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最后冲刺试卷(6)
-
某办公楼工程,建筑面积72000m2,地下3层,地上1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距邻近6层住宅楼7m。地基土层为粉质黏土和粉细砂,地下水为潜水,地下水位-9.5m,自然地面-0.5m。基础为筏板基础,埋深14.5m,基础底板混凝土厚1800mm,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采取整体连续分层浇筑方式施工。基坑支护工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施工,降排的地下水用于现场机具、设备清洗。主体结构选择有相应资质的A劳务公司作为劳务分包,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基坑支护工程专业施工单位提出了基坑支护降水采用“排桩+锚杆+降水井”方案,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进行比选后确定。
事件2:底板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从高处开始,沿短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12h内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养护持续7d。养护至72h时,测温显示混凝土内部温度70℃,混凝土表面温度35℃。
事件3:结构施工到10层时,工期严重滞后。为保证工期,A劳务公司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另一家有相应资质的B劳务公司,B劳务公司进场工人100人。因场地狭小,B劳务公司将工人安排在本工程地下室居住。工人上岗前,项目部安全员向施工作业班组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字确认。
事件4:底板施工阶段,正值雨季,现场通过合理降水、有效排水,施工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没有出现滑坡和坍塌事故。
问题
1.事件1中,适用于本工程的基坑支护降水方案还有哪些?
2.指出事件2中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3.指出事件3中的不妥之处,并分别说明理由。
4.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如何进行处理?
-
某施工单位与业主签订了某综合楼工程施工合同。经过监理方审核批准的施工进度网络图如下图所示(时间单位:月),假定各项工作均匀施工。
在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因施工单位租赁的挖土机大修,晚开工2d。
事件2:基坑开挖后,因发现了软土层,施工单位接到了监理工程师停工的指令,拖延工期10d。
事件3: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因连续罕见特大暴雨,被迫停工3d。
问题
1.分别指出图中的关键工作及关键线路。
2.求出总工期是多少个月?
3.施工单位对上述哪些事件向业主要求工期索赔成立,哪些不成立?并说明理由。
4.施工单位决定采用工期一成本调整法进行工期压缩调整,请问工期一成本调整法的调整原则是什么?
-
某市中心区新建一座商业中心,建筑面积26000m2,地下2层,地上16层,1至3层有裙房,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8.4m×7.2m,其中二层南侧有通长悬挑露台,悬挑长度为3m。施工现场内有一条10kV高压线从场区东侧穿过,由于该lokV高压线承担周边小区供电任务,在商业中心工程施工期间不能改线迁移。
某施工总承包单位承接了该商业中心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任务。该施工总承包单位进场后,立即着手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在临市区主干道的南侧采用1.6m高的砖砌围墙作围挡;
(2)为节约成本,施工总承包单位决定直接利用原土便道作为施工现场主要道路;
(3)为满足模板加工的需要,搭设了一间50m2的木工加工间,并配置了一只灭火器;
(4)受场地限制在工地北侧布置塔吊一台,高压线处于塔吊覆盖范围以内。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赶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基槽回填土任务,施工总承包单位在露台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拆除了露台下模板支撑。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发现二层露台根部出现通长裂缝,经设计单位和相关检测鉴定单位认定,该裂缝严重影响到露台的结构安全,必须进行处理,该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
问题
1.指出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平面布置(1)~(3)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在高压线处于塔吊覆盖范围内的情况下,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如何保证塔吊运行安全?
3.完成下表中a、b、c的内容(无需复制表格,在答题卡上按顺序写出答案):
现浇混凝十结构底模及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4.工程质量事故按造成损失严重程度划分为哪几类?本工程露台结构质量事故属于哪一类?说明理由。
-
热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 )规定。
- A.粘贴卷材的热熔改性沥青胶厚度宜为1~1.5mm
- B.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使之平展并粘贴牢固
- C.铺贴卷材时,应随刮涂热熔改性沥青胶随滚铺卷材,并展平压实
- D.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扭曲
- E.采用条粘法时,每幅卷材与基层粘结面不应少于两条,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50mm
-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35000m2,地下2层,筏板基础;地上25层,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室内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建设单位依法选择了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了施工总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室内墙体等部分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建设单位同意施[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依法分包和管理。
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
事件1: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安排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并提出了编制工作程序和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施工总平面图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包括“安全有序”、“不损害公众利益”两项内容。
事件2:施工总承包单位编制了《项目安全管理实施计划》,内容包括:“项日安全管理目标”、“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项目安全管理主要措施”三方面内容,并规定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贯穿施工阶段。
事件3:施工总承包单位按照“分包单位必须具有营业许可证、必须经过建设单位同意”等分包单位选择原则,选择了裙房结构工程的分包单位。双方合同约定分包:亡程技术资料由分包单位整理、保管,并承担相关费用。分包单位以其签约得到建设单位批准为由,直接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分包工程款。
事件4:在底层通道混凝土地面施工时,施工区域内有一活动操作台(K1钢管组装)影响了碾压作业进行,于是有3名作业人员推开操作台。但由于工地的电气线路架设混乱,再加上夜间施工只采用了局部照明,推动中挂住电线推不动,便用钢管撬动操作台,从而将电线绝缘损坏,导致操作台带电,3人当场触电死亡。经事后调查发现,该操作台外壳没有按规定做接零保护,现场总配电箱中未设置初级漏电保护器,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已失灵。
问题
1.事件1中,项目经理的做法有何不妥?建筑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安全生产岗位职责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事件2中,工程总承包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贯穿哪些阶段?
3.指出事件3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做法的不妥之处,分别说明正确做法。
4.请结合事件4说明,何为拉零保护?何为“三级配电”?何为“两级漏电保护”?并指出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
-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
- A.冷粘法
- B.热粘法
- C.机械固定法
- D.自粘法
- E.焊接法
-
下列关于土方填筑与压实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其重要性等确定
- B.对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填方边坡坡度,当填方高度小于10m时,可作成折线形,上部采用1:1.5,下部采用1:1.75
- C.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
- D.每层虚铺厚度根据夯实机械确定,一般情况下人工回填每层虚铺厚度为20~30cm
- E.填土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通常以压实系数A表示
-
对金属与石材幕墙面板安装要求叙述错误的有( )。
- A.不锈钢挂件的厚度不宜小于4.0 mm,铝合金挂件的厚度不宜小于3.0 mm
- B.石板的转角宜采用不锈钢支撑件或铝合金型材组装
- C.金属板、石板空缝安装时,必须有防水措施,并应有排水出口
- D.金属面板的安装应注意与产品指示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 E.金属与石材幕墙板面嵌缝应采用酸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因石板内部有孔隙,为防止密封
-
下列对吊挂式全玻幕墙安装的技术要求叙述正确的有( )。
- A.吊挂式全玻幕墙的吊夹与主体结构之间应设置刚性水平传力结构
- B.槽壁与玻璃之间应采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密封
- C.中空玻璃的钻孑L可采用大、小孔相对的方式,使合片时多孑L.--J完全对位
- D.吊挂玻璃下端与下槽底应留空隙,以满足玻璃伸长变形要求
- E.吊挂玻璃的夹具不得与玻璃直接接触,夹具衬垫材料与玻璃应平整结合、紧密牢固
-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分为四个等级,下列描述错误的有( )。
- A.高处作业高度小于2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1m
- B.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划定为一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2m
- C.高处作业高度在5~10m时,划定为二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3m
- D.高处作业高度在10~30m时,划定为三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4m
- E.高处作业高度大于30m时,划定为四级高处作业,其坠落半径为5m
-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中,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大,共同工作性能较好,其中的( )级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用的主要受力钢筋。
- A.HRB335
- B.HPB235
- C.HPB400
- D.HRB500
- E.HRB400
-
工艺性能表示钢材在各种加工过程中的行为,包括( )。
- A.冷弯性能
- B.可焊性
- C.抗拉性能
- D.耐疲劳性
- E.冲击韧性
-
钢结构构件的焊缝裂纹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是( )。
- A.焊缝布置不当
- B.焊接结构设计不合理
- C.焊接材料质量不好
- D.焊接工艺措施不合理
- E.焊接工艺参数选择不当,
-
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应按房间面积设置,下列设置错误的有( )。
- A.房间面积<50m2时,设1个检测点
- B.房间面积<50m2时,设2个检测点
- C.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1个检测点
- D.房间面积50~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 E.房间面积>100m2时,设2个检测点
-
裱糊工程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 )。
- A.6%
- B.8%
- C.10%
- D.12%
-
土方回填的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 )。
- A.2%
- B.3%
- C.5%
- D.8%
-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0,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 )。
- A.8%
- B.10%
- C.7.5%
- D.9%
-
钢材是以( )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为0.02%~2.o6%,并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材料。
- A.硅
- B.铁
- C.磷
- D.铝
-
地基验槽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
- B.钎探法
- C.铲探法
- D.触探法
-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屋面防水等级分为I~Ⅳ级,其中Ⅳ级防水层采用一道防水设防,其合
理使用年限是( )年。
- A.5
- B.10
- C.15
- D.25
-
在建筑幕墙防火构造要求规定,同一幕墙玻璃单元不应跨越( )个防火分区。
- A.2
- B.3
- C.4
- D.5
-
建筑物原有的楼面或层面上的各种面荷载传到梁上时,可简化为单位长度上的分布荷载是( )。
- A.线荷载
- B.均布面荷载
- C.集中荷载
- D.垂直荷载
-
混凝土小砌块房屋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mm。
- A.120
- B.240
- C.360
- D.500
-
施工现场照明安全用电要求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V。
- A.36
- B.24
- C.2
- D.6
-
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的要求中,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 )d。
- A.7
- B.14
- C.21
- D.30
-
施工测量仪器中的经纬仪是由照准部、( )和基座三部分组成。
- A.水平度盘
- B.望远镜
- C.支架
- D.数据记录
-
基坑一般采用“开槽支撑、( )、严禁超挖”的开挖原则。
- A.先撑后挖、分层开挖
- B.先挖后撑、整体开挖
- C.先撑后挖、整体开挖
- D.先挖后撑、分层开挖
-
影响砖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 A.砖的强度等级
- B.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C.砂浆的强度等级
- D.砌筑质量
-
下列内墙涂料中,( )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水性、抗粉化性,且色泽鲜艳、质感好,属于中高档建筑内墙涂料。
- A.丙烯酸酯乳胶漆
- B.纤维质内墙涂料
- C.苯一丙乳胶漆
- D.乙烯一乙酸乙烯乳胶漆
-
单位工程过程检查可按照工程( )阶段进行。
- A.准备
- B.设计
- C.施工
- D.验收
-
金属与石材幕墙的框架最常用的是( )。
- A.钢管
- B.铝合金型材
- C.铁管
- D.蜂窝铝板
-
场地四周必须采用封闭围挡,围挡要坚固、整洁、美观,并沿场地四周连续设置。一般路段的围挡高度不得低于( )m。
- A.1.8
- B.2.5
- C.3.3
- D.5
-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 )℃之间,并注意通风换气和防尘。
- A.5~20
- B.5~35
- C.1~5
- D.5~75
-
土方机械挖土时,如深度在5m以内,可一次开挖,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预留( )cm厚的土层。
- A.10~15
- B.15~20
- C.20~30
- D.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