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密卷(3)
-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空军部队,拟建设一雷达生产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开始为本项目筹集资金和进行施工图设计,该项目资金由自筹资金和银行贷款两部分组成,自筹资金已全部到位,银行贷款预计在2009年7月30日到位,2009年3月18日设计单位完成了初步设计图纸,2009年3月20进入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预计5月8日完成施工图设计。该空军部队考虑到该项目要在年底前竣工,遂决定于3月19日进行施工招标。施工招标采用邀请招标方式,并于3月20日向与其合作过的施工单位中选择了两家发出了投标邀请书。
【问题】
1.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必备条件有哪些?
2.本项目在上述条件下是否可以进行工程施工招标?为什么?
3.在何种情况下,经批准可以采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招标?
4.招标人在招标过程中的不妥之处有哪些?说明理由。
-
某新建办公大楼的招标文件写明:承包范围是土建工程、水电及设备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采用固定总价方式投标,风险范围内价格不进行调整,但中央空调设备暂按120万元报价;质量标准为合格,并要求创省优质工程奖,但未写明奖罚标准;合同采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01)。
某施工单位以3260万元中标后,与发包方按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了合同。合同中还写明:发包方在应付款中扣留合同额5%,即163万元作为质量履约保证金,若工程达不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该质量履约保证金不再返还;逾期竣工违约金每天1万元;暂估价设备经发承包双方认质认价后,由承包人采购。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多次设计变更,承包人在编制的竣工结算书中提出设计变更实际增加费用共计70万元,但发包方不同意该设计变更增加费。
事件2:中央空调设备经比选后,承包方按照发包方确认的价格与设备供应商签订了80万元采购合同。在竣工结算时,承包方按投标报价120万元编制结算书,而发包方只同意按实际采购价80万元进行结算。双方为此发生争议。
事件3:办公楼工程经四方竣工验收质量为合格,但未获得省优质工程奖。发包方要求没收163万元质量保证金,承包人表示反对。
事件4:办公楼工程实际竣工日期比合同工期拖延了10d,发包人要求承包人承担违约金10万元。承包人认为工期拖延是设计变更造成的,工期应顺延,拒绝支付违约金。
【问题】
1.发包人不同意支付因设计变更而实际增加的费用70万元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中央空调设备在结算时应以投标价120万元,还是以实际采购价80万元为准?说明理由。
3.发包人以工程未获省优质工程奖为由没收163万元质量履约保证金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4.承包人拒绝承担逾期竣工违约责任的观点是否成立?说明理由。
-
某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为16周,项目监理机构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周)。各工作均按匀速施工。施工单位的报价单(部分)如下表所示。
工程施工到第4周时进行进度检查,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A工作已经完成,但由于设计图纸局部修改,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为840m3,工作持续时间未变。
事件2:B工作施工时,遇到异常恶劣的气候,造成施工单位的施工机械损坏和施工人工窝工,损失1万元,实际只完成估算工程量的25%。
事件3:C工作为检验检测配合工作,只完成了估算工程量的20%,施工单位实际发生检验检测配合工作费用5000元。
事件4: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导致D工作尚未开始,造成施工单位自有设备闲置4个台班,台班单价为300元/台班,折旧费为100元/台班。施工单位进行文物现场保护的费用为1200元。
【问题】
1.根据第4周末的检查结果,在施工进度计划图上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逐项分析B、文D三项工作的实际进度对工期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2.若施工单位在第4周末就B、C、D出现的进度偏差提出工程延期的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工程延期多长时间?为什么?
3.施工单位是否可以就事件2、4提出费用索赔?为什么?可以获得的索赔费用是多少?
4.事件3中C工作发生的费用如何结算?
5.前4周施工单位可以得到的结算款为多少元?
-
某工程,在招标与施工阶段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招标代理机构提出,评标委员会由7人组成,包括建设单位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当地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主任,以及从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4位技术、经济专家。事件2: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人应在购买招标文件时提交投标保证金;中标人的投标保证金不予退还;中标人还需提交履约保函,保证金额为合同总额的20%。
事件3:施工中因地震导致:施工停工1个月;已建工程部分损坏;现场堆放的价值50万元的工程材料(施工单位负责采购)损毁;部分施工机械损坏,修复费用20万元;现场8人受伤,施工单位承担了全部医疗费用24万元(其中建设单位受伤人员医疗费3万元,施工单位受伤人员医疗费21万元);施工单位修复损坏工程支出10万元。施工单位按合同约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了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申请。
事件4:建设单位采购的大型设备运抵施工现场后,进行了清点移交。在施工单位安装过程中该设备一个部件损坏,经鉴定,部件损坏是由于本身存在质量缺陷。
【问题】
1.指出事件1中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正确之处,并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2中建设单位要求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根据《建设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分析事件3中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各自承担哪些经济损失。项目监理机构应批准的费用补偿和工程延期各是多少?(不考虑工程保险)
4.就施工合同主体关系而言,指出事件4中设备部件损坏的责任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
-
荷载按作用方向分类,可分为( )。
- A.垂直荷载
- B.线荷载
- C.集中荷栽
- D.均布面荷栽
- E.水平荷栽
-
某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工期19周;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增加超出15%时,结算时对超出部分按原价的90%调整单价。经总监理工程批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其中A、C工作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B、G工作为片石混凝土基础工程,D、E、F、H、I工作为设备安装工程,K、1、J、N工作为设备调试工作。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合同约定A、C工作的综合单价为700元/m3。在A、C工作开始前,设计单位修改了设备基础尺寸,A工作的工程量由原来的4200m3增加到7000m3,C工作工程量由原来的3600m3减到2400m3。
事件2:A、D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拟将后续工程的总工期缩短2周,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帮助拟订一个合理的赶工方案,以便与施工单位洽商,项目监理机构提出的后续工作可以缩短的时间及其赶工费率如下表所示。
【问题】
1.事件1中,设计修改后,在单位时间完成工程量不变的前提下,A、C工作的持续时间分别为多少周?对合同总工期是否有影响?为什么?A、C工作的费用共增加了多少?
2.事件2中,项目监理机构如何调整计划才能既实现建设单位的要求又能使赶工费用最少?说明理由。增加的最少赶工费用是多少?
3.对调试工作结果表中未通过的调试工作,根据施工合同进行责任界定,并确定应补偿施工单位的费用。
-
从建筑活动的特点及事故的原因和性质来看,建筑安全事故可以分为( )。
- A.生产事故
- B.技术事故
- C.环境事故
- D.质量问题
- E.机械伤害
-
建筑施工管理计划应包括( )、成本管理计划以及其他管理计划等内容。
- A.单位工程进度计划
- B.环境管理计划
- C.安全管理计划
- D.质量管理计划
- E.进度管理计划
-
防火涂料根据所用的分散介质,可分为( )。
- A.膨胀型防火涂料
- B.隧道防火涂料
- C.溶剂型防火涂料
- D.水性防火涂料
- E.非膨胀型防火涂料
-
关于吊顶的装修构造及施工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吊杆长度超过1.5 m时,应设置反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顶的稳定性
- B.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距离不应大于200 mm
- C.龙骨在短向跨度上应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200
- D.石膏板等面层抹灰类吊顶,板缝须进行防开裂处理
- E.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应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
-
关于楼梯防火、防烟、疏散的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楼梯间前室和封闭楼梯间的内墙上,除在同层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外,不应开设其他的房间门窗(住宅除外)
- B.楼梯间及其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
- C.在住宅内,可燃气体管道如必须局部水平穿过楼梯间,应采取可靠的保护设施
- D.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
- E.疏散用楼梯和疏散通道上的阶梯宜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
-
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工程浇筑台阶式柱基时,为防止垂直交角处可能出现吊脚(上层台阶与下口混凝土脱空)现象,可采取的措施包括( )。
- A.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3a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
- B.先用铁锹沿第二级模板底圈做成内外坡,然后再分层浇筑,外圈边坡的混凝土于第二级振捣过程中自动摊平,待第二级混凝土浇筑后,再将第一级混凝土齐模板顶边拍实抹平
- C.捣完第一级后拍平表面,在第二级模板外先压以200mm?100mm的压角混凝土并加以捣实后,再继续浇筑第二级
- D.如条件许可,宜采用柱基流水作业方式
- E.在第一级混凝土捣固下沉2~5Cm后暂不填平,继续浇筑第二级
-
反铲挖掘机的主要开挖方法有( )。
- A.沟端开挖法
- B.沟侧开挖法
- C.沟角开挖法
- D.多层开挖法
- E.多层接力开挖法
-
塑料装饰板材按原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
- A.塑料金属复合板
- B.硬质PVC板
- C.聚碳酸酯采光板
- D.实体异型断面板
- E.三聚氰胺层压板
-
关于防水涂膜施工技术要求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 B.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 C.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 D.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 E.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
在我国建筑防水材料的应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 A.防水卷材
- B.防水涂料
- C.建筑密封材料
- D.堵漏灌浆材料
-
在建筑材料钢筋的复试内容中,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之比不应小于( )。
- A.1.25
- B.1.3
- C.1.35
- D.1.4
-
国际和国内天然大理石板材的通用厚度为( )mm。
- A.5
- B.8
- C.10
- D.20
-
光泽度高、质地高雅、强度较高、耐水、耐污染、花色可设计性强的人造饰面石材是( )。
- A.聚酯型人造石材
- B.复合型人造石材
- C.水泥型人造石材
- D.微晶玻璃型人造石材
-
目前钢结构的主要连接方法是( )。
- A.铆钉连接
- B.焊缝连接
- C.螺栓连接
- D.法兰连接
-
-
先张法预应力筋张拉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大于构件界面短边边长的( )。
- A.4%
- B.6%
- C.8%
- D.10%
-
从控制点到测设点的距离,若不超过测距尺的长度,可用( )来测定。此方法不需要使用仪器,但精度较低。
- A.距离交会法
- B.方向线交会法
- C.极坐标法
- D.直角坐标法
-
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关于民用建筑工程材料进场检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或瓷质砖使用面积大于300m2时,应对不同产品、不同批次材料分剐进行放射性指标复验
- B.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采用的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进场时,必须有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
- C.民用建筑工程中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 告,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相关规定
- D.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采用的某一种人造木板或饰面人造木板面积大于500m。 时,应对不同产品、批次材料的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分别进行复验
-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的规定,( )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 A.预压法
- B.强夯法
- C.换填垫层法
- D.振冲法
-
混凝土工程中,关于混凝土搅拌装料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水泥→石子→砂子→水
- B.石子→砂子→水泥→水
- C.石子→水泥→砂子→水
- D.砂子→石子→水泥→水
-
下列天然耐腐蚀石材中属于耐碱石材的是( )。
- A.花岗石
- B.石英石
- C.安山石
- D.石灰石
-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和补测补绘形成的地下管线档案应当在普查、测绘结束后( )个月内接收进馆。
- A.1
- B.2
- C.3
- D.4
-
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是( )。
- A.隔离层
- B.填充层
- C.找平层
- D.垫层
-
在建设工程项目收尾阶段中,项目考核评价的定量指标不包括( )。
- A.工期
- B.质量
- C.风险
- D.成本
-
在钢结构施工技术中,焊缝产生热裂纹的原因不包括( )。
- A.母材抗裂性能差
- B.焊接材料质量不好
- C.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 D.焊缝布置不当
-
防火门、防火窗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中甲级的耐火极限应为( )h。
- A.0.6
- B.0.7
- C.0.9
- D.1.2
-
在《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下列关于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应符合规定的表述,有误的是( )。
- A.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和料铺设以及用石油沥青胶结料铺贴时,不应低于10℃
- B.采用有机胶粘剂粘贴时,不应低于10℃
- C.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 D.采用自流平、涂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也不应高于30℃
-
先张法构件中预应力钢筋在全预应力状态下的保护层厚度可与普通钢筋相同,否则应比普通钢筋增加( )mm。
- A.10
- B.20
- C.30
- D.40
-
石材干挂施工工艺流程顺序正确的是( )。
- A.测量放线→钻眼开槽→石材安装→密封嵌胶
- B.测量放线→石材安装→钻眼开槽→密封嵌胶
- C.测量放线→石材安装→密封嵌胶→钻眼开槽
- D.测量放线→钻眼开槽→密封嵌胶→石材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