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2年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给水排水专业案例》上午模拟题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热水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为0.6MPa,采用容积式水加热器,其上设置的安全阀开启压力为(   )。

    • A.0.80MPa   
    • B.0.65MPa   
    • C.0.63MPa   
    • D.0.89MPa
  2. 居住小区雨水干管的某一设计断面,地面集水时间为9min,管道内雨水流行时间为 3min,则设计降雨历时为(   )。

    • A.12min   
    • B.13min   
    • C.15min   
    • D.17min
  3. 某室内公共游泳池,已知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和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分别为 1×107kJ/h,4.3×106kJ/h。游泳池的水表面、池底、池壁、管道和设备等传导所损失的热量,按游泳池水表面蒸发损失热量的20%来计。则水加热器的设计耗热量为(   )kJ/h。

    • A.1.52×107   
    • B.1.69×10  
    • C.1.59×107   
    • D.1.63×107
  4. 某旅馆有六层,每层12套房间。每套房间均设专用卫生间,内有浴室、洗脸盆、坐便器各一件。室内排水系统拟使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流排放,设六个竖井,每个竖井设置两根排水立管,分别排放连接相邻两套房间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已知a=2.5,浴盆、洗脸盆、坐便器的排水量分别为1.0L/s、0.25L/s和2.0L/s,它们的排水当量分别为3.0、0.75和6.0,则每根生活污水立管底部的设计秒流量为(   )。

    • A.3.0L/s   
    • B.2.8L/s   
    • C.3.6L/s   
    • D.1.5L/s
  5. 某建筑拟选用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供水方式,已知水泵出水量为3.5L/s,设计最小工作压力为250kPa(表压),最大工作压力为400kPa(表压),已知安全系数取为1.3,水泵在1h内启动6次。则气压水罐总容积为(   )m3

    • A.3.65   
    • B.2.43   
    • C.4.82   
    • D.1.29
  6. 压力流雨水管系的出口应放大管径,出口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   )m/s。

    • A.2.0   
    • B.1.8   
    • C.1.6   
    • D.1.4
  7. 某体育馆设定时热水供应系统,系统循环管网总容积1.0m3,则该系统合适的水泵流量为(   )m3/h。

    • A.6.0   
    • B.4.0   
    • C.2.0   
    • D.1.0
  8. 某22层住宅设置饮用净水供应系统,每层8户,每户按3.5人计,用水定额为 6L/(人·d),若α取0.8,每户设置饮用净水水嘴2个,则整个建筑饮用净水水嘴的使用概率为( )。

    • A.0.030   
    • B.0.025   
    • C.0.010   
    • D.0.015
  9. 某办公楼集中空调冷却水循环水量为500m3/h,则冷却塔补充水量为(   )m3/h。

    • A.4.0~8.0     
    • B.4.5~9.5   
    • C.5.0~10.5   
    • D.5.0~10.0
  10. 某卫星城镇设计人口70000人,最大日最大时污水流量为150L/s,污水经初沉池处理后的BOD5为20g/(人·d)。采用普通生物滤池处理污水,滤料容积负荷为170gBOD5(m3·d),则所需滤料容积为(   )。

    • A.8235.29m3  
    • B.7563.18m 
    • C.2500m3  
    • D.75631.8m3 
  11. 从活性污泥曝气池取混合液500ml,过滤后置于烘箱内烘干,得到污泥干重为1.5g;将干污泥用马福炉焚烧,得到灰尘为0.375g,则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分别为(   )mg/L。

    • A.3000,750   
    • B.3000,2250   
    • C.5000,1265   
    • D.5000,250
  12. 某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水量15000m3/d,进、出水BOD5分别为150mg/L和 20mg/L,滤池中填充滤料2700m3,单位容积填料上的生物膜量为4.2kg/m3。已知降解1kgBOD5的需氧量为1.46kg,单位质量活性污泥的需氧量为0.18kgO2/kg活性生物膜,则该生物滤池的需氧量为(   )kgO2/d。

    • A.1528.6   
    • B.1672   
    • C.4888.2   
    • D.5626.8
  13. 某大型工业企业位于山脚下,采用矩形排洪沟,宽B=4.0m,高h=3.5m(含0.2m超高),沟底纵坡I=0.0015,n=0.017,若山洪流量如下表所示,则排洪沟所采用的防洪标准为(   )。

    • A.50a   
    • B.100a   
    • C.40a   
    • D.20a
  14. 某普通生物滤池表面积800m2,滤料容积1200m3,池体上部高出滤料表面0.6m,池底排水系统的高度为0.5m,则该滤池总高为(   )。

    • A.2.6m   
    • B.2.1m   
    • C.1.5m   
    • D.1.1m
  15. 某居住小区人口密度n=350人/ha,该区生活污水量标准为200L/(人·d),如下图所示,管段1-2和2-3的设计流量分别为(   )。

    • A.28.07L/s和86.3L/s   
    • B.32.16L/s和72.9L/s
    • C.28.09L/s和63.45L/s  
    • D.32.16L/s和28.07L/s
  16. 污泥含水率从97.5%降到95%时,污泥体积变为原来的(   )。

  17. 已知某住宅楼共120户,若每户按4人计,生活用水定额为200L/(人·d),小时变化系数为2.5,用水时间为24h,则该建筑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应为(   )m3/d。

    • A.5   
    • B.7   
    • C.20   
    • D.10
  18. 某城市在设计年限内计划人口数为10万人,自来水普及率可达到90%,则该城市居民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应为(   )m3/d。

    • A.9000~14400   
    • B.8000~12200   
    • C.9000~12200   
    • D.8000~14400
  19. 采用活性污泥法,Q=6000m3/d,进水BOD5=160mg/L,池内MLVSS=2400mg/L,f=0.75,Ns=0.3kgBOD5/kgMLVSS·d,V为(   )m3。

    • A.10000   
    • B.5000   
    • C.12000   
    • D.8000
  20. 原水总碱度为0.1mmol/L(以CaO计),投加精制硫酸铝(含Al2O3的16%)26mg/L若剩余碱度取0.2mmol/L,水厂石灰(纯度为60%)的投量需要(   )。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A1=27,O=16,Ca=40)

    • A.20.8mg/L    
    • B.30.6mg/L   
    • C.15.8mg/L   
    • D.12.6mg/L
  21. 设计水量为4500m3/h的普通快滤池,采用单层石英砂滤料,设计滤速采用8m/h,在一格滤池检修的情况下强制滤速≤14m/h,则单格滤池的最大面积为(   )。

    • A.130m2   
    • B.141m2   
    • C.150m2   
    • D.160m2
  22. 某两环管网如图所示,经计算闭合差不满足精度要求,校正流量为Δq=3L/s,ΔqⅡ= -2L/s,则经过校正流量的调整,管段2-5的流量应从20L/s调整到(   )。

    • A.12L/s      
    • B.24.0L/s      
    • C.48.0L/s   
    • D.25.0L/s
  23. 一级泵站吸水井最低水位标高为100.00m,给水处理厂前端处理构筑物的最高水位标高为130m,水泵吸水管、压水管和输水管线的总水头损失为10m,则一级泵站的设计扬程宜为(   )。

    • A.40m   
    • B.30m   
    • C.60m   
    • D.70m
  24. 一根输水混凝土管,管径DN1200,粗糙系数n1=0.013,输水量Q1=1.8m3/s,内壁径除垢并且刷防水涂料后,粗糙系数n2=0.011,水力半径及水力坡度均不变,则输水量 Q2可以增加到(   )m3/s。

    • A.2.26      
    • B.2.52      
    • C.2.13   
    • D.1.87
  25. 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104m3/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7,时变化系数为1.1,水厂自用水系数为1.1。若管网内已建有水塔,在用水最高时可向管网供水900m3/h,则向管网供水的供水泵房的设计流量应为(   )。

    • A.4875m3/h   
    • B.3683m3/h   
    • C.5875m3/h   
    • D.5975m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