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公路工程》考试试题二
-
背景资料:
某地区公路路基雨期施工过程中突遇冷空气气温下降,昼夜平均温度-3℃以下,持砂类土,施工方技术员提出为保证雨期和冬期施工质量应采用以下几条主要措施:
(1)在填方坡脚外挖好排水沟;
(2)分层填筑时,每一层表面做成2%~4%的排水横坡;
(3)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按正常施工减少20X~30X;
(4)挖填交界处、填土低于1m处停止填筑,待气温回暖后再实施。
问题:
1.请问上述(4)条措施哪些是针对雨期施工?哪些是针对冬期施工?
2.施工方技术员提出的(4)条措施是否合理?为什么?
3.针对雨期路堤填筑除上述措施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
背景资料:
某隧道工程里程桩号为K64.900~K84.100,全长为1200m。其中,K6+900~K7+280为Ⅳ级围岩,K7+280~K74"860为V级类围岩,其余为Ⅲ级围岩。根据设计要求,V级围岩掘进时,应进行超前支护(采用超前锚杆在圆心夹角120。扇形弧长范围内按0.4m间隔分布钻眼打入),超前锚杆每根长度5m,超前支护的每一循环,要求在纵向每根搭接1m。经监理批准,施工单位对刚进入V级围岩这一段较好岩层的钻爆掘进进尺采用2m一循环,而且初期支护的跟进能满足超前支护的要求。当施工到K74.360处时,发现V级围岩的岩层状况较差,经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三方研究决定调整掘进进尺为每一掘进循环不超过1.5m,以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进度尽量少受影响采用最大进尺1.5m,即每一钻爆进尺为1.5m,在3个1.5m掘进循环完成后进行一次超前支护。
问题:
从施工组织和技术的角度评价施工单位在K74.360处以后的V级围岩施丁.中所采取的掘进进尺方案的合理性,为什么?
-
背景资料:
某北方平原地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路基宽度10m。施工单位通过招投标获得第IV标段施工任务。路基填料为土方,该标段挖方量为177.56万方,填方量为156.75万方。为确保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和成本,项目部制定了施工方案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项目部以预防为主,加强因素控制,实施公路工程施工的动态管理,希望通过公路质量控制关键点的设置确保建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工程。针对该土方路基的施工,项目部根据不同管理层次和职能,按一定原则分级设置了如下质量控制关键点: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
(2)保证填土材料合格。
(3)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
问题:
1.背景中质量控制关键点设置的原则是什么?
2.补充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关键点。
3.如何保证填土材料合格?
-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面面层为三层式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单位为某一大型公路专业施工企业,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时作了如下控制:
(1)选用合格的石料进行备料,严格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在开工前进行试验段铺筑;
(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设置试验室,对沥青混合料及原材料及时进行检验,拌和中严格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和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3)根据拌和站的产量、运距,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合料的质量;
(4)设置两台具有自动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装置的高精度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梯进式施工,严格控制相邻两机的间距,以保证接缝的相关要求;
(5)主要压路机械采用两台双轮双振压路机及两台l6t胶轮压路机组成,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及碾压重叠宽度;
(6)纵缝采用热接缝,梯进式摊铺,后摊铺部分完成,立即骑缝碾压,以除缝迹,并对接缝作了严格控制。
问题:
1.施工准备中,对石料的堆放应注意哪些问题?
2.沥青混合料铺筑试验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和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4.混合料的运输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5.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为什么应对摊铺温度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
6.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过程中,除了应严格控制碾压温度和碾压重叠宽度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7.请简述横接缝的处理方法。
-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施工方法可以分为( )几种。
- A.干法施工
- B.湿法施工
- C.路拌法施工
- D.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
- E.水法施工
-
流水作业法很适合于( )施工的组织。
- A.大型桥梁工程
- B.立交桥
- C.隧道工程
- D.一座涵洞
- E.路面工程
-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时应标记试件,标记从试件一端量起,分别在距端部的 )mm处划出标记。
- A.50
- B.100
- C.200
- D.350
- E.500
-
水泥稳定土基层裂缝的防治方法有( )。
- A.提高水泥用量比例
- B.应严格集料中黏土含量
- C.应严格控制加水量
- D.碎石级配应接近要求级配范围的中值
- E.养护结束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
-
桥梁预制构件的预制场选择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 A.现场的地理、地形条件
- B.桥梁的规模及工期
- C.梁的运输与安装
- D.存梁场面积
- E.桥梁施工单位性质
-
属于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的经济措施有( )。
- A.增加工作面,组织更多的施工队伍
- B.采用先进的施工机械
- C.对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给予相应经济补偿
- D.强化制度建设和落实
- E.用物质刺激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
分包可分为( )。
- A.约定分包
- B.特殊分包、
- C.专业分包
- D.普通分包
- E.劳务分包
-
路基边坡坡面防护可以防止和延缓软弱岩土的( )。
- A.崩塌
- B.碎裂
- C.风化
- D.剥蚀
- E.搬运
-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养护时,以下( )施工要求是正确的。
- A.每一段碾压完成并完全终凝,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护
- B.水泥稳定土基层也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护
- C.二灰基层宜采用泡水养护法,养生期应为14d
- D.水泥稳定土基层分层施工时,第二层必须在第一层养护7d后方可铺筑
- E.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基层的养护期不宜少于7d
-
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半幅施工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应当采用措施有( ) 。
- A.假缝
- B.胀缝
- C.人工顺直刨缝
- D.切缝
- E.拉缝
-
以下不属于周转材料的是( )。
- A.脚手架钢管
- B.模板
- C.挡板
- D.塔吊
-
洞内导线应根据洞口投点向洞内作引申测量,洞口投点应纳入( )内。
- A.导线点
- B.控制网
- C.精度误差范围
- D.视线范围
-
涵洞由洞身和( )两部分组成。
- A.洞口
- B.基础
- C.基础和铺底
- D.铺底
-
洞内导线应尽量沿( )布设。
- A.导线点
- B.控制网
- C.路线中线
- D.视线范围
-
下列( )不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防治措施。
- A.严格配合比,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
- B.提高基层施工质量,确保良好的支撑
- C.严格掌握切缝时间,避免收缩产生断板
- D.基层上摊铺碎石层,避免温度产生断板
-
公路工程重大质量事故负责调查处理的单位是( )。
- A.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会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
- B.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
- C.建设单位或企业
- D.省级交通主管部门
-
用于填石路基的填料,要求石料强度(饱水试件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
- A.5MPa
- B.10MPa
- C.15MPa
- D.20MPa
-
隧道监控量测时,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 )m的范围内。
- A.1
- B.2
- C.3
- D.4
-
利用施工中产生的张力作用,使软土扬弃或压缩,然后填以强度较高的渗水土或粘土的软土处理技术是( )。
- A.换填
- B.抛石挤淤
- C.爆破挤淤
- D.超载预压
-
关于小型构件预制场场地建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路基土建标段小型构件预制场的占地面积宜小于2000m2
- B.布置要符合工厂化生产的要求,道路和排水畅通,场地四周用砖砌围墙
- C.每条生产线可以设置振动台,同时配备小型拌和站1座
- D.成品可以不按规格堆码
-
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验检测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单位用量表示方法”
- B.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相对用量表示法”
- C.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非标准试件应进行换算
- D.凝土抗压强度以边长150mm正立方体的标准试件标养护14d测得
-
监理人在收到承包人进度付款申请单以及相应的支持性证明文件后的( )天内完成核查。
- A.7
- B.14
- C.21
- D.28
-
路基石质边坡常见的病害是( )。
- A.崩塌
- B.雨后冲刷严重
- C.泥石流
- D.滑坡
-
在悬索桥钢筋混凝土索塔施工中,要求断面尺寸的检测频率为( )。
- A.每5m检查2点
- B.每5m检查l点
- C.每6m检查1点
- D.每6m检查2点
-
下列不是公路施工劳务用工技术工人的是( )。
- A.实验工
- B.机修工
- C.木工
- D.普工
-
在①干接缝(梁翼缘、板);②湿接缝(梁翼缘、板);③箱板顶宽;④腹板或梁肋,这几项内容中,其中梁(板)的宽度包括的部分是( )。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拱涵采用片石回填时,其施工方法有( )。
- A.分层填筑法和片石套拱法
- B.片石套拱法和竖向填筑法
- C.分层填筑法和竖向填筑法
- D.混合填筑法与片石套拱法
-
预制构件应按吊装次序和方向水平分层推放,堆放时层数,一般不宜超过( )层。
- A.2
- B.3
- C.4
- D.5
-
围岩分类是隧道中重要的参数,下列不属于按围岩分类指标的是( )。
- A.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
- B.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 C.地下水的影响
- D.岩石的节理发育程度
-
关于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场地建设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在平原微丘区建议不少于35000m2
- B.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
- C.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 D.站内生产废水需有组织地直接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