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咨询工程师《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真题
-
下列地区中,属于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
- B.长江三角洲地区
- C.中原经济区
- D.成渝地区
- E.兰州一西宁地区
-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优化东北地区能源结构的措施有( )。
- A.开工建设东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 B.加快红沿河二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建设
- C.大力推进既有电网改造
- D.加大粮食主产区的电网改造力度
- E.完成东北电网智能化改造升级
-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我国国土空间按开发内容分为( )。
- A.城市化地区
- B.工业化地区
- C.农产品主产区
- D.资源富集地区
- E.重点生态功能区
-
我国国土空间开发必须坚持的开发理念有( )。
- A.发掘商业价值的理念
- B.控制开发强度的理念
- C.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
- D.提供生态产品的理念
- E.区分主体功能的理念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重点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向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报送上年度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
- A.能源消费情况
- B.能源利用效率
- C.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 D.节能投资回报情况
- E.节能效益分析
-
根据《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循环经济投融资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各地要将循环经济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
- B.鼓励产业投资基金投资于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和项目
- C.探索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内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
- D.大幅度提高污水和垃圾处理费、排污费收费标准
- E.支持、鼓励循环经济项目申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
-
根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行业有( )。
- A.煤炭
- B.电力
- C.钢铁
- D.食品
- E.印染
-
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标准体系,需要制定和完善的标准包括( )。
- A.废物再利用
- B.资源化
- C.节地
- D.节能
- E.节水
-
可再生能源包括( )。
- A.风能
- B.太阳能
- C.水能
- D.核能
- E.生物质能
-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有( )。
- A.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
- B.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利用
- C.示范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
- D.推进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
- E.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
-
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实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包括( )。
- A.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
-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E.加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
-
根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我国综合交通网涵盖的运输方式有( )。
- A.市政道路
- B.水运
- C.民航
- D.管道
- E.铁路
-
“十二五”时期,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措施包括( )。
- A.提高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 B.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C.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 D.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 E.加快农村科技创新
-
“十二五”时期,国家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 )。
- A.新增高校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 B.逐步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 C.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 D.实行县(市)域内城乡中小学老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
- E.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
-
“十二五”时期,国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的政策导向包括( )。
- A.严格控制投资规模
- B.完善投资体制机制
- C.规范民间投资行为
- D.鼓励扩大国有企业投资
- E.有效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
我国规定,需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的领域,原则上应限于( )。
- A.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领域
- B.需要国务院审批或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
- C.涉及重大产业布局或重要资源开发的领域
- D.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要求的领域
- E.能够以指导意见、产业政策等形式引导发展的领域
-
国家确定的“十二五”时期主要宏观经济目标包括( )。
- A.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 B.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
- C.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 D.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E.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
-
关于我国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前期工作规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国家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订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 B.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订年度编制计划
- C.跨省区域规划编制须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 D.编制工作经费报上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列人预算
- E.组织专业机构对上一期规划执行情况作出分析评价
-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功能包括( )。
- A.综合协调平衡
- B.决定要素流动
- C.信息导向
- D.政策指导调节
- E.引导资源配置
-
我国规定,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 )。
- A.注册资本不低于l亿元人民币
- B.注册资本必须为实缴货币资本
- C.主要股东最近3年没有违法记录
- D.主要股东的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
- E.有明确的业绩考核制度
-
我国保险资金可投资的资产有( )。
- A.无担保企业债券
- B.不动产
- C.未上市股权
- D.商品期货
- E.股指期货
-
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政策性银行独有的特征有( )。
- A.必须考虑盈亏,坚持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
- B.资本金多由政府财政拨付
- C.主要依靠发行金融债券或向中央银行举债融资
- D.面向公众吸收存款
- E.特定的服务领域
-
根据我国现行中央地方收入划分,下列税种中,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有( )。
- A.契税
- B.车船税
- C.消费税
- D.增值税
- E.烟叶税
-
我国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
- A.政府投资
- B.利率政策
- C.信贷政策
- D.国债政策
- E.财政补贴
-
公共财政的主要特征有( )。
- A.平衡财政收支
- B.以弥补市场失灵为行为准则
- C.以收定支
- D.非营利性
- E.法制性
-
反映投资宏观经济效益的指标有( )。
- A.投资回报率
- B.建设周期
- C.投资社会效益
- D.投资效益系数
- E.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有( )。
- A.商品进出口
- B.直接投资
- C.政府无偿援助
- D.外汇储备
- E.劳务费用
-
下列活动中,属于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活动的有( )。
- A.设备修理
- B.厂房维修
- C.设备更新
- D.设备购置
- E.厂房扩建
-
根据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 )。
- A.服务贸易
- B.货物贸易
- C.出口贸易
- D.进口贸易
- E.过境贸易
-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 )。
- A.产出
- B.折旧
- C.价格
- D.就业
- E.利息
-
国际贸易政策一般可分为( )。
- A.自由贸易政策
- B.扩张贸易政策
- C.竞争贸易政策
- D.均衡贸易政策
- E.保护贸易政策
-
下列政策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经济潜在产出水平的有( )。
- A.鼓励技术进步
- B.增加教育投资
- C.提高进口关税
- D.增加技能培训支出
- E.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
根据经济学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下列假定中,支持完全竞争市场的有( )。
- A.每个厂商对自己产品的市场价格有决定权
- B.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 C.经济资源在各行业间自由流动
- D.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
- E.市场参与者都掌握完全的信息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包括( )。
- A.民主法治
- B.公平正义
- C.富足愉悦
- D.诚信友爱
- E.安定有序
-
当前我国工程咨询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措施包括( )。
- A.加快工程咨询理沦方法和技术创新
- B.注重提高咨询服务质量
- C.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D.提高行业集中度
- E.推进工程咨询单位体制机制创新
-
未来10年中,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处于优先位置的是( )。
- A.城镇化战略
- B.西部大开发战略
- C.中部崛起战略
- D.东北振兴战略
-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部地区城镇化率提高到( )。
- A.30%
- B.40%
- C.48%
- D.60%
-
根据《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关于东北地区振兴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 B.形成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
- C.形成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基地
- D.形成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基地
-
下列地区中,属于国家层面优化开发区域的是( )。
- A.长江中游地区
- B.环渤海地区
- C.北部湾地区
- D.海峡西岸经济区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构建“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中“三纵”是指以( )通道为三条纵轴。
- A.沿海、京哈京九、包昆
- B.沿海、京哈京广、包昆
- C.沿海、京沪京九、包昆
- D.沿海、京沪京广、包昆
-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 )规划。
- A.战略性、基础性和引导性
- B.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
- C.长期性、先导性和约束性
- D.长期性、基础性和引导性
-
关于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二者都属于城市化地区
- B.二者开发方式不同
- C.二者开发强度不同
- D.二者开发内容不同
-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关于严格控制耕地流失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 B.严格禁止擅自实施生态退耕
- C.大力加强农村土地整理
- D.加大灾毁耕地防治力度
-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我国城镇用地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是( )。
- A.控制生产用地,保障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
- B.保障生产用地,控制生活用地,提高生态用地比例
- C.保障生产用地,控制生活用地,减少生态用地比例
- D.均衡配置各类用地,促进城镇和谐发展
-
为加强评价考核,国家规定,省级人民政府每年要向国务院报告节能减排( )情况。
- A.目标完成
- B.措施落实
- C.监督管理
- D.宏观调控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 )。
- A.10%
- B.16%
- C.20%
- D.30%
-
为了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实行( )的产业政策。
- A.禁止发展
- B.限制发展
- C.限期淘汰
- D.改造升级
-
关于我国节能标准体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国家制定强制性的用能产品、设备能源效率标准
- B.企业节能标准可以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 C.建筑节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由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 D.地方节能标准不得严于强制性国家标准
-
国家可再生资源发展专项资金无偿资助的对象主要是( )的项目。
- A.成长性好、公益性强
- B.盈利性弱、公益性强
- C.盈利性弱、基础性强
- D.成长性好、基础性强
-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 )活动的总称。
- A.再利用、减量化、高效化
- B.节约化、再利用、减量化
- C.资源化、节约化、合理化
- D.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 )领域。
- A.重点
- B.优先
- C.基本
- D.特殊
-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求“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 )。
- A.10%
- B.20%
- C.30%
- D.40%
-
关于“十二五”时期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 B.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 C.加强省市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 D.探索建立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制度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全面提升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从全球加工装配基地向( )基地转变。
- A.研发、先进制造和服务
- B.研究、设计和外包
- C.研发、制造和出品
- D.研究、设计和制造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 )产业。
- A.优势性、基础性
- B.优势性、先导性
- C.先导性、基础性
- D.先导性、支柱性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其方针是( )。
- A.全覆盖、保基本、多元化、高标准
- B.全覆盖、保弱困、多元化、可持续
- C.广覆盖、保弱困、多层次、高起点
- D.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
“十二五”时期,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是( )。
- A.强化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权威
- B.强化职能、集中统一、精简机构、提高效能
- C.转变职能、集中统一、精简机构、提高权威
- D.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
“十二五”时期,发展核电的重点地区是( )地区。
- A.中西部
- B.东部沿海和中部部分
- C.中东部
- D.沿海沿边
-
现阶段,构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所遵循的原则是( )。
- A.市场导向
- B.循序渐进
- C.突破常规
- D.适度超前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 )。
- A.8%
- B.17%
- C.20%
- D.50%
-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 )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 A.人才
- B.大专院校
- C.科研院所
- D.企业
-
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是改造提升制造业的重要举措,应综合考虑的因素是( )。
- A.经济总量、环境容量、市场空间
- B.科技资源、经济实力、基础设施
- C.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
- D.能源资源、政策环境、基础设施
-
发展规划中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称为( )。
- A.约束性指标
- B.预期性指标
- C.指导性指标
- D.核算性指标
-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 )。
- A.科技进步和创新
-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C.保障和改善民生
- D.改革开放
-
我国规定,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规划由( )批准。
- A.中共中央
- B.全国人大
- C.国务院
- D.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我国规定,具体负责国家总体规划编制起草的部门是( )。
- A.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B.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
- C.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 D.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有关部门
-
我国规定,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都市经济圈地区可以编制国家级区域规划。这里所称中心城市是指( )。
- A.直辖市
- B.省会城市
- C.经济联系紧密的城镇密集区的大城市
- D.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
-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末端规划是( )。
- A.专项规划
- B.行业规划
- C.县级规划
- D.乡镇规划
-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由( )组成。
- A.三级三类
- B.三级四类
- C.四级三类
- D.四级四类
-
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最活跃的货币是( )。
- A.流通中现金
- B.狭义货币
- C.广义货币
- D.基础货币
-
我国信贷政策的主要调节目标是( )。
- A.经济总量
- B.经济结构
- C.物价水平
- D.国际收支
-
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期限的上限是( )。
- A.三个月
- B.半年
- C.九个月
- D.一年
-
在我国,核准企业债券发行申请的机构是( )。
- A.中国证监会
-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C.中国人民银行
- D.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
-
我国规定,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的最长期限是( )。
- A.一个月
- B.三个月
- C.六个月
- D.一年
-
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因此被称为( )。
- A.银行的银行
- B.国家的银行
- C.发行的银行
- D.政府的银行
-
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转型是指( )。
- A.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 B.从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收入型增值税
- C.从消费型增值税转变为生产型增值税
- D.从收入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
-
根据我国税法,关于比例税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指同一征税对象,不论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
- B.它是指随征税对象数额或相对比例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税率的一种递增等级税率
- C.它是指对每一单位的征税对象直接规定固定税额的一种税率
- D.它适用于对价格稳定、质量等级和品种规格单一的大宗产品征税的税种
-
在国民经济存在总需求不足时,政府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其具体内容是( )。
- A.减税,减少支出
- B.增税,增加支出
- C.减税,增加支出
- D.增税,减少支出
-
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为支持某项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称为( )。
- A.政府性基金收入
- B.主管部门集中收入
- C.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 D.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
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可将财政支出划分为( )。
- A.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与消费性支出
- B.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 C.不可控制性支出和可控制性支出
- D.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
目前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由两大部分构成,它们是( )。
- A.均衡性转移支付和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 B.教育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 C.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 D.公共服务转移支付和支农专项转移支付
-
投资的风险性来源于投资的( )。
- A.预付性和易变性
- B.预付性和长期性
- C.长期性和收益性
- D.长期性和多样性
-
我国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建立投资项目监管长效机制
- B.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
- C.建立投资决策科学化机制
- D.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 )方式投入的政府投资,要确定出资人代表。
- A.直接投资
- B.资本金注入
- C.投资补助
- D.贷款贴息
-
在外汇市场上虽然交易规模不大,但影响很大的参与者是( )。
- A.国际贸易公司
- B.中央银行
- C.投资银行
- D.商业银行
-
从需求看,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
- A.投资
- B.消费
- C.进出口
- D.政府支出
-
当经济运行显著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时,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将分别呈现( )。
- A.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
- B.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 C.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
- D.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监测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反映经济运行荣枯分水线的PMI值是( )。
- A.10
- B.30
- C.50
- D.100
-
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引起B商品的需求量下降,则说明A、B两种商品是( )。
- A.互补商品
- B.无关商品
- C.无价格弹性商品
- D.相互可替代商品
-
在充分竞争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在经济学上称做( )。
- A.保护价格
- B.垄断价格
- C.生产价格
- D.均衡价格
-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 )通货膨胀。
- A.成本推动型
- B.需求拉动型
- C.输入型
- D.混合型
-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
- A.经济建设
- B.以人为本
- C.全面协调可持续
- D.统筹兼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指社会主义( )四位一体。
- A.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建设
- B.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明建设
- D.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
-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 )阶段。
- A.起步
- B.上升
- C.初级
- D.繁荣
-
党的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 )。
- A.增长一倍
- B.增长两倍
- C.翻一番
- D.翻两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