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模拟试题(2)
-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2km的山区二级公路工程项目,其中包含一座长260m的双车道隧道。隧道进口洞顶覆盖层较薄,出口段的路堑地段受落石和塌方危害,隧道进出口段均设置12m的拱式明洞。其中进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有偏压,路床有软基处理,出口段的路堑对明洞无偏压。
隧道开挖后,及时修筑了第一次衬砌,通过施工中的监控量测,确定围岩变形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及进行第二次衬砌。
隧道洞口段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层自上而下为: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层;20cm厚填隙碎石基层。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了隧道通风、照明设施的施工。
隧道通车后,在进口段发现路面出现横向裂缝,施工单位对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段基层顶面标高比设计标高平均高出5cm,而混凝土制备、浇筑工艺、养生都满足要求,切缝及时。
问题:
1.简述本隧道工程设置明洞的理由。
2.根据荷载分布划分,该隧道的拱式明洞有哪些形式?
3.补充隧道中还需要施工的其他附属设施。
4.分析路面出现横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
背景资料:
《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指出:投标人应当具备招标文件规定的资格条件,具有承担所投标项目的相应能力。投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作出响应。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并对投标中的废标及应当依法重新招标的情况作出了明确规定。
问题:
1.投标中哪些情况应当作为废标?
2.投标中哪些情形招标人应当依法重新招标?
-
背景资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
问题:
1.根据背景材料,按照长度该隧道属于哪个等级?
2.根据背景材料,山岭隧道的洞口施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根据背景材料,采用台阶开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背景资料: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指出:投标人必须通过资格预审并取得投标资格;投标人一般应独自参与投标,如以联合体形式投标,必须遵守相关规定;投标人编写的投标文件,应包括必须的内容;分标段招标的,招标人应合理划分标段。
问题:
1.投标人若以联合体形式投标,必须遵守哪些规定?
2.投标人编写投标文件,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3.公路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招的规模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
有关合同文件优先级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
- A.合同协议书及各种合同附件的优先级最高
- B.公路工程专用合同条款的优先级高于项目专用合同条款
- C.中标通知书的优先级高于合同协议书和通用合同条款
- D.通用合同条款的优先级高于图纸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 E.技术规范优先级高于图纸和已标价工程量清单
-
新奥法施工特点包括( )。
- A.支护为联合型复合衬砌
- B.第一次柔性衬砌与围岩共同工作
- C.第二次衬砌承受荷载作用
- D.设置锚杆可提高原岩体强度
- E.根据施工量测信息控制施工程序
-
桥梁承台基坑的开挖尺寸应根据( )条件确定。
- A.承台的尺寸
- B.机械尺寸
- C.支模及操作的要求
- D.设置排水沟的需要
- E.坑壁加固需求
-
预拱度偏差防治措施正确的有( )。
- A.提高支架基础、支架及模板的施工质量
- B.严格控制张拉时的混凝土强度
- C.预制梁存梁时间宜长
- D.及时调整预拱度误差
- E.波纹管的安装定位应准确
-
按照相互之间的距离,隧道可分为( )。
- A.长隧道
- B.连拱隧道
- C.单洞分层隧道
- D.小净距隧道
- E.分离式隧道
-
属于特殊路基的有( )。
- A.软土地段地基
- B.滑坡地段路基
- C.杂填土地段路基
- D.岩溶地区路基
- E.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
-
路基防护工程的类型可分为( )。
- A.边坡坡面防护
- B.沿河河堤河岸冲刷防护
- C.排地表水的设施
- D.排地下水的设施
- E.自然防护
-
下列叙述行为属于工程转包的有( )。
- A.承包人将承包的全部工程发包给他人的
- B.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人的
- C.分包人以他人名义承揽分包工程的
- D.承包人将合同文件中明确不得分包的专项工程进行分包的
- E.承包人将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发包给他人的
-
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因变更引起的价格调整约定有( )。
- A.如果取消某项工作,则该项工作的总额价不予支付
- B.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
- C.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子目的,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由监理工程师按合同约定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D.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在综合考虑承包人在投标时所提供的单价分析表的基础上,由监理人按合同约定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
- E.如果本工程的变更指示是因双方过错或双方责任造成的,则发包人只承担50%这种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
-
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要求满足的条件有( )。
- A.沟壁内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 B.沟壁外侧应填以细砂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 C.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 D.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时应设置沉降缝
- E.沟壁内侧应填以细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反滤层
-
关于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安全要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块状沥青搬运宜在晴天进行
- B.从事沥青作业人员均应进行体检
- C.患有皮肤病、结膜炎的人员不宜从事沥青作业
- D.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进行
-
下列交通安全设施中主要作用为管制和引导交通的是( )。
- A.交通标志
- B.交通标线
- C.隔离栅
- D.防眩设施
-
关于蒸发池的施工规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坑底部应做成两侧边缘向中部倾斜0.5%的横坡
- B.用取土坑作蒸发池时与路基坡脚问的距离越小越好
- C.蒸发池的容量不宜超过200~300m3
- D.池周围可用土埂围护,防止其他水流入池中
-
以下关于工程质量事故报告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利和义务将工程质量事故的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 B.公路工程在建项目,施工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
- C.公路工程在建项目,监理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
- D.交付使用的工程,接养单位为事故报告单位
-
拱桥净跨径是每孔拱跨两拱脚截面( )。
- A.形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 B.形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 C.最低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 D.最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
下面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裂缝正确的防治是( )。
- A.提高水灰比
- B.采用较高坍落度的混凝土
- C.避免混凝土搅拌很长时问后才使用
- D.大体积混凝土应尽量避免选用矿渣水泥
-
施工安全管理程序不包括( )。
- A.分析安全管理意义
- B.确定安全管理目标
- C.评价安全管理绩效并持续改进
- D.实施安全措施计划
-
新奥法施工中,第一次柔性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允许有( )。
- A.较大的变形
- B.限制的变形
- C.较大的应力
- D.限制的应力
-
桥面与低水位之间的高差称之为( )。
- A.桥梁建筑高度
- B.桥梁高度
- C.桥下净空高度
- D.桥梁通航高度
-
相同跨径的桥梁结构承受相同的竖向荷载时产生弯矩最大的是( )。
- A.梁式桥
- B.拱桥
- C.悬吊式桥
- D.组合体系桥
-
关于二级注册建造师(公路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级注册建造师担任中小型工程项目负责人
- B.不同工程类别所要求的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不同时,以较高资格执行
- C.公路工程注册建造师施工管理签章文件由8类文件组成
- D.公路工程根据项目不同类型以及大小,建造师签章的表格由监理工程师视项管理需要取舍
-
按照隧道施工爆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当发现有"盲炮"时,必须由( )按规定处理,确保安全。
- A.设计单位人员
- B.监理单位人员
- C.施工单位人员
- D.原爆破人员
-
不属于嵌锁型粒料路面基层结构的是( )。
- A.泥结碎石
- B.填隙碎石
- C.级配碎石
- D.泥灰结碎石
-
下列措施中,( )在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和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中是相同的。
- A.铺筑碎石过渡层
- B.根据土的性质采用最佳含水量
- C.每隔5~10m设一道缩缝
- D.分层铺筑可减少新铺层的裂缝
-
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 )。
- A.压实
- B.换填
- C.整平
- D.拌和
-
不属于膨胀土的工程特性的是( )。
- A.粘性土含量高
- B.自由膨胀率大
- C.强度较低
- D.失水收缩
-
当地基计算沉降过大或结构物对不均匀沉降敏感时,可采用( )。
- A.沉井基础
- B.桩基础
- C.管柱
- D.刚性基础
-
某承包人为赶工期,曾在雨中铺筑沥青混凝土,对于这个质量缺陷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 )。
- A.整修
- B.综合处理办法
- C.返工
- D.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
无机结合料基层路拌法施工中关于缝的处理,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衔接处应采用搭接
- B.应该避免纵向接缝
- C.纵缝必须垂直相接
- D.纵缝可以垂直相接也可以斜接
-
下列周转材料摊销方法中适用于脚手架、跳板、枕木的是( )。
- A.一次摊销法
- B.分期摊销法
- C.分次摊销法
- D.定额摊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