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给排水考试试题(1)
-
永久性挡风墙墙体厚度不得小于( )米
- A.0.2
- B.0.5
- C.1.2
-
矿井瓦斯等级按照绝对涌出量进行划分,下列属于低瓦斯矿井的是( )。
- A.30立方米/分钟
- B.50立方米/分钟
- C.70立方米/分钟
-
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容许最高风速为( )。
- A.8m/s
- B.6m/s
- C.4m/s
-
下列通风网路的连接形式中,应避免使用的是( )。
- A.串联
- B.并联
- C.角联
-
下列是等积孔的值,其中表示矿井通风困难的是( )。
- A.2.5
- B.1.5
- C.0.5
-
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时( ),方可开动局部通风机
- A.1%
- B.2%
- C.5%
-
煤尘爆炸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的原因是( )。
- A.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 B.强烈的冲击波和火焰
- C.高温高压
-
煤的可燃挥发分含量越高,爆炸性越( )。
- A.强
- B.弱
- C.无影响
-
一般来说,有在瓦斯、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然发火倾向的矿井中,可采用自救器( )。
- A.过滤式
- B.隔离式
- C.其他
-
采煤工作面最有效,最根本的防尘措施是( )。
- A.煤层注水
- B.洒水
- C.喷雾
-
某旅馆有床位370个,工作人员150个。客人、工作人员热水定额分别是200L/(床·日)、50L/(床·日),对应小时变化系数分别是5.27、2,用水时间为24小时,则该旅馆最大小时用水量为( )。
- A.12m3/h
- B.15m3/h
- C.17m3/h
- D.19m3/h
-
某一负压补气式给水设备配合高位水箱增压、稳压,已知设计参数如下:储水容积V1=0.15m3 ,β=1.1,=0.85,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P1=0.15MPA(表压),则空罐压力及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分别为( )。
- A.0.23MPA;0.29MPA
- B.0.29MPA;0.31MPA
- C.0.31MPA;0.36MPA
- D.0.29MPA;0.36MPA
-
水下混凝土灌注对混凝土和易性要求较高,故混凝土的砂率宜为( )。
- A.20~30%
- B.30~40%
- C.40~50%
- D.50~60%
-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必须进行设备单机和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转调试,调试检查的数量为( )。
- A.按总数抽查10%
- B.按总数抽查20%
- C.按总数抽查50%
- D.全数检查
-
给水厂的处理规模是以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基础进行设计的,最高日设计用水量的含义是( )。
- A.某一年中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B.设计规定年限内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C.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D.今后将出现的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
某一负压补气式给水设备配合高位水箱增压、稳压,已知设计参数如下:储水容积V1=0.15m3,β=1.1,=0.85,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P1=0.15MPA(表压),则空罐压力及气压罐最低工作压力分别为( )。
- A.0.23MPA;0.29MPA
- B.0.29MPA;0.31MPA
- C.0.31MPA;0.36MPA
- D.0.29MPA;0.36MPA
-
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和日变化系数宜分别采用( ),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 A.1.3~1.6和1.1~1.5
- B.1.2~1.6和1.1~1.5
- C.1.3~1.5和1.1~1.3
- D.1.2~1.5和1.1~1.3
-
时变化系数是指( )。
- A.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城镇配水管网的漏损水量宜按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水量之和的( )计算。
- A.10%~15%
- B.10%~12%
- C.8%~12%
- D.8%~10%
-
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为( )水量之和。
- 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D.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
-
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和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宜分别采用( )。
- A.5~10年和10~20年
- B.5~10年和10~15年
- C.10~20年和20~30年
- D.10~20年和20~50年
-
关于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正确的论述是( )。
- A.统一给水系统造价低,应用最广泛
- B.分质给水系统水处理费用低,管网的造价低
- C.分压给水系统的水泵型号单一,长期运行电费较高
- D.分区给水系统应用最广
-
给水系统中的输配水系统,通常是给水系统中( )的子系统。
- A.构筑物最多
- B.最先建设
- C.最后建设
- D.投资最大
-
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可分为( )系统。
- A.城市给水、工业给水
- B.城市给水、工业给水、循环给水
- C.循环给水、复用给水
- D.生活给水、生产给水、消防给水
-
给水系统可按供水方式分为( )供水系统。
- A.重力、水泵、混合
- B.自流、重力、压力
- C.水泵、压力、混合
- D.重力、水泵、压力
-
从水源至净水厂的原水输水管(渠)的设计流量,应按( )确定。
- A.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
- B.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
- C.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漏损水量i).最高日平均时供水量加净水厂自用水量及输水管(渠)和管网漏损水量
-
当管网中无调节构筑物时,清水输水管道的设计流量应按( )确定。
- A.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
- B.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
- C.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
- D.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
-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淋浴用水量,应根据车间卫生特征确定,一般可采用( ),其延续时间为( )。
- A.25~35l/(人次);1.5h
- B.40~60l/(人次);2h
- C.40~60l/(人次);1h
- D.25~35l/(人次);1h
-
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1层为( ),2层为( ),2层以上每增加1层增加( )。
- A.8m;12m;4m
- B.8m;12m;2m
- C.10m;12m;2m
- D.10m;12m;4m
-
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可采用( ),其时变化系数为( )。
- A.25~35l/(人班);2.5~3.0
- B.30~50l/(人班);2.5~3.0
- C.25~35l/(人班);1.5~2.5
- D.30~50l/(人班);1.5~2.5
-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水质和水压,应根据( )的要求确定。
- A.生产设备
- B.生产工艺
- C.生产原料
- D.产量
-
综合生活用水一般不包括( )。
- A.居民生活用水
-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系统的选择,应从全局出发,考虑水资源节约利用和水体保护,并应尽可能采用( )系统。
- A.直流或复用
- B.直流或循环
- C.复用或循环
- D.直流
-
在工业给水系统中,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含义是( )所占的百分数。
- A.循环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B.重复用水量在总用水中
- C.补充水量在总用水中
- D.重复用水量在总损耗水中
-
一项大型管道越江工程,河宽600m左右,因不能断航决定采用钢管顶管施工,过河管合适的外防腐方案应采用( )。
- A.普通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 B.耐磨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C.普通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D.耐磨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 )m。
- A.0.1
- B.0.15
- C.0.2
- D.0.25
-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金属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m。
- A.0.5
- B.0.7
- C.1
- D.1.2
-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区别在于( )。
- A.进水深度不同,分别从平均水位以上进水和平均水位以下进水;
- B.进水方式不同,分别采用取水孔直接进水和采用进水管引入进水;
- C.位置不同,分别设在防洪堤的外侧和里侧;
- D.形式不同,泵房与吸水井分别是合建或分建。
-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类,( )均属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 A.岸边式、河床式、浮船式;
- B.岸边式、河床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 C.河床式、斗槽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 D.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
-
某地面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2m/h,河岸较陡,坡度大于35,要求建设时间短,可考虑选用( )。
- A.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 B.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 C.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D.墩桥式取水构筑物。
-
给水工程设计应( )。
- A.保证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 B.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 C.保证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 D.提高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降低能耗、降低药耗。
-
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 A.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 D.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
水源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并( )。
- A.应为了防止地面沉降,不采用地下水;
- B.为了控制地面沉降,不宜优先采用地下水;
- C.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
- D.宜优先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
时变化系数是指( )。
- A.最高日用水量与一年中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给水泵房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间的净距:电机容量不大于55kW时,不小于( )m。
- A.0.3
- B.0.5
- C.0.8
- D.1
-
泵房一般设( )备用水泵,备用水泵型号宜与工作水泵中的( )一致。
- A.1~2台,大泵;
- B.1~2台,小泵;
- C.2台以上,小泵;
- D.2台以上,大泵。
-
公式i=V2/C2R,V为( ),R为( )
- A.最大流速,谢才系数
- B.平均流速,水力半径
- C.最小流速,流速系数
- D.平均流速,粗糙系数
-
如果用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计算用水量,除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外还应包括( )。
- A.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 B.未预见用水量
- C.公共建筑用水量
- D.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
-
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面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 )。
- A.0.5
- B.1
- C.1.5
-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