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8年乡村医生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资料(含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引起 ( )

    • A.亚急性中毒
    • B.慢性中毒
    • C.急性中毒
  2. 为防止高温场所人员中暑,多饮以下哪种水最好?( )

    • A.纯净水
    • B.汽水
    • C.淡盐水
  3. 下列哪种化学物品与人体接触不会导致灼伤?( )

    • A.氯化钠
    • B.硝酸
    • C.电石
  4. 下列哪种职业病属于尘肺病?( )

    •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
    • B.黑变病
    • C.矽肺
  5. 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组织是( )

    • A.上一级的卫生行政部门
    • B.当地的法院
    • C.卫生监督执法部门
    • D.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所组织的专家鉴定组
    • E.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卫生局所组织的专家鉴定组
  6. 油漆工接触最多的有害物质是( )

    • A.石棉
    • B.放射性物质
    • C.溶剂
  7. 下面哪种属于医疗事故( )

    • A.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 B.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 C.非法行医,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 D.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E.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
  8. 我国目前所推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 )

    • A.基本医疗保险
    • B.大病医疗保险
    • C.新型合作医疗
    • D.国家购买保险
    • E.私人筹资保险
  9. 《执业医师法》所称医师是( )

    • A.医学本科毕业的医务人员
    • B.医学专科以上毕业的医务人员
    • C.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 D.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
    • E.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
  10. 卫生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

    • A.卫生规划
    • B.医院内部质量管理
    • C.准入
    • D.卫生经济调控
    • E.促进公平竞争
  11. 下面哪个不是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特点( )

    • A.广泛覆盖
    • B.合理分担
    • C.按需提供
    • D.统账结合
    • E.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
  12. 由国家通过法制强制实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 )

    • A.自愿医疗保险
    • B.商业医疗保险
    • C.社会医疗保险
    • D.国家医疗保险
    • E.集体医疗保险
  13. 我国的卫生事业的性质是( )

    • A.政府实行福利政策的事业
    • B.政府实行社会公益事业
    • C.政府许可的盈利性的事业
    • D.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 E.政府通过购买形式为人民提供服务的事业
  14. 卫生系统的功能有( )

    • A.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
    • B.卫生服务提供
    • C.卫生服务提供与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
    • D.公平对待所有人
    • E.卫生服务提供、公平对待所有人与满足人群非卫生服务的期望
  15. 卫生组织机构包括( )

    • A.医院和卫生行政组织
    • B.卫生行政组织和预防保健组织
    • C.卫生服务组织和卫生行政组织
    • D.群众性卫生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
    • E.卫生行政组织、群众性卫生组织和卫生服务组织
  16. 我国的卫生系统主要包括( )

    • A.卫生服务
    • B.医疗保障
    • C.疾病预防与卫生执法
    • D.医疗服务
    • E.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和卫生执法监督
  17. 以下不属于健康公共政策的是( )

    • A.规定开车系安全带
    • B.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 C.提高烟草价格
    • D.禁止给青少年出售烟草
    • E.个人收入调节税
  18.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什么道理( )

    • A.人的行为具有生物性
    • B.个体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重大
    • C.人的行为具有选择性
    • D.人的行为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 E.以上都对
  19. 家庭对家庭成员健康的影响,在于( )

    • A.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
    • B.影响疾病的治疗、转归
    • C.家庭成员健康信念相互影响
    • D.家庭成员的行为、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健康
    • E.以上各条均影响家庭成员健康
  20. 以下对社会交往、人际关系与疾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 A.社会交往越少的人,疾病发生率越高。但这种关系受该疾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影响
    • B.社会交往与疾病发生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 C.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能影响许多疾病或症状的发生,缺乏特异性
    • D.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只影响精神病的发生
    • E.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不会影响疾病的恢复
  21. 导致我国人群死亡的前十位疾病的病因和疾病危险因素中,比例最高的是 ( )

    • A.行为生活方式
    • B.生物学因素
    • C.环境因素
    • D.卫生保健因素
    • E.以上都不是
  22.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 )

    • A.吸烟、饮酒、饮食、运动
    • B.行为方式、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C.病从口人、不良嗜好、品德败坏、屡教不改
    • D.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 E.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卫生保健服务设施差、服务质量低
  23. 以下哪点体现了人类行为的社会性( )

    • A.儿子仿效父亲抽烟
    • B.看见老虎赶快奔逃
    • C.性行为
    • D.寻找食物充饥
    • E.喜甜食
  24. 如果某人戒烟后得到了单位的奖励,他的同事也因此开始戒烟。反映的是一个什么现象( )

    • A.间接强化
    • B.自我强化
    • C.观察学习
    • D.自我控制
    • E.自我监测
  25. 以下哪一点体现了人类行为的生物性( )

    • A.行为与遗传有关
    • B.喜穿红衣服
    • C.迷恋歌星
    • D.集体锻炼
    • E.拒绝看病
  26. 健康促进的核心是( )

    • A.教育
    • B.行为改变
    • C.增权
    • D.环境改变
    • E.社会干预
    • F.C型行为
  27. 行为的5个要素是指( )

    • A.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动机、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 B.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结果
    • C.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动机、行为模仿、行为结果
    • D.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手段、行为模仿
    • E.行为主体、行为客体、行为环境、行为动机、行为结果
  28. 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 )

    • A.职业病
    • B.心血管疾病
    •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 D.脑卒中
    • E.糖尿病
  29. 以下哪一项重点在第一级预防,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

    • A.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
    • B.心脑血管疾病
    • C.肺癌
    • D.食物中毒
    • E.流感
  30. 健康促进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为( )

    • A.控烟、控酒、控高血压、控艾滋病、控性病
    • B.领导重视、各部门协调、人人参与、初级卫生保健、中西医结合
    • C.制定公共政策、创造支持环境、加强社区行动、发展个人技能、调整服务.
    • D.以农村为重点、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 E.以农村为重点、为人民健康服务、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
  31. 个体的免疫接种( )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
    • 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
    • E.以上均不是
  32. 公共卫生体系的支柱是( )

    • A.各级的医院
    • B.各级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
    • C.全科医疗服务机构
    • D.教育、体育促进机构和组织
    • E.妇幼保健机构
  33. 第二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

    • A.急性病
    • B.慢性病
    • C.传染病
    • D.常见病
    • E.地方病
  34. 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

    • A.传染病
    • B.急性病
    • C.常见病
    • D.慢性病
    • E.血吸虫病
  35. 预防医学经历了( )

    • A.个体医学一群体一预防医学的阶段
    • B.个体一群体一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
    • C.个体一群体一社区医学阶段
    • D.群体一大卫生一社会医学阶段
    • E.个体一群体一社会医学阶段
  36. 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 )

    •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
    • 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
    • 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
    • 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37. 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早阶段
    • B.第二级预防
    • C.第三级预防
    •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38. 生态健康模式是( )

    • A.环境一健康
    • B.环境一人群
    • C.环境一生物
    • D.环境一人群一健康
    • E.环境一生物一健康
  39. 预防医学是( )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 B.医学的基础学科
    •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
    • 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40. 预防医学的对象是( )

    • A.个体
    • B.病人
    • C.健康人
    • D.确定的群体
    •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41. 住宅设计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

    • A.保温与隔热
    • B.遮阳与采暖
    • C.通风换气
    • D.经常性卫生监督
  42. 办公场所的主要特点 ( )

    • A.工作人员密集、停留时间短、流动性较大
    • B.工作人员密集、停留时间长、流动性较大
    • C.工作人员相对集中、停留时间长、流动性较小
    • D.工作人员相对集中、停留时间短、流动性较大
  43. 居室细菌学评价的最常用指标是 ( )

    • A.金黄色葡萄球菌数
    • B.肺炎球菌数
    • C.细菌总数
    • D.结核杆菌数
  44.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要求,室内CO2浓度日平均值( )

    • A.≤0.1%
    • B.≤1.0%
    • C.≤0.5%
    • D.≤1.5%
  45. 室内氡主要来自 ( )

    • A.房屋地基及建筑材料
    • B.吸烟
    • C.家用化学品
    • D.燃料的燃烧
  46. 尘螨是家庭室内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之一,常隐藏在 ( )

    • A.床铺、家具和地毯
    • B.淋浴器、洗衣机
    • C.加湿器、水龙头
    • D.微波炉、计算机
  47. 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中含有大量( )等污染物。

    •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苯、甲苯
    • B.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氯乙烯、氡
    • C.一氧化碳、甲醛、苯、甲苯、二甲苯
    • D.甲醛、苯、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氡
  48. 热交换可用公式:S=M±C±R—E表示,当机体产热小于散热量时 ( )

    • A.S=O
    • B.S>0
    • C.S≥0
    • D.S<0
  49. 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是 ( )

    • A.脉搏
    • B.体温
    • C.出汗量
    • D.皮温
  50. 室内外存在同类污染物发生源时,该污染物的 ( )

    • A.室内浓度往往是低于室外浓度
    • B.室内浓度往往是与室外浓度相等
    • C.室内浓度往往是高于室外浓度
    • D.室内浓度往往与室外浓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