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技术综合能力》重点题库练习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火力发电厂下列( )区域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 A.主厂房区
    • B.点火油罐区
    • C.贮氧罐区
    • D.贮煤场区
  2. 除敞开式汽车库以外,()汽车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A.Ⅰ类汽车库
    • B.Ⅰ类修车库
    • C.Ⅱ类地下汽车库
    • D.高层汽车库以及机械式立体汽车库、复式汽车
  3. 燃煤电厂厂区重点防火区域为()。

    • A.配电装置区
    • B.点火油罐区
    • C.贮氧罐区
    • D.材料库区
  4. Ⅳ类汽车库、Ⅲ、Ⅳ类修车库,当采用集中采暖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墙采暖,但其( )严禁设在汽车库、修车库内。

    • A.炉门
    • B.节风门
    • C.除灰门
    • D.燃料
  5. 下列建筑中,消防用电负荷应为一级的是()。

    • A.I 类汽车库
    • B.I 类修车库
    • C.机械停车设备
    • D.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电梯
  6. 可燃气体(蒸气)只有达到一定(),遇着火原才会发生燃烧(爆炸)。

    • A.浓度
    • B.温度
    • C.湿度
    • D.程度
  7. 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原子。

    • A.碳
    • B.碳、氢
    • C.氢
    • D.氮、碳
  8. 木材在()燃烧产物中的产生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

    • A.90~180℃
    • B.1200~2200℃
    • C.200~500℃
    • D.200~280℃
  9. 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

    • A.燃烧
    • B.自燃
    • C.阴燃
    • D.闪燃
  10. 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固体。

    • A.易燃
    • B.难燃
    • C.可燃
    • D.自燃
  11. ()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 A.预混燃烧
    • B.蒸发燃烧
    • C.分解燃烧
    • D.扩散燃烧
  12. 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燃烧,均属( )。

    • A.蒸发燃烧
    • B.预混燃烧
    • C.分解燃烧
    • D.均相燃烧
  13. 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可能转变为()。

    • A.有焰燃烧
    • B.无焰烧烧
    • C.自燃
    • D.闪燃
  14.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态下进行,并出现( )。

    • A.火花
    • B.火焰
    • C.烟雾
    • D.高温
  15.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 A.混合时间
    • B.混合浓度
    • C.混合状况
    • D.混合方式
  16. 不管何种形式的点火能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才能引起燃烧反应。

    • A.浓度
    • B.密度
    • C.强度
    • D.速度
  17.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过程。

    • A.热辐射
    • B.热对流
    • C.热传导
    • D.热传播
  18. 热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现象,叫做()。

    • A.热传导
    • B.热对流
    • C.热辐射
    • D.热传播
  19.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 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 A.易损
    • B.易燃
    • C.易分解
    • D.易反应
  20. 热通过流动介质将热量由空间中的一处传到另一处的现象叫做( )。

    • A.对流
    • B.传导
    • C.辐射
    • D.照射
  21. B类火灾是指()引起的火灾。

    • A.可燃固体
    • B.可燃液体
    • C.可燃气体
    • D.核物质
  22. 热传播除了火焰直接接触外,还有三个途径,即传导、对流和( )。

    • A.照射
    • B.加热
    • C.烘烤
    • D.辐射
  23. ()起火属于A类火灾。

    • A.棉花
    • B.汽油
    • C.氢气
    • D.钾
  24. 按照爆炸的(),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炸、爆震。

    • A.过程
    • B.产物
    • C.条件
    • D.变化传播速度
  25. 氢气的爆炸浓度下限为()。

    • A.3、5%
    • B.9、0%
    • C.11、5%
    • D.15、0%
  26. 按爆炸物质在()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 A.爆炸条件
    • B.爆炸产物
    • C.爆炸后果
    • D.爆炸过程
  27. ()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 A.爆炸
    • B.闪燃
    • C.自燃
    • D.着火
  28. 蜡烛的燃点是()℃。

    • A.70
    • B.100
    • C.190
    • D.500
  29. 固体可燃物由于其分子结构的复杂性,物理性质的不同,其燃烧方式也不同,有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四种。

    • A.闪燃
    • B.自燃
    • C.着火
    • D.阴燃
  30. ()、磷、钾等单质固体物质着火原先熔融,后燃烧。

    • A.硫
    • B.沥青
    • C.石蜡
    • D.松香
  31. 在列入管理的335种腐蚀品中,约有( )的腐蚀品具有火灾危险性。

    • A.13%
    • B.33%
    • C.53%
    • D.83%
  32. 二级酸性腐蚀品能使动物皮肤在( )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 A.2
    • B.4
    • C.6
    • D.8
  33. 大多数氧化剂和( )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剧毒气体。

    • A.爆炸品
    • B.强酸液体
    • C.碱性物体
    • D.易燃液体
  34. 漂白粉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 )。

    • A.氢
    • B.氯
    • C.氨
    • D.甲烷
  35. 一级酸性腐蚀品能使动物皮肤在( )分钟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

    • A.3
    • B.5
    • C.7
    • 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