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专业实务备考模拟题三
-
核动力厂的设计对于每一项基本安全功能及其每一个可能出现的事故,都可以运用纵深防御的思想进行设计设防。第一层次防御的要求:按照恰当的(),例如多重性、独立性及多样性的应用。
- A.设计标准
- B.设计方案
- C.使用材料
- D.质量水平
- E.工程实践
-
核电厂厂址安全评价贯穿于核电厂厂址()之中。
- A.选址
- B.设计
- C.建造
- D.运行
- E.退役
-
在核动力厂发生严重事故时,最大的可能性是发生向大气环境的放射性释放,可能涉及的照射途径有()。
- A.烟羽外照射
- B.烟羽吸入内照射
- C.地面沉积外照射
- D.食人内照射
- E.再悬浮吸入内照射
- F.皮肤、衣服的沉积外照射
- G.来自辐射源的直接外照射
-
为了防止“红油”爆炸,对乏燃料后处理厂蒸发单元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包括()。
- A.限制送入蒸发器的水溶液中的TBP含量
- B.对进入相关蒸发器的各种液流中TBP含量不太显著的物流,特别是未经稀释剂洗涤的物流,进行系统检测
- C.将水相送入蒸发器时,为避免漂浮在水相上面的TBP带入,供料容器内不允许水相溶液完全排空
- D.在溶剂蒸馏处理装置接收料液之前,应在各萃取循环的溶剂处理工序对有机物流用碳酸钠和苏打彻底处理,并且用水清洗
- E.正常操作时,蒸发器内部温度应严格限制在130C以下
-
把中子吸收体引入反应堆堆芯的方式有()。
- A.控制棒
- B.可燃毒物棒
- C.可溶毒物
- D.可熔毒物
- E.碘坑
-
每个核设施应按书面程序和指令建立和执行有关质量保证记录的()制度。
- A.标识
- B.收集
- C.编索
- D.贮存
- E.保管
- F.处理
-
下列属于III类非医用射线装置的有()。
- A.X射线行李包检查装置
- B.X射线衍射仪
- C.兽医用X射线机
- D.X射线探伤机
- E.安全检查用加速器
-
国家核安全局相关业务工作主要包括负责电磁辐射装置设施的()。
- A.行政许可
- B.安全监管
- C.监督检查
- D.监督管理
- E.事件与事故的调查处理
-
概率安全评价(PSA)为了能对事件序列模型和系统模型进行定量化分析,必须取得相关基础数据。这些数据包括()。
- A.始发事件的频率
- B.部件失效概率
- C.部件停役频率和停役持续时间
- D.共因失效概率
- E.人因失误概率
-
在核动力厂场外应急响应期间,省级场外应急指挥部在场外核应急指挥中心()场外所有应急响应行动。
- A.组织
- B.指挥
- C.协调
- D.协助
- E.监督
-
核设施现场的土建、安装过程及其相关活动的质量保证活动包括()。
- A.物项的控制
- B.场地管理
- C.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 D.建造工作的验证
- E.检查和试验结果的分析评价
-
核设施退役审管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审核核设施退役()。
- A.可研报告
- B.安分报告
- C.环评报告
- D.质保大纲
- E.从安全考虑的其他活动的计划
-
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如()。
- A.应急指挥
- B.通信保障
- C.技术支持
- D.应急支援力量和物资器材准备
- E.应急培训和演习
- F.公众信息交流
- G.准备资金安排
-
概率安全评价(PSA)所考虑的内部始发事件包括核动力厂()。
- A.硬件失效
- B.人误造成硬件的错误运行
- C.计算机软件缺陷造成硬件的错误运行
- D.内部原因导致的火灾、爆炸、水淹和飞射物撞击
- E.丧失厂外电源
-
核动力厂运行经验反馈内容有()。
- A.营运单位必须系统地评价核动力厂的运行经验,确保未遗漏安全相关的事件
- B.营运单位必须获得并评价其他核动力厂的运行经验和教训,以作为借鉴
- C.必须指定胜任的人员认真研究运行经验,以发现不利于安全的先兆,从而在出现严重情况之前采取必要的纠正行动
- D.必须要求所有的核动力厂工作人员报告所有的事件
- E.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必须与设计有关单位(制造者、研究单位、设计者)保持适当联系,以向其反馈运行经验的信息及获得与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事件有关的建议
- F.必须收集和保存运行经验的数据,以用作核动力厂老化管理、核动力厂剩余寿期评价、概率安全评价和定期安全审查的输入数据
-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辐射防护职能部门必须具有足够的(),以便实施辐射防护法规、标准和规程以及安全工作实践并提出建议。
- A.人员
- B.资源
- C.资金
- D.权限
- E.独立性
-
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多起严重的辐射事故,这些事故的重要原因可以概括为()。
- A.设计上存在明显的缺陷
- B.没有按照设计要求对装置进行维护
- C.安全系统由于部件故障而失效
- D.安全系统由于人为错误而失效
- E.人员的技术培训不能满足安全规定的要求
-
除了1类厂址外,应计算自由场条件下的场地反应。为导出厂址特定反应谱,需要场地反应计算。对该计算,应收集下列数据:(1)地震动输入;(2)厂址模型所需资料。厂址模型所需资料包括()。
- A.土层的几何描述
- B.每一层内的S波和P波波速
- C.每一层土的相对密度
- D.对每一层土,描述土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切应变明显减小的曲线
- E.对于那些波速随深度平稳增加的深厚沉积土,给出相关参数随深度的变化
-
低、中放废物处置场关闭后被动监护的任务有()。
- A.限制土地使用要求和限制使用时间
- B.建铁丝网,限制进入
- C.设立永久标志
- D.适当维修
- E.适当监测
-
只要可能,核电厂安全重要构筑物、系统和部件的设计就必须()。
- A.按照经批准的最新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B.按照经批准的当前适用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
- C.其设计必须是此前在相当条件下验证过的
- D.物项的选择必须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相一致
- E.物项的选择必须高于安全所要求的核动力厂可靠性目标
-
对于要进行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需要作()。
- A.有限再循环或再利用
- B.无限再循环或再利用
- C.近地表处置
- D.中等深度地质处置
- E.深地质处置
-
核动力厂场内应急计划的“应急响应与防护措施”部分应规定各应急状态下的()的方法和程序。
- A.通知与报告
- B.启动应急组织
- C.开展评价工作
- D.应急抢修
- E.采取纠正及补救行动
- F.采取防护行动的决策及其实施
-
对于废物焚烧设施,要关注的安全问题有()。
- A.腐蚀泄漏
- B.尾气系统堵塞
- C.火灾事故
- D.炉排堵塞和炉灰泄漏
- E.卸灰箱着火或卸灰箱泄漏
- F.严格控制焚烧废物所含核素的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
- G.严防断电和过滤器失效事故
-
C型货包设计除了必须满足B型货包的试验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模拟严重航空运输事故条件的试验要求有()。
- A.击穿/撕裂试验
- B.强化耐热试验
- C.冲击试验
- D.抗震试验
- E.LOCA试验
-
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核救援能力的()。
- A.组织
- B.建设
- C.维护
- D.保持
- E.改进
-
以故障树为工具对系统故障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故障树分析法”,简称“FTA”法。整个FTA分析工作大致可以分为()。
- A.择合理的顶事件
- B.建造故障树
- C.对故障树进行简化或者模块化
- D.定性分析
- E.定量分析
-
国核安函[2011]52号文件对核安全设备资格许可证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明确规定。阀门设计、制造许可活动范围表中的能力特征参数()应结合申请单位的实际能力、模拟件规格、以往供货业绩以及核动力厂的实产品参数确定。
- A.公称通径
- B.设计压力
- C.设计温度
- D.流量系数
- E.热态寿命
-
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对核动力厂运行监督管理活动包括现场检查,下列属于现场检查的方式有()。
- A.日常检查
- B.例行检查
- C.非例行检查
- D.跟踪检查
- E.安全检查
-
《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规定了采用(),来验证质量保证大纲实施情况的要求和方法。
- A.对质量要求的验证
- B.不符合项控制
- C.质保监查
- D.管理部门审查
- E.纠正措施
-
核应急响应应急资源的保持涉及应急设施、设备和通信安排等的()。
- A.完善
- B.维护
- C.清点
- D.检查
- E.试验
-
低、中放固体废物贮存贮存废物应及时()。
- A.清理
- B.解控
- C.就地处置
- D.地质处置
- E.送出处置
-
核设施退役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由营运单位制定退役计划,提出(),这些文件的深度和广度随着核设施的种类,规模大小而有不同要求。
- A.可行性研究报告
- B.安全分析报告
- C.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D.退役初步报告
- E.质量保证大纲
-
宣布核动力厂场外应急的条件应以()为依据,并且应尽可能根据仪表的读数或报警指示来决定。
- A.核动力厂特征参数
- B.所预测的核动力厂状态
- C.场外的放射性水平
- D.公众受照剂量限制
- E.环境监测结果
-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为避免蒸汽发生器水位满溢,操纵员必须()。
- A.及时停止主泵
- B.及时地利用完好蒸汽发生器导出一回路热量
- C.启动稳压器喷林系统
- D.打开释放阀使一回路减压
- E.在适当条件下关闭高压安全注射及向破损蒸汽发生器的辅助给水
-
X射线的基本防护原则是()。
- A.减少照射时间
- B.远离X射线源
- C.加以必要的屏蔽
- D.剂量监测
- E.安全操作
-
供方评价的方法要根据情况采用下列()方法之一或几种。
- A.评价表明供方以往类似物项供货或提供服务的质量的有关资料
- B.评价“供方新近的且可供客观评价的书面的、定性或定量的质量保证记录”
- C.到源地评价供方的技术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
- D.抽查新近类似产品的质量
- E.由供方提供指定的样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或试验
-
核电厂流出物在水中的输运和扩散的评价,应调查应提供与水体照射途径有关的剂量评价所需要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
- A.放射性物质排入环境的源项
- B.控制放射性物质输运、扩散和滞留的水文、物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
- C.与人类有关的食物链
- D.饮用、工业、农业和娱乐用水的位置和水量
- E.居民的饮食和其他有关习惯
-
国家核安全局相关业务工作主要包括组织核与辐射事故应急()。
- A.调研
- B.计划
- C.准备
- D.演习
- E.响应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放射性物品的托运人应当持有生产、销售、使用或者处置放射性物品的()。
- A.许可证
- B.资质
- C.许可文件
- D.有效证明
-
对质量保证实施情况的核安全检查的目的是()。
- A.核实和监视所实施的质量保证工作是否符合已审评认可的质量保证大纲
- B.质量保证大纲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 C.核实和监视所实施的质量保证工作是否符合许可证(函)规定的条件
- D.督促及时纠正不符合的情况
- E.保证核设施的运行安全
-
对极端风速的统计,包括对风向的考虑,通常数据按()分圆进行分组。
- A.2
- B.4
- C.8
- D.16
-
实施三级实物保护的核设施包括若发生不受控临界事故,其影响可能波及周界外()km范围内的设施。
- A.0.1
- B.0.2
- C.0.5
- D.1.0
-
γ辐照装置分为()类。
- A.2
- B.3
- C.4
- D.5
-
对一个核动力厂概率安全分析的整个研究范围,通常认为分析有三个不同的级别。一级PSA:()。
- A.系统分析
- B.安全壳分析
- C.系统分析与安全壳分析
- D.场外后果分析
-
只含半衰期不大于()天核素的固体放射性废物,通过较短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的贮存衰变就可以成为非放废物,因此不必送往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进行处置。
- A.30
- B.60
- C.90
- D.120
-
在()级PSA中要评价事故释放所造成的厂外后果。
- A.1
- B.2
- C.3
- D.2、3
-
2010年发布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关键岗位名录》(第一批)将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单位划分为()种执业单位。
- A.15
- B.20
- C.25
- D.30
-
我国还尚未建立氟化物对于人体健康危害的评价标准,目前对于核燃料循环设施的氟化物化学毒性危害的评价是参照美国SCAPA制定的防护行为准则PAC执行。PAC将氟化物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分为四级:在达到()级限值时,会对于人体产生不可逆或其他严重的健康影响,或者会出现影响受害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的症状。
- A.0
- B.1
- C.2
- D.3
-
核动力厂各运行规程的详细程度必须与该运行规程的()相一致。
- A.程序
- B.管理
- C.实施
- D.目标
-
核动力厂主要调试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
- A.预运行试验
- B.初始临界试验
- C.低功率试验
- D.功率试验
-
在地浸采铀中,地浸工艺应严格控制抽、注平衡,抽应略大于注()%左右。
- A.1
- B.2
- C.3
- D.4
-
原地爆破浸出矿井一旦风机停止运转,停开风机仅()分钟即会造成矿井氡浓度的急剧回升至无通风状态。
- A.3-5
- B.10-15
- C.20-30
- D.30-4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实施细则之二《核设施的安全监督》(HAF001/02)第七条规定:“国家核安全局在核安全监督工作中具体职责包括,负责组织对重大不符合项进行()。”
- A.鉴别
- B.纠正
- C.评价
- D.监督
-
铀选冶厂应尽可能利用水冶工艺的萃余水、吸附尾液代替新水,用来配制淋浸液;沉淀母液在萃取流程中可用来配制反萃取液,从而达到循环利用和少利用新鲜水的目的。其循环利用率可达()%左右。
- A.60
- B.70
- C.80
- D.90
-
核设施运行前放射性水平调查至少要取得运行前连续()年的调查资料。
- A.1
- B.2
- C.3
- D.4
-
营运单位可以把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授权给核动力厂(),但仍必须保持对安全负有首要的责任。
- A.运行管理单位
- B.运行管理部门
- C.运行管理者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申请领取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或者无损检验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具备健全的()和完善的(),以及符合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
- A.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大纲
- B.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大纲管理制度
- C.质量保证大纲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
- D.质量保证大纲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
-
根据射线装置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类为中危险射线装置,事故时可以使受照人员产生较严重放射损伤,大剂量照射甚至导致死亡。
- A.Ⅰ
- B.Ⅱ
- C.Ⅲ
- D.Ⅳ
-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规定必须采用()的程序来确认安全重要物项能够在其整个设计运行寿期内满足处于需要起作用时的环境条件下执行其安全功能的要求。
- A.役前检查
- B.设备鉴定
- C.设计验证
- D.LOCA试验
-
同时设计是指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单位进行项目设计时,应将环境保护设施一并委托设计。对未同时委托设计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项目,设计单位应予()。
- A.提醒
- B.通知
- C.拒绝
- D.上报
-
国核安函[2011]52号文件对核安全设备资格许可证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明确规定。泵设计、制造许可活动范围表中的“典型设备名称”一列应给出有能力设计、制造的泵的具体名称。对于目前许可活动范围表中“典型设备名称”栏列出的设备名称,供()参考使用。
- A.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B.各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 C.核设施营运单位
- D.核安全设备制造单位
-
实施二级实物保护的核设施包括若发生不受控临界事故,其影响可能波及周界外()km范围的设施。
- A.超过0.5
- B.超过1.0
- C.不超过0.5
- D.不超过1.0
-
在核安全设备活动进行期间,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为核安全设备活动期间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以及核安全设备的质量向()负责。
- A.采购单位
- B.供方单位
- C.核设施营运单位
- D.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我国参照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规定,将放射源分为I、Ⅱ、Ⅲ、Ⅳ、V类,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致人死亡。
- A.I
- B.II
- C.IV
- D.V
-
在核安全设备活动进行期间,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为其()向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负责。
- A.核安全设备活动
- B.核安全设备活动的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
- C.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实施
- D.技术和管理能力的维持
-
在磷酸盐工业中,已经发现使氡浓度增加()Bq/m3。
- A.3.5-78
- B.35-780
- C.350-7800
- D.3500-78000
-
质量保证含有三层意思:(1)质量保证(QA)、(2)质量控制(QC)、(3)检查/评估。检查/评估-根据程序要求开展的一项有计划并且()化的活动,通过检验和评估客观证据来保证QA计划的相关内容已经按照专项要求制定、文件化并且有效地执行。
- A.独立
- B.控制
- C.文件
- D.制度
-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要求二类运输容器的设计在首次用于制造前,将设计和评价资料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A.审查批准
- B.备案
- C.存档备查
- D.登记注册
-
为各种物项或服务的质量以及影响质量的各种活动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称为()。
- A.证据
- B.记录
- C.说明
- D.报告
-
基于放射性废物处置分类体系主要适用于固体废物,它将基本废物分为()级。
- A.2
- B.3
- C.4
- D.5
-
乏燃料贮存阵列有时为提高贮存容量,keff也可限定为(),但此时各种不确定度、偏差、毒物和应付意外事件的裕量都要降低。
- A.0.90
- B.0.92
- C.0.94
- D.0.95
-
下列关于反应堆的补偿控制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补偿燃耗、裂变产物积累所需的剩余反应性
- B.用于改变堆内功率分布
- C.可使堆内获得更好的热工性能和更均匀的燃耗
- D.补偿控制元件的反应性当量小,并且它的动作过程是比较快的
-
宣布应急待命后,核动力厂有关工作人员处于()状态。
- A.待命
- B.戒备
- C.准备
- D.响应
-
铀矿石氡射气系数f随矿石含水率呈一个峰值形变化,即氡射气系数在矿石含水率在()%之间时出现峰值。
- A.12-14
- B.14-17
- C.16-23
- D.18-38
-
只允许装入少量放射性物质,货包的包装物可为硬纸板的货包是()。
- A.例外货包
- B.工业货包
- C.A型货包
- D.C型货包
-
监查是通过对()的调查、检查和评价,为确定所制定的大纲、程序、细则、技术规格书、规程、标准、行政管理计划或运行大纲及其他文件是否齐全适用,是否得到切实遵守以及实施效果如何而进行的审核并提出书面报告的工作。
- A.文件
- B.记录
- C.不符合项
- D.客观证据
-
加速器治疗室(辐照室)内为了控制气载放射性的浓度,应设置通风系统。排风速率一般为每小时换气()次。
- A.1-3
- B.2-4
- C.3-5
- D.4-6
-
在整个核动力厂中,尤其是在诸如安全壳和控制室等场所中,只要可行,必须采用()的材料。
- A.不可燃的和低烟低毒
- B.不可燃的或阻燃的和耐热
- C.不可燃的或阻燃的和无毒
- D.低烟无卤阻燃耐火
-
辐射环境监测采集到的水样必须进行预处理,以便防止因化学或生物作用使水中核素浓度发生变化。酸可以引起液体闪烁液产生猝灭现象,使()分析失效。
- A.低能β
- B.高能β
- C.α
- D.γ
-
营运单位必须制定和实施全面的核动力厂调试大纲,并获得()的认可。
- A.设计单位
- B.调试单位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砂土液化:由于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减小所导致的砂土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饱水的疏松粉、细砂土在()作用下突然破坏而呈现液态的现象。
- A.压力
- B.振动
- C.渗透
- D.沉降
-
《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分别列出了针对设计、采购、制造、建造、调试和运行各阶段的()类质量保证文件的结构和内容。
- A.3
- B.4
- C.5
- D.6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年颁布了《核电厂安全的质量保证》(50-C-QA),推荐各成员国使用。
- A.1970
- B.1971
- C.1978
- D.1986
-
核动力厂核安全的技术安全目标是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核动力厂事故。
- A.预防
- B.缓解
- C.防止
- D.减轻
-
为了分析地震反应,对核电厂的地基采用三种厂址分类。1类厂址:()。
- A.Vs<300m/s
- B.1100m/s>Vs>300m/s
- C.1100m/s≥Vs≥300m/s
- D.Vs>1100m/s
-
国际“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明确规定了签约国安全处理处置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的()。
- A.政策
- B.义务
- C.责任
- D.目标
-
核设施和辐射设施退役应该制定应急(),必须得到审管部门的审核批准。
- A.预案
- B.方案
- C.计划
- D.措施
-
对根据试运行情况修改与完善的应急计划进行审查以确认应急准备的有效和充分,是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条件之一。
- A.必要
- B.先决
- C.首要
- D.必备
-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对核动力厂工作人员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的规定是: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mSv。
- A.20
- B.50
- C.150
- D.500
-
235U系经过()衰变形成稳定核素207Pb。
- A.7次α和4次β
- B.7次α和6次β
- C.9次α和7次β
- D.9次α和6次β
-
不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结果SL-2怎样低,所采用的设计反应谱零周期的水平峰值加速度SL-2不应小于()g。
- A.0.10
- B.0.15
- C.0.17
- D.0.21
-
核能开发中产生长期环境影响的核素有:3H、14C、85Kr和129I,其中()产生的待积集体剂量最大。
- A.3H
- B.14C
- C.85Kr
- D.129I
-
目前,我国()所在地省级政府都建立了相应的核事故应急组织,也都编制了相应的场外应急计划(预案)。
- A.核动力厂
- B.研究堆
- C.核燃料循环设施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
从核安全观点考虑,核电厂厂址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所选厂址以及厂址与设施相互之间的适宜性
- B.保护公众和环境免受放射性释放所引起的危害
- C.保证核电厂的正常运行不受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
- D.将核电厂所受到的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的影响降到尽可能低
-
下列关于密封管型中子发生器的辐射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 A.野外使用时应用栅栏或绳索限定辐射控制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控制区
- B.中子管本身对氚有一定程度的防护,但应避免管子的偶然破裂,防止氚的污染
- C.中子管报废后应返回生产厂家处理,不得自行拆卸
- D.以上三者都正确
-
强烈的()破坏力很大,是人类预防地震灾害的主要对象。
- A.构造地震
- B.火山地震
- C.陷落地震
- D.人工触发地震
-
在正常运行、预计运行事件和设计基准事故的设计基准中,必须采用()的设计措施和良好的工程实践,以保障不会发生反应堆堆芯的任何重大损坏;辐射剂量保持在规定限值内,并合理可行尽量低。
- A.确定
- B.概率
- C.保守
- D.安全
-
核动力厂标准技术规格书把正常运行限制条件应用分为6类。正常运行限制条件Ⅲ:当不满足正常运行条件并且相关措施也不满足,或未提出相关措施时,则必须使核电机组处于该正常运行限制条件不再适用的某种模式或其他规定的状态。必须在1小时内开始采取措施,使核电机组:在()小时内进入热停堆模式。
- A.7
- B.13
- C.37
- D.52
-
核与辐射设施流出物排放的年排放量限值实际上就是一年内排放总量的()。
- A.数值
- B.活度
- C.控制
- D.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