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押题卷(11)
-
背景资料
某城市地下工程,业主与施工单位参照FIDIC合同条件签订了施工合同,除税金外的合同总价为8600万元,其中:现场管理费率15%,企业管理费率8%,利润率5%,合同工期730天。为保证施工安全,合同中规定施工单位应安装满足最小排水能力1.5t/min的排水设施,并安装1.5t/min的备用排水设施,两套设施合计15900元。合同中还规定,施工中如遇业主原因造成工程停工或窝工,业主对施工单位自有机械按台班单价的60%给予补偿,对施工单位租赁机械按租赁费给予补偿(不包括运转费用)。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两项事件:
事件一:施工过程中遇到了非季节性大暴雨天气,由于地下断层相互贯通及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等不利条件,原有排水设施满足不了排水要求,施工工区涌水量逐渐增加,使施工单位被迫停工,并造成施工设备被淹没。为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业主指令施工单位紧急购买增加额外排水设施,尽快恢复施工,施工单位按业主要求购买并安装了两套1.5t/min的排水设施,恢复了施工。
事件二:施工中发现地下文物,处理地下文物工作造成工期拖延40天。
就以上两项事件,施工单位按合同规定的索赔程序向业主提出索赔。事件一,由于非季节性大暴雨天气费用索赔:①备用排水设施及额外增加排水设施费:15900/2?3=23850元。②被地下涌水淹没的机械设备损失费16000元。③额外排水工作的劳务费8650元。合计:48500元。事件二,由于处理地下文物,工期、费用索赔:延长工期40天。索赔现场管理费增加额:现场管理费8600?15%=1290万元,相当于每天1290?10000/730=17671.23元/天。40天合计:17671.23?40=706849.20元。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可获得哪几项费用的索赔?核定的索赔费用应是多少?
2.事件二中造价工程师是否应同意40天的工期延长?为什么?补偿的现场管理费如何计算,应补偿多少元?
-
背景资料
某校学生宿舍楼,六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4500m2。由某二级建筑公司施工总承包,2003年3月1日开工,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悬挑雨篷拆模中发生根部突然断裂、雨篷悬挂在雨篷梁上的质量事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经检查是由于钢筋位置不对而造成。
事件二:一、二层楼梯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报告强度均不合格。经有资质检测单位现场钻芯取样检测,一层楼梯混凝土实际强度合格,但二层楼梯混凝土实际强度仍为不合格,并以设计单位重新核算,二层楼梯混凝土实际强度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问题:
1.事件一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2.事件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处理?
-
背景资料
某办公楼由12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41周。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励(或罚款)2500元。乙方提交了粗略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该网络进度计划如下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0个工日。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直接费5万元。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重新施工因此造成增加用工30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2万元,辅楼主体工作拖延1周
事件三:在主楼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该工作工期延长4天。
事件四: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8个工日,该项工作工期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万元。
事件五:鉴于工期较紧,经甲方同意,乙方在装饰装修时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得该项工作缩短了1周,该项技术组织措施费0.6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1.该网络计划中哪些工作是主要控制对象(关键工作),计划工期是多少?
2.针对上述每一事件,分别简述乙方能否向甲方提出工期及费用索赔的理由。
3.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
4.合同约定人工费标准是30元/工日,窝工人工费补偿标准是18元/工日,该项工程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等综合取费率为30%。在工程清算时,乙方应得到的索赔款是多少?
-
背景资料
由莱企业承建的某多功能现代化商务综合楼,地上46层,地下3层,基础形式为桩基础,主体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混凝土等新技术。建筑物周边都十分接近规划红线,周边建筑及地下管线对因工程基坑开挖引起地层变形移动影响十分敏感,且基坑北面临近地铁。在工程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该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较大,为确保基坑开挖安全编制了专项施Z-方案,并由安全总监签字确认后实施。该地下室位于总厚达40m多的淤泥质土之中,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经多方案比较,决定基坑维护结构采用80cm厚地下连续墙,而支护结构则为五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的总体方案。经验算,可以满足结构变形和稳定要求,确保地下室开挖施工不至于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周边道路、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
事件二:该工程地下水位较高,约为一0.5m,开挖范围位于淤泥质土体内,含水量大,施工必须事前采取降水措施,因基坑维护是采用地下连续墙,具有较好的挡水和抗渗性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事件三:在进行基础工程桩基验收时,发现部分桩有颈缩现象,个别桩身发生断裂,施工单位及时作了处理,经重新验收全部合格。
问题:
1.该工程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2.地下连续墙施工主要包括那些工序?
3.地下连续墙成槽前先要构筑导墙,导墙是建造地下连续墙必不可少的临时构筑物,而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深槽槽壁稳定的关键。请简要说明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导墙和泥浆的作用有哪些?
4.事件三中桩基础经处理后重新验收,给予验收合格的处理是否妥当?当发现单位工程验收的内容及质量不符合要求时应如何处理?
-
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 )。
- A.分层分段挖土
- B.放坡挖土
- C.中心岛式挖土
- D.盆式挖土
- E.逆作法挖土
-
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能有( )。
- A.凝结硬化快
- B.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 C.硬化后孔隙率低
- D.防火性能好
- E.耐水性差
-
屋面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卷材铺贴( )。
- A.应优先采用空铺法,但距屋面周边6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 B.点粘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 C.条粘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 D.冷粘法,但距屋面周边10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 E.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10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之间应满粘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同属于危险源
- B.危险因素属于危险源,危害因素不属于危险源
- C.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工作场所或工作岗位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 D.建筑施工主要职业危害来自粉尘的危害、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噪声的危害、振动的危害、紫外线的危害和环境条件危害等
- E.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问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
应当在基坑底普遍进行轻型动力触深的情形有( )。
- A.持力层明显不均匀
- B.浅部有软弱下卧层
- C.基槽底面坡度较大,高低悬殊
- D.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相差太大
- E.有直接观察难以发现的浅埋坑穴、古墓、古井
-
关于脚手架工程的安装与拆除,错误的是( )。
- A.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8m
- B.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 C.50m以下脚手架一般按3步3跨布置连墙件
- D.分段拆除时,高差应不大于3步;如高差大于3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 E.在拆除第一排连墙件前,应适当设抛撑以确保架子稳定
-
龙骨体系是骨架隔墙与主体结构之间重要的传力构件,是骨架隔墙施工的关键部位,骨架隔墙龙骨体系应安装加强龙骨的部位有( )。
- A.设有门洞口的部位
- B.设有窗洞口的部位
- C.墙体中的曲面部位
- D.墙体中的斜面部位
- E.设备管线安装部位
-
关于施工中砌筑砂浆稠度的选择,正确的做法有( )。
- A.雨期施工,砂浆的稠度值应适当增加
- B.冬期施工,砂浆的稠度值应适当增加
- C.当在干热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大稠度值的砂浆
- D.当在湿冷条件下砌筑时,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 E.当砌筑材料为粗糙多孔且吸水较大的块料时,应选用较小稠度值的砂浆
-
关于一般工程拆模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后支先拆,先支后拆
- B.先支先拆,后支后拆
- C.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 D.先拆除承重部分,后拆除非承重部分
- E.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应制定拆除方案
-
基坑(槽)验槽时,应重点观察( )或其他受力较大部位。
- A.横墙下
- B.柱基
- C.墙角
- D.纵横墙交接处
- E.承重墙下
-
下列关于双代号网络图的关键线路的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 A.没有虚工作的线路
- B.没有波形线的线路
- C.总时差为零的工作组成的线路
- D.总时差最小的工作组成的线路
-
一般情况下,签订成本加酬金合同不利于工程的( )。
- A.进度控制
- B.质量控制
- C.成本控制
- D.安全控制
-
下列( )情况的动火属于一级动火。
- A.小型油箱等容器
- B.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 C.非禁火区进行临时焊、割作业
- D.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的用火作业
-
在建筑施工中,通常所说的“四口防护”是指( )的防护。
- A.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
- B.楼梯口、电梯井口、通道口和预留洞口
- C.电梯井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和烟道口
- D.电梯井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和出入口
-
土方开挖前,应先进行( )。
- A.测量定位,抄平放线
- B.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 C.边坡的临时性支撑加固
- D.边坡坡度的复测检查
-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随箱带有( )的检验报告。
- A.扭矩系数
- B.抗滑移系数
- C.紧固轴力
- D.预拉力
-
吊顶工程的龙骨上严禁安装重量大于(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
- A.1.0kg
- B.1.5kg
- C.2.0kg
- D.3.0kg
-
土方施工中,按(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 A.土石的天然密度
- B.土石的干密度
- C.开挖的难易程度
- D.压实的难易程度
-
对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破坏影响最大的是( )。
- A.混凝土强度等级
- B.配筋率
- C.混凝土梁的截面形式
- D.钢筋强度
-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 )的原则。
- A.开槽支撑、先挖后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 B.开槽即挖、先挖后撑、一次开挖、严禁开挖
- C.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 D.开槽支撑、先撑后挖、一次开挖、适当超挖
-
水泥的颗粒越细,( )。
- A.早期强度越低
- B.水化速度越快
- C.粉磨时能耗小、成本越低
- D.硬化收缩越小
-
某工程浇筑混凝土共420m3,每工日产量为3.8m3,配置一组16人的施工队进行一班作业,则该任务的持续时间为( )。
- A.7d
- B.8d
- C.10d
- D.5d
-
工级防水屋面合理使用年限为( )。
- A.5年
- B.10年
- C.15年
- D.25年
-
木材由于其构造不均匀,胀缩变形各方向不同,其变形最大的是( )。
- A.径向
- B.弦向
- C.顺纹
- D.横纹
-
建筑砂浆按组成材料的不同,对砂浆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纯水泥砂浆
- B.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 C.石灰、石膏砂浆
- D.黏土混合砂浆
-
烧结普通砖砌体砌筑方法中的“三一”砌砖法是指( )。
- A.一铲灰、一块砖、一勾缝
- B.一铲灰、一块砖、一测量
- C.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
- D.一铲灰、一块砖、一搭接
-
高层会所娱乐室的建筑玻璃拟使用A类防火玻璃,其能同时满足( )的要求。
- A.耐火完整性、耐火隔热性
- B.耐火完整性、热辐射强度
- C.耐火隔热性、热辐射强度
- D.耐火完整性、耐火强度
-
平整后的场地表面应逐点检查。检查点为每100~400m2取1点,但不应少于( )点;长度、宽度和边坡均为每20m取1点,每边不应少于1点。
- A.10
- B.8
- C.5
- D.3
-
关于常用水泥,国家标准规定,初凝时间不得短于( )。
- A.45min
- B.6.5h
- C.10h
- D.1d
-
当无设计要求时,基础墙的防潮层应采用( )。
- A.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
- B.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50mm
- C.1:3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
- D.1:3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