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模拟卷(1)
-
背景资料
某地铁基坑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及ø609mm钢管支撑。由于支撑不及时,随着基坑开挖地下墙水平变形越来越大。开挖至4m时,基坑南侧地下墙出现大面积渗水。经调查,该侧存在一根大口径上水管。由于变形过大,管线破裂造成大量漏水。随后,经过调查发现基坑周围还存在5根其他管线,其中东侧有一根天然气管。这些管线都或多或少出现了变形过大的问题。
问题:
1.市政基坑工程周围可能存在哪些管线?哪些管线应作为保护的重点?
2.本工程施工时有哪些失误造成了管线破坏?
3.对基坑周围管线调查时,应做好哪些调查工作?
4.对变形过大的管线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
背景资料
某城市给水工程项目,总承包商将给水管道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承包商。该分包商在施工中的一些情况如下。
情况一:大型球墨铸铁管采用原土地基。
情况二:球墨铸铁管接口采用人工推入式接口。
情况三:承插式铸铁管接口材料使用的石棉必须是4F有粉石棉绒。
情况四:采用石棉水泥接口时,先将石棉与水泥以2:7比例干拌均匀再加水,加水量适中,分别用四填八打方式,层层填打密实。
问题:
1.逐条判断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2.哪种类型的给水管道一般采用原土地基?
3.球墨铸铁管采用柔性橡胶圈密封接口有何特性?适用于哪类管道施工?
4.承插式球墨铸铁管的刚性接口和柔性接口包括哪些类型?
-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m?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
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后,B公司在距工作竖井48m施工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间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B公司立即向A公司汇报。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技术措施。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袁有隆起现象,随后A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B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检查时,发现A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公司人员手中。
问题:
1.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2.B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3.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
背景材料: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8月至次年3月。该
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令,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是什么?其指令方式有哪些应改进的地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问题在哪里?
3.该道路工违反了什么安全操作规程?
4.项目部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下列关于小导管注浆支护设计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
- A.钢管直径30~50mm,长3~5m
- B.钢管上钻设注浆孔间距为100~150mm
- C.钢管沿拱的环向布置间距为300~500mm,外插角50~15。
- D.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0.9m
- E.钢管沿隧道纵向的搭接长度一般不小于1.Om
-
燃气管道的附属设备有( )。
- A.阀门
- B.波形管
- C.补偿器
- D.排水器
- E.排气管
-
属于排水固结类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天然地基预压,( )。
- A.砂井预压
- B.塑料排水板预压
- C.真空预压
- D.降水预压
- E.砂桩
-
在软土、沼泽地区,( )的情况下,用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 A.地基湿软
- B.高填路堤
- C.地下水位较高
- D.土基路堤松软
- E.承载能力低
-
大型水池底板施工的关键是:( )。
- A.轴线位置及高程符合标准
- B.钢筋位置(特别是底板内的预埋池壁、柱插筋)准确
- C.混凝土强度、抗渗标号符合标准
- D.变形缝防水性能符合要求
- E.防混凝土裂缝
-
地下连续墙工法的优点主要有( )。
- A.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
- B.墙体刚度大,对周边地层扰动小
- C.施工速度快
- D.施工质量容易控制
- E.适用于黏性土、无黏性土、卵砾石层等多种土层
-
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纵横向接缝应达到( )等要求。
- A.粘结紧密
- B.连接平顺
- C.压实充分
- D.不亏料
- E.应用细料弥缝
-
支撑体系布置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 )。
- A.因地制宜选择支撑材料和布置形式
- B.支撑体系受力明确,安全可靠,对环境影响小
- C.土方开挖方便
- D.主体结构可快速施工
- E.施工人员上下方便
-
地下的各种管道交叉时,若管道高程一致,应主动和有关单位联系,取得对方的配合,协商处理。处理的原则如下( )。
- A.软埋电缆线让刚性管道(沟)
- B.压力流管道让重力流管道
- C.小口径管道让大口径管道
- D.后敷设管道让已敷设管道
- E.污水管道让雨水管道
-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根据土层性质和允许降深的不同,可分为( )等。
- A.轻型井点
- B.喷射井点
- C.观察井
- D.深井泵井点
- E.电渗井点
-
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 )。
- A.抗滑基层
- B.排水基层
- C.防冻基层
- D.半钢性基层
-
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以( )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
- A.7d
- B.14d
- C.21d
- D.28d
-
水泥混凝土路面垫层的宽度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 )。
- A.50mm
- B.100mm
- C.150mm
- D.200mm
-
水泥混凝土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 )。
- A.半钢性垫层
- B.钢性垫层
- C.排水垫层
- D.防冻垫层
-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第16~20题。
某施工单位中标,承担了某段公路的路面工程,决定全面采用水泥混凝土对路面进行铺设整修。考虑到有些地段的道路岩石较多、湿度较大,抗压力较弱等因素,于是施工负责人又进行了路面基层、面层、垫层等的设置工作。
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城市道路上,应设置( ),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 A.路基
- B.基层
- C.垫层
- D.底基层
-
在施工现场针对不同的排放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但一般不会设置( )。
- A.沉淀池
- B.隔油池
- C.消毒池
- D.化粪池
-
城市燃气供应系统中设置储配站的数量及其位置的选择,需要根据供气规模,城市的特点,( )确定。
- A.通过设计计算
- B.通过调查
- C.通过技术经济比较
- D.由主管部门
-
关于级配碎石基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碎石颗粒级配组成曲线是顺滑曲线
- B.应拌合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 C.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 D.应用15t以上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可超过200mm
-
市政公用工程注册建造师签章文件表格中施工单位是指( )。
- A.某工程施工总公司
- B.某工程项目经理部
- C.某工程施工子公司
- D.某工程施工分公司
-
下列关于各种开挖方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侧壁导坑法适用于地层差、跨度≤14m,沉降较小,防水好
- B.中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小,防水效果差
- C.侧洞法适用于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跨度,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 D.柱洞法适用于多跨多层结构,沉降大,防水效果差
-
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室外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个月。
- A.3
- B.4
- C.5
- D.6
-
施工机械进场须经过( )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
- A.技术性能
- B.安全
- C.规格型号
- D.准用证
-
氟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一种天然的有毒物,当地下水中含氟( )时,长期饮用会破坏牙齿珐琅质而产生斑齿。
- A.0.5mg/1
- B.0.8mg/1
- C.1.0mg/1
- D.1.2mg/1
-
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程序的主要目的是( )。
- A.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水的质量
- B.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C.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D.杀灭致病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
-
根据以下场景,回答4~8题。
某城市新建一大型自来水厂,为了生产日常生活饮用水,原水采用地下水处理,在地下水处理时发现水色偏黄,负责人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它与( )有着重要的关系。
- A人体吸收
- B.骨骼生长
- C.造血功能
- D.牙齿健康
-
当地下水中铁的含量超过正常饮用水标准时,通常设置曝气装置,氧化反应后用( )来去除铁。
- A.沉淀池
- B.自然过滤池
- C.化学氧化池
- D.砂滤池
-
正常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铁的含量不超过( )。
- A.0.1mg/1
- B.0.2mg/1
- C.0.3mg/1
- D.0.5mg/1
-
排水工程采用柔性管道时,管道敷设完毕,安装验收合格后土方回填,要求回填到管顶以上( )的高度,防止管道因雨漂浮。
- A.等于管径
- B.略小于一倍管径
- C.大于一倍管径
- D.大于两倍管径
-
采用顶管法施工,千斤顶应左右对称布置,顶力的合力位置应和顶进抗力的位置在( )。
- A.同一轴线上
- B.管道中心的垂线上
- C.与管道呈平行的平行线上
- D.与施工地面垂直的垂直线上
-
全断面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好的地层,围岩必须有足够的( )。
- A.强度
- B.自稳能力
- C.抵抗变形能力
- D.不透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