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试题1(核安全专业实务)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核动力厂机组运行模式是指核蒸汽供应系统的装载燃料的反应堆压力容器与()因素的任何一种组合。

    • A.堆芯反应性状态
    • B.功率水平
    • C.反应堆冷却剂平均温度
    • D.反应堆冷却剂流量
    • E.压力容器封头顶盖螺栓紧张程度
  2. 防止火灾和爆炸在核动力厂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火灾和爆炸的防护也以()的基本安全功能为主要目的。

    • A.保证停堆
    • B.保持压力边界完整性
    • C.排出余热
    • D.包容放射性
    • E.监测核动力厂状态
  3. 必须完成核动力厂的概率安全分析,以达到()目的。

    • A.提供系统性的分析,以确信设计符合总的安全目标
    • B.证明整个设计是平衡的
    • C.确认核动力厂参数小的偏离不会引起核动力厂性能严重异常
    • D.设计基准的制定和确认
    • E.提供发生堆芯严重损坏状态的概率评价以及要求厂外早期响应的,特别是与安全壳早期失效相关的放射性物质向厂外大量释放的风险的评价
    • F.提供外部灾害事件,特别是核动力厂厂址特有的那些灾害发生概率和后果的评价
    • G.鉴别出通过设计改进或运行规程的修改可能降低严重事故概率或减轻其后果的系
    • H.各项分析结果与放射性的验收准则和设计限值的比较
    • I.评价核动力厂应急规程的充分性J:核实是否符合概率目标
  4. 对于工况II事件,通常应用的验收准则为()。

    • A.燃料元件不烧毁
    • B.不发生偏离泡核沸腾准则,DNB
    • C.最小偏离泡核沸腾比,DNBR在双95%偏离泡核沸腾准则规定的限值以上
    • D.一回路压力小于110%设计值
    • E.放射性后果按正常排放允许值控制
  5. 在建立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组织机构时,必须考虑如审查职能,包括对履行运行职能和支持职能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查,并进行设计审查。监查的目的在于()。

    • A.验证是否符合核动力厂安全运行的规定目标
    • B.发现偏离、缺陷和设备故障
    • C.为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及进行改进提供信息
    • D.评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 E.确定安全管理改进的可能性
  6. 缺陷是指材料部件中的()。

    • A.不完善
    • B.不连续
    • C.不规则
    • D.不稳定
    • E.损伤
  7. 核电厂低压熔堆过程,堆芯开始自上而下地熔化,直至将压力容器下封头熔穿,熔融物随后与安全壳底板混凝土相互作用,释出()等不凝气体,从而造成安全壳晚期超压失效或底板熔穿。

    • A.H2
    • B.N2
    • C.CO
    • D.CO2
    • E.O2
  8. 由于建造阶段设计、制造和安装产生的缺陷,以及设备材料中难于检查出的缺陷,在运行阶段,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展,导致设备的失效。这样的条件至少包括()。

    • A.运行水质不合格
    • B.运行状态不稳定
    • C.违反运行规程
    • D.长时间停堆
    • E.长时间冷却
  9. 在核动力厂运行寿期内,部件可能受到多种影响,其单一和组合结果对核电厂运行寿期的影响是难以按核安全所要求的精确度预测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应力
    • B.温度
    • C.辐照
    • D.氢吸附
    • E.腐蚀
    • F.振动
    • G.磨蚀
  10. 核电厂严重事故的初因事件中如考虑外部事件,还应加上()。

    • A.火灾
    • B.爆炸
    • C.地震
    • D.水淹,洪水、海啸
    • E.人为事件
  11. 到2011年年底为止,世界商用核动力厂发生过严重事故的是()。

    • A.温茨凯尔事故
    • B.三哩岛事故
    • C.切尔诺贝利事故
    • D.福岛事故
    • E.圣洛朗事故
  12. 民用核安全设备是在民用核设施中执行核安全功能的()设备。

    • A.机械
    • B.电气
    • C.检验
    • D.测量
    • E.控制
  13. 在核动力厂运行寿期内,部件可能受到多种影响,其单一和组合结果对核电厂运行寿期的影响是难以按核安全所要求的精确度预测的。最重要的影响是应力、温度、辐照、氢吸附、腐蚀、振动和磨蚀,所以这些影响都取决于()。

    • A.材料性能变化
    • B.材料部件中的不完善
    • C.材料部件中的损伤
    • D.时间
    • E.电厂运行历史
  14. 在建立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组织机构时,必须考虑的审查职能包括对履行()职能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查,并进行设计审查。

    • A.技术
    • B.管理
    • C.运行
    • D.支持
    • E.安全
  15. 核动力厂的分类工况可划分为,()。

    • A.正常运行和运行瞬变
    • B.中等频率事件,预计运行事件
    • C.稀有事故
    • D.严重事故
    • E.极限事故,设计基准事故
  16. 安全运行既取决于设备,也取决于人,所以运行限值和条件还必须包括运行人员()。

    • A.素质要求
    • B.能力要求
    • C.资格要求
    • D.应采取的行动
    • E.应遵守的限制
  17. 只有在(),使核电厂长期失去热阱,才会导致严重事故。

    • A.安全壳内外给水管道破裂
    • B.反应堆冷却剂丧失强迫流动
    • C.连续发生多重故障
    • D.操纵员失误
    • E.大破口失水事故
  18. 在INSAG-3中,概率安全目标是“要求早期厂外应急响应的大规模放射性释放频率小于()堆年”。

    • A.10-3
    • B.10-4
    • C.10-5
    • D.10-6
  19. 为了确认核动力厂的防火满足了要求,应进行火灾危害性分析。火灾危害性分析主要包括下述方面,()。

    • A.确定核动力厂的安全重要物项
    • B.确定防火区内可燃物的贮量、火灾特征和火灾后果
    • C.确定防火屏障所需的耐火极限
    • D.确定防火区或防火小区内所需的火灾探测和灭火手段
    • E.确定需补充或附加的防火措施
    • F.确定满足了保证停堆、排出余热和包容放射性物质基本安全功能的防火要求
  20. 关于运行人员方面,运行限值和条件包括对涉及保持运行限值和条件的设备执行其功能进行必要的()行动的原则要求。

    • A.管理
    • B.监督
    • C.纠正
    • D.补充
    • E.响应
  21. 下列关于反应堆内的后备,剩余反应性说法错误的是()。

    • A.核燃料的消耗会导致其减少
    • B.裂变产物的积累会导致其减少
    • C.初始燃料装载量必须比维持临界所需的量多得多,使堆芯寿命初期具有足够的后备,剩余反应性
    • D.为补偿反应堆的后备,剩余反应性,在堆芯内必须引入适量的可随意调节的正反应性
  22. 确定论法将核动力厂事故分为“可信”与“不可信”两类。对压水堆核动力厂来说,将冷却剂主管道()双端剪切断裂作为最大可信事故。

    • A.热管段
    • B.冷管段
    • C.过渡段
    • D.波动管
  23. ()是从核电厂正常排放或事故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经过扩散进入环境和厂址区域水源地的主要途径。

    • A.大气
    • B.水体
    • C.土壤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24. INSAG建议的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频率,对未来核动力厂为()堆年。

    • A.10-3
    • B.10-4
    • C.10-5
    • D.10-6
  25. 主要含半衰期大于60天,但不大于()年核素的固体放射性废物,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一般不超过100年的衰变,其放射性比活度才能达到安全水平,因此通常用近地表处置,不需要用地质处置。

    • A.1
    • B.2
    • C.5
    • D.10
  26. 核电厂堆芯熔化导致大量放射性释放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即高压熔化过程和低压熔化过程。高压过程一般以()为先导事件。

    • A.失去二次侧热阱
    • B.主系统冷却剂丧失
    • C.全厂断电后未能及时恢复供电
    • D.失水事故后失去再循环
  27. 核动力厂假没始发事件是根据()选定的。

    • A.确定论
    • B.概率论
    • C.确定论与概率论的组合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28. 我国的核安全法规体系来源于()。

    • A.美国
    • B.法国
    • C.国际原子能机构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29. 国务院于()颁布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00号令。

    • A.2005年5月
    • B.2006年6月
    • C.2007年7月
    • D.2008年8月
  30. 核动力厂运行安全监督包括检查和处理、处罚、强制命令,简称对核动力厂运行安全的检查和()。

    • A.评价
    • B.审查
    • C.管理
    • D.执法
  31. 研究分析发现,导致堆芯严重损坏的主要初因事件与核电厂的()特征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 A.类型
    • B.设计
    • C.运行
    • D.堆工
  32. 对于工况III及工况IV事件,一回路压力小于()%设计值。

    • A.110
    • B.115
    • C.120
    • D.125
  33. 反应堆中用于功率控制的控制棒是()。

    • A.补偿棒
    • B.调节棒
    • C.安全棒
    • D.吸收棒
  34. 核动力厂运行工况期间的剂量当量规定限值的范围包括()。

    • A.规定时期内厂区人员受到的最大剂量
    • B.规定时期内公众成员受到的最大剂量
    • C.液体和气体流出物中的放射性排放限值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35. ()即堆芯严重损坏事故,有可能破坏安全壳的完整性,从而造成环境放射性污染,产生十分巨大的损失。

    • A.设计基准事故
    • B.具有厂外风险的事故
    • C.严重事故
    • D.极限事故
  36. 为保证核动力厂运行符合设计要求,()必须制定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的运行限值和条件。

    • A.营运单位
    • B.核动力厂主管部门
    • C.核动力厂设计单位
    • D.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
  37. 反应堆启动的Keff()。

    • A.=1
    • B.≥1
    • C.0.99
    • D.≥0.99
  38. α废物,指含原子序数>92的α辐射的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比活度大于(),对单个货包的放射性废物。

    • A.4×105Bq/kg
    • B.4×106Bq/kg
    • C.4×107Bq/kg
    • D.4×108Bq/kg
  39. 防火区的边界设置防火屏障,防火屏障优先采用的设置方式是,()。

    • A.拥有足够的耐火极限
    • B.设置火灾探测和灭火系统
    • C.采用防火小区设置
    • D.减少防火屏障上的贯穿
  40. 反应堆冷停堆的Keff()。

    • A.1
    • B.0.9
    • C.0.99
    • D.不适用
  41. ()于2007年7月11日颁布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 A.国务院
    • B.国家环境保护部
    • C.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和能源部
    • D.国家核安全局
  42. 结构设计的应力评定中,在设计工况下,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强度不得超过材料抗拉强度的()。

    • A.1/4
    • B.1/3
    • C.2/3
    • D.1/2
  43. 凡是能改变反应堆有效倍增因子的任一方法均可作为控制反应性的手段,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

    • A.向堆芯插入或抽出中子吸收体
    • B.改变反应堆的燃料富集度
    • C.移动反射层
    • D.改变中子泄露
  44. 核动力厂的运行是()按规章管理和()依法严格监督下的行为。

    • A.营运单位核行业主管部门
    • B.营运单位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 C.核设施主管部门核行业主管部门
    • D.核设施主管部门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
  45. 单一故障假设是核动力厂安全设施中一个()的概念。

    • A.确定论
    • B.随机论
    • C.保守
    • D.最佳估算
  46. 在提交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以前,()必须保证由()参与相关设计的个人或团体对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评价进行独立验证。

    • A.设计单位未
    • B.设计单位已
    • C.营运单位未
    • D.营运单位已
  47. INSAG建议的反应堆堆芯严重损坏的频率,对未来核动力厂为()堆年。

    • A.10-3
    • B.10-4
    • C.10-5
    • D.10-6
  48. 必须采用()方法,确定可能导致核动力厂严重事故的重要事件序列。

    • A.确定论
    • B.概率论
    • C.确定论与概率论的组合
    • D.以上三者均包含
  49. 核电厂厂址气象变量极端值数据库包括厂址外气象数据和厂址现场气象观测数据两部分。厂址现场气象数据分析的现场气象观测计划不包括()用途。

    • A.收集近年专业组织系统汇编的数据
    • B.为评价核电厂放射性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提供基础数据
    • C.获得气象变量的极端值,验证场外数据的使用价值
    • D.按长期记录数据来确认设计基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