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域设备》真题试卷
-
某县级医院5层住院楼,只在顶层有两间手术室需设空调,空调采用( )方式为适宜。
- A.水冷整体式空调机组
- B.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 C.分体式空调机加新风系统
- D.风冷式空调机
-
下列四种控制风量的方法,节约风机动力的是( )
- A.风机出口蜗形阀门控制
- B.风机人口导叶片控制
- C.风机转速控制
- D.送风阀门控制
-
对于要求自控的变水量空调水系统,在风机盘管的供水管上应设置的阀门有( )
- A.三通电动阀
- B.两通电动阀
- C.恒温阀
- D.手动调节阀
-
在空调运行期间,在保证卫生条件基础上新风量调节措施不当的是( )
- A.冬季最小新风
- B.夏季最小新风
- C.过渡季最小新风
- D.过渡季最大新风
-
全空调的公共建筑,就全楼而言,其楼内的空气应为( )
- A.正压
- B.负压
- C.O压(不正也不负)
- D.部分正压,部分负压
-
在商场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中,在夏季、冬季运行中,采取下列( )措施以有效地控制必要的新风量。
- A.固定新风阀
- B.调节新风、回风比例
- C.检测室内C0:浓度,控制新风阀
- D.限定新风阀开度
-
手术室净化空调应保持( )
- A.正压
- B.负压
- C.常压
- D.无压
-
高级旅馆客房宜采用的空调方式是( ) 气.风机盘管加新风
- A.全新风
- B.全空气
- C.风机盘管
-
房间较多且各房间要求单独控制温度的民用建筑,宜采用( )
- A.全空气系统
- B.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 C.净化空调系统
- D.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
对于一定构造的风道系统,当风量为Q时风机的轴功率为Ⅳ2,若风量为1/2Q时,风机的轴功率应为N2的( )
- A.1/2倍
- B.1/4倍
- C.1/8倍
- D.1倍
-
下列全面反映了现代化体育馆的暖通空调专业设计内容的是( )
- A.采暖
- B.通风
- C.采暖与通风
- D.采暖、通风与空调
-
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应分为( )
- A.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 B.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 C.包括A和B
- D.包括A和B再加上机械排烟
-
高层民用建筑的排烟口应设在防烟分区的( )
- A.地面上
- B.墙面上
- C.靠近地面的墙面
- D.靠近顶棚的墙面上或顶棚上
-
高层民用建筑应设防烟设施的部位是( )
- A.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
- B.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 C.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 D.高层建筑的中庭
-
在排烟支管上要求设置的排烟防火阀的作用是( )
- A.烟气温度超过280℃自动关闭
- B.烟气温度达70't2自动开启
- C.与风机联锁,当烟温达280℃时关闭风机
- D.与风机联锁,当烟温达70℃时启动风机
-
高层建筑的封闭避难层应设置的防排烟设施是( )
- A.机械排烟
- B.自然排烟
- C.机械加压送风
- D.机械加压送风加机械排烟
-
下列高层民用建筑的特定部位应设排烟设施的是( )
- A.高层建筑
- B.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 C.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
- D.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
-
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应有的余压值,下面不符合《高规》要求的是( )
- A.防烟楼梯间为50Pa
- B.封闭避难层为50Pa
- C.前室、合用前室为25Pa
- D.消防电梯前室为25Pa
-
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有排烟防火阀,此阀当排烟温度超过( )能自动关闭。
- A.70℃
- B.200℃
- C.280℃
- D.4001℃
-
除尘系统的风管不宜采用的敷设方式是( )
- A.垂直
- B.向上倾斜
- C.水平
- D.向下倾斜
-
下列不用于蒸气供热系统的是( )
- A.减压阀
- B.安全阀
- C.膨胀水箱
- D.疏水器
-
高层民用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
- A.2m2
- B.3m2
- C.4m2
- D.5m2
-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中,( )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
- A.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
- B.采用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
- C.封闭式避难层
- D.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
需要自然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 )
- A.1%
- B.2%
- C.3%
- D.4%
-
多层和高层建筑的机械送排风系统的风管横向设置应按什么分区?( )
- A.防烟分区
- B.防火分区
- C.平面功能分区
- D.沉降缝分区
-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
- A.1%
- B.2%
- C.3%
- D.4%
-
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 )
- A.防火阀
- B.平衡阀
- C.调节阀
- D.排烟防火阀
-
在通风管道中能防止烟气扩散的设施是( )
- A.防火卷帘
- B.防火阀
- C.排烟阀
- D.空气幕
-
高层民用建筑通风空调风管,在( )可不设防火阀。
- A.穿越防火分区处
- B.穿越通风、空调机房及重要的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 C.水平总管的分支管段上
- D.穿越变形缝的两侧
-
室外新风进风口下皮距室外绿化地坪不宜低于( )
- A.1m
- B.2m
- C.2.5m
- D.0.5m
-
机械排烟管道材料必须采用( )
- A.不燃材料
- B.难燃材料
- C.可燃材料
- D.A、B两类材料均可
-
机械送风系统的室外进风装置应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点,进风口的底部距室外地坪不宜小于( )
- A.3m
- B.2m
- C.1m
- D.0.5m
-
设计事故排风时,在外墙或外窗上设置的是( )
- A.离心式通风机
- B.混流式通风机
- C.斜流式通风机
- D.轴流式通风机
-
高级饭店厨房的通风方式宜为( )
- A.自然通风
- B.机械通风
- C.全面空调
- D.隔热降温
-
组织自然通风设计时可不考虑( )
- A.朝向
- B.建筑物间距
- C.立面色彩
- D.建筑物的合理布置
-
公共厨房、卫生间通风应保持( )
- A.正压
- B.负压
- C.常压
- D.无压
-
放散热量的房间,自然通风时仅考虑( )
- A.热压
- B.风压
- C.高度
- D.窗大小
-
为保证车间有足够的通风量,通常在进行自然通风开口面积计算时,应考虑( )
- A.风压
- B.热压
- C.气压
- D.风压和热压
-
锅炉房与民用建筑的间距一般为( )
- A.6~14m
- B.14~20m
- C.3~6m
- D.20m以外
-
在下述有关冷却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是设在屋顶上,用以贮存冷却水的罐
- B.净化被污染的空气和脱臭的装置
- C.将冷冻机的冷却水所带来的热量向空中散发的装置
- D.使用冷媒以冷却空气的装置
-
在空调水系统中,当水泵运行时,( )点压力最大。
- A.水泵出口
- B.水泵人口
- C.管道中间
- D.管道两则
-
锅炉房的大小是由锅炉房设计容量确定的,而容量决定于( )
- A.采暖总面积
- B.采暖总人数
- C.冬季平均温度
- D.热负荷大小
-
确定锅炉房的热负荷,要根据供热要求介质参数和使用情况,作出分析曲线,选用( )
- A.最大值
- B.最小值
- C.综合最大值
- D.累计值
-
我国北方一县级医院,有采暖用热、卫生热水用热、蒸气用热,则最佳设备组合为( )
- A.1台热水锅炉,1台蒸气锅炉
- B.2台蒸气锅炉
- C.1台热水锅炉,2台蒸气锅炉
- D.2台热水锅炉,1台蒸气锅炉
-
在间接连接热网中,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与用户连接主要靠( )
- A.阀门
- B.水泵
- C.水喷射器
- D.热交换器
-
全年性锅炉房,其位置应在建筑物的( )
- A.冬季主导风的下风侧
- B.冬季主导风的上风侧
- C.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下风侧
- D.全年最小频率风的上风侧
-
集中供热系统是由( )
- A.热源与用户组成
- B.热源与管网组成
- C.热源、管网和用户组成
- D.管网和用户组成
-
城市集中热水供暖系统的输送距离一般不宜超过( )
- A.4km
- B.6km
- C.10km
- D.12km
-
中支架敷设时,管道保温层外表面至地面的净距一般为( )
- A.0.5~1.0m
- B.1.0~2.0m
- C.2.0~2.5m
- D.2.5~4.5m
-
热媒为蒸气时,铸铁柱型和长翼型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200KPa,是考虑到( )
- A.铸铁强度不够
- B.防止表面湿度过高
- C.降低散热器成本
- D.以上都不对
-
组装片数对散热器散热量的影响用
,表示,当
大于1时说明( )
- A.散热器片数少于规定值
- B.散热器片数多于规定值
- C.散热器片数等于规定值
- D.以上答案全错
-
异程式采暖系统的优点在于( )
- A.易于平衡
- B.节省管材
- C.易于调节
- D.防止近热远冷现象
-
高压蒸气采暖系统中,减压阀的作用是使( )
- A.阀前压力增大,阀后压力也增大
- B.阀前压力增大,阀后压力减小
- C.阀前压力增大,阀后压力不变
- D.阀前压力不变,阀后压力减小
-
下列不用于热水供热系统的是( )
- A.疏水器
- B.膨胀水箱
- C.集气罐
- D.除污器
-
安装燃气灶的房间净高不得低于( )
- A.2m
- B.2.2m
- C.2.4m
- D.2.6m
-
为居民生活安装燃气热水器的厨房净高应大于( )
- A.2m
- B.2.2m
- C.2.4m
- D.2.6m
-
地下室、半地下室、设备层敷设燃气管道时,下列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是( )
- A.净高为2.2m
- B.有机械通风和事故排风设施
- C.燃气管道敷设在其他管道的内侧
- D.燃气管道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采取以下哪项措施,可防止或减轻砌体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 ) Ⅰ.女儿墙设置构造柱,且构造柱仅应设在房屋四角处 Ⅱ.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Ⅲ.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设置水平滑动层 Ⅳ.房屋顶层端部墙体内适当增设构造柱
- A.Ⅰ、Ⅱ、Ⅲ
- B.Ⅰ、Ⅱ、Ⅳ
- C.Ⅰ、Ⅲ、Ⅳ
- D.Ⅰ、Ⅱ、Ⅳ
-
影响柱延性的主要因素有( ) Ⅰ.柱的轴压比 Ⅱ.柱的纵向配筋率 Ⅲ.柱的配箍率 Ⅳ.柱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 A.Ⅰ、Ⅱ
- B.Ⅰ、Ⅲ、Ⅳ
- C.Ⅰ、Ⅱ、Ⅲ
- D.Ⅰ、Ⅱ、Ⅲ、Ⅳ
-
门式刚架从结构上可分为( ) Ⅰ.无铰刚架 Ⅱ.两铰刚架 Ⅲ.三铰刚架 Ⅳ.四铰刚架
- A.Ⅰ、Ⅱ
- B.Ⅱ、Ⅲ
- C.Ⅰ、Ⅱ、Ⅲ
- D.Ⅰ、Ⅱ、Ⅲ、Ⅳ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提倡用( )作为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导钢筋。
- A.HPB235级钢筋
- B.HRB335级钢筋
- C.HRB400级钢筋
- D.RRB400级钢筋
-
下列关于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次地震的震级通常用基本烈度表示
- B.地震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对各个不同地区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的影响的强弱程度
- C.里氏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 D.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里氏7.8级,震中烈度为11度
-
下列建筑钢材分类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 A.普通碳素钢
- B.普通低合金钢
- C.优质碳素钢
- D.沸腾钢
-
下列关于选择拱轴线形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应根据建筑要求和结构合理相结合来选择
- B.理论上最合理的拱轴线应该是使拱在荷载作用下处于无轴力状态
- C.理论上最合理的拱轴线应该是使拱在荷载作用下处于无弯矩状态
- D.一般来说,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比较合理的拱轴线形式是二次抛物线
-
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门式刚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门式刚架可以通过设置铰接点而形成三铰刚架
- B.有铰和无铰门式刚架中,内力分布相对最均匀的是无铰刚架
- C.门式刚架不允许采用预应力技术
- D.刚架柱和基础的铰接可以采用交叉钢筋的形式
-
在工程中,压缩模量作为土的压缩性指标,下列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压缩模量大,土的压缩性高
- B.压缩模量大,土的压缩性低
- C.密实粉砂比中密粉砂压缩模量大
- D.中密粗砂比稍密中砂压缩模量大
-
在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共同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应采用( )
- A.轴心受压构件
- B.偏心受压构件
- C.偏心受拉构件
- D.根据具体情况方能确定按偏压或偏拉构件设计
-
高层建筑采用筒中筒结构时,下列四种平面形状中,受力性能最差的是( )
- A.圆形
- B.三角形
- C.正方形
- D.正多边形
-
下列关于板中分布钢筋设置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不宜小于单位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
- B.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
- C.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
- D.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5mm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钢结构耐250。C以下高温,耐火性很好
- B.钢材的厚度越大则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设计值越小
- C.少数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主要原因是钢结构轻质高强延性好,能建更高的建筑且钢结构综合经济效益好
- D.钢实腹式轴心受拉构件应计算强度及长细比控制的验算
-
下列关于剪力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任意增加剪力墙连梁的纵向钢筋面积,可能使连梁不能先形成塑性铰,反而使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
- B.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直
- C.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左右对齐,成行布置
- D.较长的剪力墙可开洞后设连梁,但连梁刚度不一定要求很大,可用楼板连接,也可做成高度较小的弱梁
-
下列关于半地下室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室底板到室外地坪的高度大于1/3,且小于1/2地下室层高的房间
- B.室底板到室外地坪的高度大于1/2地下室层高的房间
- C.室底板到室外地坪的高度小于1/3地下室层高的房间
- D.室底板到室外地坪的高度小于1/2地下室层高的房间
-
按组成建筑结构的主要建筑材料划分,建筑结构的种类不包括( )
- A.钢筋混凝土结构
- B.砌体结构
- C.钢结构
- D.框架结构
-
判断图示平面体系属于下列何种体系?( )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C.常变体系
- D.瞬变体系
-
图示刚性曲梁在竖向荷载P作用下( )
- A.A、B支架均有水平反力
- B.A支架有水平反力,B支架无水平反力
- C.A支架无水平反力,B支架有水平反力
- D.A、B支架均无水平反力
-
图示杆系结构体系为( )
- A.几何可变体系
- B.几何不变体系
- C.一次超静定结构体系
- D.二次超静定结构体系
-
图示结构中,杆6的内力N5应为( )
- A.A
- B.B
- C.C
- D.D
-
关于设置木屋架支撑的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防止屋架侧倾
- B.保证受压弦杆的侧向稳定
- C.承担和传递纵向水平力
- D.承担和传递屋面荷载
-
图示结构在两种外力作用下,杆件内力发生变化的是( )
- A.①杆
- B.③杆
- C.②④杆
- D.②③④⑤杆
-
结构在下列两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内力不同的杆件有( )
- A.1
- B.3
- C.7
- D.9
-
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是指( )
- A.永久荷载效应与可变荷载效应、偶然荷载效应的组合
- B.永久荷载效应与可变荷载效应组合
- C.永久荷载效应与偶然荷载效应组合
- D.仅考虑永久荷载效应
-
下列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柱的主筋其主要作用是抵抗弯矩和轴向压力
- B.箍筋的间距越大,柱的抗弯强度越大
- C.楼板的作用,一方面是将楼板上的荷载传递到梁上,另一方面是将水平荷载传递到框架或剪力墙上
- D.建筑物上如果剪力墙配置适当,一般来说,因水平力而产生的变形要小
-
对钢筋混凝土梁来说,当钢筋和混凝-1-2;N的黏结力不足时,如果不改变梁截面的大小而使它们之间的黏结力达到要求,以下方法中,最为适当的是( )
- A.增加受压钢筋的截面
- B.增加受拉钢筋的周长
- C.加大箍筋的密度
- D.采用高强度钢筋
-
受力钢筋的接头宜优先采用焊接接头,无条件焊接时,也可采用绑扎接头,但下列( )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 A.受弯构件及受扭构件
- B.轴心受压构件及偏心受压构件
- C.轴心受拉构件及偏心受拉构件
- D.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拉构件
-
计算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 )
- A.立方体抗压强度
- B.轴心抗压强度
- C.抗拉强度
- D.视压力偏心距的大小确定
-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 )
- A.纵向受力钢筋外皮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 B.纵向受力钢筋中心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 C.箍筋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 D.箍筋中心至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是( )
- A.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 B.建筑抗震设计
- C.建筑概念设计
- D.抗震概念设计
-
钢筋混凝土楼盖梁如出现裂缝,应按( )处理
- A.不允许的
- B.允许,但应满足构件变形的要求
- C.允许,但应满足裂缝宽度的要求
- D.允许,但应满足裂缝开展深度的要求
-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最大间距( )
- A.大
- B.小
- C.相同
- D.不能肯定
-
作为判断刚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对于单层房屋其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的( )倍。
- A.0.5
- B.1
- C.1.5
- D.2.0
-
砂浆强度等级是用边长为( )的立方体标准试块,在温度为15—25环境下硬化,龄期为28d的极限抗压强度平均值确定的b
- A.70mm
- B.100mm
- C.70.7mm
- D.75mm
-
砌体结构底层的墙或柱的基础埋深较大时,则墙的高度应自楼板底算至( )
- A.基础顶面
- B.室外地坪或室内地面
- C.室外地坪以下500mm处
- D.室内地面和室外地坪的1/2处
-
土的强度实质上是由( )决定的。
- A.土的抗压强度
- B.土的抗剪强度
- C.土的内摩擦角山角
- D.土的黏聚力C值
-
砌体房屋中,在确定墙体高厚比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建筑设计需要
- B.根据承载力确定
- C.根据计算需要确定
- D.根据墙体的整体刚度确定
-
高强度螺栓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应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高强度螺栓其受剪和受剪承载力是相等的 ’
- B.承压型高强度螺栓一般应用于地震区的钢结构
- C.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一般应用于非地震区的钢结构
- D.摩擦型高强度螺栓依靠摩擦力传递剪力
-
确定房屋沉降缝的宽度的条件是( )
- A.房屋的高度或层数
- B.结构类型
- C.地基土的压缩性
- D.基础形式
-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主要适用场合,不包括( )
- A.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 B.设防烈度为7—9度的建筑
- C.设防烈度为8—9度的建筑
- D.设防烈度为9度的建筑
-
下列情况下可不考虑液化判断和地基处理的是( )
- A.设防烈度5度时
- B.设防烈度6度时
- C.设防烈度7度时
- D.设防烈度8度时
-
软弱土层的处理办法,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 A.淤泥填土可以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法
- B.杂填土可采用强夯法处理
- C.杂填土必须采用桩基
- D.堆载预压,可用于处理有较厚淤泥层的地基
-
下列关于桩的承载力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桩的水平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 B.对于预制桩,应进行运输和起吊过程中的强度验算
- C.灌注桩即使配有纵向钢筋也不能承担弯矩
- D.桩的承载力除根据地基条件确定外,尚应验算桩身材料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