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消防工程师复习试题练习卷一《消防技术综合能力》
-
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及格—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
- A.70
- B.80
- C.90
- D.100
-
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优秀—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为( ) %
- A.70
- B.80
- C.90
- D.100
-
本级年度合成训练成绩综合评定标准为:良好—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
- A.70
- B.80
- C.90
- D.100
-
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良好—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
- A.70
- B.80
- C.90
- D.100
-
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及格—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不低于( )%
- A.70
- B.80
- C.90
- D.100
-
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四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优秀—所有训练课目成绩均为良好以上,其中优秀率不低于( )%。
- A.50
- B.60
- C.70
- D.80
-
个人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个人单课目训练成绩采取两级制评定的,其年度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为:优秀—训练课目成绩合格率为( )%;
- A.70
- B.80
- C.90
- D.100
-
公安消防部队要健全.完善以两级制为基础,两级制与( )相结合的训练成绩评定标准。
- A.两级制
- B.三级制
- C.四级制
- D.五级制
-
训练实施的要求通常不包括:( )
- A.突出重点.因人施教
- B.启发诱导.精讲多练
- C.循序渐进和保障安全
- D.奖励先进
-
普考是对训练对象.训练课目的全面考核;对士兵的普考由( )或上级业务部门组织。
- A.总队
- B.支队
- C.大队
- D.中队
-
年度训练成绩以( )成绩为准。
- A.普考
- B.统考
- C.抽考
- D.调考
-
训练实施中的战术分段作业通常的步骤不包括:( )
- A.情况假想
- B.宣布情况
- C.反复练习
- D.小结讲评
-
训练准备一般不包括:( )
- A.清点人数,检查学习用具.着装和器材及安全措施,进行动作练习时,还应组织活动身体。
- B.宣布课目.目的.内容.方法.时间,并根据训练内容.气候和受训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训练要求
- C.检查与学习前课知识技能,巩固已学成果。
- D.对上次的训练教育成果进行表彰。
-
训练实施通常的程序不包括( )
- A.授课(作业)准备
- B.授课(作业)实施
- C.课终(作业)讲评
- D.授课(作业)表彰
-
( )是训练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训练目的的根本途径。
- A.训练准备
- B.训练实施
- C.训练完成
- D.训练讲评
-
训练保障是实施业务训练的重要基础,训练保障重点不包括()
- A.保障训练人员和时间
- B.保障训练装备器材
- C.保障训练经费
- D.保障训练环境
-
示范作业通常在示教作业后由( )组织实施
- A.教练员
- B.指挥员
- C.安全员
- D.记录员
-
示范作业一般全程连贯实施,也可分段实施。教练员在组织示范作业时,应把握的三个问题是不包括:( )
- A.示范作业前,应培训好示范分队(人员)
- B.示范时要严密组织
- C.示范作业时要保证安全
- D.示范作业结束后要进行讲评
-
作业实施进行的步骤通常不包括:( )。
- A.理论提示
- B.教学示范和讲座研究
- C.团体讨论
- D.组织练习和归纳小结
-
示教作业的程序一般不包括:( )
- A.示教作业假想
- B.示教作业准备
- C.示教作业实施
- D.示教作业讲评
-
备课,是教练员为实施训练而进行的准备活动,是上好课的前提。通常是在教练员接受教学任务后进行。应做好的工作不包括:( )
- A.学习大纲和训练教材。
- B.了解受训对象,选择训练方法
- C.见习示教
- D.试讲.试教
-
授课准备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 A.教练员按分工进行备课
- B.组织示教作业和示范作业
- C.培训骨干人员
- D.检查训练效果
-
训练准备通常不包括( )准备。
- A.思想
- B.组织
- C.体能
- D.授课
-
训练动员,不包括( )
- A.年度开训动员
- B.阶段训练动员
- C.主要课目训练动员
- D.年度总结动员
-
组织准备是指根据训练任务和官兵的配备情况及其特点确保训练效果,其遵循的方式不包括:( )
- A.调整组训方式
- B.区分教学任务
- C.优化人员分配
- D.加强教学力量
-
( )是实施训练的基础和前提
- A.训练准备
- B.训练开展
- C.训练总结
- D.训练假想
-
演习通常报上级审批,其他专项计划一般由( )主管审批后报上级备案。
- A.上级
- B.本级
- C.下级
- D.其他
-
周训练计划,通常由消防( )的主管亲自制订
- A.总队
- B.支队
- C.大队
- D.中队
-
训练综合计划不包括( )
- A.年度训练计划
- B.季度训练(阶段)计划
- C.月训练计划
- D.日训练计划
-
年度训练计划,通常由( ),在上年度训练结束时,新年度开训前制定下达。
- A.部局
- B.总队
- C.支队
- D.大队
-
训练的手段不包括哪些:( )
- A.利用现有器材装备训练
- B.利用建(构)筑物训练
- C.利用公共建筑进行训练
- D.利用电教设备教学训练
-
模拟灭火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 )。
- A.数学
- B.物理模拟
- C.多元化模拟
- D.混合模糊模拟
-
示教作业通常组织实施的程序不包括:( )
- A.作业准备
- B.作业构想
- C.作业实施
- D.作业讲评
-
组训的要求不包括:( )
- A.与训练条件相适应
- B.与训练内容相适应
- C.与训练对象相适应
- D.与训练设施相适应
-
演示不包括( )
- A.人物演示
- B.实物和模型演示
- C.图像演示
- D.动作演示
-
组训方法不包括:( )
- A.讲授法
- B.演示法
- C.示教作业
- D.分组实训法
-
组训的形式不包括:( )
- A.按建制训练
- B.按岗位分训
- C.按兵员分训
- D.基地训练
-
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 A.训战一致原则
- B.从简从易原则
- C.分类施训原则
-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
灭火救援业务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 A.训战一致原则
- B.从偏从怪原则
- C.分类施训原则
- D.正规系统原则和训养一致原则
-
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器内的压力,不得小于设计压力的( )%。
- A.60
- B.70
- C.80
- D.90
-
对气体灭火剂贮存容器逐个进行称重检查,灭火剂净重不得小于设计量的( )%。
- A.70
- B.55
- C.75
- D.95
-
每年应对气体灭火系统进行( )次全面检查
- A.1
- B.2
- C.3
- D.4
-
气体灭火系统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 A.储存装置
- B.启动分配装置
- C.灭火装置
- D.监控装置
-
灭火系统按管网的布置分类不包括哪些系统( )
- A.组合分配灭火系统
- B.多样化灭火系统
- C.单元独立灭火系统
- D.无管网灭火系统
-
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哪些不属于应设置?移动式泡沫灭火设备( )
- A.泡沫钩管
- B.泡沫软管
- C.泡沫枪
- D.泡沫消防车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70%,储存容器数量增加( )%。
- A.75
- B.30
- C.40
- D.50
-
泡沫消防泵.给水管道应该涂( )色
- A.绿
- B.红
- C.黄
- D.白
-
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应满足在泡沫消防泵启动后,将泡沫混合液或泡沫输送到最远保护对象的时间不宜大于( )分钟。
- A.5
- B.6
- C.7
- D.8
-
泡沫泵宜选用特性曲线平缓的离心泵,当选用环泵式比例混合器,泵的设计流量应为计算流量的( )倍。
- A.1.1
- B.1.2
- C.1.3
- D.1.4
-
泡沫泵站与保护对象的距离不宜小于( )m
- A.75
- B.30
- C.40
- D.50
-
总储量大于.等于( )立方米的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应设置泡沫泵站。
- A.100
- B.750
- C.300
- D.400
-
手持软管气体灭火系统是由( )控制.操作实施灭火,灭火方式类似于推车式灭火器。
- A.CPU
- B.人
- C.电脑
- D.核心处理器
-
手持软管灭火系统由盘管轮或架.软管.( )等组成。
- A.推车
- B.容器
- C.罐子
- D.喷嘴
-
( )气体灭火系统,指喷头均匀布置在保护房间的顶部,喷射的灭火剂能在封闭空间内迅速形成浓度比较均匀的灭火剂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并在灭火必需的“浸渍”时间内维持灭火浓度,即通过灭火剂气体将封闭空间淹没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
- A.开放式
- B.封闭式
- C.全淹没
- D.半淹没
-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若代替卤代烷6801灭火系统,其灭火剂重量约增加( )%,储存容器数量增加约30%。
- A.50
- B.60
- C.70
- D.80
-
烟烙尽灭火系统是美国ANSUL公司开发研制的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以氮气.( ).二氧化碳三种惰性气体的混合物作为灭火介质。
- A.氖气
- B.氩气
- C.氙气
- D.氪气
-
采用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时,除设置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外,同时还应设置泡沫软管.泡沫枪和泡沫消防车等( )泡沫灭火设备。
- A.固定式
- B.移动式
- C.半固定式
- D.综合式
-
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测试,在采取固定式泡沫灭火设备的基础上,利用消防车一边从( )吸水,一边通过预留接口往里输送混合液,然后观察所产生泡沫的效果。
- A.消火栓
- B.水池
- C.水源
- D.水槽
-
储罐区泡沫液的总储量除按规定的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 )数量和连续供给时间计算外,应增加充满管道的需要量。
- A.泡沫钩管
- B.泡沫枪
- C.泡沫发生器
- D.泡沫吸管
-
当采用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器时,泡沫液的进口压力应大于水的进口压力,但其压差不应大于( )MpA
- A.0.1
- B.0.2
- C.0.3
- D.0.4
-
总储量大于.等于( )m3独立的非水溶性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 A.400
- B.500
- C.600
- D.700
-
移动泡沫灭火系统组成不包括:( )
- A.移动水炮
- B.水带
- C.泡沫钩枪
- D.消防泡沫车
-
泡沫混合液输送量,用( )表示
- A.L/m
- B.L/h
- C.L/s
- D.L/D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26-3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个。
- A.1
- B.2
- C.3
- D.4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75-2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个。
- A.1
- B.2
- C.3
- D.4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在10-75之间时,应设置产生器( )个。
- A.1
- B.2
- C.3
- D.4
-
液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组成不包括( )
- A.水源
- B.射压枪
- C.消防泵
- D.泡沫液供应源
-
液上喷射泡沫灭火系统产生器设置数量储罐直径小于10m时,应设置产生器( )个。
- A.1
- B.2
- C.3
- D.4
-
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发泡倍数不包括( )
- A.低倍
- B.中倍
- C.高倍
- D.组合
-
泡沫灭火系统按照安装使用方式不包括( )
- A.固定式
- B.半固定式
- C.组合式
- D.移动式
-
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液化气生产贮存防护时,不应大于( )s
- A.50
- B.60
- C.70
- D.80
-
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其他系统防护时,不应大于( )s。
- A.100
- B.750
- C.300
- D.400
-
水喷雾灭火系统用于灭火时,响应不应大于( )s,
- A.35
- B.40
- C.45
- D.50
-
《规范》规定用于防护系统的喷头压力不得小于0.2MPA,用于灭火时不得小于( )MPA。
- A.0.1
- B.0.2
- C.0.3
- D.0.4
-
对于轻.中危险级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任意四个喷头组成的保护面积的平均喷水强度不应大于或小于规范(标准为中危级6L/minm2,轻危级为3L/minm2)要求的( )%。
- A.10
- B.75
- C.30
- D.40
-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测试中的末端泄水测试,末端泄水关闭时静压值不得低于( )MpA
- A.0.05
- B.0.06
- C.0.07
- D.0.08
-
火灾状态(阀门打开时,消防泵运行)末端泄水打开时,压力表值不应小于( )MPA。
- A.0.1
- B.0.2
- C.0.3
- D.0.4
-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测试中的末端泄水测试末端泄水管直径不应小于( )mm
- A.75
- B.25
- C.30
- D.35
-
开式自动喷水系统不包括( )
- A.雨淋灭火系统
- B.水幕系统
- C.水喷雾系统
- D.预作用系统
-
为保证消防用水,环状管网上应设置消防分隔阀门,将其分成若干个独立段。两阀门之间的管段上的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 )个。
- A.4
- B.5
- C.6
- D.7
-
为保证环状给水管网的水源,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输水管不应少于( )条。
- A.一
- B.二
- C.三
- D.四
-
设置室外消火栓的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小于( )mm。
- A.100
- B.670
- C.250
- D.300
-
供消防车加水往水泵接合器供水的消火栓,距水泵接合器的距离不能超过( )m。
- A.75
- B.30
- C.40
- D.50
-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管网,当消防用水量不超过( )L/s时,为节约投资可布置成枝状。
- A.68
- B.69
- C.70
- D.71
-
室外消火栓应沿高层建筑均匀布置,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大于( )m
- A.75
- B.30
- C.40
- D.50
-
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宽度超过( )m的道路,为避免水带穿越道路影响交通或被车辆轧压,宜将消火栓在道路两侧布置,为方便使用,十字路口应设有消火栓。
- A.50
- B.60
- C.70
- D.80
-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超过两米,距建筑物外墙不宜小于( )m。
- A.4
- B.5
- C.6
- D.7
-
考虑到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和城市街坊的布置情况,低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 )m。
- A.100
- B.670
- C.250
- D.300
-
高压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超过( )m。
- A.50
- B.60
- C.70
- D.80
-
一般高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 )m。
- A.100
- B.750
- C.250
- D.300
-
地上式消火栓主体部分露出地面并涂成( )色,目标明显,好找好用。
- A.黄
- B.白
- C.红
- D.红白相间
-
低压消火栓的保护半径采用( )m
- A.700
- B.750
- C.250
- D.300
-
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在( )m以下时,要求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10m;100m以上时不得小于68m。
- A.50
- B.80
- C.100
- D.670
-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的形式不包括:( )
- A.地上式消火栓
- B.地下式消火栓
- C.消防水鹤
- D.消防给水口
-
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 )m。
- A.10
- B.68
- C.70
- D.72
-
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甲乙类厂房.超过六层的普通民用建筑.超过四层的厂房和库房内消火栓系统的充实水柱不得小于( )m。
- A.7
- B.8
- C.9
- D.10
-
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火栓间距应不超过( )m
- A.10
- B.75
- C.30
- D.40
-
如果指挥员清楚建筑的室内消火栓设计用水量,同时可打开使用的消火栓数,就是用消火栓设计用水量,除以每支74mm?口径水枪流量( )L/s,便可得知。
- A.2
- B.3
- C.4
- D.5
-
对建筑室内最不利消火栓处充实水柱的要求一般普通建筑消火栓系统充实水柱不得小于( )m。
- A.7
- B.8
- C.9
- D.10
-
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和甲乙类生产厂房内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 )m
- A.10
- B.75
- C.30
- 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