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1)
-
技术测量是为确定量值而进行的实验过程,其测量过程包括( )等要素。
- A.测量对象
- B.计量单位
- C.测量方法
- D.测量基础
- E.测量精度
-
现场组装大型设备各运动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精度包括( )等。
- A.各点的高程差
- B.直线运动精度
- C.铅垂度
- D.周围运动精度
- E.传动精度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场景(一) 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包了某工厂机械设备安装工程,为了保证工作质量,该公司制定了机械设备安装的一般程序,即: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一设备安装调整→设备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调整试运行→竣工验收。该公司按期完成了此项工程,得到了业主的好评。
固定式地脚螺栓按安装方式不同可分为( )等。
- A.预埋地脚螺栓
- B.黏结地脚螺栓
- C.预留孔地脚螺栓
- D.用环氧砂浆锚固地脚螺栓
- E.胀锚式地脚螺栓
-
设备基础对安装精度的影响主要是( )。
- A.水平度的调整不当
- B.沉降不均匀
- C.强度不够
- D.位置误差
- E.垫铁高度调整不当
-
利用垫铁可调整设备的水平度,机械设备一般采用( )安装。
- A.平垫铁
- B.开口垫铁
- C.开孔垫铁
- D.调整垫铁
- E.斜垫铁
-
设备清洗后进行装配,在装配中,应按设计的规定加注质量合格、数量适当的( )。
- A.脱脂剂
- B.防腐剂
- C.防锈油脂
- D.润滑剂
-
在影响设备安装精度的检测方法中,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的变动全量称为( )。
- A.主要形状误差
- B.测量误差
- C.位置误差
- D.检测方法及误差
-
机械设备试运行阶段中,( )由建设单位组织实行。
- A.单体无负荷试运行
- B.无负荷联动试运行
- C.负荷联动试运行
- D.单体负荷试运行
-
在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程序中,( )是综合检验设备制造和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环节,涉及的专业多、人多,须精心组织、统一指挥。
- A.设备安装调整
- B.设备灌浆
- C.设备清洗和装配
- D.调整、试运行
-
利用( )可调整设备的水平度,并能把设备的重量、工作载荷和拧紧地脚螺栓产生的预紧力,均匀传递给基础。
- A.垫铁
- B.地脚螺栓
- C.设备支承
- D.调整空气间隙
-
大重型零、部件装配时,应在悬吊状态下调整好( ),必要时宜装设导向装置,起落应平稳准确。
- A.水平度或垂直度
- B.纵向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 C.横向中心线与基准线的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 D.高度
- A.铸铁或铜材
- B.铜材或不锈钢材
- C.不锈钢材或铸铁
- D.镀锌钢材或铜材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场景(二) 北方某机电安装公司承建某工业的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为了满足要求和保证质量,机电安装公司对该工程作了详尽的施工计划,主要程序是:施工准备→基础验收→设置设备安装基准线和基准点→地脚螺栓安装→垫铁安装→设备吊装就位→设备安装调整(找正、找平、找高程) →设备灌浆→设备清洗→设备装配→设备试运行→竣工验收。由于工程均按程序进行,达到很好的效果,施工单位按期完成该项工程。
大型及重要设备应设置永久性中心标板和基准点,应用( )制作。
- A.铸铁或铜材
- B.铜材或不锈钢材
- C.不锈钢材或铸铁
- D.镀锌钢材或铜材
-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程序中的电气装置、布线系统、用电设备电气部分三个组成的单元其施工程序的相同点包括( )。
- A.相关建筑物尺寸复核
- B.施工机械就位及其动力装置试运转和润滑检查
- C.划线、放样、定位,开始安装
- D.外观检查和内部元器件及接线检查
- E.控制系统模拟动作试验
-
发电机的冷却介质一般分为( )等冷却。
- A.空气
- B.氮气
- C.氢气
- D.水
- E.油
-
通信网络系统是建筑物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确保信息畅通和实现信息共享,其中电话通信系统主要包括( )。
- A.用户交换设备
- B.前端设备
- C.通信线路
- D.干线传输系统
- E.用户终端设备
-
钢材在机电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其中板材按其材质可分为( )等。
- A.普通碳素钢板
- B.低合金结构钢板
- C.热轧钢板
- D.镀锌钢薄板
- E.冷轧钢板
-
桅杆在没有工作时缆风绳预先拉紧的力叫做初拉力。一般按经验公式,初拉力取工作拉力的( )。
- A.14%
- B.15%
- C.16%
- D.20%
- E.21%
-
施工机具的配置应包括: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切砖机、砌砖机、( )、通信及照明设备、焊接设备、质量检测设备及各类专门工机具。
- A.搅拌设备
- B.空压设备
- C.磨砖机
- D.振捣设备
- E.称量设备
-
特种设备检测范围包括( )。
- A.监督检验
- B.定期检验
- C.型式试验
- D.质量检验
- E.安全检验
-
机械零、部件的主要形状误差有( )。
- A.直线度
- B.垂直度
- C.圆度
- D.平面度
- E.圆柱度
-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应做的工作包括( )。
- A.标明电缆型号
- B.排列整齐
- C.避免平行重叠
- D.横平竖直
- E. 标明起讫地点
-
汽轮机按热力特性可以划分为( )汽轮机。
- A.凝汽式
- B.背压式
- C.抽气式
- D.多压式
- E.塔式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的原则是( )。
- A.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先安装设备再配管布线;先两端后中间
- B.先土建后安装,先中间后两端,先设备后配管布线,先地下后地上
- C.先配管布线后设备,先土建后安装,先地下后地上
- D.先两端后中间,先地下后地上,先设备后配管布线,先土建后安装
-
排烟系统的风管板材厚度若设计无要求时,可按( )系统风管板厚选择。
- A.负压
- B.低压
- C.中压
- D.高压
-
防雷保护装置中,( )是指接受雷电的导体,突出于建筑物,使雷电通过它导入大地而不经建筑物其他部位导入,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 A.接闪器
- B.引下线
- C.接地装置
- D.人工接地体
-
电气装置工程安装的一般施工程序中,通过( )检查电气设备系统是否完整、正确;检查设备的制造和施工质量;考验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设计的合理性。
- A.回路接通
- B.试运行
- C.通电检查试验及调试
- D.电线与电缆敷设
-
下列强制检定的管理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强制检定是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强制实行
- B.强制检定是由政府计量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具体执行
- C.强制检定的检定周期是由执行强制检定的技术机构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结合具体情况确定
- D.强制检定实行仲裁检定,使用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
-
非金属复合风管板材的覆面材料必须为( )材料。
- A.耐火
- B.不燃
- C.难燃
- D.难燃B1级
-
用于量值传递的A类工作计量器具是( )。
- A.直角尺检具
- B.焊接检验尺
- C.经纬仪
- D.塞尺
-
下列不属于电气建筑工程组成部分的是( )。
- A.电气装置部分
- B.布线系统部分
- C.主体建筑物部分
- D.用电设备电气部分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的监督检验对象不包括( )。
- A.特种设备的使用
- B.特种设备的安装
- C.特种设备的改造
- D.特种设备的维修
-
当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其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 )及其以上者,均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 A.40 kW
- B.50 kW
- C.75 kW
- D.100 kW
-
动态式炉窑砌筑必须在( )合格后方可进行。
- A.炉窑壳(筒)体安装验收
- B.炉窑壳(筒)体对接焊缝经无损检测
- C.炉窑单机无负荷试运转验收
- D.炉窑无负荷联动试运转验收
-
在焊接工艺评定中,主持评定工作和对焊接及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的人员,应是( )。
- A.试验工程师
- B.焊接工程师
- C.焊接技师
- D.质量工程师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的原则是( )。
- A.先地下后地上,先两端后中间,先土建后安装,先设备后配管布线
- B.先土建后安装,先中间后两端,先设备后配管布线,先地下后地上
- C.先配管布线后设备,先土建后安装,先两端后中间,先地下后地上
- D.先两端后中间,先地上后地下,先设备后配管布线,先土建后安装
-
按时间间隔和规定程序进行的后续检定属于( )。
- A.首次检定
- B.使用中的检定
- C.周期检定
- D.仲裁检定
-
鉴别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优劣的关键是能否确保( )。
- A.经济节约
- B.使用安全
- C.装饰效果
- D.预期寿命
-
起重工程中一般采用( )。
- A.快速卷扬机
- B.电动卷扬机
- C.慢速卷扬机
- D.液压卷扬机
-
按静置设备的设计压力分类,中压设备的压力范围是( )。
- A.0.1MPa≤P<1.6MPa
- B.1.6MPa<P≤10MPa
- C.1.6MPa≤P<10MPa
- D.10MPa<P≤100MPa
-
对砌筑不严密的砖缝,应打入( )塞紧。
- A.耐火材片
- B.耐火泥浆
- C.耐火绳
- D.薄钢板
-
施工企业使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向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 )。
- A.后续检定
- B.使用检定
- C.周期检定
- D.仲裁检定
-
消防工程应严格按照经( )审核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 A.建设单位
- B.设计单位
- C.监理公司
- D.公安消防部门
-
防腐蚀涂层采用喷涂法的缺点是( ),且使用溶剂性涂料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
- A.材料损耗大
- B.覆盖不完整
- C.易开裂脱落
- D.劳动强度大
-
通风系统的类别按其作用范围分为( )。
- A.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 B.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
- C.一般(换气)通风和工业通风
- D.事故通风和人防通风
-
仪表设备安装应遵循( )的施工程序。
- A.先里后外;先高后低;先重后轻
- B.先外后里;先高后低;先重后轻
- C.先里后外;先高后低;先轻后重
- D.先里后外;先低后高;先重后轻
-
当采用电弧焊焊接,环境风速达到( )m/s时,就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A.4
- B.6
- C.8
- D.10
-
按照建筑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在完成了管道安装之后,下一步应进行的施工程序是(. )。
- A.管道附件检验
- B.管道防腐绝热
- C.管道系统清洗
- D.管道系统试验
-
利用各种酸溶液或碱溶液达到金属表面除锈目的的处理方法,属于( )方法。
- A.人工
- B.机械
- C.喷射
- D.化学
-
泡沫灭火系统中,负压式泡沫比例混合器应安装在压力水的水平管道上,吸液口与泡沫液储罐或泡沫液桶最低液面的距离不得大于( )。
- A.1.0 m
- B.2.0 m
- C.4.0 m
- D.5.0 m
-
按静置设备的设计压力分类,低压设备的划分范围是( )。
- A.P<0.1MPa
- B.0.1MPa≤P<1.6MPa
- C.1.6MPa≤P<10MPa
- D.10MPa≤P<100MPa
-
防腐蚀涂层施工时,若采用黏度高、 100% 固体含量的液态涂料,宜选用的涂装方法是( )。
- A.喷涂
- B.浸涂
- C.刷涂
- D.刮涂
-
工程竣工后的建筑消防验收,应检查其消防设施配置是否符合( )的要求。
- A.已获审核批准的消防设计
- B.工程可投入使用或生产
- C.建筑防火等级标准
- D.公安消防部门管理
-
防雷保护装置的安装要求中,明装的接闪器和引下线应采用热浸镀锌材料组成,以( )为宜。
- A.法兰连接
- B.熔焊连接
- C.机械连接
- D.螺纹连接
-
石油化工工程的签章文件类别是6类,其中( )合并为一个类别。
- A.合同管理和安全管理
- B.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
- C.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
- D.安全管理和现场环保文明施工管理
-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中调校用标准仪表其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宜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 )。
- A.1/2
- B.1/3
- C.1/4
- D.1/5
-
汽轮发电机系统设备不包括( )、汽轮机、发电机、励磁机、凝汽器、除氧器、加热器、给水泵、凝结水泵和真空泵等。
- A.除氧器
- B.凝汽器
- C.真空泵
- D.软水器
-
如没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则应立刻停止焊接作业的情况是( )。
- A.环境相对湿度达80%
- B.采用电弧焊焊接,风速达到6 m/s
- C.采用CO2气体保护焊,风速达到2 m/s
- D.天气酷热,阳光下地表温度达38℃
-
电缆敷设时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电缆( )弯曲半径。
- A.最小
- B.最大
- C.自然
- D.允许
-
用砖板做防腐蚀衬里一般采用( ),将腐蚀介质同基体设备隔离。
- A.缠绕施工法
- B.模压施工法
- C.胶泥砌衬施工法
- D.粘贴施工法
-
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在加工工艺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不同工作压力的风管系统,采用不同的方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低压风管系统可采用漏光法检测
- B.高压系统应在漏风量测试后,再进行漏光法检测的抽检
- C.高压系统全数进行漏风量测试
- D.中压系统应在漏光法检测合格后,再进行漏风量测试的抽检
-
仪表中央控制室内回路试验主要是指控制回路试验和( )试验。
- A.反馈回路
- B.放大回路
- C.联锁回路
- D.检测回路
-
机电工程现场焊接时,电焊机至焊钳的连接电线宜选用( )。
- A.橡皮绝缘铜芯线
- B.塑料绝缘铝芯电线
- C.塑料护套铜芯线
- D.塑料绝缘铜芯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