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3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试卷五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地区新建一座大型自来水厂,主要单位工程有沉淀池、过滤池、消毒池等,整个工程由W建筑公司中标施工。其中沉淀池为无盖圆形池,直径40 m,基础为现浇混凝土结构,厚500 mm,该基础由四周向中心呈漏斗型,其高点顶面标高22.50 m,低点顶面标高22.10 m;池壁采用预制板拼装外缠绕预应力钢丝结构,强度等级为C40°沉淀池现况原地下水位标高26.50 m。

    问题

    1.为保证壁板缝施工质量,从安装模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动、混凝土养护几个工序简述如何操作。

    2.在浇筑壁板缝混凝土前,工长在现场查看壁板缝混凝土供应单时见有如下内容:使用部位:沉淀池壁板缝;混凝土名称: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该批混凝土能否用于浇筑壁板缝?为什么?

    3.本工程中,沉淀池何时进行满水试验?满水试验是否要测蒸发量?

    4.在沉淀池四周回填土时前,除约请监理单位参加外,是否还要通知其他单位参加?

  2. 某城市道路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中要求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面层采用沥青混合料施工。

    在基层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如下:

    (1)选用的粉煤灰中Si02、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为60%。

    (2)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相关的指标。

    (3)混合料拌成后的平均堆放时间为30 h。

    (4)拌成后的混合料的含水量略小于最佳含水量。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严格按行业标准CJJ l的规定对其质量进行控制。

    某段道路的施工正赶上季节性的雨期。

    问题

    1.指出基层施工过程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2.对石灰粉煤灰砂砾基层质量控制的主要项目有哪些?

    3.通过配合比试验应确定哪些指标?

    4.行业标准CJJ l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外观检查的要求是怎样规定的?

    5.道路土路基在雨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有哪些?

  3. 某城市桥梁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在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如下:

    (1)在墩台基础中埋放了厚度为120 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在浇筑混凝土时选择了一天中气温较高时进行。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预应力筋的孔道采用钢管抽芯方法进行预留。

    (4)预应力筋锚固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用电弧焊切割外露预应力筋。

    (5)施工中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张拉,在校验伸长值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为8%。

    问题

    1.请逐条判断大体积墩台及其基础施工时的部分施工工艺和方法是否妥当?如不妥,请改正。

    2.对大体积混凝土墩台及其基础埋放的石块有哪些规定?

    3.在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除了采用钢管抽芯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比较实用?

    4.对后张法预留孔道预埋的要求有哪些?

    5.按预应力品种可将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分为哪几类?

    6.按锚固原理可将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分为哪几类?

  4. 某公司承建城市主干道改造工程,其结构为二灰土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工期要求当年5月份完成拆迁,11月底完成施工。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干扰因素多,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项目部提前进行了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项目部在城市外设置了拌和站;为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夜间运输,白天施工。检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表面出现松散、强度值偏低的质量问题。

    项目部依据冬期施工方案,选择在全天最高温度时段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碾压施工。经现场试测,试验段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平整度均符合设计要求,自检的检验结论为合格。

    为确保按期完工,项目部编制了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进行动态调整;完工后依据进度计划、调整资料对施工进行总结。

    问题

    1.本项目的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分析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3.结合本工程简述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基本要求。

    4.项目部对沥青混凝土面层自检合格的依据充分吗?如不充分,还应补充哪些?

    5.项目部在施工进度总结时的资料依据是否全面?如不全面,请予以补充。

  5. 工业废渣混合料的(  )较好,适用于大多数沥青路面的基层。

    • A. 强度
    • B. 稳定性
    • C. 黏度
    • D. 整体性
    • E. 刚度
  6. 水泥混凝土道路面层下设置基层的作用有(  )。

    • A. 防止或减轻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
    • B. 在垫层共同作用下,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的不利影响
    • C. 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 D.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
    • E. 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7. 从材料上分,路基可分为(  )。

    • A. 土路基
    • B. 石路基
    • C. 土石路基
    • D. 混凝土路基
    • E. 沥青路基
  8. 符合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施工技术要求的有(  )。

    • A. 颗粒级配应符合规定,级配碎石中的碎石颗粒组成曲线应是一根顺滑的曲线
    • B. 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 C. 宜采用20 t以上压路机碾压成活,碾压至缝隙嵌挤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小于5 mm
    • D. 配料必须准确,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 E. 未洒透层沥青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保护表层不受破坏
  9. 有圬工基础管涵施工程序包括(  )。

    • A. 挖基坑并准备修筑管涵基础的材料
    • B. 修筑管座,截面形状同管节外截面;深度等于管壁厚度
    • C. 铺设涵管顶部防水黏土(设计需要时),填筑涵洞缺口填土及修建加固工程
    • D. 安装涵洞管节、修筑涵管出入口端墙、翼墙及涵底(端墙外涵底铺装)
    • E. 砌筑圬工基础或浇筑混凝土基础
  10. 城镇道路工程包括(  )。

    • A. 城市快速路建设
    • B. 城市环路建设
    • C. 城市主干路建设
    • D. 次干路的养护与维修工程
    • E. 立交桥建设
  11. 选择改良材料要依据(  )等条件。

    • A. 掘进宽度
    • B. 是否泵送排土
    • C. 弃土处理条件
    • D. 离子水电性
    • E. 地下水压
  12. 注浆压力应根据(  )等综合判断决定,但施工中通常基于施工经验确定。

    • A. 管片强度
    • B. 盾构形式
    • C. 大气压
    • D. 浆液特性
    • E. 土压
  13. 水泥稳定土具有(  )的特点。

    • A. 较高的抗压强度
    • B. 耐冻性
    • C. 抗水性
    • D. 足够的力学强度
    • E. 良好的整体性
  14. 一般现浇混凝土墩台常用的模板有(  )。

    • A. 组合式定型钢模板
    • B. 移动式模板
    • C. 固定式模板
    • D. 拼装式模板
    • E. 整体吊装模板
  15. HDPE防渗膜施工工序是整个垃圾填埋场工程施工中一道关键的工序,整个工程的成败取决于防渗层的(  )。

    • A. 施工质量
    • B. 材料质量
    • C. 材料特性
    • D. 施工进度
  16. 盖梁支架和脚手架的地基处理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进行,一般采取先用压路机碾压,人工整平后,再在土基上铺设枕木或路基箱板作为支架基础的方法,或在土基上铺设100 mm碎石,然后铺设(  )mm混凝土的方法处理。

    • A. 100
    • B. 150
    • C. 200
    • D. 250
  17.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中,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  )。

    • A. 0.78
    • B. 0.58
    • C. 0.48
    • D. 0.6
  18. 在污水处理设施进口处,必须设置格栅,主要是采用物理处理法截留较大的漂浮物,以便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使之能够正常运转,这属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  )。

    • A. 一级处理
    • B. 二级处理
    • C. 三级处理
    • D. 多级处理
  19. 路面强度、稳定性差、平整度差,使用寿命短,易扬尘、车速低,初期造价低,但养护维修运输成本高,属于(  )的特点。

    • A. 高等级路面
    • B. 次高等级路面
    • C. 中等级路面
    • D. 低等级路面
  20. 土方施工中,对开槽范围内各种障碍物的保护措施应符合的规定不包括(  )。

    • A. 可以不取得所属单位的同意和配合
    • B. 给水、排水、燃气、电缆等地下管线及构筑物必须能正常使用
    • C. 加固后的线杆、树木等必须稳固
    • D. 各相邻建筑物和地上设施在施工中和施工后,不得发生沉降、倾斜、塌陷
  21. 开槽埋管施工技术要求中,在靠近原有建筑物开挖基槽(坑)时,为了防止原有建筑物基础下沉,通常也多采用(  )的方法进行支护。

    • A. 断续式水平挡土板
    • B. 连续式水平挡土板
    • C. 打板桩
    • D. 垂直挡土板
  22. 用于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应具有较大的塑性,以(  )表示。

    • A. 稠度
    • B. 黏度
    • C. 延度
    • D. 强度
  23.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堤设计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潮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同时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  )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 A. 渗井
    • B. 集水沟
    • C. 渗沟
    • D. 管道
  24. 中压B和低压燃气管道,宜采用(  )。

    • A. 钢管
    • B. 钢管或机械接口铸铁管
    • C. 机械接口铸铁管
    • D. 聚乙烯管材
  25. 通过(  ),BOD5能进一步降到5mg/L以下。

    • A. 多级处理
    • B. 三级处理
    • C. 二级处理
    • D. 一级处理
  26. 当盾构掘进采用泥水机械出土和用井点降水施工时,应设相当规模的(  )。

    • A. 沉淀池
    • B. 过滤池
    • C. 混凝池
    • D. 清水池
  27. 沉井制作,要先将场地平整夯实,以免在灌注沉井过程中和拆除支垫时,发生不均匀沉陷,若场地土质松软,应加铺一层(  )mm厚的砂层。

    • A. 200~400
    • B. 300~500
    • C. 400~600
    • D. 500~700
  28. 由于应用起来简单、方便、直观,(  )仍然是目前现场管理中最常见的进度计划方法,在现场施工中被广泛应用。

    • A. 横道图
    • B. 前锋线比较法
    • C. 列表比较法
    • D. 网络计划图
  29.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  )。

    • A. 20%
    • B. 25%
    • C. 30%
    • D. 35%
  30.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求中,水下混凝土多采用(  )灌注。

    • A. 正循环导管法
    • B. 反循环导管法
    • C. 垂直导管法
    • D. 真空导管法
  31.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成本计划编制的依据不包括(  )。

    • A. 合同、招投标文件
    • B. 组织设计
    • C. 总体布置即实施方案
    • D. 设备的实际价格
  32. 城市桥梁明挖基坑施工技术要求中,有支护基坑的适用情形不包括(  )。

    • A. 基坑坑壁土质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的影响
    • B. 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不经济
    • C. 受施工场地或邻近建筑物限制,不能采用放坡开挖
    • D. 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小,不影响坑壁稳定
  3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  )只适用于旧城市改造。

    • A. 直泄式合流
    • B. 全处理合流
    • C. 截流式合流
    • D. 分流式合流
  34. 现浇混凝土墩台施工技术要求中,未经填土的台身施工高度一般不宜超过(  )m,以免偏心引起基底不均匀沉陷。

    • A. 6
    • B. 7
    • C. 4
    •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