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专家预测试卷(二)
-
【案例四】
某城市道路的主要工序如下表: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由于施工单位设备故障,导致C工作中断4天。
事件二:由于百年一遇的冰雪灾害,导致D工作晚开工15天。
事件三:由于图纸晚到,导致E工作停工10天。
针对上述事件中的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监理提出了延期申请和费用索赔的要求。合同约定,成本损失费为人民币1.5万元/天,利润损失费为人民币0.2万元/天。
事件四:排水管道完成后及时进行了闭水试验,项目部制定的试验要求如下:(1)闭水试验在管道回填前进行,以便及时检查渗漏和处理。(2)闭水试验在管道灌满水后12h后再进行。
(3)闭水试验的水位,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为试验段上游管道内顶以上5m;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以试验段设计水头加2m计;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闭水试验水位可至井口为止。(4)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l0min。
问题:
1.计算图示网络工期,并指出关键线路。
2.针对背景中的网络计划,分别分析C、D、E工作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的合理性。
3.计算可索赔的费用。
4.请指出项目部对排水管道闭水试验的要求错误之处并改正。
-
【案例二】
某污水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m),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
项目部组建后,经测算,该工程人工费为300万元、材料费1200万元、施工机械费为250万元、措施费为80万元、间接费为130万元。综合税率为3.41%。
施工前,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编制了施工方案和成本计划,并制订了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1)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控制主材价格和限额领料;(2)人员工资严格执行劳动定额;(3)机械使用严格执行定额管理。
问题:
1.分析背景,确定降水井布置的形式及要求。
2.计算原水管线沟槽施工时地下水位允许标高。
3.计算工程直接费和计划利润(列出计算步骤)。
4.项目部应如何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控制?除背景材料中对主材价格的控制和限额领料以外,再列举至少4条材料成本管理的措施。
-
【案例三】
某城市热力管道工程项目,是实行总承包的项目,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对施工项目安全提出了详细而科学的控制措施。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策划的结果和安排,对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进行了识别,以确保处于受控状态。项目部还安排专人对分包商施工和服务全过程的安全实施指导、监督、检查和业绩评价,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与分包商及时沟通。
问题:
1.工程项目安全控制应坚持的方针是什么?谁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
2.项目安全控制的三个重点是什么?
3.实行总承包的项目,安全控制由谁负责7?
4.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包括哪些内容?
-
后张孔道压浆时,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 A.孔道压浆宜用水泥浆,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
- B.当气温高于35℃,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 C.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
- D.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
- E.压浆前,对管道用水冲洗后,用含油的压缩空气将孔道内的所有积水吹出
-
【案例一】
某市政公司承包某路段的改建工程,全长2.5km,工期为当年7月至次年2月。该路段为四快二慢主干道,道路结构层: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45cm二灰碎石基层,9cm粗、4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非机动车道为20cm石灰土底基层,30cm二灰碎石基层,6cm粗、3cm细沥青混凝土面层;两侧为彩色人行道石板。
项目部进场后,项目技术负责人即编制了实施性的施工组织设计,其中规定由项目部安全员定期组织安全检查。该施工组织设计经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即开始工程项目的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将填方工程分包给某工程队,当土方第一层填筑、碾压后,项目部现场取样、测试,求得该层土实测干密度,工程队随即进行上层填土工作。监理工程师发现后,立即向该工程队发出口头指示,责令暂停施工。整改完毕符合验收程序后,又继续施工。在一次安全检查中,监理工程师发现一名道路工在电箱中接线,经查证,属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按工程进展,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正值冬期,监理工程师要求项目部提供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措施。
问题:
1.监理工程师发出暂停施工指令的原因是什么?其指令方式有哪些应改进的地方?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程序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3.沥青混凝土冬期施工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该道路工程有哪些违反了操作规程?为什么?
5.工程项目安全检查的规定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
城市热力管道在实施焊接前,应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结果编写焊接工艺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母材性能和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电流的选择;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和( )
- A.焊接结构形式及外形尺寸
- B.焊接接头的组对要求及允许偏差
- C.焊接长度及点数的规定
- D.坡口形式及制作方法
- E.壁厚不等管口对接的规定
-
混凝土构筑物裂缝的控制是排水构筑物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防止构筑物裂缝的方法有( )
- A.掺加外加剂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峰值
- B.增加水泥用量或水用量,提高水灰比
- C.合理设置后浇带
- D.要尽可能增加人模坍落度
- E.降低混凝土的人模温度
-
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下列( )方法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
- A.优先采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
- B.用改善集料级配、降低水灰比、掺加混和料等方法减少水泥用量
- C.控制浇筑层厚度和进度,以利散热
- D.控制浇筑温度,设测温装置,加强观测,并做好记录
- E.可适量增加砂、砾石
-
施工单位可采取的防止钻孔桩钢筋笼上升的措施包括( )
- A.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初凝时间及灌注工艺
- B.当导管底口低于钢筋笼底部3m至高于钢筋笼底Im之间,且混凝土表面在钢筋笼底部上下1m之间时,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
- C.适当增加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
- D.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
- E.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2道加强环形筋
-
水池满水试验的做法包括( )
- A.设计预留孔洞、预埋管口及进出水口等已做临时封堵并达到强度要求
- B.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高度为设计水深的1/3
- C.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 D.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24h
- E.注水至设计水位12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
在未碾压成形并冷却的沥青路面上,压路机不得进行( )
- A.倒驶
- B.转向
- C.调头
- D.刹车
- E.停车等候
-
路面的使用要求指标是( )、透水性和噪声量。
- A.平整度
- B.承载能力
- C.抗滑能力
- D.温度稳定性
- E.抗变形能力
-
正循环回转钻孔桩施工中,泥浆的作用有( )
- A.浮悬钻渣
- B.护壁
- C.润滑钻头
- D.冷却钻头
- E.防止掉钻
-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
- A.快速路
- B.主干路
- C.次干路
- D.街坊路
- E.支路
-
栽植深度与原土痕齐的是( )
- A.裸根乔苗木
- B.灌木
- C.带土球苗木
- D.浅根性乔木
-
二沉池的主要功能是( )
- A.在有氧的条件下,进一步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 B.利用物理法截留污水中较大的漂浮物,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 C.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 D.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以污泥形式存在的生物脱落物或已经死亡的生物体
-
垃圾填埋场泥质防水层施工技术的核心是( )施工技术。
- A.选择原材料配合比
- B.严格控制压实度
- C.掺加膨润土的拌合土层
- D.分层压实
-
热力管网的主要附件不包括( )
- A.放散管
- B.支吊架
- C.阀门
- D.补偿器
-
排水管道沟槽开挖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在有行人、车辆通过的地方应设护栏及警示灯等安全标志
- B.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留不小于200mm的余量由人工清挖
- C.堆土不得掩埋消火栓、雨水口以及各种地下管道的井盖,且不得妨碍其正常使用
- D.采用吊车下管时,可在沟槽两侧堆土
-
( )是给水系统中调节水厂均匀供水和满足用户不均匀用水的调蓄构筑物。
- A.混凝池
- B.沉淀池
- C.过滤池
- D.清水池
-
燃气管道吹扫试验时,介质宜采用( )
- A.氧气
- B.压缩空气
- C.天然气
- D.水
-
热力管网中加工简单、安装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但占空间大、局部阻力大的是( )补偿器。
- A.波纹管
- B.方形
- C.套筒
- D.球形
-
给水处理工艺中,设置消毒程序的主要目的是( )
- A.杀死水中浮游生物,提高水的质量
- B.与水中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以降低有毒物浓度
- C.去除水中某些有机化合物,保障人体健康
- D.杀灭致病微生物,防止水传播疾病
-
根据GB50092—96规定,城市道路沥青混合料路面抗滑表层还应检查( )
- A.构造深度、摩擦系数摆值
- B.构造深度、摩擦系数
- C.构造深度、摩擦力
- D.粗糙度、摩擦系数摆值
-
沉入桩沉桩施工时,如果桩尖标高等于设计标高而贯人度较大时,应( )
- A.继续锤击,使贯入度接近控制贯人度
- B.停止锤击,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
- C.继续锤击100mm左右
- D.继续锤击30~50击
-
施加预应力施工所用的机具应由( )定期校验。
- A.业主指定的计量技术机构
- B.监理指定的计量技术机构
- C.施工企业内部的计量技术机构
- D.主管部门授权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
-
盾构掘进控制的“四要素”中不包括( )
- A.开挖控制
- B.二次衬砌
- C.线形控制
- D.注浆
-
当地面条件差、断面特别大时,浅埋暗挖隧道施工不宜采用(
- A.中洞法
- B.柱洞法
- C.洞桩法
- D.全断面法
-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悬臂浇筑施工,合龙顺序一般是(
- A.先中跨、后次跨、再边跨
- B.先次跨、后边跨、再中跨
- C.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
- D.先边跨、后中跨、再次跨
-
采用土袋围堰施工,堰顶的宽度可为1~2m。当采用机械挖掘时,应视机械的种类确定,不宜小于( )m。
- A.2.0
- B.2.5
- C.3.0
- D.3.5
-
基坑穿过不同土层时,坑壁边坡可按各层土质采用不同坡度。在坑壁坡度变换处可视需设至少( )宽的平台。
- A.0.5m
- B.0.6m
- C.0.7m
- D.0.8m
-
采用压路机碾压土路基时,应遵循( )及轮迹重叠等原则。
- A.先重后轻、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 B.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
- C.先轻后重、先振后稳、先高后低、先慢后快
- D.先重后轻、先振后稳、先低后高、先快后慢
-
沥青混凝土路面初压紧跟摊铺机后进行,宜采用( )碾压1—2遍。
- A.轮胎压路机
- B.振动压路机
- C.轻型钢筒压路机
- D.重型压路机
-
面层为沥青表面处治的道路,其路面等级属于( )路面。
- A.高级
- B.次高级
- C.中级
- D.低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