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6二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重点知识试题及答案(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检查管材、管道连接件的外观质量时主要查看(  )。

    • A.镀锌层是否有脱落、破损等缺陷
    • B.螺纹连接管道连接件是否有缺螺纹、断螺纹等现象
    • C.法兰密封面是否有缺损、裂痕
    • D.密封垫片是否完好无划痕
    • E.是否涂刷防锈漆
  2. 下列部位或场所中,(  )应设置指示疏散方向的消防应急标志灯。

    • A.疏散走道拐弯处
    • B.疏散楼梯间
    • C.超过20m的直行走道、超过1om的袋形走道
    • D.避难层
    • E.会议室
  3. 下列部位或场所中,(  )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灯。

    • A.疏散走道
    • B.楼梯间、前室
    • C.消防控制室
    • D.配电室
    • E.库房
  4. 高层建筑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部位有(  )。

    • A.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
    • B.采用自然排烟措施的防烟楼梯问,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 C.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 D.封闭避难层(间)
    • E.人员较多的房间
  5. 下列场所中,(  )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用防止回流的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 A.厨房
    • B.浴室
    • C.厕所
    • D.排风主管道
    • E.排烟主管道
  6. 不是阴燃的条件是()。

    • A.空气不流通
    • B.加热温度较低
    • C.可燃物含水分较多
    • D.与氧化剂接触
  7. 有机可燃物火焰的明亮程度和颜色主要由火焰中的()来确定。

    • A.含氧量
    • B.碳粒子
    • C.含氢量
    • D.烟浓度
  8. 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燃烧时由分解或蒸发出的气体 形成火焰,一般为()。

    • A.扩散火焰
    • B.预混火焰
    • C.分解火焰
    • D.蒸发火焰
  9. 正在燃烧的可燃气体(蒸气)所占据的发光、放热的空间范围称为()。

    • A.焰心
    • B.内焰
    • C.外苗
    • D.火焰
  10. 含碳量在()以上的可燃物,燃烧时产生显光,并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

    • A.10%
    • B.30%
    • C.40%
    • D.60%
  11. 以下()不是可燃气体。

    • A.液化石油气
    • B.甲烷
    • C.乙炔
    • D.氯气
  12. 含氧量在()以上的可燃物质燃烧时,发出不显光的火焰。

    • A.15%
    • B.17%
    • C.50%
    • D.70%
  13. 某些固体可燃物的蒸气压非常小或者难于发生热分解,当氧气包围物质的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火焰燃烧,即()。

    • A.表面燃烧
    • B.放射燃烧
    • C.蒸发燃烧
    • D.扩散燃烧
  14. 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原子。

    • A.碳
    • B.碳、氢
    • C.氢
    • D.氮、碳
  15. ()、石蜡、松香等物质先熔融,后蒸发成蒸气,分解、氧化燃烧。

    • A.沥青
    • B.金属钾
    • C.电石
    • D.黄磷
  16. 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的不同,燃烧可分为两大类。

    • A.混合时间
    • B.混合浓度
    • C.混合状况
    • D.混合方式
  17. ()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 A.预混燃烧
    • B.蒸发燃烧
    • C.分解燃烧
    • D.扩散燃烧
  18. 在很多燃烧现象中,燃烧速度是由物质的扩散()决定的。

    • A.速度
    • B.密度
    • C.强度
    • D.浓度
  19. 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 A.易损
    • B.易燃
    • C.易分解
    • D.易反应
  20. 按爆炸物质在()中的变化,可分为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和核爆炸。

    • A.爆炸条件
    • B.爆炸产物
    • C.爆炸后果
    • D.爆炸过程
  21. ()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

    • A.爆炸
    • B.闪燃
    • C.自燃
    • D.着火
  22. 燃点低于( )℃的固体称为易燃固体。

    • A.100
    • B.300
    • C.500
    • D.1000
  23. 目前常见的、用途较广的危险物品有( )余种。

    • A.500
    • B.1000
    • C.2000
    • D.3000
  24. 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 ),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 A.越高
    • B.越低
    • C.大于45℃
    • D.等于45℃
  25.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上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这种现象叫做( )。

    • A.闪燃
    • B.瞬燃
    • C.闪点
    • D.爆闪
  26. 根据闪点可将燃烧液体分为两类,闪点大于( )℃的称为可燃液体。

    • A.30
    • B.45
    • C.55
    • D.70
  27. 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是()。

    • A.在一定条件下有阻燃作用
    • B.引起人员中毒、窒息
    • C.影响视线
    • D.成为火势发展、蔓延的因素
  28. 各级公安消防部队应当建立消防水源设施和()档案资料。

    • A.供水方式
    • B.供水状况
    • C.供水途径
    • D.供水能力
  29. 室外消火栓按其设置方式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地下式消火栓和()。

    • A.墙式消火栓
    • B.消防竖管
    • C.消防上水鹤
    • D.水泵结合器
  30. 沙林属于哪类毒剂()。

    • A.神 经 性 毒 剂
    • B.窒 息 性 毒 剂
    • C.糜 烂 性 毒 剂
    • D.全身中毒性毒剂
  31. 某火场周边水源缺乏,水源距火场约1500米,最好采取()方式供水。

    • A.接力供水
    • B.运水
    • C.并联供水
    • D.耦合供水
  32. 沙林事件特点为()。

    • A.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和处置难度大。
    • B.扩散迅速,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和污染环境,洗消困难。
    • C.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易造成人员中毒伤亡和污染环境。
    • D.突发性强,危害大;易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易造成交叉感染;政治影响大和救援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