁
- D.洋地黄
- E.磺胺嘧啶钠
-
(题干)某猪场哺乳猪和保育猪体温升高,耳部和臀部皮肤发紫且有出血点等,病情很快蔓延,亡,病死率达30%。剖检病猪可见喉头和膀胱出血,脾脏边缘梗死,扁桃体有坏死灶。为防止该病在猪场内扩散,对未发病猪群采取的最适措施是( )
- A.环境消毒
- B.加强营养
- C.停止引种
- D.淘汰病猪
- E.全群紧急免疫接种
-
进一步检查,发现部分新生仔猪出现先天性震颤。该病可能是( )
- A.猪瘟
- B.伪狂犬病
- C.乙型脑炎
- D.猪细小病毒病
- E.猪圆环病毒病
-
叩诊左侧胸部可能出现( )
- A.破壶音
- B.金属音
- C.水平浊音
- D.大面积浊音区
- E.局灶性浊音区
-
(题干)奶牛,3岁,精神沉郁,反刍,嗳气减少,前胃弛缓,产奶量下降,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呈明显腹式呼吸。叩诊胸部敏感,咳嗽。左侧胸下部听诊呼吸音微弱,有拍水音。对该病的初步诊断是( )
- A.胸膜炎
- B.气胸
- C.膈疝
- D.心包炎
- E.膈肌痉挛
-
(题干)某3-4月龄育肥猪群,消瘦,顽固性腹泻,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剖检见结肠壁有大量结节,肠腔内有大量长8--11m的线状虫体。该病是
- A.蛔虫病
- B.食道口线虫
- C.肾虫病
- D.旋毛虫病
- E.后圆线虫
-
治疗该病可选用的药物是
- A.丙硫咪哇
- B.三氮脒
- C.吡喹酮
- D.地克珠利
- E.拉沙里菌素
-
(题干)一群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死亡病鸡的肉眼病变主要有纤维素性心包炎、纤维素性肝周炎和纤维素性气囊炎。心包炎表现为心包积液,心包膜混浊、增厚,内有渗出物与心肌粘连;肝周炎表现肝脏肿大,表面有纤维素渗出物,整个肝脏被纤维素性薄膜包裹;气囊混浊,有纤维素渗出物,气囊壁增厚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低致病性禽流感
- B.急性型禽出血性败血症
- C.急性败血型大肠杆菌病
- D.鸡慢性呼吸道病
- E.禽副伤寒
-
如要进一步确诊,常采用
- A.病毒分离鉴定
- B.细菌分离鉴定
- C.血液学检查
- D.免疫学检测
- E.病理剖检
-
预防该病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是
- A.药物
- B.干扰素
- C.疫苗
- D.血清
- E.消毒
-
该病证的治则为
- A.消食止泻
- B.温中散寒
- C.补脾益气
- D.行气和血
- E.清热燥湿
-
治疗该病症宜选用的基础方剂为
- A.橘皮散
- B.保和丸
- C.郁金散
- D.猪苓散
- E.补中益气
-
下列局部麻醉方法中,不能用普鲁卡因的是()。
- A.浸润麻醉
- B.传导麻醉
- C.蛛网膜下隙麻醉
- D.硬膜外麻醉
- E.封闭疗法
-
(题干)京巴犬,3岁,患病6月余,体瘦毛焦,食少,久泻不止,粪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该病可辨证为
- A.冷肠泄泻
- B.脾虚泄泻
- C.温热泄泻
- D.温热痢疾
- E.虚寒痢疾
-
细菌在组织内扩散,与其相关的毒力因子是()。
- A.菌毛
- B.荚膜
- C.外毒素
- D.内毒素
- E.透明质酸酶
-
急性猪丹毒的脾脏病变属于()
- A.急性脾炎
- B.慢性脾炎
- C.坏死性脾炎
- D.化脓性脾炎
- E.出血性梗死
-
在冬季较易发生,以大小猪下痢为主的传染病是
- A.猪痢疾
- B.猪大肠杆菌病
- C.仔猪副伤寒
- D.猪高热病
- E.猪传染性胃肠炎
-
鸭瘟又称为( )
- A.鸭病毒性肝炎
- B.鸭病毒性肠炎
- C.番鸭细小病毒病
- D.鸭浆膜炎
- E.禽霍乱
-
猪食盐中毒出现神经症状时,治疗时应
- A.禁止饮水
- B.大量灌水
- C.少量多次饮水
- D.少量饮用生理盐水
- E.自由饮水
-
当前可通过气雾免疫预防的疾病是( )
- A.新城疫
- B.马立克氏病
- C.产蛋下降综合征
- D.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 E.传染性法氏囊病
-
下列哪项物质用0.3%~0.5%甲醛溶液37℃处理后, 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能保留良好的抗原性?
- A.外毒素
- B.类毒素
- C.内毒素
- D.抗毒素
-
下列几种情况中,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生物素缺乏
- B.胆碱缺乏
- C.维生素B1缺乏
- D.维生素E缺乏
- E.饲料发霉变质
-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 A.饲料
- B.水
- C.工具
- D.人员
- E.吸血昆虫
-
犬,10岁,因胸部食道阻塞,需施胸部食道手术,用吸入麻醉维持。就麻醉安全性而言,宜选用的麻醉剂是
- A.氧化亚氮
- B.异氟醚
- C.安氟烷
- D.甲氧氟烷
- E.氟烷
-
静脉出血的颜色是( )。
- A.白色
- B.蓝色
- C.黄色
- D.暗红色
- E.鲜红色
-
母犬,10岁,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血糖浓度为10mol/L。有效的治疗药物是()
- A.肌苷
- B.干扰素
- C.胰岛素
- D.生理盐水
- E.25%葡萄糖
-
某动物,6岁,4至11月出现6次发情,均未配种;12月至次年3月未发情。具有该发情特点的动物是
- A.奶牛
- B.山羊
- C.马
- D.犬
- E.猫
-
下列物质口服有利于铁剂吸收的是( )。
- A.维生素C
- B.牛奶
- C.茶
- D.咖啡
- E.氢氧化铝
-
猪维生素氏缺乏症的症状不包括( )
- A.结膜炎
- B.脂溢性皮炎
- C.鬃毛脱落
- D.步态强据
- E.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疫病病种名录由_______规定并公布( )。
- A.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 B.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卫生部门
- C.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
- D.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 E.乡级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
-
某群保育猪体温升高,耳尖皮肤发紫,呼吸困难,剖检病猪肺脏见间质性肺炎。肺勻浆接种Marcl45细胞后出现细胞病变。该病最可能是( )
- A.猪瘟
- B.猪支原体肺炎
- C.猪伪狂犬病
- D.猪圆环病毒病
- 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某奶牛,突然发病,腹围迅速增大,左肷窝明显突出,隆起高于髋结节触诊左腹壁紧张而富有弹性,听诊瘤胃蠕动音消失;呼吸高度困难,张口喘气,每分钟呼吸数达83次;病牛惊恐不安,时而回头顾腹,时而后肢踢腹,起卧不安。很快出现眼结膜发绀,行走摇晃。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前胃弛缓
- B.急性瘤胃臌气
- C.创伤性网胃炎
- D.瘤胃积食
- E.急性肺炎
-
亚硝酸盐中毒的猪,可出现皮肤发紫,呼吸极度困难,这是因为()。
- A.呼吸中枢受毒害
- B.呼吸肌麻痹
- C.呼吸道堵塞
- D.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
- E.血液C02过低
-
马感染圆线虫病是由于( )。
- A.吞食了感染性虫卵
- B.吞食了感染性幼虫
- C.吞食了感染性成虫
- D.吞食了中间宿主
- E.感染性幼虫经皮肤钻入体内
-
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是( )。
- A.可待因
- B.右美沙芬
- C.喷托维林
- D.苯丙哌林
- E.碘化钾
-
下列不属于外寄生虫的是
- A.软蜱
- B.华枝睾吸虫
- C.疥螨
- D.痒螨
- E.硬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