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试卷
-
关于施工总承包费用控制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依据较充分
- B.不利于业主对总造价的早期控制
- C.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可能发生索赔
- D.业主的合同管理工作量大大增加
- E.合同双方的风险较低
-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承担的风险主要有( )。
- A.工期风险
- B.价格风险
- C.工作量风险
- D.施工技术方案引发的风险
- E.政治风险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承包人的义务有( )。
- A.为劳务分包人提供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 B.为劳务分包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 C.编制物资需用量计划表
- D.为租赁或提供给劳务分包人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办理保险
- E.负责工程测量定位、技术交底、组织图纸会审
-
下列施工质量控制内容中,属于现场施工质量检查内容的有( )。
- A.开工条件检查
- B.工序交接检查
- C.材料质量检验报告检查
- D.成品保护的检查
- E.施工机械性能稳定性检查
-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 B.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 C.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 D.事故报告单位或报告人员
- E.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
- A.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 B.项目施工质量计划
- C.项目施工质量实施
- D.项目施工质量记录
- E.思想、组织、工作保证体系
-
关于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可能没有关键线路
- B.至少有一条关键线路
- C.在计划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关键工作为总时差为零的工作
- D.在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线路不能转移
- E.由关键节点组成线路是关键线路
-
某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R的紧后工作有A、B
- B.E的紧前工作只有C
- C.D的紧后工作只有F
- D.P没有紧前工作
- E.A、B的紧后工作都有D
-
关于施工总承包管理方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和施工总承包方承担的管理任务和责任不同
- B.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承担对分包方的组织和管理责任
- C.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能承担施工任务,它只负责进行施工的总体管理和协调
- D.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必须直接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签订施工合同
- E.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可以应业主方要求负责整个施工的招标和发包工作
-
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开工前进行第一次监督检查,其内容有( )。
- A.检查项目参与各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
- B.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等文件以及审批手续
- C.检查工程建设各方的合同文件的签署情况
- D.审查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完备
- E.检查相关人员的资格证书
-
进行施工成本的材料费控制,主要控制的内容有( )。
- A.材料用量
- B.材料定额
- C.材料数量标准
- D.材料价格
- E.材料价格指数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变更工程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或价格时,具体的方式有( )。
- A.直接套用工程量清单中的单价或价格
- B.依据工程量清单价格水平适当调高后使用
- C.依据工程量清单换算后采用
- D.依据工程量清单取其价格的一部分使用
- E.依据工程量清单价格水平适当调低后使用
-
下列工程质量问题中,一般可不作专门处理的情况有( )。
- A.混凝土结构出现宽度不大于0.3 mm的裂缝
- B.混凝土现浇楼面的平整度偏差达到8 mm
- C.某一结构件截面尺寸不足,但进行复核验算后能满足设计要求
- D.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
- E.某基础的混凝土28天强度不到规定强度的30%
-
下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属于工序施工效果控制的有( )。
- A.钢材的力学性能检测
- B.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 C.幕墙工程硅酮结构胶相容性检测
- D.水泥物理化学性能检测
- E.砌体强度现场检测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应计人措施费的有( )。
- A.二次搬运费
- B.脚手架费
- C.夜间施工增加费
- D.施工机械大修理费
- E.已完工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若某件事经过风险评估,位于事件风险量区域图中的分险区A,则应采取适当措施降低其( )。
- A.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D
- B.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C
- C.发生概率,使它移位风险区C
- D.损失量,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E.发生概率,使它移位至风险区B
-
关于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施工成本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相对于工程合同价而言,施工成本规划的成本值是实际值
- B.施工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可以是定性的比较
- C.如果原定的施工成本目标无法实现,则应采取特别措施及时纠偏,以免产生严重不良 后果
- D.在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时,要分析和论证其实现的可能性
- E.成本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的成果是成本跟踪和控制报告
-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 B.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在项目实施前应建立并完善
- C.项目各参与方可以编制多个不同的进度计划系统
- D.项目进度计划系统中各计划应注意联系与协调
- E.项目进度计划系统可以由多个不同周期的进度计划组成
-
关于项目结构分解说法,正确的有( )。
- A.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逐层分解
- B.项目结构图能够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 C.同一建设工程项目只能有一个项目结构分解方法
- D.项目结构的分解应和整个工程实施的部署相结合,并结合将采用的合同结构
- E.项目结构分解考虑到项目进展的总体部署,采用统一的分解方案
-
下列施工安全的制度保证体系中,属于施工安全日常管理制度的有( )。
- A.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处置、分析和备案制度
- B.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管理制度
- C.安全隐患处理和安全整改工作的备案制度
- D.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 E.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
-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
- A.施工特点和施工安全要求
- B.“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
- C.关键环节的作业指导
- D.各级管理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 E.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
下列文件中,属于施工成本计划编制依据的有( )。
- A.招标文件
- B.施工成本预测资料
- C.已签订的合同
- D.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 E.企业定额、施工预算
-
关于施工定额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施工定额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 B.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 C.施工定额是确定招标控制价的重要依据
- D.施工定额能够反映行业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平均水平
- E.施工定额是建设工程定额的基础性定额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直接工程费中人工费的有( )。
- A.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 B.职工教育经费
- C.按规定标准发放的生产工人的交通和住房补贴
- D.生产工人培训期间的工资
- E.6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的工资
-
关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包括了项目的决策、实施阶段
- B.同一项目的目标内涵对项目的各参与单位来说是相同的
- C.项目决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
- D.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实现项目的目标
- E.项目的策划指的是项目目标控制前的策划和准备工作
-
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将形成的有关工程档案向( )归档。
- A.监理单位
- B.建设单位
- C.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 D.质量监督机构
-
施工项目信息管理工作中,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安全检查记录属于( )信息。
- A.施工记录
- B.施工技术资料
- C.项目管理
- D.工程总体
-
能够全面反映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和保证的依据性证明资料是( )。
- A.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 B.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
- C.竣工图
- D.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资料
-
按验收方式划分,建设工程采购方在所购物资制造时就派人在供应厂家进行检验的验收方式,属于( )。
- A.驻厂验收
- B.提运验收
- C.接运验收
- D.入库验收
-
施工单价合同“单价优先”原则在结算中主要体现在应支付价款按( )。
- A.实际完成并经工程师认可的工程量和合同单价
- B.清单工程量和合同单价
- C.清单工程量和结算时市场单价
- D.实际工程量和结算时市场单价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承包人提交了索赔文件后,干扰事件对施工造成持续影响,则承包人的正确做法为( )。
- A.按工程师要求的间隔提交延续索赔通知,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B.只需在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28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C.按工程师要求间隔提交延续索赔通知,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36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D.按工程师要求间隔提交中间索赔报告,干扰事件影响结束后42天内提交最终索赔报告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4),全部分包工作完成,经工程承包人认可后( )日内,劳务分包人向工程承包人递交完整的结算资料,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劳务报酬的最终支付。
- A.7
- B.14
- C.28
- D.42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专业分包合同(示范文本)》(GF—2003—0213),承包人应在收到分包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及结算资料后( )日内支付工程结算价款。
- A.7
- B.14
- C.28
- D.42
-
下列施工现场安全标志中,属于指令标志的是( )。
- A.佩戴安全帽标志
- B.禁止通行标志
- C.当心落物标志
- D.安全通道标志
-
关于施工总承包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项目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业主的管理水平
- B.施工总承包合同一般只实行单价合同
- C.建设周期较短,有利于进度控制
- D.业主只负责对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及组织协调
-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对于监理人未能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且无其他指示的工程隐蔽部位,承包人自己进行了工程隐蔽,此后,经剥开重新检验证明其质量是符合施工合同要求的,由此增加的费用和延误的工期应由( )承担。
- A.承包人
- B.发包人
- C.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
- D.监理人和承包人共同
-
施工安全管理计划应在项目开工前编制,经( )批准后实施。
- A.项目技术负责人
- B.公司技术负责人
- C.项目经理
- D.专职安全员
-
施工安全管理要求施工现场实现全员安全教育,其中操作人员三级安全教育率达到( )。
- A.85%
- B.90%
- C.95%
- D.100%
-
下列施工安全保证技术中,属于施工安全技术保证第一关的是( )。
- A.安全可靠性技术
- B.安全限控技术
- C.安全保(排)险技术
- D.安全保护技术
-
工程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包括:①事故调查;②事故原因分析;③事故处理;④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⑤制定事故处理方案。其正确的程序为( )。
-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①③④⑤
- C.②①⑤④③
- D.①②⑤③④
-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归档前,应由( )签字。
- A.质量监督机构负责人
- B.项目业主代表
- C.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 D.建设行政主管机构负责人
-
某工程由于施工现场管理原因,质量问题频发,致使在建的一栋办公楼施工至主体2层时倒塌,死亡11人,则该起质量事故属于( )。
- A.特别重大事故
- B.严重质量事故
- C.重大质量事故
- D.一般质量事故
-
某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框架柱表面出现局部蜂窝麻面,经调查分析,其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则对该框架柱表面质量问题的恰当处理方式是( )。
- A.加固处理
- B.修补处理
- C.返工处理
- D.限制使用
-
关于施工平行承发包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签订的合同越多,业主的责任与义务就越少
- B.业主直接管理所有的合同,管理风险小
- C.业主可以分次招标,每次招标工作量比较小,业主用于招标的时间较少
- D.业主直接控制所有工程的发包,可决定所有工程的承包商的选择
-
施工现场的临时食堂,用餐人数在( )人以上应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
- A.50
- B.80
- C.90
- D.100
-
下列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施工现场熔融沥青
- B.将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 C.将泥浆水接人城市排水设施
- D.使用密封或圆筒处理高空废弃物
-
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致使120名操作工人急性工业中毒的生产安全事故属于( )。
- A.特别重大事故
- B.重大事故
- C.较大事故
- D.一般事故
-
某分包工程发生安全事故,应由( )负责上报事故。
- A.分包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建设单位
- D.监理单位
-
《环境管理体系一规范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由( )五大要素构成。
- A.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B.范围、总要求、方针、实施与运行、管理评审
- C.引用文件、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
- D.术语和定义、方针、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
根据《建筑法》,负责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并依法接受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的是( )。
- A.建设单位
- B.监理单位
-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D.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下列网络计划中,工作E的最迟开始时间是( )。
- A.4
- B.5
- C.6
- D.7
-
下列进度控制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是( )。
- A.编制工程资源需求计划
- B.应用互联网进行进度控制
- C.制订进度控制工作流程
- D.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
-
下列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是( )。
- A.9
- B.11
- C.12
- D.13
-
某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最早完成时间为第8天,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2天,工作的持续时间为4天,与所有紧后工作的间隔时间最小值为2天,则该工作的自由时差为( )天。
- A.2
- B.3
- C.4
- D.5
-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图所示(时间单位:天),则该计划的关键线路是( )。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⑥
- C.①—③—④—⑥
- D.①—③—⑤—⑥
-
某工程在竣工质量验收时,参与竣工验收的设计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发生争议,无法形成一致的意见,该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 )。
- A.由建设单位做出验收结论
- B.由质量监督站调解并做出验收结论
- C.协商一致后重新组织验收并做出验收结论
- D.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调解并做出验收结论
-
关于工程质量现场质量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检测和判断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
- B.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桩基必须进行桩的承载力检测
- C.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不应少于3组
- D.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
-
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验收的最小单位是( )。
- A.分项工程
- B.单位工程
- C.分部工程
- D.检验批
-
下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属于事前控制的是( )。
- A.设计交底
- B.重要结构实体检测
- C.隐蔽工程验收
- D.施工质量检查验收
-
影响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中,施工作业环境因素包括( )。
- A.地下障碍物的影响
- B.施工现场交通运输条件
- C.质量管理制度
- D.施工工艺与工法
-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目标要以( )为基本依据。
- A.质量记录
- B.质量计划
- C.招投标文件
- D.工程承包合同
-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应当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这是质量管理原则中( )的要求。
- A.持续改进
- B.过程方法
- C.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D.管理的系统方法
-
在施工成本控制的工作步骤中,“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
- A.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 B.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及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 C.及时了解施工成本是否超支
- D.查找产生偏差的原因
-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的质量,所以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应强调( )。
- A.质量验收
- B.施工方法的技术比选
- C.过程控制
- D.投入要素的质量控制
-
关于编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时考虑预备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针对整个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以便灵活调用
- B.在分析各分项工程风险基础上,只针对部分分项工程考虑预备费
- C.既要针对项目考虑总的预备费,也要在分项工程中安排适当的不可预见费
- D.不考虑整个项目预备费,由施工企业统一考虑
-
某施工企业经过投标获得了某工程的施工任务,合同签订后,公司有关部门开始选派项目经理并编制成本计划,该阶段所编制的成本计划属予( )。
- A.竞争性成本计划
- B.指导性成本计划
- C.实施性成本计划
- D.战略性成本计划
-
某网络计划中,工作A的紧后工作B和C,工作B的最迟开始时间为第14天,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0天;工作C的最迟完成时间为第16天,最早完成时间为第14天,工作A和工作 B、C的间隔时间均为5天,则工作A总时差为( )天。
- A.3
- B.7
- C.8
- D.10
-
下列时间一成本累计曲线中,符合施工计划成本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
- A.
- B.
- C.
- D.
- A.
-
下列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工作中,属于施工方进度控制任务的是( )。
- A.部署项目动用准备工作进度
- B.协调设计、招标的工作进度
- C.编制项目施工的工作计划
- D.编制供货进度计划
-
施工现场主导机械一台,台班单价1 000元/台班,折旧费500/台班,人工日工资单价100元/工日,窝工补贴50元/工日,由于电网停电,导致停工2天,人工窝工10工日,则施工企业可索赔( )元。
- A.0
- B.500
- C.1 000
- D.1 500
-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1999一0201),合同中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则变更合同价款的确定方法是( )。
- A.直接按合同已有价格确定
- B.由发包人提供并经双方确认执行
- C.参照已有价格并结合变更工程量大小综合确定
- D.由承包人提出并经当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审查确定
-
某施工项目的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是420 000元(目标产量500 m3,目标单价800元/m3,预计损耗率为5%),实际成本是511 680元(实际产量600 m3,实际单价820元/m3,实际损耗率为4%)。若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成本分析(因素的排列顺序是:产量、单价、损耗量),则由于产量提高增加的成本是( )元。
- A.4 920
- B.12 600
- C.84 000
- D.91 680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3206号),施工企业为高空、井下、海上作业等特殊工种缴纳工伤保险费属于( )。
- A.施工项目的直接费
- B.施工企业须向业主索赔的费用
- C.施工企业管理费
- D.施工企业间接费的规费
-
某钢门窗安装工程,工程进行到第2个月末时,已完工作预算费用为40万元,已完工作实际费用为45万元,则该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是( )。
- A.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超支预算
- B.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节支
- C.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超出预算
- D.费用偏差为—5万元,项目运行节支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3206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完整组成是 ( )。
- A.直接费+间接费+计划利润
- B.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C.直接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
- D.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
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施工项目墙体砌墙所用的砂子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应计入( )。
- A.企业管理费
- B.二次搬运费
- C.材料费
- D.措施费
-
工程建设监理的“公正性”,要求监理方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发生矛盾或者利益冲突时应( )。
- A.站在绝对公平的立场协调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
- B.在维护承包商利益的同时,损害业主的利益
- C.尽最大可能同时维护业主和承包商的利益
- D.在维护业主利益的同时,不损害承包商的利益
-
对需要旁站监理的钢结构施工,施工企业至少应当在钢结构安装前( )小时,书面通知监理单位派驻工地的管理机构。
- A.24
- B.36
- C.48
- D.60
-
在施工风险管理过程中,属于风险识别工作的是( )。
- A.分析风险发生概率
- B.制订风险管理目标
- C.确定风险因素
- D.预测风险成本
-
为了取得成本管理的理想效果,项目经理可采取的组织措施是( )。
- A.加强施工调度,避免窝工损失
- B.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最佳施工方案
- C.对各种变更及时落实业主签证
- D.研究合同条款,寻找索赔机会
-
某建设工程项目在基坑开挖阶段,遇到了不利的软弱土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使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费用增加,该风险属于( )。
- A.组织风险
- B.技术风险
- C.工程环境风险
- D.经济与管理风险
-
砂浆搅拌机工作时,由于工人没有及时供料而使机械空转的时间属于机械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
- A.有效工作时间
- B.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 C.多余工作时间
- D.低负荷下工作时间
-
编制标准砖砌体材料消耗定额时,砖的消耗量应按( )确定。
- A.净用量
- B.净用量和损耗量
- C.一次损耗量
- D.损耗量加补损量
-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招投标时不能作为竞争性费用的是( )。
- A.夜间施工费
- B.冬雨期施工费
- C.安全文明施工费
- D.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
-
编制人工定额时,应计人定额时间的是( )。
- A.工人在工作时间内聊天时间
- B.工人午饭后迟到时间
- C.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时间
- D.工作结束后的整理工作时间
-
某工程采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08),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挖土方的工程量为2 600 m3,投标人根据其施工方案计算出的挖土方作业量为 4 300m3,完成该分项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为76 000元,管理费20 000,利润5 000元,其他因素均不考虑,则根据已知条件,投标人应报的综合单价为( )元/m3。
- A.23.49
- B.29.28
- C.36.92
- D.38.85
-
某建筑工程人工费为1 500万元,材料费为5 000万元,施工机械使用费为1 000万元,措施费为直接工程费的6%,间接费费率为10%,利润率为5%,综合税率为3.41%,则该工程的建筑安装工程总造价为( )万元。
- A.8 881
- B.9 135
- C.9 447
- D.9 495
-
某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在组织项目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不严,造成工程返工,直接经济损失达30万元,则施工企业主要追究其( )。
- A.法律责任
- B.经济责任
- C.行政责任
- D.领导责任
-
下列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措施中,属于管理措施的是( )。
- A.强化合同管理
- B.调整职能分工
- C.优化组织结构
- D.改进施工工艺
-
下列分部(分项)工程中,需要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是( )。
- A.零星土石方工程
- B.场地平整
- C.混凝土垫层工程
- D.定向爆破工程
-
施工组织总设计包括如下工作:①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②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③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④拟订施工方案。其正确的工作排序是( )。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③②④
- D.④①②③
-
关于工作任务分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工作任务分工可以用相应组织工具表示其组织关系
- B.组织论中组织分工指的就是工作任务分工
- C.项目各参与方有各自的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分工
- D.工作任务分工应随着项目进展而不断深化和细化
-
工作流程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 )关系。
- A.指令
- B.逻辑
- C.主次
- D.合同
-
某建设项目采用施工总承包模式,R监理公司承担施工监理任务,G施工企业承担主要的 施工任务,业主将其中的二次装修发包给C装饰公司。则C装饰公司在施工中应接受( )的施工管理。
- A.业主
- B.R监理公司
- C.G施工企业
- D.施工总承包单位
-
编制项目投资项编码,进度项编码,合同编码和工程档案编码的基础是( )。
- A.项目结构图和项目结构编码
- B.组织结构图和组织结构编码
- C.工作流程图和项目结构编码
- D.工作流程图和组织结构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