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考试试题一
-
背景资料:
某公路工程在施工招标前编制工程预算书,业主委托了某公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编写。双方签订了合同,在合同中约定,造价咨询机构应对该工程的预算单价做分析,经该造价咨询机构编制的预算价格为4800万元。
问题:
1.公路工程造价的构成包括哪些费用?
2.公路工程预算中按费率计算的工程项目有哪些?
3.公路工程预算单价分析应着重分析哪些项目?
-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K12+500~Kl2+700路段,采用附近挖出来的土质进行路堤填筑。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昼夜施工,结果发生一起质量事故,在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路基现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会同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举行现场会议,会议形成一致意见: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事故处理后,路基达到合格标准,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修复费用)25.6万元。事故发生后第二天,施工单位按“质量问题”,书面上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问题:
1.分析施工中可能造成路基局部出现了“弹簧”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对路基“弹簧”治理,除了背景材料中给出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来治理?
3.施工单位定性为“质量问题”正确吗?施工单位处理质量事故时上报的单位正确吗?如果不对,请改正。
-
背景资料:
平原微丘区某大桥,桥位区地质为:表面层为6m卵石层,以下为软岩层34m。桩基础直径为1000mm,深度为40m。施工单位采用反循环回旋法钻进。具体方法为: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人护筒内,对正桩位,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开始慢速钻进,当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加速钻进,钻进过程中,采用减压法且始终保持泥浆水头高度高出孔外水位0.6m,每进2~3m,检查孔径,竖直度,钻至一段时间后,有严重坍孔发生,施工人员采用粘质土并掺人5%~3%的水泥砂浆回填,之后马上重新钻孔,钻至20m时,遇软塑粘质土层,发生糊钻,此时,施工人员提升钻头空转一段时问后,再下落适当放慢速度钻进。钻至30m时遇到坚硬岩石,井架产生晃动,钻杆倾斜,不能进尺,立即终孔。
问题:
1.施工单位终孔措施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塌孔处理方法是否正确?
-
背景资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18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80cm腐殖土,80~29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基坑开挖后边坡失稳,且边坡有渗水,挖至设计标高后,基底土质松软,施工单位对这些不良的地质现象都做了适当的处理。在施工前对承台模板做了详细的模板设计。
问题:
1.当基坑边坡不稳,且出现渗水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处理?
2.本承台底层为松软土质,应采取什么措施以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
3.承台模板加工、制作、安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工程价款价差调整的主要方法有( )。
- A.调值公式法
- B.调价文件计算法
- C.预算价格调整法
- D.实际价格调整法
- E.工程造价指数调整法
-
下列项目能更适合应用到搭接网络图的是( )。
- A.路基
- B.路面
- C.隧道
- D.结构物流水简化
- E.桥涵
-
用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时( )。
- A.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试验
- B.导管应进行抗剪试验
- C.导管应居中稳步安放
- D.导管底部距桩底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 E.施工时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
-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现场备齐全部机械设备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 )。
- A.松铺系数
- B.压实遍数
- C.施工工艺
- D.机械配备
- E.地基回弹模量
-
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不好常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接缝处( )。
- A.下凹
- B.泛油
- C.凸起
- D.车辙
- E.断裂
-
SAC沥青路面施工中防止离析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
- A.堆料采用小堆料
- B.装料分为前后中进行
- C.碾压要及时
- D.足够拌和时间
- E.控制碾压温度
-
路基施工可冬季进行的项目有( )。
- A.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
- B.河滩地段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
- C.泥沼地带的换填土
- D.土质路堤工程的施工
- E.河床地段虽被冰盖覆盖,仍然可以开挖基坑修筑防护工程
-
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项目阶段分类可以分为( )。
- A.设计阶段施T组织设计
- B.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C.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D.招投标阶段施丁组织设计
- E.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
-
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浇洒透层沥青的条件有( )。
- A.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
- B.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
- C.旧沥青路面层上加铺沥青层
- D.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
- E.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筑沥青层
-
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交底工作是( )。
- A.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程师主持实施
- B.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项目经理主持实施
- C.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主管主持实施
- D.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主管主持实施
-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采用集中拌和法施工时,以下( )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 A.混合料运输车应备有覆盖苫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照射失水或雨淋
- B.混合料摊铺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层顶面拉毛,再摊铺混合料
- C.摊铺机应全程匀速行走,以保证摊铺平整度
- D.人工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后,及时用剩余的铲除集料填补
- E.当碾压厚度较厚分两层摊铺时,每层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0cm
-
缆索护栏属于( )。
- A.刚性护栏
- B.半刚性护栏
- C.柔性护栏
- D.一般护栏
-
公路隧道围岩分为( )级。
- A.3
- B.4
- C.5
- D.6
-
某大桥桥台混凝土工程量为100m3,按配合比设计,浇注该桥台混凝土需用卵石80m3,若材料损耗率为2%,则该桥台施工中的卵石用量为( )m3。
- A.78.4
- B.80.0
- C.81.6
- D.83.2
-
在桥梁总体质量检验中,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允许偏差为( )mm。
- A.±20
- B.±l5
- C.±10
- D.±30
-
根据《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设计单位未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的,交通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可做出的处罚是( )。
- A.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处分
- B.责令改正,并处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 C.责令改正,并处因设计原因造成工程损失总额的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 D.责令改正,并对设计单位资质作降级处理
-
渗井井顶应加筑混凝土盖,其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小孩掉入井中
- B.防止渗井淤塞
- C.防止雨水流入
- D.防止渗井的材料被盗
-
关于原地基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
- B.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土或砂性土回填
- C.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80cm)时,路基压实度不宜小于基底压实度标准
- D.路堤原地基横坡陡于1:5时,原地基应挖成台阶
-
路面工程各结构层之间的施工是( )方式。
- A.平行作业
- B.依次作业
- C.流水作业
- D.线性流水作业
-
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 )。
- A.仰坡
- B.挡土墙
- C.拦水带
- D.明洞
-
在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中,对于嵌岩桩与摩擦桩要求不同的指标是( )。
- A.护筒埋深
- B.泥浆指标控制
- C.沉淀厚度
- D.钢筋笼接头质量
-
关于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实验检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150mmX 150mmX 550mm的梁形试件
- B.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150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 C.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都是高:直径=1:1的圆柱体试件
- D.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采用的是边长为70.7mm的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
-
不应作为路堤填筑的膨胀土是( )。
- A.强膨胀土
- B.中等膨胀土
- C.弱膨胀土
- D.以上都不能使用
-
常用于沥青路面中的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有( )和土工织物。
- A.草绳织物
- B.钢纤维
- C.颗粒状纤维
- D.玻璃纤维格栅
-
为防治高填方路基沉降,施工中必须具备的最重要条件是( )。
- A.采用振动压实设备
- B.充分的填筑时间
- C.较缓的边坡坡度
- D.良好的原地面
-
雨期填筑路堤时,应分层填筑,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对每一层的表面应( )。
- A.做成2%~4%的横坡
- B.做成宽度不小于1m的向外倾斜的台阶状
- C.做成2%~4%的纵坡
- D.做成宽度不小于1m的单向倾斜的台阶状
-
隧道照明控制系统能根据交通量的变化及( )对洞内照明强度进行调节。
- A.电源电压变化
- B.风速的变化
- C.洞外照度的变化
- D.温、湿度的变化
-
SMA施工时,天气温度不得低于( )。
- A.5℃
- B.10℃
- C.15℃
- D.20℃
-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承力台座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钢横梁受力后,挠度不能大于( )mm。
- A.1.0
- B.1.2
- C.1.5
- D.2.0
-
路基填筑时,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容易造成的路基病害是( )。
- A.滑坡
- B.“弹簧”路基现象
- C.边坡失稳
- D.混凝土面板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