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前押题卷(2)
-
背景资料
某体育馆工程建筑面积56000m2,由主体育馆和附属用房组成,施工单位为某建设集团公司,工程开工后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了模板专项施工方案。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安全员检查时发现,在模板安装面上方6m处有两条1OkV高压线通过,便要求工长停止模板吊装施工,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工长说,模板专项施工方案中没有相应的防护方案,不作处理便继续施工,之后刮起5级大风,导致大模板失控,撞到高压线,造成吊车司机死亡,供电中断1天。
事件二:安全员在进行定期检查时发现,在3m高的工作面上,模板安装工人使用的操作架子不稳固,没有搭设剪刀撑和安全防护措施,架子上无跳板,且随意堆放模板,人员在模板上通行。
事件三:工人在进行高支架模板安装时没有使用工具袋,随手放在操作架子上,有一扳手从架子上滑落,砸伤一名监理工程师。
事件四:工长得知后张预应力大梁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后(跨度7.5m),便电话通知拆除模板,工长忘记将拆模令(只允许拆除梁侧模)交给架子班长和木工班长,也未对其交底。工人将梁侧模板和底模一起拆除,此时预应力钢筋尚末张拉,导致大梁下部跨中混凝土开裂,最大裂缝1mm。
问题:
1.导致事件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如果此模板安装任务紧迫,来不及采取隔离防护措施,该如何保证模板安装正常进行?
2.指出事件二中不符合模板安装的施工安全要求的做法,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三中工人的做法妥当吗,为什么?
4.导致事件四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正确的拆模顺序是什么?
-
背景资料
某甲装饰公司承揽一大型宾馆的装修任务,由乙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监理。在施工期间,甲单位将其6~10层中的第8层由丙单位分包装修。其资质经监理公司审核已具备条件。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木工组圆盘锯安全装置不齐全,致使木工工人王某在作业过程中锯伤手指。
事件二:搅拌机安装完毕后未经检验就投入使用。
事件三:施工现场电焊作业与喷漆作业在同一场地内同时进行。
问题:
1.指出事件一中圆盘锯主要有哪些安全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2.指出事件二中搅拌机的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3.指出事件三中电焊机的安全控制要点是什么?
-
背景资料
某宿舍楼为砖混结构,横墙承重,开问尺寸为3.6m,楼板采用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经理要求吊装时板间不留置接缝,擅自减少灌浆工序。
事件二:为抢工期,项目经理要求楼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即进行吊装。
问题:
1.事件一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2.事件二中项目经理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
3.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是什么?
-
背景资料
某运动员公寓工程建筑面积23000m2,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为箱形基础,地下3层,地上15层,基础埋深13.5m,该工程位于繁华市区,施工场地狭小。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对基坑进行了验槽。
事件二:施工单位在对基底进行钎探时,发现有部分软弱下卧层,施工单位于是针对此问题制定了处理方案并进行了处理。
事件三:部分回填土料其有机质含量达到了9%。
事件四:回填土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对回填土料和标高进行了检查。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两家单位共同进行工程验槽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施工单位对软弱下卧层的处理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3.事件三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施工单位在回填土施工过程结束后检查的内容是否全面?请简要说明。
-
下列哪些施工措施不利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
- A.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
- B.降低浇筑层的厚度
- C.尽量增加水泥用量
- D.选用硅酸盐水泥
- E.采用人工降温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
石灰的技术性质包括( )。
- A.保水性好
- B.硬化较慢
- C.耐水性好
- D.抗冻性好
- E.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
混凝土的结构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 )等条件进行设计。
- A.结构形式
- B.荷载大小
- C.混凝土种类
- D.地基土类别
- E.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
-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 )、包装或散装仓号等进行检查。
- A.强度
- B.品种
- C.级别
- D.出厂日期
- E.颗粒大小
-
当参加验收各方对工程质量验收意见不一致时,可请( )协调处理。
- A.工程监理单位
- B.合同约定的仲裁机构
- C.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 D.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 E.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
钢结构二级焊缝不得有( )缺陷。
- A.气孔
- B.根部收缩
- C.贴边
- D.弧坑裂纹
- E.夹渣
-
粗面和细面板材常用于室外( )。
- A.地面
- B.墙面
- C.柱面
- D.边脚
- E.基座
-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按其成孔方法不同,可分为( )和挖孔扩底灌注桩。
- A.水冲灌注桩
- B.振动灌注桩
- C.钻孔灌注桩
- D.沉管灌注桩
- E.人工挖孔灌注桩
-
条木地板是实木地板的常见类型之一,具有( )等特点。
- A.质感强
- B.防震性好
- C.脚感舒适
- D.美观大方
- E.保温性好
-
承重砌体(墙体)结构,有高厚比的要求,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墙体的( )。
- A.美观
- B.强度
- C.稳定
- D.保温
-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时,下列关于环境温度及所铺设材料温度的控制要求正确的是( )。
- A.采用砂、石材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 B.采用石灰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 C.采用水泥拌合料铺设时,不应低于5℃
- D.采用石油沥青胶结料时,不应低于5℃
- E.采用有机胶粘剂贴时,不宜低于10℃
-
泥浆护壁钻孔灌柱桩施工工艺流程中,“第二次清孔”的下一道工序是( )。
- A.下钢筋笼
- B.下钢导管
- C.质量验收
- D.浇筑水下混凝土
-
图书馆外廊平时人流较少,拟采用声控照明,则( )。
- A.应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发光效率高,节省能源
- B.应采用荧光灯,发光均匀,视线较好
- C.应使用白炽灯,可以频繁开关
- D.应使用钠灯,发光效率高
-
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 )。
- A.塑性收缩
- B.碳化收缩
- C.干湿变形
- D.徐变
-
下列各项属于异节奏流水施工特点的是( )。
- A.所有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 B.不同施工过程在同一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
- C.专业工作队数目大于施工过程数目
- D.流水步距等于流水节拍
-
验槽方法通常以( )为主。
- A.设计要求
- B.观察法
- C.规范规定
- D.业主意见
-
超筋梁的破坏具有脆性,在设计中应予以避免,一般利用( )来限制。
- A.最大配筋率
- B.最小配筋率
- C.提高混凝?强度
- D.降低钢筋强度
-
砌筑砂浆用砂应优先选用( )。
- A.粗砂
- B.中砂
- C.细砂
- D.特细砂
-
基坑(槽)土方开挖与回填,错误的做法是( )。
- A.在坑边堆放弃土、材料时,要距坑边1m以外,堆放高度不能超过1.5m
- B.开挖时,两人操作间距应大于2.5m;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
- C.当地下水位较高,土方开挖前,坑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至坑底标高以下0.3m
- D.拆除护壁支撑时,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
-
轻质隔墙饰面板下端与建筑地面的交接处采用踢脚处理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用大理石做踢脚板时,饰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口齐平
- B.用水磨石做踢脚板时,饰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口齐平
- C.用木质踢脚板覆盖时,饰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口齐平
- D.用瓷质砖做踢脚板时,饰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口齐平
-
工作E有四项紧前工作A、B、C、D,其持续时间分别为:A=3,B=5,C=6,D=4,其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A=7,B=5,C=5,D=9,则工作B的自由时间差为( )。
- A.1
- B.0
- C.2
- D.3
-
为保持图书馆安静的阅读环境,工程施工过程中需采用多孔吸声材料,下列材料中属于多孔吸声材料的是( )。
- A.聚氯乙烯
- B.矿棉
- C.聚苯乙烯泡沫
- D.石膏板
-
地下工程防水,顶板卷材防水层上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防水层为单层卷材时,在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应设置( )。
- A.保温层
- B.加强层
- C.排汽层
- D.隔离层
-
坡屋顶的排水坡度一般通过( )实现。
- A.材料找坡
- B.垫置找坡
- C.结构找坡
- D.屋面板找坡
-
某工程网络计划中,C工作的总时差为7d,自由时差为4d,在检查实际进度时,发现该工作的持续时间延长了5d,则说明C工作的实际进度将其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推迟( )。
- A.5d,同时使总工期延长5d
- B.1d,同时使总工期延长1d
- C.5d,同时使总工期延长1d
- D.1d,但不影响总工期
-
在设计过程中,房屋结构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 )的要求时,称这一状态为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
- A.安全性
- B.经济性
- C.适用性
- D.耐久性
-
涂料工程施工应控制环境温度,其中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 )。
- A.不应低于一5℃
- B.不应低于0℃
- C.5~35℃
- D.36~38℃
-
刷涂法宜按( )顺序进行。
- A.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边后面
- B.先右后左、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边后面
- C.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面后边
- D.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易后难、先边后面
-
建筑地面工程应严格控制各构造层的厚度,下列关于建筑地面工程厚度控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水泥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60mm
- B.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 C.水磨石面层的厚度宜为12~18mm
- D.防油渗涂料面层厚度宜为5~7mm
-
以轻钢龙骨为龙骨体系的骨架隔墙,当在轻钢龙骨上安装纸面石膏板时应用自改螺钉固定,下列关于自改螺钉固定钉距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板中钉间距宜为400~600mm
- B.板中钉间距应小于或等于300mm
- C.螺钉与板边距离应为10~15mm
- D.沿石膏板周边钉间距不得大于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