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2)
-
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承担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施工前制订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计划。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订了安全措施:①模板安装完毕后,经签认后才可浇筑混凝土。②制作支架、木拱架时,主要压力杆的纵向连接应使用搭接法。③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强度标准值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④对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措施制订“十不吊”施工措施。
问题:
1.市政合同工程安全生产保证计划编制的关键点有哪些?
2.逐条判断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制订的安全措施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哪些项目进行检查鉴定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起重机械作业安全措施的“十不吊”指的是什么?
-
背景资料: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网点和城市水准网点,按照支线、支干线、主干线的次序进行了施工定线测量后,用皮尺丈量定位固定支架、补偿器、阀门等的位置。
在热力管道实施焊接前,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了焊接工艺方案,并按该工艺方案实施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纵向焊缝的端部采用定位焊,如果焊接温度在一10℃以下焊接时,先进行预热后焊接,焊缝部位的焊渣在焊缝未完全冷却之前经敲打而除去。在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不合格的焊接部位,经过三次返修后达到质量要求标准。
问题:
1.施工单位在管线工程定线测量时有何不妥之处?并改正。
2.焊接工艺方案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判断该施工单位在焊接过程中和焊接质量检验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妥之处?并改正。
4.热力管道焊接质量的检验次序是怎样的?
-
背景资料
某项目部在北方地区承担某城市主干路道路工程施工任务,设计快车道宽11.25m,辅路宽9m。项目部应业主要求,将原计算安排在次年5月初施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提前到当年12月上、中旬,抢铺出一条快车道以缓解该市交通。
问题:
1.为保证本次沥青面层的施工质量应准备几台摊铺机,如何安排施工操作?
2.在临近冬季施工季施工的低温情况下,沥青面层采用的“三块一及时”方针是什么?碾压温度和碾压终了温度各控制在多少温度(℃)?
3.沥青混凝土按矿料最大粒径可分为哪四种?
4.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采用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哪五项内容?
-
背景资料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项目,是实行总分包的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施工项目安全提出了详细而科学的控制措施。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策划的结果和安排,对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以确保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还安排专人对分包商施工和服务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业绩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与分包商及时沟通。
问题: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什么?谁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3.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4.分包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
混凝土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正确的注水方式是( )。
- A.向池内注水分3次进行
- B.每次注入为设计水深的1/3
- C.注水水位上升速度不超过3m/24h
- D.相邻两次充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 E.每次注水后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
-
混凝土构筑物水池做满水试验时,蒸发量的测定方式正确的是( )。
- A.有盖水池的满水试验,对蒸发量可忽略不计
- B.无盖水池的满水试验的蒸发量,可设现场蒸发水箱
- C.蒸发水箱可采用直径约为500mm,高约400mm的封闭钢板水箱
- D.水箱固定在水池中,充水深度可在200mm左右,并在水箱内设水位测针进行测定
- E.测定水池中水位的同时,测定水箱中的水位
-
混凝土构筑物满水试验的要求包括( )。
- A.注水
- B.准备
- C.外观观测
- D.水位观测
- E.蒸发量的测定
-
混凝土构筑物满水试验的程序包括的要素有( )。
- A.试验准备
- B.水池注水
- C.有关资料整理
- D.抗渗强度测量
- E.水池内水位观测
-
泥水平衡式盾构排土量控制方法有( )。
- A.重量控制
- B.容积控制
- C.送泥流量
- D.干砂量控制
- E.排泥流量
-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6~10题。
某城市排水工程的管道顶进采用箱涵顶进的方法施工,在该城市排水工程某混凝土构筑物施工完成后,进行满水试验,结果发现该混凝土构筑物存在裂缝,为了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扩大,对后期的施工提出了控制措施。
为了准确掌握箱涵顶进的方向和高程,应在箱涵的后方设置观测站,以观测箱涵顶进的( )。
- A.中线
- B.垂直线
- C.垂直角度
- D.水平偏差
- E.垂直偏差
-
采用小导管加固时,为保证工作面稳定和掘进安全,应确保小导管( )。
- A.安装位置正确
- B.自身刚度
- C.有效长度足够
- D.自身强度
- E.钻设角度准确
-
顶管采用手工掘进顶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 A.工具管接触或切入土层后,自下而上分层开挖
- B.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135。范围内不得超挖
- C.在允许超挖的稳定土层中正常顶进时,管下部超挖量没有要求,视土层情况而定
- D.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0mm
- E.管顶以上超挖量不得大于15mm
-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
- A.快速路
- B.主干路
- C.次干路
- D.街坊路
- E.支路
-
任何单位,必须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 )的批准,才能按规定占用和挖掘城市道路。
- A.当地建设管理部门
- B.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
- C.市政工程养护部门
- D.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 )和盐渍土。
- A.亚砂土
- B.腐殖土
- C.淤泥
- D.冻土块
- E.生活垃圾土
-
夜间施工,应配置足够的照明,照明灯高度( )m,其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保护接地(零)。
- A.≥2
- B.≥2.5
- C.≥3
- D.≥3.5
-
浅根性乔木生存和培育的最小厚度分别为( )cm。
- A.30,45
- B.45,60
- C.60,90
- D.90,150
-
制好后的钻孔灌注桩钢筋骨架必须放在( )的场地上。
- A.平整、通风
- B.平整、干燥
- C.遮阳、通风
- D.干燥、防雨
-
常规做法为树木定植后必须灌水( )。
- A.3次,且24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头水、压水),水要浇透
- B.3次,且32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头水、压水),水要浇透
- C.3次,且36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头水、压水),水要浇透
- D.3次,且48h内必须浇上第一遍水(头水、压水),水要浇透
-
CRD工法是在CD工法基础上增设( )而形成的。
- A.临时仰拱
- B.超前小导管
- C.管棚
- D.钢拱架
-
管节两侧夯填土的密实度标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 )。
- A.93%
- B.95%
- C.97%
- D.98%
-
因建设或其他原因需要临时占用城市绿化用地时,须经城市人民政府( )部门批准,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 A.绿化规划
- B.园林绿化
- C.绿化管理
- D.绿化行政主管
-
采用顶管法施工中的手工掘进时,工具管进入土层过程中,要求每顶进( ),测量不少于一次。
- A.O.2m
- B.0.3m
- C.O.4m
- D.0.5m
-
选择钻孔设备应依孔径、孔深、土质状况和( )。
- A.桩的承载能力
- B.泥浆作用
- C.钻孔形状
- D.设备能力
-
重交通用路面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应大于或等于( )MPa。
- A.4.O
- B.4.5
- C.5.0
- D.5.5
-
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其( )必须要好。
- A.耐热性
- B.刚度
- C.水稳定性
- D.抗冻性
-
当二次注浆是以( )为目的,多采用化学浆液。
- A.补足一次注浆未充填的部分
- B.填充由浆体收缩引起的空隙
- C.防止周围地层松弛范围扩大
- D.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
向隧道管片与洞体之间空隙注浆的主要目的是( )。
- A.抑制隧道周边地层松弛,防止地层变形
- B.使管片环及早安定,千斤顶推力能平滑地向地层传递
- C.使作用于管片的土压力平均,减小管片应力和管片变形,盾构的方向容易控制
- D.形成有效的防水层
-
当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时可采用切缝机切割缩缝。
- A.15%~20%
- B.20%~25%
- C.25%~30%
- D.30%~35%
-
泵站起重设备的起重量≤5t,主泵台数( )时,选用手动单梁起重机。
- A.少于4台
- B.少于5台
- C.少于6台
- D.少于7台
-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时,控制开挖面变形的主要措施是( )。
- A.出土量
- B.土仓压力
- C.泥水压力
- D.盾构姿态
-
燃气管道随桥梁敷设,过河架空的燃气管道向下弯曲时,弯曲部分与水平夹角宜采用( )。
- A.30。
- B.45。
- C.60。
- D.75。
-
城市污水处理厂典型的工艺流程是( )。
- A.污水一格栅一沉砂池一二沉池一生物处理池一出水
- B.污水一格栅一沉砂池一初沉池一生物处理池一二沉池一出水
- C.污水一格栅一混凝一沉淀一过滤一消毒
- D.污水一格栅一曝气氧化一混凝沉淀一消毒一出水
-
盾构机选择原则之一技术先进性要以( )为前提。
- A.经济合理性
- B.适用性
- C.可靠性
- D.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