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答

2014年质量工程师《质量专业基础理论实务》巩固习题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关于分层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层法是根据数据的特征和来源将数据划分成若干层的方法
    • B.统计角度看,分层可以减少甚至消除不同总体相混的情况,从而清楚地看出各层之间的差异
    • C.不分层或分层不适当,也没有什么关系
    • D.分层法首先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分层标志,并进行分层
    • E.分层法首先要做的收集数据
  2. WT0/TBT协议规定,当各成员在制定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时,遇到(  )情况必须向其他成员通报。

    • A.对其他成员贸易有重大影响
    • B.与其他成员的国家标准不一致
    • C.相应的国际标准不存在
    • D.与相应的国际标准不一致
    • E.对其他成员贸易影响不大时
  3. 设随机变量x服从二项分布b(10,O.9),则其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  )。

    • A.E(X)=10
    • B.E(X)=9
    • C.Vax(X)=0.3
    • D.Vax(X)=0.9
    • E.Vax(X)=0.3
  4. 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特点有(  )。

    • A.强调全过程实施
    • B.贯彻预防的原则
    • C.强调全员参与
    • D.强调全检
    • E.强调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监控和评估
  5. 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  )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 A.产品的原材料
    • B.质量检查部门
    • C.市场
    • D.监督监察机构
    • E.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
  6.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多出的活动有(  )。

    • A.认证的申请与受理
    • B.文件评审
    • C.纠正措施的验证
    • D.监督审核与复评
    • E.现场审核的实施
  7. 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和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制定的目的在于(  )。

    • A.评定国家质量奖企业
    • B.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提高产品、服务和经营质量,增强竞争优势
    • C.要求企业规范和夯实其基础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
    • D.获得国际承认
    • E.通过评定获奖组织、树立典范并分享成功的经验,鼓励和推动更多的组织使用这套标准
  8. 在GB/T2828.1中,检验水平有两类(  )和(  )。

    • A.一般检验水平
    • B.重要检验水平
    • C.特殊检验水平
    • D.次要检验水平
    • E.高级检验水平
  9. 当a=0.05时,用相关系数法检验回归方程中x对Y的影响是(  )。

    • A.不显著
    • B.显著
    • C.不能确定    附:r0.98(12)=0.457;r0.975(12)=0.532;0.975(13)=0.514。
  10. 相关系数r为(  )。

    • A.0.985
    • B.-0.985
    • C.0.9805
    • D.-0.9805
  11. 某市有电子企业14家,由企业的设备能力x(kW/人),与劳动生产率y(万元,人)的统计数据,其部分中间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各问题

    y对x的回归方程为(  )。

    • A.
    • B.
    • C.
    • D.
  12. 关于正态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 A.正态分布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分布
    • B.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2,其中μ为均值,σ2是正态分布的公差
    • C.σ是正态分布的标准差,σ愈小,分布愈分散,σ愈大,分布愈集中
    • D.标准差σ不变时,不同的均值对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完全相同
    • E.均值μ不变时,不同的标准差对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不同
  13. 审核的要求是审核过程应具有(  )。

    • A.适宜性
    • B.独立性
    • C.系统性
    • D.文件化
    • E.高效性
  14. 《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有(  )。

    • A.法律法规规定的产品质量必须满足的条件
    • B.产品缺陷
    • C.明示采取的产品标准
    • D.上级有关指导性文件
    • E.其他要求
  15. 当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简单相关系数r=0时,则变量的散点图可能是(  )。

    • A.不相关
    • B.正相关
    • C.负相关
    • D.非线性相关
    • E.不能确定
  16. 随机现象的重要特征有(  )。

    • A.随机性
    • B.统计规律性
    • C.等可能性
    • D.确定性
    • E.以上都不正确
  17. 抽样检验不适用的场合有(  )。

    • A.应该使用全数检验的产品
    • B.破坏性检验
    • C.具有自动检测系统的生产线
    • D.产品的质量特征具有统计规律
    • E.对于市场流程性材料的生产线
  18. 统计过程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部分,有(  )个方面。

    • A.一是利用控制图分析产品数量的稳定性,对产品质量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
    • B.二是通过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分析稳定的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并对过程质量进行评价
    • C.一是利用控制图分析过程的稳定性,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
    • D.二是通过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分析稳定的过程能力满足技术要求的程度,并对过程质量进行评价
    • E.利用控制图查找过程稳定的原因
  19. 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包括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全部活动
    • B.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和核心
    • C.审核和认证在分别提交审核报告和颁发认证证书后,即告终止
    • D.体系审核和体系认证都必须是第三方审核
    • E.体系认证必须是第三方审核
  20. 两个变量(x,Y),有n对观测值(xi,Yj),如果这n个点在直角坐标系中形成一条直线,则相关系数r的取值为(  )。

    • A.r=1
    • B.r=0
    • C.r=-1
    • D.r>0
    • E.不能确定
  21. 概率的运算性质中,成立的有(  )。

    • A.
    • B.
    • C.
    • D.
    • E.
  22. 由正常检验转为加严检验表示(  )。

    • A.过程质量变坏
    • B.检验的经济性提高
    • C.过程质量变好
    • D.减低检验成本
    • E.增加了检验的成本
  23. 感官检验的分类(  )。

    • A.分析型感官检验
    • B.视觉检验
    • C.听觉检验
    • D.嗜好型感官检验
    • E.破坏性检验
  24. 为了保证质量改进活动的持续进行,该公司还必须(  )。

    • A.使质量改进制度化
    • B.使上层管理者亲身参加每一项改进活动
    • C.将质量改进的贡献和报酬相挂钩
    • D.对相关人员技能培训
  25.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

    • A.PDCA循环
    • B.5M1E法
    • C.朱兰三部曲
    • D.质量螺旋
  26. 为了解决该设备的质量下滑问题,公司决定将提高该设备的合格率作为一个质量改进课题,并制定了初步计划。质量改进小组下一步的工作是(  )。

    • A.选择课题
    • B.掌握现状
    • C.分析问题原因
    • D.确定改进方案
  27. 某办公设备公司半年前推出了一款集打印、扫描、复印和传真功能于一身的设备。由于功能先进,价格适当,在市场上倍受欢迎。但是上市不久,公司就发现由于产量增加过快,产品质量有所下滑,公司上层管理者认识到需要全面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回答下列各问题

    为了全面开展质量改进工作,公司首先需要(  )。

    • A.建立质量改进组织
    • B.确立质量改进任务和目标
    • C.巩固改进效果
    • D.选择质量改进工具
  28. 任一误差均匀可分解为(  )的代数和。

    • A.系统误差
    • B.绝对误差
    • C.随机误差
    • D.残差
    • E.相对误差
  29. 排列图的制作需设计和编制的数据表包括(  )。

    • A.不合格项调查表
    • B.操作人员表
    • C.排列图用数据表
    • D.质量检查表
    • E.生产统计表
  30. 下列(  )项应该以专检为主。

    • A.一般对采购物料、成品的检验
    • B.检测设备复杂、贵重的检验
    • C.对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质量特性要求过高
    • D.产品形成过程中一般的检验
    • E.首件检验
  31. 根据接受产品的顺序情况分类,顾客的类型一般包括(  )。

    • A.目标顾客
    • B.潜在顾客
    • C.外部顾客
    • D.竞争者顾客
    • E.过去顾客
  32. 质量改进的组织有不同的层次,具体可分为(  )。

    • A.质量委员会
    • B.质量监督部门
    • C.质量改进团队
    • D.质量检验部门
    • E.绿带
  33. 统计过程控制的目的(  )。

    • A.对过程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 B.减少过程的波动
    • C.保持过程处于稳定状态
    • D.消除过程的波动
    • E.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进行预警
  34. 对质量改进的效果要正确确认,其确认的活动内容有(  )。

    • A.使用不同一种的图表将采取对策前后的质量特性值、成本、交货期等进行总结归纳
    • B.如果改进的目的是降低不合格品率或降低成本,要查看措施是否得当,第三阶段实施标准化,以后就按标准进行
    • C.使用同一种图表(如排列图、调查表等)将采取对策前后的质量特性值、成本、交货期等指标进行比较
    • D.如果有其他效果,不管大小都要列举出来
    • E.确认在何种程度上做到了防止质量问题的再发生
  35.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PDCA循环是(  )。

    • A.由戴明提出的
    • B.完整的包含了四个阶段的循环
    • C.大环中套小环的循环
    • D.逐步上升的循环
    • E.完整的包含了三个阶段的循环
  36. 关于质量波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朱兰的贡献
    • B.偶然波动与异常波动都是产品质量的波动
    • C.异常波动已经消除,只剩下偶然波动,这当然是正常波动
    • D.质量波动区分为偶然波动与正常波动两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对待策略,这是休哈特的贡献
    • E.朱兰提出了质量波动分为偶然波动与正常波动两类
  37. 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有(  )。

    • A.产品技术标准
    • B.产品设计图样
    • C.质量计划
    • D.作业文件
    • E.检验规程
  38. 有一个或一个以上C类不合格,含有一个B类不合格,不含有A类不合格的单位产品,则该单位产品不是(  )。

    • A.B类不合格品
    • B.C类不合格品
    • C.A类不合格品
    • D.合格品
    • E.不合格品
  39. 两个变量(X,Y),其观测值为(X1,y1),i=1,2,……,n,则简单相关系数r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E.
  40. 一个样本由n个观测值组成,已知样本均值X的样本标准差S皆为正数,如果每个观测值扩大到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41.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  )的能力。

    • A.满足质量要求
    • B.持续改进
    • C.增强满足质量要求
    • D.提高质量要
  42. 现代质量管理发展大致经历(  )阶段。

    • A.质量检验阶段
    •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 D.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阶段
    • E.全数检验阶段
  43. 质量改进团队是(  )组织。

    • A.正式
    • B.临时性
    • C.固定
    • D.独立的
  44. 排列图为(  )。

    • A.研究或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值之间的关系的图
    • B.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
    • C.分析质量特性与影响质量特性的可能原因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 D.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次要到最重要进行排列的一种图
  45. 计量特点中,(  )是指测量结果是可重复、可再现、可比较的。

    • A.准确性
    • B.溯源性
    • C.一致性
    • D.法律性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 B.质量有固有的特性也有赋予的特性,两者之间是不可转化的
    • C.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和相对性
    • D.质量管理是兴国之道,治国之策(  )。
  47. 两个变量(x,y),其观测值为(xi,yi),i=1,2,……,n。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大于某个临界值时,就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关系。若给定显著水平a,则临界值为(  )。

    • A.
    • B.
    • C.
    • D.
  48. 在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中,加严方案的设计目的是(  )。

    • A.提高对生产方交检批的质量要求
    • B.保护使用方利益
    • C.保护投资方
    • D.保护第三方
  49. 对于一个孤立批,为了抽样检验,必须限制在低接受概率的质量水平。它是在抽样检验中对孤立批规定的不应接收的批质量水平(不合格品率)的最小值,称为(  )。

    • A.AQ
    • B.AOQL
    • C.AQL
    • D.LQ
  50. 轴直径的一个n=5的样本观测值(单位:cm)为:10.O5,10.06,9.98,10.59,10.21,则样本均值为(  )。

    • A.10.59
    • B.10.18
    • C.10.05
    • D.10
  51. 抛两枚骰子,观察其点数之和,将可能的点数之和构成样本空间,则其中包含的样本点共有(  )。

    • A.6
    • B.11
    • C.18
    • D.15
  52. 若事件A发生必然导致事件8发生,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事件A发生的概率大于事件B发生的概率
    • B.事件A发生的概率小于事件B发生的概率
    • C.事件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
    • D.事件B发生的概率不小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
  53. (  )是适用于孤立批抽样检验的标准。

    • A.GB/T2828.2
    • B.GB/T2828.1
    • C.GB/Tl3262—_91
    • D.GB/Tl5239--1994
  54. 下列哪一条不是PDCA循环的特点(  )。

    • A.在PDCA循环的某一阶段也会存在小的PDCA循环
    • B.每循环~次就提高一步,是不断上升的循环
    • C.四个阶段一个都不能少
    • D.特殊情况可以有三个阶段
  55. 事件“随机抽取4件产品,至少有3件合格品”与事件“随机抽取4件产品,全部是不合格品”的关系是(  )。

    • A.包含
    • B.相互对立
    • C.互不相容
    • D.以上都不是
  56. (  )检验是对产品形成过程最终作业(工艺)完成的成品是否符合规定质量要求所进行的检验,并为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特性要求提供证据。

    • A.最终
    • B.过程
    • C.进货
    • D.包装
  57. 8件产品中有3件不合格品,每次从中随机抽取一只(取出后不放回),直到把不合格品都取出,将可能抽取的次数构成样本空间,则其中包含的样本点共有(  )。

    • A.4
    • B.10
    • C.6
    • D.7
  58.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是根据过去的检验情况,按一套规则随时调整检验的严格程度,从而改变也即调整抽样检验方案。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是(  )。

    • A.一个单一的抽样方案
    • B.由一组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
    • C.一套转移规则组成的抽样体系
    • D.由一组严格度不同的抽样方案和一套转移规则组成的抽样体系
  59. 当控制图的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率等计数值质量指标的场合时,控制图应选(  )。

    • A.P图
    • B.C图
    • C.u图
    • D.np图
  60. 如果在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y=a+bx中,b<0,那么对于x与y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系数r必有(  )。

    • A.r>0
    • B.r<0
    • C.r=0
    • D.r=-1