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7年注册给排水工程师基础考试试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下列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从地区分布上来讲,我国地表水资源是东南少,西北多,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 B.从时程分布上来讲,我国属季风气候,水量大部分集中在汛期。此时大量的淡水未被利用,而其余时间又缺水
    • C.这种分布极不均匀,不仅会造成频繁的水灾、旱灾,而且对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十分不利的
    • D.会加剧缺水地区的用水困难
  2.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万亿m^3/年,

    • A.2.0
    • B.2.5
    • C.2.6
    • D.2.8
  3. 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不算少,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 A.1/3
    • B.1/4
    • C.1/5
    • D.1/6
  4. 进水间内旋转式格网的过网流速不应大于(  )m/s。

    • A.0.1
    • B.0.5
    • C.1.0
    • D.1.5
  5. (  )的设计,在设计手册中有标准图,应按照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 A.检查井
    • B.水表节点
    • C.引入管
    • D.水表井
  6. (  )取水构筑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进水管引水至岸边。

    • A.浮船式和缆车式
    • B.斗槽式和虹吸式
    • C.合建式和分建式
    • D.岸边式和河床式
  7. 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  )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坡向阀门井、水表井,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

    • A.0.001
    • B.0.002
    • C.0.003
    • D.0.004
  8. (  )一般是在室外水表井内,以保证水表不被冻坏,而且便于检修,便于查表。

    • A.检查井
    • B.水表节点
    • C.引入管
    • D.水表井
  9. 引入管穿过外墙基础或穿过地下室墙壁的部分,应配合土建预留孔洞,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小于(  )mm,孔洞直径一般应大于引入管直径200mm,当给水引入管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预留孔洞尺寸为300mm×200mm(长×宽)。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10. 管道应有套管,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应采用(  )连接。管道穿过孔洞安装好以后,用水泥砂浆堵塞,以保证墙壁的结构强度。

    • A.柔性焊接接口
    • B.刚性防水套管
    • C.刚性焊接接口
    • D.柔性防水套管
  11. 腐殂污泥来自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属于生物污泥,含水率低于剩余污泥,一般为(  )。

    • A.90%~93%
    • B.93%~95%
    • C.95%~97%
    • D.96%~98%
  12. 初次沉淀污泥,指从初沉池中排出的污泥,含水率为(  )左右,不需设污泥浓缩装置。

    • A.90%~93%
    • B.93%~95%
    • C.95%~97%
    • D.96%~98%
  13. 干化场的分块数一般不少于(  )块。

    • A.2
    • B.3
    • C.4
    • D.5
  14. (  )是将污泥通过处理,去除污泥中绝大多数毛细管水、吸附水和颗粒内部水的方法。

    • A.污泥干化
    • B.污泥脱水
    • C.污泥干燥
    • D.污泥预处理
  15. 污泥干燥后含水率可从60%~80%降至(  )左右,体积可大大减少,便于运输、利用或最终处理。

    • A.40%~50%
    • B.30%~40%
    • C.20%~30%
    • D.10%~30%
  1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倒虹管管内设计流速应大于(  )m/s,并应大于进水管内的流速,当管内设计流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加定期冲洗措施,冲洗时流速不应小于(  )m/s。

    • A.0.6,1.0
    • B.0.9,1.2
    • C.1.0,0.6
    • D.1.2,0.9
  1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倒虹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一般不宜小于(  )m。

    • A.0.5
    • B.1.0
    • C.1.5
    • D.2.0
  1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倒虹管最小管径宜为(  )mm。

    • A.100
    • B.200
    • C.300
    • D.400
  1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跌水井的进水管瞥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  )m;管径为300~600mm时,不宜大于(  )m。

    • A.2.4
    • B.4.6
    • C.6.4
    • D.4.2
  20. 调节池的作用?(  )

    • A.暂时调蓄洪峰径流量,削减洪峰;
    • B.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断面尺寸;
    • C.调节池后设泵站,可以减少装机容量;
    • D.以上三种作用均正确。
  2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规定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  )条。

    • A.6
    • B.3
    • C.4
    • D.5
  22. 以下属于极限强度法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 B.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均匀不变;
    • C.汇水面积随集流设计增长的速度为常数;
    • D.以上三种均是。
  23. 下面就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各自优缺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合流制排水系统,从控制和防止水体污染角度来看,是好的;
    • B.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
    • C.分流制排水系统,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
    • D.分流制排水系统,需要两套管道系统, 费用大于合流制排水系统。
  24. 排水管径较大时(例如 DN1 200mm),检查井的水平截面的形状采用长方形而不采用圆形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长方形检查井比圆形检查井稳定;
    • B.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不易漏水;
    • C.同等壁厚下,长方形检查井较圆形检查井经济;
    • D.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长方形检查井比圆形检查井稳定安全。
  25. 以下作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我国治理废水的方针?(  )

    • A.各县、市分别规划自己的废水治理方案,废水治理无需进行整体规划;
    • B.我国废水治理要注意合理的布局;
    • C.废水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
    • D.废水治理要考虑化害为利。
  26. 一项大型管道越江工程,河宽 600m 左右,因不能断航决定采用钢管顶管施工,过河 管合适的外防腐方案应采用(  )。

    • A.普通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 B.耐磨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C.普通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D.耐磨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27.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  )m。

    • A.0.1
    • B.0.15
    • C.0.2
    • D.0.25
  28.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区别在于(  )。

    • A.进水深度不同,分别从平均水位以上进水和平均水位以下进水;
    • B.进水方式不同,分别采用取水孔直接进水和采用进水管引入进水;
    • C.位置不同,分别设在防洪堤的外侧和里侧;
    • D.形式不同,泵房与吸水井分别是合建或分建。
  29.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金属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m。

    • A.0.5
    • B.0.7
    • C.1
    • D.1.2
  30. 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类,(  )均属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 A.岸边式、河床式、浮船式;
    • B.岸边式、河床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 C.河床式、斗槽式、水泵直接吸水式;
    • D.岸边式、河床式、斗槽式。
  31. 给水工程设计应(  )。

    • A.保证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 降低药耗;
    • B.提高供水水质、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 C.保证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降低能耗、降低漏耗、降低药耗;
    • D.提高供水水质、保证供水安全,降低能耗、降低药耗。
  32. 某地面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 2m/h,河岸较陡,坡度大于 35?,要求 建设时间短,可考虑选用(  )。

    • A.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 B.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 C.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D.墩桥式取水构筑物。
  33. 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 A.居民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
    • D.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34. 水源选择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并(  )。

    • A.应为了防止地面沉降,不采用地下水;
    • B.为了控制地面沉降,不宜优先采用地下水;
    • C.宜优先采用地下水作为工业用水水源;
    • D.宜优先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35. 时变化系数是指(  )。

    • A.最高日用水量与一年中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36. 给水泵房相邻两个机组及机组至墙壁间的净距:电机容量不大于 55kW 时,不小于(  )m。

    • A.0.3
    • B.0.5
    • C.0.8
    • D.1
  37. 泵房一般设(  )备用水泵,备用水泵型号宜与工作水泵中的(  )一致。

    • A.1~2 台,大泵;
    • B.1~2 台,小泵;
    • C.2 台以上,小泵;
    • D.2 台以上,大泵。
  38. 公式 i=V2/C2R ,V 为(  ),R为(  )

    • A.最大流速,谢才系数
    • B.平均流速,水力半径
    • C.最小流速,流速系数
    • D.平均流速,粗糙系数
  39. 如果用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计算用水量,除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外还应包括(  )。

    • A.浇洒道路、绿地用水量
    • B.未预见用水量
    • C.公共建筑用水量
    • D.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
  40. 当给水管与污水管平面设置时,管外壁净距不应小于(  )。

    • A.0.5
    • B.1
    • C.1.5
    • D.2
  41. 调节池的作用(  )

    • A.暂时调蓄洪峰径流量,削减洪峰;
    • B.降低下游雨水干管的断面尺寸;
    • C.调节池后设泵站,可以减少装机容量;
    • D.以上三种作用均正确。
  42. 以下属于极限强度法的基本假定的是(  )

    • A.降雨在整个汇水面积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 B.降雨强度在选定的降雨时段内均匀不变;
    • C.汇水面积随集流设计增长的速度为常数;
    • D.以上三种均是。
  43. 下面就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各自优缺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合流制排水系统,从控制和防止水体污染角度来看,是好的;
    • B.合流制排水系统,截流主干管尺寸很大,污水厂容量增加很多,建设费用也相应地增高
    • C.分流制排水系统,初雨径流未加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对城市水体也会造成污染;
    • D.分流制排水系统,需要两套管道系统, 费用大于合流制排水系统。
  44. 排水管径较大时(例如 DN1 200mm),检查井的水平截面的形状采用长方形而不采用圆形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 A.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长方形检查井比圆形检查井稳定;
    • B.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不易漏水;
    • C.同等壁厚下,长方形检查井较圆形检查井经济;
    • D.同等壁厚下,大管径排水管与检查井垂直相交,长方形检查井比圆形检查井稳定安全。
  45. 以下作法中哪一项不符合我国治理废水的方针?(  )

    • A.各县、市分别规划自己的废水治理方案,废水治理无需进行整体规划;
    • B.我国废水治理要注意合理的布局;
    • C.废水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
    • D.废水治理要考虑化害为利。
  46. 一项大型管道越江工程,河宽 600m 左右,因不能断航决定采用钢管顶管施工,过河 管合适的外防腐方案应采用(  )。

    • A.普通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 B.耐磨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C.普通防绣漆,辅以外加电流法;
    • D.耐磨防绣漆,辅以牺牲阳极法。
  47. 给水管道相互交叉时,其净距不应小于(  )m。

    • A.0.1
    • B.0.15
    • C.0.2
    • D.0.25
  48. 室外给水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金属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  )m。

    • A.0.5
    • B.0.7
    • C.1
    • D.1.2
  49. 岸边式取水构筑物和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的区别在于(  )。

    • A.进水深度不同,分别从平均水位以上进水和平均水位以下进水;
    • B.进水方式不同,分别采用取水孔直接进水和采用进水管引入进水;
    • C.位置不同,分别设在防洪堤的外侧和里侧;
    • D.形式不同,泵房与吸水井分别是合建或分建。
  50. 某地面水源水位变幅大,水位涨落速度小于 2m/h,河岸较陡,坡度大于 35?,要求 建设时间短,可考虑选用(  )。

    • A.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 B.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 C.岸边式取水构筑物;
    • D.墩桥式取水构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