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专业实务模拟题(1)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核设施应急计划区的烟羽应急计划区主要针对放射性烟羽产生的()。

    • A.直接外照射
    • B.沉积外照射
    • C.直接内照射
    • D.吸入内照射
    • E.食入内照射
  2. 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实物保护系统必须具备()基本功能。

    • A.纵深
    • B.探测
    • C.延迟
    • D.响应
    • E.保护
  3. 以需要考虑核安全问题的规模()放射性物质或易裂变材料的设施,包括其相关的场地、构,建筑物和设备称为核设施。

    • A.生产
    • B.加工
    • C.操作
    • D.运输
    • E.贮存
  4. 国家核安全局对民用核设施的()实施全过程监督,实行许可证制度。

    • A.选址
    • B.设计
    • C.建造
    • D.运行
    • E.退役
  5. 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大纲的辐射安全设计应包括()。

    • A.设施的分区布置
    • B.设施的密封原则
    • C.气流组织
    • D.人流控制
    • E.辐射屏蔽和污染控制
    • F.防火防爆措施
    • G.事故应急措施
  6. 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大纲基本要求是()。

    • A.所有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在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都要制订一个完善的辐射防护大纲
    • B.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要遵循辐射防护实践的正当化、辐射防护的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这三项基本原则
    • C.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在正常运行、检修、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期间,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辐射防护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所受到的剂量照射低于规定的剂量限值
    • D.要对设施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以确保公众所受的辐照剂量达到规定的要求
    • E.要建立辐射防护组织机构,对设施的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期间的辐射防护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和管理
  7. 在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前,民用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单位编制的项目()进行审查认可。

    • A.质量保证大纲
    • B.质量保证总大纲
    • C.质量保证分大纲
    • D.质量计划
    • E.质量方针
  8.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核设施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的境外单位的注册登记管理以及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的安全检验适用于HAF604。

    • A.设计
    • B.制造
    • C.安装
    • D.焊接
    • E.无损检验
  9. 设计一个有效的核材料和核设施的实物保护系统,应考虑()要素。

    • A.确定实物保护系统目标
    • B.实物保护设计的要求
    • C.实物保护的功能要求
    • D.实物保护的组成
    • E.实物保护系统的设计和评价
    • F.实物保护系统方案改进
  10. 下列关于铀矿地质勘探、开采和加工工业环节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从事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开放性作业
    • B.工作环境条件差
    • C.从业人员多
    • D.生产自动化水平较低
    • E.是核燃料循环系统中辐射危害大、剂量高和安全事故多工业环节
    • F.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
    • G.对环境潜在危害大
    • H.环境公众受照剂量高
  11. 核材料和核设施实物保护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由()组成。

    • A.设施设计,包括平面布置等
    • B.警卫组织
    • C.保卫制度
    • D.人防措施
    • E.实体屏障
    • F.探测与报警复核系统
    • G.出入口控制
  12.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国际惯用的对核材料“看住、发觉、追回”的纵深防御思想,对核材料管制所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许可证制度
    • B.实物保护
    • C.核材料横算与控制
    • D.保证国家对核材料的控制
    • E.制定应急行动计划
  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明确的核设施包括()。

    • A.核供热供汽厂
    • B.研究堆
    • C.实验堆
    • D.临界装置
    • E.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
  14. 氟化物具有强的腐蚀性和化学毒性,因此HF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强渗透作用,对机体组织蛋白有()作用。

    • A.凝固
    • B.变性
    • C.脱水
    • D.溶解
    • E.碳化
  15. 《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规定必须确认安全重要物项能够在其整个设计运行寿期内满足处于需要起作用时的环境条件下执行其安全功能的要求。考虑的环境条件必须包括预计到的()期间的变化。

    • A.正常运行
    • B.预计运行事件
    • C.设计基准事故
    • D.超设计基准事故
    • E.严重事故
  16. 核材料许可证颁发后的核材料衡算检查,散料包括核材料测量系统的()。

    • A.真实性
    • B.准确性
    • C.完整性
    • D.可靠性
    • E.及时性
  17. 能导致核动力厂应急待命的事件有()。

    • A.放射性气体或液体的异常释放
    • B.场区附近的严重自然事件的预报或通告
    • C.核动力厂或其邻近地区的重大火灾
    • D.场区内或场区外有毒或有害气体的释放
    • E.核动力厂的保卫受到威胁
    • F.邻近的核设施发生核事故
  18. 我国将核事故应急状态分为()。

    • A.应急待命
    • B.厂房应急
    • C.场内应急
    • D.场区应急
    • E.场外应急
  19. 当核动力厂()时,应进入场区应急状态。

    • A.工程安全设施可能严重失效
    • B.安全水平发生重大降低
    • C.事故后果扩大到整个场区
    • D.除了场区边界附近,场外放射性照射水平不会超过紧急防护行动干预水平
    • E.所有场外放射性照射水平不会超过紧急防护行动干预水平
  20. 在分析临界安全时,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易裂变核素和可转换核素各自所占的份额
    • B.易裂变核素的质量
    • C.装易裂变材料的容器的几何条件,形状和尺寸和容积
    • D.易裂变材料在溶液中的浓度
    • E.慢化剂的性质和浓度
    • F.易裂变材料周围反射层的性质和厚度
    • G.中子毒物的性质和浓度
    • H.燃料慢化剂中子毒物的混合物的均匀性
    • I.两个或多个含易裂变材料容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21. 涉及放射性的人类活动被划分为实践和干预,需要实施干预的主要情况有天然辐射源,例如建筑物和工作场所内氡的照射或以往事故、事件产生的放射性残存物引起的需要采取()的()情况。

    • A.防护行动应急照射
    • B.防护行动持续照射
    • C.补救行动应急照射
    • D.补救行动持续照射
  22. 反应堆功率运行的Keff()。

    • A.=1
    • B.≥1
    • C.0.99
    • D.≥0.99
  23. 《核动力厂质量保证大纲的制定》(HAD003/01)指出,“在保持总大纲有效性的同时,营运单位或者必须自己完成大纲工作,或者把全部工作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委托给另一个经过适当()考核的单位。”

    • A.能力
    • B.水平
    • C.资质
    • D.资格
  24. 我国国内民用核安全设备单位许可证分为()类。

    • A.3
    • B.4
    • C.5
    • D.6
  25. 核燃料加工、处理设施的辐射防护操作放射性物料的厂房应设有全面排风系统,不同的操作场所根据不同的污染状况保持一定的(),以保证气流从放射性污染水平低的区域流向污染水平高的区域。

    • A.密闭
    • B.恒压
    • C.正压
    • D.负压
  26. 核动力厂必须实施在役检查的的法律依据是()。

    • A.《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
    • B.《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27. 铀矿工业对环境公众的集体照射剂量,()的贡献最大。

    • A.氡
    • B.氡及氡子体
    • C.钋
    • D.镭
  28. 对于工况II事件,通常应用的验收准则为一回路压力小于()%设计值。

    • A.105
    • B.110
    • C.115
    • D.120
  29. 在()建有国家核应急响应中心。

    • A.国务院
    • B.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
    • D.国家核应急办公室
  30. 我国将核事故应急状态分为四级,()是总体应急。

    • A.应急待命
    • B.厂房应急
    • C.场区应急
    • D.场外应急
  31. 核材料衡算采用()的方法。

    • A.分布系数
    • B.标准偏差
    • C.闭合平衡
    • D.沃泊指数
  32.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首次明确对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实施安全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方可作出商品检验合格的结论,以确保进口设备的质量。

    • A.持证进口单位
    • B.出入境检验机构
    • C.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33. 针对最容易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事故,可以将事故,事件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和晚期。事故早期如果可能,应实施()防护行动。

    • A.预防性
    • B.应急性
    • C.持续性
    • D.临时性
  34. UF6的三相点出现在0.15MPa和()℃。

    • A.16.4
    • B.46.1
    • C.61.4
    • D.64.1
  35. 核材料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防止(),造成放射性对环境的污染。

    • A.损坏
    • B.破坏
    • C.偷盗
    • D.非法使用
  36. 划分核设施应急计划区的目的是在该区域内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在应急干预的情况下便于迅速组级有效的应急响应行动,()地降低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 A.尽可能
    • B.最优化
    • C.合理
    • D.最大限度
  37. 全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由国务院指定的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包括审查批准核事故公报、国际通报,提出请求国际援助的()。

    • A.措施
    • B.方案
    • C.指导
    • D.建议
  38. 针对最容易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向大气释放事故,可以将事故,事件进程划分为()个阶段。

    • A.2
    • B.3
    • C.4
    • D.5
  39. 国务院于2007年7月11日颁布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号令。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40. 所有从事我国境内核设施的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对外无损检验服务的国内外单位必须依据()的相关规定取得资格许可或注册登记。

    • A.HAF601或HAF602
    • B.HAF602或HAF603
    • C.HAF603或HAF604
    • D.HAF601或HAF604
  41. ()是统领全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纲领性工作文件。

    • A.国家核事故应急方针,预案
    • B.国家核事故应急政策,预案
    • C.国家核事故应急大纲,预案
    • D.国家核事故应急计划,预案
  42. 我国核事故应急实行()级管理。

    • A.2
    • B.3
    • C.4
    • D.5
  43. 铀矿开采和加工生产污染防治的重点是()。

    • A.氡及氡子体
    • B.铀
    • C.镭
    • D.α、β、γ三种放射线
  44. 对于具体的核设施建设和运行,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质量保证体系适用的范围应由()确定。

    • A.质量保证总大纲
    • B.质量保证分大纲
    • C.核设施营运单位
    • D.合同
  45. 对核动力厂运行负有()责任的运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运行限值和条件,并保证遵守。

    • A.领导
    • B.直接
    • C.安全
    • D.操纵
  46. 《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建立的境外民用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注册登记制度,首次把境外单位纳入核安全监管范围,从()上解决了如何对境外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实施监督管理的问题。

    • A.程序
    • B.管理
    • C.制度
    • D.立法
  47. 核动力厂专项安全监督任务由()组织核安全检查组、核安全监督员和受委托的专家,在依法授权的范围内进行工作。

    • A.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B.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
    • C.核行业主管部门
    • D.核设施主管部门
  48. 为了保证设施的安全运行,必须在运行的寿期内定期地进行检查,及早地发现缺陷,并对早期发现的微小缺陷进行()。

    • A.跟踪
    • B.调查
    • C.分析预测
    • D.控制
  49. 在分析临界安全时,有时通过实验与计算的方法可同时确定()个参数,只要能保证这这几个参数同时存在,就可在次临界条件下能以较大的规模操作。

    • A.2
    • B.3
    • C.4
    • D.5
  50. 对于具体的核设施建设和运行,核安全设备活动单位质量保证体系适用的范围应由合同确定。在签订舍同书后,供方单位应根据采购单位采购文件的要求以及所进行核安全重要活动的(),确定影响质量的活动及其控制分类,这就是在实践中所说的“合同评审”。

    • A.质保分级
    • B.安全分级
    • C.重要性分级
    • D.以上三者均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